(本文素材轉自網際網路,如侵權請聯繫刪除)4種極端天氣下的拍攝技巧及器材保護
如果所有的戶外攝影師都只在溫和的天氣外出拍攝,那麼攝影將是一門多麼無趣的藝術。「大片出險境」,沒了極端的天氣也就少了那份自然的震撼。然而,攝影器材卻不如攝影師那樣堅強。
我們必須做好一切準備,只有這樣才能在大自然面前全身而退、得勝而歸。
1. 寒冷
零度以下的天氣將會給你的器材帶來各種挑戰,如果能戰勝這些挑戰,那麼將罕有天氣能對你造成困擾。應對寒冷天氣我們需要採取以下措施:
保護好電池:寒冷會使電池的電量快速流失,因此在多準備電池的同時,還要將它們置於貼身處進行保暖。在一塊電池電量耗盡後,將它放回貼身處暖熱往往能使它重獲新生。
避免快速氣溫變化:相信我,突然從溫暖的房間衝入寒風中捏上一張絕不是個好主意,溫度的快速變化會使你的鏡頭熱脹冷縮,可能會造成鏡頭起霧或者漏油。不管是去更熱還是更冷的地方,都應該放緩腳步,這時一個隔熱的相機包也能幫上不小的忙。
不要在戶外換鏡頭:冬日裡的好天氣往往都是雪天,即使沒有下雪,在戶外換鏡頭也並不明智。相機內外有著一定的溫差,貿然拆下鏡頭可能會造成傳感器凝結、反光鏡起霧等問題。
2. 炎熱
應對炎熱的天氣,攝影師需要應對三個問題:溫度波動、過熱和冷凝。就像應對寒冷天氣時一樣,我們需要讓器材慢慢地適應溫度變化。
同時,我們要避免長時間將器材放置於炎熱的地方,長時間的高溫可能會損傷膠片、傳感器以及鏡頭。
攝影師需要降溫,攝影器材也是如此。在拍攝過程中圖像傳感器和電池都會發熱,如果使用不當造成器材過熱,不僅僅是照片被毀,修理費也不是一個小數字。
而在炎熱又潮溼的環境裡,起霧將會是一個擾人的問題,尤其是當它出現在鏡頭和相機內部時。
因此,儘量避開潮溼的區域,如果確定要在那樣的環境中拍攝,一定要做好足夠的防潮措施,並且儘量避免更換鏡頭。
3. 大風
大風天氣總是使人歡喜使人愁,它有著強烈的動感,卻又因此大大提升了拍攝難度。
然而很多攝影師都沒有意識到大風也可能對器材造成傷害,在乾旱地區,大風往往攜帶著沙塵和顆粒,它們一旦進入相機就會對相機造成嚴重的損害。
首先需要保護的是鏡頭,風沙可能會對鏡片造成擦傷,這時候一枚簡單的 UV 鏡就能起到很好的保護作用。攝影師大多擁有 UV 鏡,它可能是最便宜有效的攝影配件。
飛揚的沙塵也有可能鑽進你的鏡頭內部,如果在轉動對焦環時有沙沙的摩擦感,那麼你的鏡頭很有可能已經被沙塵侵入了,記得在大風天常備一個防雨罩或是塑膠袋來保護你的器材。
就像在潮溼的環境中一樣,在多塵的天氣裡也需要避免隨意更換鏡頭,如果非換不可,那麼請在室內 / 車中 / 外套下甚至是塑膠袋中進行。
時常的清理能有效防止沙塵對傳感器、反光鏡等裝置造成傷害,即使你的相機沒有遭到沙塵侵擾,一次專業的清洗也會帶來不少好處。因此如果有空,多帶你的相機去服務點保養吧!
4. 雨雪
並非所有攝影師都敢於將自己的裝備暴露於雨雪之中,這使得雨雪中的攝影作品顯得彌足珍貴,但進水是器材最大的敵人,因此應付起來一定要格外小心。
首先,只隨身攜帶必需的器材,將別的都留在乾燥地帶。萬事無絕對,即使是防水相機包也可能意外漏水,而那時後悔早已為時太晚。
如果你一定要攜帶更多器材,最好用塑膠袋將它們包好後再放入相機包,然後塞入雨衣內以保萬一。
這裡還有幾項可選措施:
水下防護裝置
防雨罩
塑料冷凍袋
如果將長時間在雨雪中拍攝,那麼購買一個專業的防雨罩才是上上之策。它能提供最專業的防護,有些防雨罩甚至配備了袖套,使得操作起來不會更加困難。
如果這些都失敗了,那麼用塑膠袋、遮光罩和膠帶自製一個防雨罩也不失為一個選擇,它可能又醜又難用,但畢竟能在雨雪中給你的器材留一條活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