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星馳是喜劇的藝術家,​但喜劇的本質是悲劇

2020-09-09 文化傳媒製片人

王晶:強如沈騰都不敢演喜劇了。

在一次採訪中,主持人說:喜劇片票房很好啊。

王晶說:郭德綱演電影不行,現在就只有沈騰比較好。

​而且沈騰都開始不想演了,演飛馳人生就是不想逗大家笑了。

​主持人問:是演喜劇很累嗎?

​王晶說:累,比任何戲都要累十倍!

​喜劇不只是努力就能做到,還需要對於喜劇的感知和天賦。

周星馳是喜劇的藝術家,可在生活中並不快樂。

​觀眾總是會被新的包袱逗笑,可哪有那麼多包袱?

​喜劇的本質是悲劇,表面無釐頭的表演往往又含有很多悲情的東西。

​向喜劇製作者致敬!

相關焦點

  • 周星馳:你以為我演的是喜劇?其實我演的是悲劇
    作為香港無釐頭喜劇演員的開創者,周星馳在普羅大眾眼中一直是喜劇的代名詞。周星馳所出演的喜劇電影,即使到了現在也深得人們的喜愛。其中不少笑料和臺詞更是還在網絡中流行,經久不衰,這足以見得周星馳喜劇的深入人心。為什麼大多數喜劇我們都是看了就忘,但是周星馳的喜劇卻讓我們難以忘懷呢?
  • 周星馳:喜劇之王的悲劇人生
    梁朝偉回憶,即使在無線臺跑龍套、混日子的時候,周星馳也要用偉大的理想激勵自己。 周星馳總是最早一個起床,洗漱時對著鏡子喊「加油」,幻想自己有一天能成為主角。 這些境遇後來被他投射到《喜劇之王》裡,尹天仇對著大海大喊:努力,奮鬥!
  • 喜劇之王周星馳:我其實是一個悲劇
    喜劇喜劇,顧名思義,情景歡喜,只為博人一笑。然而,著名的喜劇演員陳佩斯曾經說過:「喜劇的內核,是悲劇」這話看似有些矛盾,卻是道出了喜劇人歡笑面龐下潛藏的孤獨靈魂。陳佩斯時隔16年再登央視銀屏仿佛一出偉大的喜劇,必定是一個悲劇的詳盡展開。就像周星馳,星爺。
  • 喜劇的內核是悲劇,周星馳的3句經典臺詞,隱藏著小人物的辛酸
    周星馳,出生於中國香港,國家一級演員。周星馳的電影陪伴了七零、八零、九零三代人的成長。憑藉《少林足球》、《功夫》等作品收穫了許多獎項。2016年,憑藉自導的電影《美人魚》,創造了我國的票房紀錄。周星馳的喜劇表演創造了自己的特色,讓觀眾在看到他的作品時,就能知道這是獨屬於他的周氏幽默。小時候看周星馳的電影,只能在電影中看到笑點。但是隨著年歲的增長,漸漸的能夠從周氏幽默中領悟到人生道理。周星馳也曾在某次採訪中說,自己不是一個喜劇演員,而是一個悲劇演員。因為笑點的背後,掩藏的是社會小人物的辛酸與無奈,下面我們來看看星爺的幾句經典臺詞。
  • 喜劇的內核是悲劇,周星馳的3句經典臺詞,隱藏著小人物的辛酸
    周星馳,出生於中國香港,國家一級演員。周星馳的電影陪伴了七零、八零、九零三代人的成長。憑藉《少林足球》、《功夫》等作品收穫了許多獎項。2016年,憑藉自導的電影《美人魚》,創造了我國的票房紀錄。周星馳的喜劇表演創造了自己的特色,讓觀眾在看到他的作品時,就能知道這是獨屬於他的周氏幽默。
  • 深度:從四個方面探討「喜劇之王」周星馳的悲劇色彩
    而想起喜劇,我們免不了會想起「喜劇之王」周星馳,尤其是他在熒幕上塑造的一個個逗得我們捧腹大笑的角色。所以,我先入為主地認為,周星馳本人就應該是狂放不羈、搞怪不斷的。 可是,當我深入了解到周星馳,才發現原來現實生活中的他,與大熒幕上的他,是兩個極端。熒幕上他搞笑幽默愛耍寶,現實生活中他卻不苟言笑,不愛跟人打交道,性格靦腆得有些內向。 唯一不變的,是戲內戲外對電影的偏執與熱愛。 本文,我將從四個方面來分析周星馳戲裡戲外的悲劇色彩。
  • 沒有周星馳,我們照樣拍喜劇
    然而事實上,並不是每一部喜劇的內核都是悲劇的,喜劇,顧名思義就是讓人感覺到喜悅,感覺到快樂的電影,並不一定要通過對於人物形象以及經歷上的扭曲來達到一種荒誕的笑意。這可能跟大家所理解的喜劇電影有所區別。提到喜劇電影,第一個想到的就是周星馳,這可能是很多人都非常習慣的邏輯脈絡。即使在周星馳之外,也有許氏三傑等營造出來的港片風格的喜劇片來背書。然而在華語電影屆,喜劇片從來不是某一個專門有著精細劃分的影片類型,而是泛指那些可以給人帶來歡樂,可以讓人感到喜悅的電影都是喜劇片。
  • 喧囂下孤獨的靈魂,喜劇之王周星馳
    作為香港無釐頭喜劇演員的開創者,周星馳在普羅大眾眼中一直是喜劇的代名詞。周星馳所出演的喜劇電影,即使到了現在也深得人們的喜愛。其中不少笑料和臺詞更是還在網絡中流行,經久不衰,這足以見得周星馳喜劇的深入人心。為什麼大多數喜劇我們都是看了就忘,但是周星馳的喜劇卻讓我們難以忘懷呢?
  • 周星馳《新喜劇之王》的文化心理迎合體現出了什麼?
    如周星馳的「無釐頭」電 影就被認為是香港這一多元文化語境下的生成品, 其講述了一心「努力,奮鬥」的龍套演員尹天仇經 歷的經典之作《喜劇之王》( 1999) 就是一個範例, 小人物在事業與愛情間難以兩全的困境契合了當 時觀眾的審美取向。
  • 如果周星馳沒有遇到李修賢,是否還有如今的喜劇之王
    提到喜劇電影,所有人都繞不開周星馳這座「喜劇之王」的大山,他實在是留下了太多的經典熒幕形象。而但凡是了解過周星馳的人都知道,他的成名路,並不容易。如果周星馳三十歲之後才出名,也許他還是那個喜劇之王,但熒幕上的經典形象,應該會少去很多吧。千裡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他的成名很大程度要歸功於李修賢的。
  • 新喜劇之王:小人物的自我救贖
    《新喜劇之王》講的故事是這樣的:一個把《演員的自我修養》當成聖經的龍套女青年如夢,以為最懂表演的她,從挖苦真受傷假碰瓷大爺的惡搞開篇。緊接著她就進入漫無邊際的悲劇之中,她堅持不懈地在劇組、友誼、愛情、家庭和人生中所有場景和場合持續地跑龍套。
  • ​帶給我們無數歡笑的喜劇之王,終於把自己活成了悲劇
    6月22日,「喜劇之王」周星馳迎來了自己58歲的生日,同時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機。就在4天之前剛剛有港媒曝出,周星馳悄悄把自己名下市值11億的山頂超級豪宅「天比高」,抵押給摩根大通銀行。早已名利雙收的國民喜劇教父,最終依然難逃悲劇的宿命,不免讓人唏唬孤獨的喜劇之王1962年,一名男嬰降生在香港的九龍城貧民區。逃港而來的母親雖然是廣西師範畢業的大學生,但迫於生計,卻不得不下嫁給了當地貧民周驛尚。
  • 王寶強與周星馳合作喜劇,調侃自己是龍套巨星,一場床戲拍50遍
    前不久王寶強和周星馳合作了喜劇大作《新喜劇之王》,在發布會上兩位喜劇巨星出現並且互動,這一幕也讓很多觀眾感慨萬千,畢竟是新老喜劇演員之間的一次強強聯合,本次發布會除了宣傳新電影之外,周星馳對王寶強也是讚賞有加,爆料說寶寶是龍套巨星,而王寶強調侃自己說在劇中一個床戲都要拍50多遍。
  • 周星馳的喜劇藝術:看似喜劇、實則悲劇,笑說底層人物的悲喜人生
    導語:看似喜劇、實則悲劇,將底層小人物的悲喜人生,笑著說給觀眾聽。—南方周報在《喜劇之王》之前,周星馳導演已經有6部優秀作品,尤其以《大話西遊》為典型代表作,劇中的角色和臺詞,時至今日仍然被很多觀眾所津津樂道,由此周星馳在內的觀眾心目中的位得以穩固。
  • 周星馳的喜劇藝術:看似喜劇、實則悲劇,笑說底層人物的悲喜人生
    導語:看似喜劇、實則悲劇,將底層小人物的悲喜人生,笑著說給觀眾聽。 《喜劇之王》是周星馳導演的主要代表作品,這部影片延續了他搞笑、無釐頭的電影風格,在配樂、鏡頭和臺詞的設計上也是別出心裁,受到無數影迷觀眾的喜愛和追捧,成為一代影迷的美好記憶。
  • 《新喜劇之王》與周星馳電影文化心理有什麼變化?
    在探討《新喜劇之王》時,人們自然難免將其 與 20 年前的《喜劇之王》進行對比,乃至將對比對 象擴展到周星馳早期的其他影片。人們不難發現, 《新喜劇之王》對這些作品有所繼承的同時,又有 了微妙的新變,這實際上也可以視為是電影所要 考慮的社會文化心理悄然變化的結果。
  • 周星馳的「喜劇電影」和「悲劇人生」
    因為小編特別喜歡看喜劇電影,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中國的喜劇電影。說起中國喜劇電影,那就不得不提周星馳了,80-90後這一代人絕對是記憶猶新,他的無釐頭風格絕對是中國喜劇電影的查理.卓別林。周星馳1962年6月22日生於中國香港,小時候周星馳家境並不好,父母就經常為些柴米油鹽的事情吵架,所以他為了錢跑過很多龍套,周星馳從小不愛多說話,沉默寡言就愛看電影尤其是李小龍的電影
  • 由周星馳抵押房產的悲劇聯想到其到底是悲劇還是喜劇演員?
    我們公認的對周星馳的標籤是喜劇演員,而且是無釐頭式的喜劇的代表。那麼何為周氏喜劇?何為無釐頭式的喜劇?一直以來都不能有一個很好的界定。我們觀看周氏的喜劇,我們發現他的笑點經常是抽瘋式的,亦或是自殘式的,又或者是虐人式的。表情誇張,灰頭土臉,被人狂暴。
  • 解讀周星馳《唐伯虎點秋香》喜劇極品為悲劇
    相信了解周星馳的都知道她的喜劇其實是有諷刺意義的悲劇今天我們就來解讀一下周星馳無釐頭電影《唐伯虎點秋香》那麼我們講一下圍繞著喜劇的內核是悲劇來解讀這部電影有哪些細節和隱喻,還有這部電影背後的一些真實歷史,在電影裡秋香所在的華府也就是華太師的府邸,在明代276年的歷史中,生前獲封太師的人中有三個,分別是李善正,張居正,周研儒。
  • 從《新喜劇之王》解讀喜劇片的喜劇外殼和悲劇內核
    提到中國喜劇片,我們絕對不會忽視一個名字:周星馳。近幾年網上流傳著這樣的言論:周星馳說自己拍的是悲劇,大家卻覺得是喜劇。這句話出自《功夫》的專訪,但其實周星馳的原話是:我不覺得這個電影有什麼好笑的地方,反正我都是把它當成正劇來拍,其實我的很多其他電影我也是當做正劇來拍,但是就不明白為什麼別人老是覺得是喜劇。喜劇的內核是悲劇這個觀點也早就被業內業外的人所接受,可我們到底應該怎麼理解這個觀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