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錯,我也曾經是那個抑鬱寡歡的厭世少年

2021-02-23 Alanize

  這兩天的朋友圈註定被喬任梁的逝世刷屏。網絡暴力、吃瓜群眾、抑鬱症、虐戀成了熱搜榜上的名詞。由於死者已經申請了名人保護,真實死亡原因我們可能永遠都不得而知。但,那些聲稱「謠傳死者死於SM是對死者極大不尊重」的人有沒有想過這樣一個問題,無論今天事件的主角究竟是死於抑鬱,抑或死於SM,這兩者之間並沒有任何的道德高下之分。而主觀地認為死於SM就比死於抑鬱症是更可恥、且不上檯面的觀點本身,就是一種歧視亞文化、忽略少數人偏好的一種行為。


      不管怎樣,真實原因已然不那麼重要,節哀以後,我們有沒有真正直面過抑鬱症這樣一個話題呢?又或者,我們之中的一些人,是不是也曾經遭受過抑鬱與自卑的困擾,在成長的某個階段中,深受其害呢?

 

      我就是其中之一,雖然抑鬱於我,還沒有上升到病理學的高度,但在過往生命歷程中的許多個時時刻刻,都曾厭世、自我否定、逃避與深陷悔恨的輪迴中。

 


      2015年3月,和朋友去東京旅行,時值我剛剛過完25歲生日,對我而言,是又一個元年的開啟。而在旅行途中我卻不斷翻看朋友圈、刷微博,即使是在度假的時候,也無法完全靜下心來享受片刻的閒暇時光,也說不上來為何會有這樣的焦慮感。

 

      讓我們把時光推回到十幾年以前,我的學生時代,那個時候瘦弱,經常被高年級的學生欺負,性格因為孤僻而變得不願意和別人交流。唯一找尋自我的方式便是閱讀,一本本的世界名著和小說,會因為書中曲折的劇情而揪心,亦會為主人公悲慘的結局而落淚。

 

       彼時家境普通,父母和大多數中國家長一樣,本著「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的指導精神要求我,在無數個循環交互的日日夜夜裡,我看到的都是他們對我的搖頭嘆氣,而聽到的,多半是責備和近乎打壓的教育方式——無論我取得多好的成績,在他們眼裡始終是還不夠,還可以做得更好。

 


      還記得那時候我的書桌前貼滿了我媽做的剪報,都是一些諸如「五河縣高考狀元考上北大」、「全國奧數冠軍誕生在這個家庭」之類的事跡。直至我考上大學,離開他們的身邊才暫時消停。今天的我回想起性格中不服輸的成分,可能也是源自童年時候家庭的因素。只要我身邊有人比我做的更好,我就一定會竭盡全力去超越他。

 

      這種性格是把雙刃劍,好的地方在於你會始終要求自己成為更好的人,不好之處在於當你頻頻遭遇挫折的時候,會產生不斷的自我否認。大四那年,學了四年生物技術的我不按常理地報考了某高校英語語言學碩士,彼時恰逢我還在某家知名4A廣告公司實習,日夜顛倒的作息讓人精神恍惚,居然錯過了報名的現場確認時間,也就是說,如果還要考研的話,就必須再等一年!

 


      所以畢業以後,我辭掉了手頭的工作,拒絕了很多家知名企業的Offer,一邊在新東方兼職做英語老師來維持日常收入,一邊在學校邊潛心準備深造。誰料造化弄人,複習了10個月最後還是以3分之差與碩士失之交臂。拿到成績單那天我一個人躲在租的房子裡嚎啕大哭,身上沒錢,舉家反對之後結果又不如人意,父母冷語相向,而在沒有工作的那一年裡,我從一個應屆畢業生,活生生地熬成了往屆生,2013年6月,租的房子到期,身上存款只剩800元,拖著重重地行李回到家,那種挫敗感,真的是要人命。

 

      有時站在高高的樓層向下望去,那些掙扎了無數個不眠之夜的惆悵、那些曾經自我放逐自我否定的乖張、那些因浪費時光而悔恨又因悔恨而浪費時光的不停循環在我的腦海中周而復始地盤旋著,直到後來奶奶去世。

 


      有人說真正的成長必須在經歷過親人的離開和直面死亡之後才能擁有,是啊,一個在生活中出現了幾十年的親人,你的人生軌跡中她曾扮演過一個很重要的角色,充斥著你的童年與成年,終於在你步入社會的時候她離開了,也是在那個時候,我終於明白了一個道理:人生除生死無大事。

 

      在與挫敗和抑鬱鬥爭的幾年裡,身邊的朋友一直給予我很大的鼓勵,也許沒有他們我根本無法一個人走出那段時光。2015年年底,我註冊了這個公眾號,這裡記錄了我的心緒與成長、吐槽和喜好,這裡有我的堅持,還有一些熱愛我文字的讀者,每每想到這時,心中都會有一些積極的情緒在翻湧著。

 

      想對自己說的是:那些好的壞的,都是命途裡無法避免的成分,不想讓被石頭投射出巨大的漣漪,就試著讓自己變得更廣闊。想對你們說的是:苦難就是苦難,在沒有獲得成功之前,它永遠都不可能成為你的墊腳石,任何一次成長與成熟,蛻變帶來的陣痛不可避免,最終能夠幫助你擺脫抑鬱的,依然是你自己。

 

      po一張瘦弱少年時期的留影,你們找得到我嘛?


(不用於任何商業用途)

      一直都不信什麼水逆火逆木逆,能決定明天和心情的,一定不是遠在幾十萬光年以外的星星。

感謝你閱讀,點擊「閱讀全文」查看上一篇推送《樂活,只是朋友圈的一個標題

在這裡你可以找到:生活好物、同城美食、旅行攻略、男士護膚、心靈雞湯萬千世界,一定能找到志同道合的你們!

部分圖片來自網際網路,不用做任何商業用途。轉載本文務必註明出處、微信號(Alanize9),未經許可的轉載必追究法律責任!合作請發郵件:alanize@163.com

相關焦點

  • 那個厭世的小靈魂後來怎麼樣了
    後來我把電影連續看了三遍。每一次,當看到那個厭世的小靈魂22把生命火花讓給喬,自己孤獨地回到原地,更加孤獨、更加自暴自棄的時候,都心疼不已。主角二就是那個厭世的小靈魂22,他見過世面,聽過教誨,哥白尼、甘地、特蕾莎修女曾擔任他的心靈導師。可他對投胎做人絲毫不感興趣,以至於幫助他尋找火花的一眾偉人、科學家、哲學家都束手無策。一個不想死,一個不想活,喬和22兩個路線不同、目標不一的靈魂,又奇妙地成為了導師和學生,開始了一段奇異的旅程。
  • 我還是曾經那個少年,你看我幾分似從前
    最近一曲《少年》火遍全網 「我還是從前那個少年 沒有一絲絲改變...」一起來看看視頻背後的故事1.薔薔(黑龍江七臺河)也許生活過於真實,可我還是曾經那個少年...2.高忠銳(福建三明)曾經的富城頭,將青春獻給郵電、郵政、郵儲銀行事業。
  • 樸樹不再是那個清白少年,卻依舊是我心頭的白月光
    」這個詞,如果要在「少年」前加一個修飾詞,那便是「清白少年」,僅這四個字,就透著敞亮乾淨,叫人不得不心生歡喜。但他到底還是回來了,帶著一首《平凡之路》回來,也告訴了我人生的答案,他唱「我曾跨過山和大海,也穿過人山人海,我曾擁有著一切,轉眼都飄散如煙,我曾經失落失望失掉所有方向,直到看見平凡才是唯一的答案。」他還向媒體坦白,這十年裡他抑鬱了。
  • 哪朵玫瑰沒有荊棘,我還是曾經那個少年
    中午邊吃飯邊看,復活團唱《玫瑰少年》的時候我竟然——眼淚就掉下來了。拜託!姐們,這就是個綜藝而已。我完全沒有想到我看綜藝會哭。我這個人其實淚點挺高的,不咋愛哭,你說聽歌會被打動,那也得是羅琦那樣的歌者,你知道嗎?聽歌哭就是你哭的時候完全不知道自己會哭,落淚不過你的神經系統,但是卻直接走了你的感官系統。但是我完全沒有意識到自己會被這種唱跳的舞臺打動。
  • 曾經的那個少年啊,現在的你還好嗎?
    或許年齡大了吧,越來越懷念學生時代,越來越想念少年的時光,那個可愛的明媚的小女子,那個愛笑的愛幻想的女孩,那個喜歡文學喜歡詩歌喜歡帥哥的陽光少女。啊,我曾經的少年時代。還記得第一次喜歡的那個男孩是在初中時,一個帥氣的體育生,在那懵懂的年紀裡還不懂愛情,以為的喜歡也只是偷偷的多看幾眼而已。日子在緊張的學習中悄悄地流逝,除了默默地看著他不敢有任何的接近,學生時期的懵懂喜歡有不安,有忐忑,也有小小的驚喜。當然那時除了默默地注視,從沒想過彼此會有什麼交集。
  • 厭世就厭世,沒什麼了不起
    看過你的文章,文採思路充實動感,膽大心細一針見血,僅所謂「業餘」的文字功底就可見一斑,自愧不如,更兼優秀職位相伴,願得大惡大善之見,卓然之心眼解我凡夫之愚鈍,家庭破鏡難重圓,仕途無靠升遷慢,情路難諒侶舊錯,自問存活為哪般。 求灼見!這是一位同齡人,同為89年,我10月出生,僅年長他兩個月。他眼下所經歷的事情,我不曾經歷過。但他正感受的情緒,我卻曾感受過。這種情緒,即無力,又無望。
  • 心心念,但願你我都沒變;還是曾經那個在「改變中成長」的少年!
    曾經的那個少年,是多麼遙遠的遐想。在成長的道路上;我們學會了;放下無關重要的「東西」;珍惜擁有價值的「前程」。雖然現已不是曾經的那個少年,但我從沒忘記曾經那個少年心懷的夢想!我們每個人都會學著成長,只是每個人成長的方式不同罷了。
  • 我還是曾經那個少年,如果還這樣下去這輩子就完了
    我還是曾經那個少年,沒有一絲絲改變。「少年」這首歌,仍然是那般動聽。 可是,可是呢,時間轉眼過去,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我還是曾經那個迷茫的少年。沒有出路,沒有辦法,更沒有做法。我在想我就這樣混吃等死嗎?可我還年輕啊。這輩子不應該這樣子渾渾噩噩的。
  • 從「可愛」的太監強公公到「厭世」的少年韋布,彭昱暢憑什麼紅?
    從「可愛」的太監強公公到「厭世」的少年韋布,彭昱暢憑什麼紅?在如今流量為王的娛樂圈,彭昱暢的走紅絕對稱得上是一個「意外」,和其他同齡的藝人相比,彭昱暢的長相絕對是算不上帥氣的。獲得業內認可的「厭世」少年韋布沒科班出身的彭昱暢,在影視表演的專業上稍有欠缺,即使憑藉「強公公」小有名氣,如果沒有真正的實力,很難在能人輩出的娛樂圈中出人頭地。
  • 你是真的抑鬱還是假性抑鬱?
    抑鬱症又稱抑鬱障礙,以顯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為主要臨床特徵,是心境障礙的主要病症。 最近總是不開心就是抑鬱嗎?其實生活中不如意的事情有很多,我們如果把不開心當作一種病態,那就大錯特錯了。只要你還沒有遠離世俗,那就不可避免的會產生消極情緒。
  • 《星遊記之風暴法米拉2》十年星遊,我已不再是曾經那個少年
    也許有些東西永遠的回不來了,現在的故事不再是曾經的模樣,當下的人也不再是從前的少年。3月28日,《星遊記之風暴法米拉2》上線了,上映前幾天看到宣傳片時,整個人就開始期待,結果觀影完心中卻是滿滿的失望。儘管觀影之前就看到了很多負面的評價,但還是懷著期待去看了,無論好壞,都希望能給曾經的回憶畫上一個句號。
  • 小島南,我還是曾經那個少年
    年少時並不覺得【小島南】有多驚豔,隨著年齡和閱歷的增長,再看【小島南】時就發現這位和我同年出生的姑娘,在近10年的職業生涯中越發變得精緻,褪去青澀之後,美人知性,驚豔了一段時光。剛出道時的【小島南】很快就成了【JHV集團】的主打新人,在那個普遍是DVD的年代中,JHV就為她的出道作《真★美少女》製作了BD格式,同時公布了藍光版將於同年11月製作完成,這種待遇是非常高的,早在那個年代,藍光還是一種非常奢侈的東西,更多的是為了紀念意義,也不難看出【小島南】當初是一種啥地位的出道。
  • 抖音我還是從前那個少年是什麼歌 我還是從前那個少年沒有一絲絲...
    抖音我還是從前那個少年是什麼歌?最近抖音上有一首歌特別火,很多抖音UP主都在翻唱,這首歌有點沙啞的嗓音唱特別合適,有一種滄桑感,那這首歌是什麼歌呢?下面小編就為玩家帶來抖音我還是從前那個少年是什麼歌,一起來看看吧。
  • 抖音我還是從前那個少年是什麼歌 我還是從前那個少年沒有一絲絲改變
    抖音我還是從前那個少年是什麼歌?最近抖音上有一首歌特別火,很多抖音UP主都在翻唱,這首歌有點沙啞的嗓音唱特別合適,有一種滄桑感,那這首歌是什麼歌呢?下面小編就為玩家帶來抖音我還是從前那個少年是什麼歌,一起來看看吧。
  • 曝光「糖水燕窩」女主再發聲,被網暴到抑鬱厭世,現已聯繫律師
    而她自己的精神狀態也愈加不穩定,去看了醫生之後得出的結果就是抑鬱焦慮以及有厭世輕生的傾向,辛巴方面輕描淡寫的道歉,讓整件事就這麼輕飄飄的過去了,一點都沒有考慮到當事人受過的傷害,看到這裡有網友問她們怎麼不去報警,得到的回應就是已經開始找律師維權了。
  • 韓嘻哈界新生代厭世暗黑陣線曝光!居然是……
    自從「SHOW ME THE MONEY 4」愛上韓國嘻哈音樂的我,近來最熱衷的韓國綜藝非「高等Rapper2」莫屬。高中中輟、做音樂不被爸媽認同:李炳宰(Vinxen)Vinxen 從「高等Rapper2」第一集開始就給人壓倒性的印象,雖然頂著看起來厭世到不行的窗簾頭造型及不多話的個性,但透過Vinxen特殊的聲線及驚人的實力,讓他的舞臺總是在冷靜的背後,卻又帶著快要溢出來的濃烈情感。
  • 歌曲《少年》爆紅網絡:你還是曾經那個少年嗎?不,你不是了
    一直喜歡美好而長久的東西,一直希望文字能治癒孤獨,如果我的文字曾感動你,請點上方的關注,一起走下去哦~ 最近名為《少年》的歌曲爆紅網絡,隨處可以聽到不同年齡段的人哼唱其中的一段歌詞: 我還是從前那個少年
  • 賴寶突發心梗去世,生前失眠厭世,好友王自健發文:讓我緩緩
    7月20日13點,原《今晚80後脫口秀》主持人王自健在社交網絡發文:別問我了,我也在問。讓我緩緩。疑似他對賴寶的突然離世不能釋懷。此前,7月20日10點35分,丁香園官方微博透露,7月19日賴寶突發心梗去世,這一消息讓很多觀眾無法接受。賴寶是一位80後作家,還不到四十歲。
  • 海賊王:波特卡斯·D·艾斯你還是曾經那個少年
    少年的艾斯是叛逆的,淘氣的,愛闖禍的,也是重情重義的孩子。小時候的艾斯也是個自卑內心特別孤獨的人,我們從他小時候有次和卡普的交談中,從他知道自己身份之後,自己總是覺得自己可能不被生下來才是對的,他的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只剩下那個冒死剩下自己的母親,至於那個父親他是不承認的,從他問卡普我們可以看出他是有羨慕路飛的,因為路飛有爺爺照顧。
  • 《小歡喜》喬英子抑鬱:為什麼有些「愛」,會逼孩子逃離?
    喬英子的抑鬱應該是整部劇的一大亮點了。隨著劇情的發展,更殘酷更尖銳的青少年 抑鬱症問題也來了。在昨晚播出的劇情中,英子巧遇宋倩曾經的學生、考上清華的學霸丁一,但就在他們告別沒多久,丁一跳樓了。原來丁一因為父母的嚴苛管教和不理解患上了重度抑鬱症,雖然考上了清華卻根本無法上學,最後甚至選擇了自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