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疫情肆虐,病毒無情人有情。庚子年的春節,註定會刻印在我們的歷史記憶中。」一首名為《我的心聲,我的期盼》的詩歌,在一群老黨員之間引發了共鳴,今天,記者輾轉聯繫到這位詩歌作者。2月8日一早,記者撥通了淄博市退休幹部趙剛的電話。家住張店區68歲的趙剛告訴記者,2月6日,他在跟一位朋友的交流中產生了寫作一首詩歌的想法,於是花了一整天時間埋頭創作,寫出了這首詩歌。「寫完之後,我跟文友們交流了一下,大家都覺得能反映出我們這這些老黨員的心聲和期盼。希望在黨的領導下,早日打贏這場新冠肺炎的阻擊戰。」
《我的心聲,我的期盼》
——寫在庚子新春打響防控新冠肺炎阻擊戰
作者 趙剛 立新
我不是詩人,無法用優美的語言,詠嘆出雄壯的詩篇;我也不是歌者,無法用嘹亮的歌聲,吟唱出美妙的旋律把你稱讚。此時此刻喲,我想用最質樸的語言,最真摯的情感,向黨道出我的心聲,我的期盼。祝願上蒼眷顧被瘟疫籠罩下的生命,使寰宇大地,花好月圓,幸福平安!庚子鼠年,正當人們沉浸在 節日氣氛,張燈結彩,喜迎新春之際,突發於武漢的新型冠狀病毒,籠罩大地和人們的心間,節日的歡樂氣氛被瘟疫驅散。除夕之夜,觀看央視春晚,鶯歌燕舞,輝煌璀璨。但我更關注播前臨加的節目,央視名嘴集體朗讀的詩篇,眾志成城,戰勝病魔,鏗鏘有力,錚錚誓言,熱血沸騰,令人震撼。大年初一,黨中央一聲令下,全國人民萬眾一心,打響了防控新冠肺炎的阻擊戰。黨中央高度重視,習總書記幾次召開政治局會議,研究部署抗擊新冠肺炎方案。中央成立應對疫情工作領導小組,總理擔任組長並親臨江城一線指揮作戰。一聲令下,軍隊奔赴抗疫前線,投入沒有硝煙的戰場與病魔作戰。軍民魚水情,人民軍隊與人民 同呼吸,共患難。一支支醫術精湛的醫療隊伍,從四面八方奔赴武漢。無數白衣戰士主動請纓,義無反顧,奔赴一線。與瘟神博弈,使病人康復平安。一方有難,八方支援,沒有恐慌,只有奮戰。疫情就是命令,疫區就是戰場,舉國上下一致行動,捐款捐物,愛心湧現,共產黨員奮力當先。一聲命令,迅速封城,人民無怨無悔;一個動員,成千上萬的醫務人員火速集中,奔赴疫區,沒有一個人講報酬,講條件;一個號召,春節淡化了,親戚不走了,聚會不搞了,紅火不鬧了……一切以防控疫情為先。尊敬的鐘南山院士,一個八十四歲高齡的老人,本應過著安逸休閒的生活,幸福的安度晚年。但在疫情嚴峻時刻,勇敢衝鋒在前,指揮奮戰在抗疫第一線。那盈盈的淚水,暖化的何止是武漢人,那是整個中國的百姓;那飽含深情的淚水呵,是一個老戰士對祖國和人民的忠心赤膽。鐵肩擔道義,英雄勇擔承。千軍萬馬戰疫魔,戰旗指處老黃忠。火神山醫院十天建成,中國速度再次讓世界震驚。一個個驚心動魄的場面,一條條發自前線的消息,每一篇詳實的報導,每一個感人的畫面,每一個忙碌的的身影,令我們淚目,令我們動容。處在相對安全環境中的我們,能與親人守候在家中,享受著與家人團聚的溫馨,都是所有抗疫戰士在為我們負重前行。我們沒有任何理由耐不住寂寞,控制不住焦躁情緒,宅在家裡就是對社會對一線戰士的尊重。我不是科研人員,不能研發醫治病毒的靈丹妙藥;我不是醫護工作者,不能親臨一線和白衣天使並肩作戰;我也不是軍人,不能馳騁戰場,與惡魔進行殊死較量。作為一位普通公民,在抗疫防控的非常時期,理應做好當下自己應做到的事情。做好個人自我防護,不出門,不聚會,不信謠,不傳謠,不讓自己成為病毒的傳播者,不給國家添累贅,不給家人添麻煩,對自己負責,對家人負責,更是對社會負責。我們堅信,有黨中央的英明領導,全國人民同心同德,和衷共濟,我們必將打贏這場抗疫防控阻擊戰。中國戰無不勝!人民所向無敵!春風楊柳萬千條,六億神州盡舜堯。借問瘟君欲何往,紙船明燭照天燒。武漢肺炎肆虐,病毒無情人有情。庚子年的春節,註定會刻印在我們的歷史記憶中。
(魯中晨報記者 李波 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