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圈大了,朋友卻少了

2021-02-26 醉夜心情

全世界只有不到1%的人關注了醉夜心情

茫茫人海,你最獨特

我 不 知 道 你 能 從 你 的

微 信 好 友 列 表 裡 找 出 幾 個 人

張 嘴 和 他 說 你 的 困 難 不 怕 吃 閉 門 羹

你 有 那 個 自 信 讓 他 看 到 你 的 狼 狽 和 軟 弱

在 我 們 大 大 的 朋 友 圈 裡

到 底 有 幾 個 這 樣 的 ' 真 朋 友 '

 

有些人說不清在哪裡說了再見,

就真的無法再見。

 

有些朋友你多年未見,你以為你只是失去了一個朋友,其實你是失去了很多的自己。他們帶著很多對你的回憶、你的生活軌跡,聽他們說說過去,你才更清楚,為何你成為今天的你。'

 

在你手機通訊錄裡有多少個聯繫人,有幾個經常聯繫,有幾個號碼可以背出來。微信朋友圈有多少好友,幾百上千也不值得大驚小怪,和誰的聊天記錄永遠置頂,哪幾個人一直是星標好友。年紀越大,遇到的人越多,一面之緣留個電話,幾次聯繫加個微信。你有沒有發現,我們的朋友圈越來越大,但真正的朋友卻少了。

 

我在社交方面並不擅長,也美其名曰低質量的社交,不如高質量的獨處。實際我很不會和人從說 ' 你好 ' 開始認識,總覺得交朋友是個技術活,所以我的朋友數量並不多。經常聯繫,過年回家要出來見面的也就那麼幾個。

很多人覺得在當今社會,孤獨是很多人的生活常態,然而若仔細回憶,其實從小到大,很少有人一直孤獨,小時候幾乎感覺不到孤獨,真正孤獨是在長大以後。

 

年齡大了,思想成熟了,卻發現身邊的朋友少了,這是每個人都要接受的現實。

 

尤其是成年人的友情,往往經不起試探。

 

 

周圍的人,越長大,越疏遠。

 

最近一個朋友遇到了難題,他說自己靠這兩年拼命工作,買了車和房子,本身是挺值得高興的事,就和身邊的朋友分享了一下,結果發現好像沒有人提他開心,甚至很多人在刻意疏遠。

 

我說沒什麼,這些都不是你的錯,只要做好自己,有些人走,是那些人自己的問題。

 

 

將喜悅分享給自己的朋友,卻沒想到被身邊的人嫉妒和疏遠,想來也是很可笑的,這也可以看出誰是真正的朋友,誰只是恰好需要你填補內心的空虛。

 

真正的朋友,會為你的進步而高興,你過得好,作為朋友只會恭喜和祝福,至於嫉妒你的人,必然不會是少數,只是有些不說罷了。

「其實說起來,我們兩個一直都是這樣過來的,每個人都歪歪倒倒好幾次,撲街摔倒,像口香糖一樣無可救藥,都是靠另一個人不放棄,又給救起來的。」

 

這是《流金歲月》中朱鎖鎖與蔣南孫之間的經典臺詞。

 

她們兩個人從青蔥的少女時代一路走來,一起笑過、鬧過、哭過,在困境時彼此扶持,在風雨中抱團前行。在人生的每個重要時刻,都彼此陪伴在對方的身邊。這樣的友情,著實讓人羨慕。

我是一個生活很乏味的人,好像對現在的娛樂活動都沒什麼興趣。不會打麻將也不喜歡酒吧的聒噪,喜歡熬夜吃飯很挑剔,好像我的樣子和 ' 年輕 ' 這個詞格格不入。但是我知道,真正的朋友不一定是每天在一起吃吃喝喝的,而是那些見證彼此成長和變化的人。

 

是我說著最近的不順,就有個不善言辭的小鬼跑出來安慰我,直到我滿血復活。是我每年過年,幾個人一起找個安靜的咖啡館,聊很久的天,拍很多照就很開心。是知道我的每一次辛苦,真心高興我的每一點進步。我從不擔心他們會走,我永遠驕傲我有這幾個朋友。

 

有人說:' 那種最純粹、最溫和、最不會被衝淡的感情,永遠都是胃痛時的一杯溫水,喝下去的第一口,就舒服很多。'

生活到處都是機遇,年紀越到選擇越多。人生的岔路口那麼多,遇見過五光十色的人,而有些人說不清在哪裡說了再見,就真的無法再見。而我覺得,陪伴越久的,越難得。

 

能夠在光怪陸離的生活裡明辨是非,能夠嘗完各種美酒依舊惦記白開水,是一種閃光的品德。

 

我不知道如果換做是你,你能從你的微信好友列表裡找出幾個人,張嘴和他說你的困難,不怕吃閉門羹,不怕他知道你的狼狽,你有那個自信讓他看到你的軟弱。我不知道在我們大大的朋友圈裡,有幾個這樣的 ' 真朋友 ' 。

 

交朋友是要花費時間精力的,而我們每個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忙著應付一些酒肉朋友,留給真心相待的朋友的時間自然就會變少。

 

希望你都能分得清哪些人叫做朋友,希望你知道如何保護自己。希望你能對那個好久不見的朋友說一句想念,希望就算朋友不在身邊,你也能學會獨自面對,默默堅強。朋友圈,不用太大。是真的,就好。

【播音】醉夜(微信:zuiye_love),一個平凡的女生,偶然的機會接觸電臺,喜歡將文字轉化為聲音,與您一起徜徉在有聲的多彩世界裡。

【插畫】來源網絡

上期節目歌單


目前100000+人已關注加入我們

       

       

一個有溫度的星空

在一個很多人不敢說真愛的時代

願星空給你無所畏懼的勇氣

去相信並追求一生只愛一人的愛情

加入星空,和我們一起讓愛情變得更美好

特別聲明

微信公眾帳號部分文章、圖片摘自網絡,如果有侵權行為等事件發生,請及時與我聯繫,我將刪除相關信息。

想要參與到節目互動或者說想把心事留下,都可以留言,記得幫我分享哦!!!

一路踉踉蹌蹌,摸爬滾打到現在,感恩還留在我身邊的人

愛我的人請分享到朋友圈

相關焦點

  • 為什麼我的朋友圈越來越少有人看見了?
    ,隨著時間的推移,慢慢的一周也就發兩三條;二是,之前發的狀態,大都和自己的心情有關,也生氣的罵過別人「傻X」,也吐槽過,有一點事都要發到朋友圈裡去,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種「心情狀態」越來越少了,更多的是一些小雞湯,或者自拍、開心事等等;三是,我發現之前的狀態點讚的評論的人好多好多,隨著時間的推移,我發的朋友圈好像很少有人看到一樣,前幾天我發的狀態,竟然一個點讚的評論的都沒有。
  • 我被最好的朋友屏蔽了朋友圈
    01昨天一個同學很沮喪地跟我說,她突然發現自己被最好的朋友屏蔽了朋友圈。她說,你知道嘛小軌,這感覺就像是吃了蒼蠅一樣噁心,我真得沒有曬娃沒有賣面膜沒有秀恩愛啊,我都不知道自己到底哪惹到她了,就被她屏蔽了,不是我玻璃心,是真得太傷人了。
  • 我的朋友越來越少.
    故事美好極了。我總是害怕看到太美好的東西,儘管十分動人,但動人之餘,也伴隨著羨慕與嫉妒,難免會對號入座,向自己發問:這樣的事情,有沒有可能發生在我身上?也不太敢思考答案。不像現在,大家都喜歡用「下次一起吃飯」來作為替代「拜拜」的話語,而誰信了誰才是真的傻。其實不是人長大了就變得懶得交際,而是到了一定年齡時,會自然而然地考慮起「這種交際是不是浪費時間」。大學畢業後,時間的進度條像是被設置成了幾倍速,那顆名叫「未來」的隕石仿佛從四萬光年外突然空降,重重地砸向每個人的眼前,誰不跑快一些,誰就被碾成紙片人。
  • 「傷心的時候少發朋友圈」
    事實也確實是這樣的,一些朋友,時間長了就不理我了。有些會直截了當地說:「聽你抱怨,搞得我也好焦慮。」焦慮是會互相傳染的,所謂傾訴,如果只是把對方當做理所當然的傾聽對象,重複著無意義的負面情緒的話,其實也會成為一種單方面的精神暴力——朋友並沒有義務承擔我的焦慮。
  • 夫妻不是朋友,看啥朋友圈?
    小酸棗發現朋友圈成三十天可見,索性還他「一條槓」,不可見。從此天下太平。你樂意回來就回來,不樂意回來就不回來,她已經做到為人媳婦的最高段位,不問、不打擾、不看手機,你外面的風雨不驚擾我就行,擔心都是多餘的。「不能互相看朋友圈,叫什麼夫妻?」我的理念是,夫妻共進退、共榮辱、共生息。「夫妻又不是朋友,看啥朋友圈?」
  • 致:我朋友圈的朋友!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格物讀書,ID:gewuliangzhi】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有一種緣分,叫咫尺天涯,屏幕兩端;有一種朋友,叫素未謀面,真心不減。在這個虛擬的網絡世界,卻有著一份真實的情感,不管認不認識,見沒見過,都在朋友圈子裡出現。也許,你不知道我的姓名,我不清楚你的年齡,可是,看到熟悉的頭像,就不會感到陌生。
  • 「好朋友越來越少,好朋友越來越好」
    「失去過許多朋友,因為我不善言談,於是他們漸漸有了新朋友,把我遺忘。或者認為我孤僻高傲,我不會整天對朋友說我愛你這類好聽的話來表達自己。真正的友情是平平淡淡以誠相待,不需要太過熱情和親暱。在我失落沮喪自負的時候多謝你從來沒放棄過我。我給不了你太多,但有個詞叫盡我所能。」
  • 朋友少的人,不是傻,是真智慧!
    ,不得不承認,有些朋友,不一定有益;那些朋友少、不善交際的,也不見的就是傻,可能他們更懂得人心的真實,不願花時間去結交更多的人,反而是一種理智,朋友少,反而能把更多的時間和精力用在維護有限的關係上,更容易收穫珍貴的交情。
  • 為什麼越來越多朋友關閉了朋友圈?
    圖/ROBBIE PORTER/GETTY IMAGES無意中打開某個朋友的主頁,只看到一張精美的朋友圈封面圖赫然出現在面前,下面鎮著一句十字真言:該朋友暫未開啟朋友圈。如今,關閉朋友圈後就只有「該朋友暫未開通朋友圈」一行小字橫在那裡,無法查看其他內容。 於是,很多關閉朋友圈的人被親朋好友興師問罪而百口莫辯,最終在壓力下不得不重啟朋友圈,還要先發一條說明情況以求原諒。還有人關了朋友圈沒幾天,就忍不住重新打開,默默潛水點讚。 關了又開,開了又關,反反覆覆。然而
  • 微信朋友圈早已沒有朋友
    微信總是在小心翼翼地挖掘用戶潛在的需求,比方前段時間上線「允許朋友查看朋友圈的範圍」功能,然後所有人呼啦啦全部開啟了「最近半年」或「最近三天」,
  • 被朋友屏蔽了朋友圈,是種什麼樣的體驗?
    與 其 相 忘 江 湖 不 如 點 擊 關 注 我聽 說 酷 的 人 都 置 頂 了 速 朽 手 帳▼話題被朋友屏蔽了朋友圈果然有新男票了體驗就是 沒有必要啊大大方方的不行嗎@李鈴— 12 —被朋友屏蔽朋友圈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 朋友圈裡的贊都是由衷的嗎?朋友,你怎麼看朋友圈裡的贊呢?
    最近一年來,發現很多朋友都不愛發朋友圈了,以前我發點內容頻頻為我點讚的人,好像也銷聲匿跡了。有次朋友聚會,有好幾個人說他們現在都很少看朋友圈了,因為微商廣告鋪天蓋地的,所以都不愛看了。我還以為他們都默默地潛水呢,難怪我收到的贊也少了,原來是不熱衷朋友圈了。
  • 朋友圈新功能:有一種朋友叫做 「僅聊天可見」
    「反正朋友圈裡也不一定是真朋友了,有沒有這個功能其實無所謂。」還有人說:「 以後想看我的朋友圈,得付費了看吧。」這意味著你可以對一部分人公開朋友圈,也可以把他們從你的朋友圈中完全隔絕。選項交給你了,就看你敢不敢對朋友圈進行區別對待。01奇葩說有一期,說到了一個話題,「該不該請所有同事來參加自己的婚禮。
  • 那些消失在朋友圈的朋友,都去哪兒了?
    ,才發現每天花費大把時間操作的事情,原來和自己沒什麼關係。 01 你看到的是他們想讓你看到的 「朋友圈是個大騙局他已經消失在朋友圈整整兩年了。在發現這個原本在社交網絡裡異常活躍的人突然沒了身影時,他已關閉朋友圈功能半年。 「難道你沒有發現,朋友圈裡那些照片全部都是蒙著一層紗的假象嗎?」麻仔說完這句略帶憤青且有點文藝的話時,自己也跟著歪著嘴笑了笑。「有個朋友跟我說最近過的有點落魄。半夜給我發來一張他媽媽住院的病歷單,好像是乳腺癌一類的病症。
  • 朋友圈點讚有人多,有人少,這三個原因你得了解
    朋友圈是我們分享日常,了解他人生活近況的好地方,有事沒事我們可能都會在朋友圈發個動態,冒個泡,讓世界知道自己還活著,或者夜深人靜自己突發奇想,把自己的感悟留在了朋友圈動態列表中。朋友看到之後呢,或潛水視而不見,或為你點讚加評論。
  • 朋友,不給我朋友圈點讚就互刪吧!
    對一個了解程度僅限於朋友圈的「好友」來說,連真人見面的機會都很少,清楚的也只有彼此的人設罷了。除了偶爾交流的三兩個好友之外,通訊錄收到最多的消息是拉票、集贊和搶票。慶幸的是我的朋友圈沒有微商群發消息。「……」疲於經營關係的我成為了罔顧人情的卑鄙小人,然後我打開那個人的朋友圈,準備進行一次報復性的點讚活動,結果我失敗了,因為他把我刪掉了,起因只是我不給他的朋友圈點讚。然而我內心毫無波瀾,刪就刪吧,反正也沒有那麼重要,我也不想浪費精力和每一個人做好朋友。
  • 私房話丨沒有朋友的朋友圈
    朋友圈的奇妙之處就在於,你需要從蛛絲馬跡的互動中,去猜想、挖掘、定義兩個人間的關係。每次新增一個聯繫人,迅速地瀏覽一遍對方的朋友圈後,總能發出「原來他們倆也認識」的感慨,同時也得出「原來他還有這一面」的結論。是誰發明了「圈」這個精妙的說法,它封閉又敏感,拒絕接納新成員,又時刻渴望被窺視。
  • 朋友圈動態忽然變少了,原來那些消失了的人,在努力認真的去生活
    很多人以為發朋友圈以女人為主,其實總的來說,男人女人發朋友圈的比例差別也不是特別的大,很多男人也喜歡把自己看到,覺得有用的東西轉發到朋友圈,希望自己的朋友和家人能夠看看。 我們周圍有很大一部分人,他們愛發朋友圈,恰巧我周圍就有這麼一位,我的好哥們「妖哥」,妖哥和我從小玩到大的,但是畢業後妖哥選擇去了北方發展奮鬥,而我則選擇留在了家鄉做了個朝九晚五的公務員,其實我很羨慕妖哥的選擇,當初我也想和妖哥一起去闖蕩,可惜我有太多的顧慮與膽怯。
  • 思客丨沒有朋友的朋友圈
    微博離現實太遠,又顧及轉發量,說什麼都得字斟句酌,情緒攥在手裡,像受潮的一團鹽巴。而且這些帳號都太公開了、太透明了,誰和誰互動頻繁,誰和誰成了好友,都一目了然,就像韋小寶同時被康熙帝和天地會關注了一樣,講什麼都施展不開手腳。  朋友圈的奇妙之處就在於,你需要從蛛絲馬跡的互動中,去猜想、挖掘、定義兩個人間的關係。
  • 研究:臉書朋友圈靠譜朋友僅4人 微信朋友圈雞湯達人智商低
    英國牛津大學研究:網絡朋友圈再大無用 靠譜朋友僅4人          大華新聞網據《赫芬頓郵報》1月26日報導,近日,牛津大學的心理學專家羅賓·鄧巴(Robin Dunbar)以及相關研究者發布了一份關於Facebook的研究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