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來這部電影,真的記憶猶新。在我上高中的時候,數學老師講課順帶就講到了數學家納什。於是說道:「納什是個瘋子,有精神分裂症,但是後來獲得了諾貝爾獎,一下就治好了他的病。」全班哄堂大笑,我沉默不語。因為我看過這部電影,我知道一個人打敗自己的其他人格是一件多麼艱難的過程。
「如果真的有平行宇宙的話,那麼肯定有幾個宇宙的你是非常成功的商業大亨,有的是成就卓越的科學家,有的是靠雙手救人生命的天使醫生。也就是說,在浩瀚的宇宙中,能給你自己壓力的,只有更好的自己,只是看你是否想達成自己的目標,除此之外,沒有任何人能夠左右你堅定的意志。」——《美麗心靈》前言
電影是根據20世紀數學家納什的真實經歷改編的,通過這部電影,你或許可以窺見成功光鮮亮麗的背後有多少鮮為人知的秘密。這部電影可以說是偉大的科學與頂尖的導演思維的碰撞,讓你在領略科學創新不易的同時,又不得不驚嘆於導演對電影節奏和劇情的掌控。我們來看看這部電影。
納什是一名純純的理科生,並且以優異的成績考入了普林斯頓大學。由於他的性格十分孤僻,從小就不愛結交朋友,到了大學也是孤身一人,連女朋友也沒有。只有他的舍友對他如親人一樣,非常懂他的心意,知道他需要什麼。他的舍友還有一個小侄女,非常可愛。他們兩人的出現滿足了納什對家庭、對愛的需要。後來的冷戰期間,他遇到了一名密探,密探委託他為美國分析雜誌上存在的密碼,以為國家做出貢獻。但是後來的真相卻十分殘酷,他被別人告知自己患有嚴重的精神分裂症,舍友和侄女還有密探都是不存在的人物。他雖然知道,但是卻始終無法說服自己相信事實。他已經病入膏肓了,連醫生也放棄了他。
他已經步入中年,自己的妻子也不堪納什精神分裂症的折磨,想要離他而去。然而就在這一刻理性的光輝照亮了納什的生命:舍友的侄女向讓納什抱抱她,納什才幡然醒悟,舍友和侄女從來沒有變老!他們一直都是以年輕和活力的姿態存在與納什的生命中。他衝向外面即將離去的車前,對車內的妻子大喊:「我知道了!他們不是真的!他們從來沒有變老!」
導演的這個手法可以說是非常妙了,如果這個片段換了另一種形式,比如是醫生幫助納什辨認自己的舍友從來沒有變老,或者自己的妻子對納什進行一番開導幫他走出困境,那整部電影的震撼就會蕩然無存。因為,在導演的安排中,納什自己救了自己。他用強大的精神打敗了精神病!電影的原名叫作<A beautiful mind>,mind在英文中的意思一個是思想、精神、心靈,還有還要一個含義就是大腦。真正讓納什打敗精神分裂症的並不是美麗的心靈,也不是強大的意志力,而是他的大腦。大腦象徵著完全的理性,納什在精神世界破敗不堪的時候,從來都沒有放棄過自己的理性思維,他用理性的分析打敗了讓自己不理性的病症,證明了自己的舍友不是真實存在的,並且拯救了自己的現實世界。這個片段讓觀眾深深地被理性的光輝所折服。
後來的人生中,納什憑藉強大的理性思維創造了博弈論中著名的「納什均衡」,對數學界和軍事界產生了重大的影響,說是影響了20世界世界發展的進程一點也不為過。最終納什獲得了諾貝爾數學獎。
有人問「納什的精神分裂症到底治好沒有啊?」現實很殘酷,電影的安排也十分理性,沒有。一直到老,納什的「舍友」和「侄女」都一直伴隨著他,但是納什已經學會了如何與他們正確的相處。這裡又不得不對導演的安排豎個大拇指。設想一下,如果納什的精神病被自己治好,也不失是一個非常圓滿的結局,並且更能夠體現思想的光輝。但是,代價就是犧牲了影片的理性。眾所周知精神分裂症的治療並不是將其他人格殺死,因為一旦其中一個人格代替自己的主人格成為身體的主人可能造就出一個變態的殺人狂魔,所以治療方法都是讓其他幾個人格與主人格和諧相處,不幹涉主人格的生活。所以,整部片的從頭到尾都體現了「理性」這個概念,或許人類的偉大之處就在於這一丟丟的「理性光輝」。
文章到這就結束了,大家如果看過這部電影或者有更好的見解可以在評論區留言,歡迎交流。另外,電影的主角羅素克勞的另一部電影《角鬥士》也是一部高分佳作,文章在阿晨的主頁,如果感興趣可以去逛逛,關注阿晨,不錯過以後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