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女人30+》的採訪中,馬伊琍大膽的道出了這樣的一句話:卵子的最終使命不是成為受精卵。
之所以會做出這樣的表達和她的自身經歷有所關聯。
節目中,看過產科大夫科普的馬伊琍了解到一粒卵子如果在正確的時間內沒有經歷受孕那麼會經歷怎樣可怕的事情,因此在此後的一段時間內,懷孕在馬伊琍的心中一直都是十分崇高而又神聖的事。
但是這種觀念並沒有持續太久,在看了《破卵》後馬伊琍對&34;又有了一個新的認知
在節目中,馬伊琍又說出了這樣的一段話&34;並且在表達結束後,為了讓多數觀眾更好的理解,她又做出了補充&34;
原本是一段有關&34;的發言在播出後卻引起了軒然大波,一時間&34;直衝熱搜,話題閱讀量也在短時間內飆升到3.4億。
網絡上,不少網友對馬伊琍的&34;嗤之以鼻,認為&34;雙標原則&34;
在一眾批評的聲音中,也有一些網友在一片謾罵聲中為馬伊琍&34;,馬伊琍的&34;明顯不是以&34;不讓女性生兒育女為出發點,而是通過此番話希望女性不要再被傳統生育觀念所綁架,&34;都是每位女性應有的權利。
事實上,在整段採訪中馬伊琍確實也在強調&34;。
在世界上的任何一個文明中,女性與生育永遠都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繫。
千百年來的華夏文明中,生兒育女是每個女性人生最後的歸宿。年輕時的女性對人生與未來滿懷期待,但時間一到,女性們往往會在世俗的冷眼中做出妥協,強迫自己成為一個眾人口中的&34;。
可是……生兒育女、必須成為母親真的就是女人的價值所在嗎?
前段時間,&34;舞蹈大師楊麗萍登上了熱搜。
楊麗萍在網絡上分享了一個文案&34;。
就在眾人為楊麗萍的&34;發出感嘆時,評論區的一條留言卻顯得分外刺眼:&34;。
這條評論本身並不可怕,可怕的是這條評論背後的點讚竟然高達一萬多。
在如今這個提倡男女平等的年代,世人對女性的惡意與嚴苛從未改變,更匪夷所思的是這種對女性的惡意與嚴苛永遠都來自於同為女性之口。
對於生育的執念深深的印刻在女性的骨血裡。
是否生,怎麼生,什麼年齡生這些選擇的決定權從來都不屬於承擔這一切的女性,屬於女性的也僅僅只有被生育要挾後所帶來的痛苦感覺。
但女性所作出的一切選擇都與他人無關,也不應該被生育所綁架。
一生中,什麼是真正屬於女人的歸宿?
這種歸宿無關婚姻無關家庭,而是一個女人從始至終都知道如何忠於本心。
而這種隨心而活看似簡單實則卻比登天還難。
在所謂的&34;的影響之下,每個女性的人生好比流水線上的復刻產品一般,紅火熱鬧的背後更多的是一種靈魂剝離後所帶來的無盡空虛。
在經歷了20年的學習生活後,好不容易脫離他人的掌控,轉眼之間又開始在相親市場奔波忙碌,幾年以後又在父母的督促下草率結婚,匆匆生子……一切都如同完成任務一般。
所謂的理想抱負那時看來都是一場無稽之談。
婚後幸福的女性對曾經的夢想也許會稍感遺憾,但在面對自己的幸福家庭、帥氣丈夫、可愛兒子時,這種遺憾卻會被幸福感所代替
但婚後不幸的女性卻需要面對公婆欺壓、丈夫侮辱等尷尬局面,當自己再重新想要重返社會時卻發現外在內在的多種因素限制了自己的發展也讓自己吃盡了苦頭。
因此,一個女人永遠不要失去對自我的渴望,儘管在這條路上她們需要面對來自外界的無限壓迫,甚至需要突破自我的局限。
在當代,女性要想博得一席之地,在承擔生活重擔的同時,更需要保持屬於自己的獨有的驕傲
要想做到很難,但卻是十分重要!
生而為女,是天註定;但要想&34;,卻我命由我不由天。
要想成為一個什麼樣的女人,選擇權與主動權應該由每個女人所掌控。
不需要為誰而活,只需要考慮想成為什麼樣的自己。
時至今日,網友對馬伊琍的&34;依舊充滿牴觸。
在一個女人的一生中,幸福可以擁有很多含義,成為母親只是其中之一。家庭圓滿、愛人陪伴、事業成功……都可以成為一個女人幸福的最好選擇。
只要女性自己覺得幸福,那麼是否成為母親,作何選擇都是再正確不過的決定。
作為女性,性別是前綴,&34;才是關鍵。
永遠不要將自己困於一個&34;的怪圈之中,也不要將自己的價值放置於一個單一的身份之中,白白喪失掉了命運的饋贈。
生活是自己的,活得自由才是人生一大要事。
做想做的事,活想活的人生,不留不必要的遺憾。
願每個女性歷經世事,都能擁有獨一無二的精彩人生,無愧於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