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嵐「子宮自由」獲贊,為何馬伊琍「卵子使命」卻惹爭議?

2020-09-03 上觀新聞

「卵子的最終使命不是成為受精卵,它可以只是一個卵子。女性活在社會上的價值不是成為一個母親,是成為她自己。」

今天,馬伊琍一番「卵子使命」的言論,在網上引發爭議。

就在不久之前,同樣身為女演員的秦嵐也發表過一番「子宮自由」的言論,強調「我的子宮用不用關你什麼事」,獲得不少網友的力挺。

演員秦嵐

看起來差不多的話,為何兩位女演員給予網友的感受卻不盡相同?

在一些網友看來,秦嵐強調的是女性個體選擇,而馬伊琍上升到「使命」的高度。「卵子從生物學的角度『使命』就是為了繁殖,但女性的使命卻不是為了生育。」在他們看來,不應該製造男性與女性的對立、母親與自我的對立,而是要尊重每一個個體的選擇。

母親身份講「卵子使命」有說服力嗎?

不久前,馬伊琍在節目《女人30+》中談到女性話題時,談到自己想法的轉變。她說自己曾看過一個產科大夫寫的科普,說女性排卵時,這顆卵子如果沒有受孕被排出,那是「它(卵子)哭了」,她強調自己看到這一科普時覺得「卵子有這麼高的使命」「懷孕是一件挺重要的事」。然而隨後話鋒一轉,說出了今天的熱搜「金句」:「卵子的最終使命不是成為一顆受精卵,它就是一顆卵子而已。」

對此有網友認為馬伊琍「越活越通透」:「活出自己挺好的,馬伊琍越活越明白!」

不久之前,對於女性的自我價值,演員秦嵐也有過一番「熱搜金句」。然而不同於單身的秦嵐屢次被人問「生不生孩子」之類的問題後給出「我的子宮用不用關你什麼事」的答案,講出「卵子使命」論的馬伊琍,現實生活中是兩個孩子的母親。

「自己有了兩個孩子,然後對公眾說生育不重要,這是肺腑之言,還是消費女性話題?」在一些網友看來,這樣的言論更像是順應推崇「獨立女性」的網絡潮流:「這就跟馬雲說自己對錢不感興趣,王石勸年輕人不要把錢看太重一樣。」

不久之前,馬伊琍曾因發表「但凡心智健全懂得愛的女人,沒有人會後悔生下孩子」的言論上過熱搜。在公開場合,她不止一次表達過「沒有一個女性會後悔自己結婚生孩子,除非沒走這一步」的說法。

「一方面將後悔生育的女性置於『心智不健全』的境地,一方面又強調『卵子的使命不是受精卵』,女性究竟該怎麼樣呢?」有網友直言,公眾人物要建立人設沒問題,但也要注意自己言論的影響。

成為母親與追求自我絕對矛盾嗎

「公眾人物公開發表言論引起討論是好事,討論中大家才會越來越懂辨別什麼是人生經驗,什麼是『毒雞湯』。」市民羅薇認為,網上一些聲音將男性與女性、母親與自我對立起來,「這種對立對於解決女性困境沒有幫助。」

一些專業人士甚至也參與討論。有專業人士強調,卵細胞本身具備生殖能力,說明其「存在的使命恰恰就是為了成為受精卵繁衍下去」,但人作為有思想的獨立個體,可以對自己的未來進行選擇,「從生物學意義上,卵細胞的使命就是繁衍;從社會學意義上,要尊重個體的選擇。」

「一說到生不生孩子的問題,網上的聲音好像只有兩種答案,但現實生活千差萬別啊。」市民吳穎表示:「生或不生,看個人情況,別上升到『使命』的高度。」

「當了母親之後的確自己的時間少太多了,但要努力追求自我,總是有辦法的。」市民喬雁楠婚後和丈夫約定,家務親子,誰都不能當「甩手掌柜」。孩子4歲時,她想參加法律職業資格考試,丈夫承擔了孩子生活和教育的大部分事情。「等我考出來了,孩子也在我的『身教』和爸爸的『言教』下,成了個喜歡探索閱讀的小姑娘。」在她看來,成為母親和追求自我對當代女性並不是割裂的事,「根據自身情況,與另一半溝通協商,共同尋找解決方式。」

人與社會不可能割裂開

「明星的觀點,對於絕大多數女性沒有指導意義。」市民陳晨說,「生孩子」對普通人來說是件"家庭大事」,而生活本身就是不斷碰撞和妥協。在她看來,網上言論往往讚揚「堅持」而貶低「妥協」,但現實中往往相反:「生孩子前我們全家商量好,雙方父母各自幫忙帶一周,周末一定有一天我們夫妻獨處,每年我們單獨旅行一次。但是孩子越來越大、老人身體越來越差,我們只能根據實際情況調整。個體跟家庭不可能割裂,個人跟社會不能割裂。」

市民萬優敏求職時,遇到過多次性別歧視:「有個策劃的崗位,標明只招男性,我忍不住去問為什麼,對方回答不出來,居然說『這個崗位加班多』。還有好些崗位,女性要求985、211,男性一般的一本就可以,而且筆試成績門檻差可以到幾十分。」入職後公司HR也明確告訴她,公司主要擔心女性懷孕生產影響工作、生產後生活重心都放在照顧家庭和孩子上。「解決問題的關鍵是讓持有這種錯誤觀念的人改變,而不是女性拒絕生育。」在她看來,與其討論「子宮自由」「卵子使命」,不如好好審視社會的性別平等:「只有這樣,生或不生,才不會成為問題。」

欄目主編:施晨露 文字編輯:簡工博 題圖來源:新華社(資料圖片)

來源:作者:竹間

相關焦點

  • 秦嵐說「子宮」被贊,馬伊琍說「卵子」被諷,毒雞湯不再擁有市場
    近日,馬伊琍在接受一檔訪談類節目表示,在觀看了《破卵》以後徹底明白了:卵子的使命不是成為受精卵,它可以只是一顆卵子。馬伊琍沒有給出答案,其實只是拋出了問題但是馬伊琍的回答卻讓無數的所謂「獨立女性」感受到了久違的暖陽。現階段很多女性都在追求自己的所謂幸福和自由,但是什麼才是真正的幸福和自由?
  • 「卵子的使命不是成為受精卵」,馬伊琍這話引發爭議
    【文/觀察者網 郭肖】26日,在某節目中談及女性社會價值問題時,馬伊琍表示,「卵子的最終使命不是成為受精卵,它就是一顆卵子而已,女性活在社會上,並不是為了成為一個母親」,此言一出,引發爭議。在昨天的訪談節目《女人30+》中,馬伊琍再次談起女性話題,她表示,自己曾看過一篇科普文,覺得卵子有很高的使命,所以認為懷孕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但如今發現,「卵子的最終使命不是成為受精卵,它就是一顆卵子而已」。
  • 「馬伊琍:卵子的使命不是成為受精卵!」沒受精的卵子去了哪兒?
    「卵子的使命不是成為受精卵,讓那顆卵子成為它自己,不要賦予它過多的使命。」不論是前段時間秦嵐關於子宮使用權的霸氣發言,還是網友在舞蹈藝術家楊麗萍視頻下的留言,都引起過網友的強烈討論。可見,在生育問題上的認知偏差,一直都是網友爭論的根源。
  • 馬伊琍疑似「新戀情」曝光,公開談性:卵子的使命不是成為受精卵
    「卵子的最終使命,不是成為一顆受精卵,它就可以只是一顆卵子而已。」馬伊琍表示自己曾經認為懷孕是一件挺重要的事,但看了《破卵》之後明白,卵子的最終使命不是成為受精卵,它可以只是一個卵子。這也正是那句「卵子只是一顆卵子」的由來。
  • 44歲馬伊琍罕見露面,首談離婚原因:卵子的使命不是成為受精卵
    導語:馬伊琍的婚姻一事兒一直被人們所關注著,而她的兩段婚姻其實對於她本人來說也是有著不同的意義的。第一段和管虎,第二段和文章,這兩個人對於馬伊琍來說影響深遠。而往後的人生,馬伊琍才能真正活出自我。44歲馬伊琍罕談離婚原因,語出驚人:卵子的使命不是成為受精卵
  • 馬伊琍公開談「性與卵子」被怒贊,這屆女性活得太明白了
    「卵子的最終使命,不是成為一顆受精卵,它就可以只是一顆卵子而已」。這也正是那句「卵子只是一顆卵子」的由來。還記得上個月,秦嵐的一句「我的子宮使不使用關你們什麼事情」,把一向低調的秦嵐推到了風口浪尖之上。
  • 馬利伊稱「卵子的使命不是成為受精卵」 引爭議
    近日,一則關於「卵子」的話題,上了新浪微博熱搜第一,網友一下子炸鍋了:原來,8月26日,在綜藝節目《女人30+》中,馬伊琍談到曾經認為懷孕是一件挺重要的事,但看了《破卵》之後感慨到:卵子的最終使命不是成為受精卵,它可以只是一個卵子。
  • 馬伊琍:含淚怒贊陰道啞鈴,秦嵐:我的子宮我做主,成熟女性的吶喊
    馬伊琍、秦嵐同生於70年代,今兩人剛過40歲,為何雙雙談性?當今社會人們相較於過去,性觀念已經有了很大的進步。至少不會像以前一樣,談性色變。可喜的是大家可以正視這個事情,而不是諱莫如深。包括自己對這個問題的三觀。
  • 離婚一年後,馬伊琍談女性社會價值:卵子的使命不是成為受精卵
    世間萬千美好,與你一同分享~昨天,離婚一年的馬伊琍重回大眾的視線,她在訪談節目上的一句話在微博上掛了一天,引起了網友們的熱議——卵子的最終使命,不是成為一顆受精卵,它就可以只是一顆卵子而已。而這次,馬伊琍的一番話,更是讓不少網友感嘆:活得通透、真實!
  • 馬利伊稱「卵子的使命不是成為受精卵」卻引起爭議?
    ,在綜藝節目《女人30+》中,馬伊琍談到曾經認為懷孕是一件挺重要的事,但看了《破卵》之後感慨到:卵子的最終使命不是成為受精卵,它可以只是一個卵子。女性活在社會上的價值不是成為一個母親,而卵子只是成為它自己。
  • Papi醬「冠姓權」後,馬伊琍「卵子論」惹爭議,不服來辯?
    「卵子的最終使命,不是成為一顆受精卵,它就可以只是一顆卵子而已。」在觀看完《破卵》之後,馬伊琍給出了這樣的一個結論。毫無疑問引起了眾人的爭議,有的覺得,人生本應該瀟瀟灑灑,活的通透一些,生兒育女是自己的選擇,不應該被道德束縛。而有的覺得,馬伊琍非常雙標,明明自己是兩個孩子的母親,為何又要說出這樣的話。
  • 馬伊琍節目中談「卵子的使命」惹爭議,女性不應該淪為生孩子工具
    一覺醒來,馬伊琍又因「卵子的使命不是成為受驚卵」的大膽觀點被送上熱搜。在最新的一期節目中,節目組邀請娛樂圈「才女」馬伊琍做客。當馬伊琍談到女性這個話題的時候,發表了一個關於「卵子的使命」看法。:「以前自以為當一顆受精卵產生時候,它的使命是成為受精卵,但是當我看完《破卵》之後,自己對卵子,以及對女性的看法有了改變。」
  • 「卵子的使命不是成為受精卵」馬伊琍談女性價值被罵,你怎麼看?
    馬伊琍一段談「卵子的使命不是成為受精卵」的言論,上了熱搜!之前因類似情況上了熱搜的,是秦嵐,她的「子宮言論」刺痛了不少人。曾寫過一篇文章 底下的評論可謂「惡評如潮」。,但我很認同她的觀點:「請不要用生育來定義和綁架女性,女性活在社會上的價值,並不是為了成為一個母親,我們是為了成為自己,讓那顆卵子成為它自己,不要賦予它過多的使命。」
  • 馬伊琍:卵子的使命不是受精卵 它可以是顆普通的卵子
    最新版的《女人30+》邀請了著名演員馬伊琍。這個已經40多的馬伊琍作為過來人分享了她看過的段子,並提出自己的感受。卻無意中把自己的言論推上了熱搜。具體是因為什麼事情呢?馬伊琍站在已婚媽媽的角度去詮釋一顆卵子的意義:身為一個女人,在這個社會我們可以成為老婆、女兒、我等角色,但不一定非要成為母親這個角色。這段話也在鼓勵所有女性要認清自己的價值和自己想要的生活。
  • 「卵子的使命不是成為受精卵」,馬伊琍語出驚人,罕談離婚原因
    ,言語中表示:「卵子的最終使命不是成為受精卵,它就是一顆卵子而已」,此言一出道出了很多人的心聲。在看完紀錄片《破卵》之後,馬伊琍表情沉重的感慨到:「卵子的最終使命,不是成為一顆受精卵」。遵從自由的本心,可以僅僅只做一個細胞而已。這樣的見解讓眾人覺得共鳴,女性在社會上的價值,並不僅僅是為了成為一個母親,如果沒有了自我,何來其他的無稽之談,就算是一顆卵子,也不要一概而論完全定義了它的使命。
  • 馬伊琍 卵子的使命不是成為受精卵
    馬伊琍也發微博回應:「戀愛雖易,婚姻不易,且行且珍惜」,暗示兩人暫不會離婚,2019年7月28日下午,文章和馬伊琍在社交平臺上宣布離婚。兩人正式離婚的消息讓微博伺服器措手不及,立馬癱瘓了。馬伊琍獨自咽下這些苦,為了孩子選擇原諒文章。馬伊琍說,經過這些年的打拼,她明白了女性的價值,那就是找到自我定位。
  • 44歲馬伊琍罕談離婚原因,語出驚人:卵子的使命不是成為受精卵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管虎成就了馬伊琍。他不僅為馬伊琍帶來了名氣和資源,也給了馬伊琍一段刻苦銘心的愛情。馬伊琍分手後事業蒸蒸日上,一步一步穩紮實打,可算是當時炙手可熱的小花旦了。2006年馬伊琍在《奮鬥》中塑造了經典人物夏琳,也在這部劇中遇到了生命中另一個重要的男人——文章。
  • 馬伊琍「獨立女性」人設崩塌?44歲的她提及「卵子論」引發爭議
    44歲的她提及「卵子論」引發爭議她說出了很多人沒能說出的苦惱對於這個觀點其實一直都有非常多的歧義,說什麼的都有。在這一期節目當中,馬伊琍就遇到了這個問題。她先是提及了女性排卵的問題,她說她看到過一段視頻之後她的感受是:「卵子她有這麼高的使命,我就會覺得懷孕是一件挺重要的事情。」但是看到了最後的時候她才明白:「卵子的最終使命不是成為受精卵,它可以只是一個卵子。」
  • 馬伊俐:"不要給卵子太多的使命",隨即引發爭論
    當時在場的馬伊俐表示說,每個女人排出的卵子,最終的使命都不是為了讓自己成為受精卵。只不過是一顆普通的卵子而已,女性現在活在這個社會上,並不只是為了讓自己成為一個母親。當時也正是因為說的這一句話,所以播出之後立馬就引起了很大的爭議。
  • 馬伊琍「卵子論」引爭議,女人生不生孩子自己說了不算?
    馬伊琍有資格說這句話嗎?當然!馬伊琍已經是兩個孩子的母親,她曾經被某醫院專家「沒有受精的卵子是在哭泣」這種說法打動,認為生育是女性很重要的功課,如今調轉槍口,主張「讓那顆卵子成為它自己,不要賦予它過多的使命」,是什麼帶給她這樣的變化和勇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