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鄲V音│1999年世紀末的音樂故事(二)

2020-12-07 邯鄲V視

丨作者:龍少丨朗讀:龍少丨配樂:壯壯

1999年

世紀末的音樂故事

PART 02

已成名的人享受著世紀末的榮耀,而面對即將到來的新千年,很多初闖樂壇的年輕歌手,紛紛選擇在1999年發表新人宣言。

19歲的蔡依林,19歲的容祖兒,20歲的蕭亞軒,21歲的梁靜茹,22歲的周惠,都在1999年發布了她們的第一張專輯。

校園裡,也潛藏著改變華語歌壇的新鮮力量。90年代末,臺灣高校掀起著一股組建樂隊的熱潮,其中有一支樂團,名叫SoBand。樂團成員有主唱阿信,團長兼吉他手怪獸,貝斯手瑪莎,吉他手石頭和鼓手冠佑。他們立志要做臺灣的披頭四,希望自己的音樂也可以改變世界,把愛傳遞到全世界。

樂團成立後,他們在校園、酒吧、廣場,一場接一場地演出,迷上他們的年輕學生越來越多。1997年3月29日,他們給樂團換了一個新名字——五月天,這也是貝斯手瑪莎在網絡論壇裡的ID。

1999年,對五月天意義重大,他們在7月發布第一張唱片:《第一張創作專輯》,賣出30萬張,就此從地下走到地上。

此後多年,五月天為一批又一批年輕人留下了難忘的青春記憶。不想喪下去的時候,他們會在五月天的歌裡尋找向前的勇氣,就算現實不如意,也要堅持、也要有夢。

後來,有人問五月天,如果沒有組樂團的話,五個人會過著怎樣的生活。石頭說會當科學家,冠佑選擇去拉二胡,怪獸會繼承家業當律師,瑪莎會做上班族,而阿信則笑稱,去跟其他人組團。

有意思的是,在個人簡介中「最棒的成就」一欄,阿信填的是「海綿寶寶死忠粉」。而《海綿寶寶》動畫片,也是在1999年開播的。

來源:邯鄲廣電融媒體

監製:嚴武軍

主編:鄭 巖 許繼霞

編輯:史曉玲

最懂你的聲咖

邯鄲V音 | 醞釀效應:靈感來自偶然,有時不期而至!

邯鄲V音 | 狼和七隻小山羊

邯鄲V音 | 即食燕窩

邯鄲V音│《道德經》第九章

相關焦點

  • 邯鄲V音 | 重溫經典《請回答1988》—冬天平淡又治癒的溫暖
    -END-來源:邯鄲廣電融媒體主編:鄭 巖 赫 崢編輯:史曉玲▼最懂你的聲咖▼邯鄲V音 | 《道德經》第十章邯鄲V音 | 1999年世紀末的音樂故事(三)邯鄲V音 | 農夫和猴子邯鄲V音 | 你不懂我 我不怪你
  • 1999年,世紀末,43歲的張國榮,與19歲的張栢芝
    比如,他還曾經做過導演和編劇,自編自導自演過兩部電影,一部是音樂電影《左右情緣》,另一部是公益電影《煙飛煙滅》。01音樂電影《左右情緣》《左右情緣》,1999年10月10日上映。這部電影的故事情節非常簡單,與其說是電影,倒不如說是一部加長版的MV,人美,景美,音樂美,意境美。可惜拍攝時間過於久遠,現在能在網上找到的版本,畫質都比較渣。張國榮很喜歡巴黎,不過,似乎一到巴黎必變渣男,在1989年與張曼玉、鍾楚紅合作的音樂電影《日落巴黎》中,就已經演過一次出軌渣男了。
  • 《世紀末之詩》愛在世紀末的寓言
    這部1998年的日劇,先看一下硬體配置:山崎努、竹野內豐、木村佳乃主演,廣末涼子、王祖賢出鏡。再看一下軟體配置:風頭正建的酒井法子前男友、帥氣與才氣並存的當紅編劇野島伸司執筆,片頭片尾分別裝配約翰·列儂翻唱本伊金的名曲Stand By Me(從此以後我帶偏見地不再喜歡這首歌的其他任何版本)和他本人的名曲LOVE,插曲基本全是日劇配樂第一人千住明的手筆。
  • 弦音響起芒康崗
    這是曾往返在茶馬古道上的很多的西饒總結出的音樂之旅。這些從橫斷山的東南邊沿走向喜馬拉雅地區的趕馬人,這些開車東風牌汽車押著貨物穿行在214、318國道的人。無時無刻都與弦子在在陪伴。馬背搭著弦胡走過了多少世紀無從考證。後來那些開車藏B往返在214餘318國道的汽車人,幾乎每一座車上都有一把弦胡。他們常說「弦子是可以解渴的,弦子是可以傾訴的」。是呀!
  • 音樂名人榜——王菲:天籟之音,天后之姿(8)
    天后二字對於王菲而言當之無愧。不僅僅唱的是傳奇,王菲本身也已是傳奇。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天后的傳奇世界。上篇文章裡我們說到了「唱遊大世界」演唱會成為了王菲和竇唯的最後一次合作。因為在1999年,王菲和竇唯的婚姻宣告結束。
  • 音樂名人榜——王菲:天籟之音,天后之姿(7)
    這裡給大家簡單介紹一下,"HDCD」是High Definition Compatible Digital(高解析度兼容性數碼技術)的縮寫。用這種技術錄製的歌曲,更為真實和細膩,目前全世界只有古典唱片或少數講究真實,立體,層次極飽滿的發燒片,才以這種方式錄製。
  • 音樂名人榜——王菲:天籟之音,天后之姿(2)
    王菲自述鄧麗君作為上一個世紀的流行音樂天后  戴思聰:她媽媽把王菲帶到我家裡來,告訴我她從北京到香港,因為個子高在走天橋(當模特),但是不習慣香港的生活方式,而且在北京好像還有一個男朋友,所以她不安心在香港,老是要回北京。她在唱歌方面有點天分,很早以前出過磁帶,翻唱別人的歌,這個磁帶的封面放了鄧麗君的照片,她長的真的蠻像她(鄧麗君)的。
  • 《音樂的故事》:21世紀的我們,在音樂選擇上被寵壞了?
    ……對流行音樂而言,廣播科技刺激了全世界對新聲音的渴求,流行歌曲的創作大爆炸是一種輝煌且積極的現象——從1920年代的格什溫和波特(Cole Porter),到1960年代的迪倫(Bob Dylan)、披頭四樂隊的列儂與麥卡特尼,1970年代的旺德,1980年代的麥可·傑克遜(Michael Jackson),1990年代的王子(Prince),以及當代的布魯諾(Bruno Mars)和阿黛爾。」
  • 電影百年(二):動作冒險片
    動作電影時常與冒險聯繫在一起,通過巧妙的故事安排,精彩的動作場面以及不凡的製作效 此類電影包括幾種不同的分類,西部片、戰爭片、犯罪片、甚至是喜劇。風格常常與氣呵成的動作聯繫在一起,男性英雄形象在險境中奮力掙扎,如瘋狂追捕、槍戰場面和爆炸場景。
  • 記憶中的好聲音│李梓 永遠的葉塞尼亞
    李梓經歷了上海電影譯製廠最輝煌的時期,在接近半個世紀的配音生涯中,她在約200部的影片裡擔任主要角色的配音,以聲音形象塑造了許多個不同身份、不同性格的人物。電影《英俊少年》中的海因切、《陰謀與愛情》中的露易莎、《簡·愛》中的簡·愛、《巴黎聖母院》中的艾斯美拉達、《葉塞尼亞》裡的葉塞尼亞等,都是由她配的音。
  • 從零開始說搖滾82 | Progressive Metal(九):前衛金屬1999年
    這是我們二十世紀末的前衛金屬最後一個篇章了,在今天的內容中,我們要首先補充一些此前缺失的內容,隨後簡單的對21世紀到來之前的前衛金屬發展狀態做一個簡單的概括總結。首先補充一個樂隊Amorphis,來自芬蘭,這是個風格非常多變的樂隊。
  • 《世紀末之詩》世紀末的煙花
    故事的最後,垣並沒有去裡美的婚禮搶人。如果看到這裡,你感到遺憾,那定然是沒有理解編劇想表達的愛的真諦。  愛和戀不同,野島用了十二集,這麼多不同的故事,最後卻也沒能夠直截了當的告訴我們愛的定義。對於教授來說,愛的形狀是冒險,對於垣來說愛是氣球的形狀。這部位於世紀末的劇,以其探討的主題,融合了作者對於生命的哲學思考,註定了它的價值——不朽。
  • 近年來的娛樂圈(上)
    截止2011年,這幾種形式都已經出現了。此時,最熱門的一種類型是短視頻,這算是電影形式又回到了原點。 第一章 影視前奏 2001年發生了諸多大事:中國成為人類基因組的一員;中國申奧成功;中國神舟二號無人飛船發射成功。以上事件無不證明著中國的崛起。從1896年到1999年,中國收回香港和澳門,對臺灣省的吸引力越來越強。
  • 1999年,譚詠麟與張國榮的世紀合唱,以及《有個人》
    直到1999年,譚詠麟依然活躍歌壇,但「寶麗金唱片」這個廠牌,卻沒了。 甚至在「寶麗金唱片」被「環球音樂」收購後,譚詠麟還把自己的合約,一直延續了下去。這就導致了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作為香港「寶麗金唱片」體系的歌手,譚詠麟的音樂生命周期,竟然比廠牌還要長久,說他是香港「寶麗金唱片」的活化石,絲毫不為過。
  • 城市簡介---邯鄲
    邯鄲的城邑,肇起於商殷。在商代早期建都於邢(今邢臺),後遷都於殷(今安陽)的數百年間,邯鄲均為畿輔之地。古本《竹書紀年》中,就有商末殷紂王在邯鄲建「離宮別館」的記載。至遲在殷紂王時期邯鄲一名就已經出現,證實邯鄲古城距今已有3100多年的建城歷史。
  • 【獨家引視】大風堂詩話:邯鄲躧步
    著名作家、學者、中國繪畫藝術研究院副院長、北京東方中國詩書畫院院長劉迅甫先生認為:芭蕾舞應起源於邯鄲躧步。並帶著這樣的觀點來館陶縣實地考察,同時賦詩一首《邯鄲躧步·丁酉秋館陶考尋偶得》: 「幽姿楚楚自靡曼,動似蒲風靜若蘭。芭蕾踮尖傳趙舞,千秋躧步學邯鄲」。於是,讓我這個邯鄲人重新認識了,許多人還不熟悉的另外兩個與「邯鄲學步」緊密關聯的成語---「邯鄲躧步」(「躧」音xi,通「屣」)和「邯鄲麗步」。
  • 大嘴鳥大嘴│小麥姐姐講故事:NO.129
    大衛·麥基(David McKee),英國知名繪本作家。1935年出生於英國德文郡,中學畢業後,進入普利矛斯藝術學院(Plymouth ArtCollege)接受正統的繪畫訓練,畢業後,曾以漫畫家及插畫家的身份活躍於倫敦的雜誌界。他的繪畫風格頗受美國漫畫家索爾·斯坦伯格(SaulSteinberg)和法國漫畫家安德烈·弗朗索瓦(Andre Francois)影響。
  • 藤原紀香,在日本被稱為「世紀末超級偶像」
    藤原紀香,演員,1971年出生於日本,在日本被稱為「世紀末超級偶像」。
  • 奶奶的護身符│小麥姐姐講故事:NO.119
    文·圖/劉旭恭1973年生於臺北石牌,喜歡人和大自然,不吃動物,工作是畫畫、寫字和上課。臺灣大學土木研究所畢業,1996年參加陳璐茜手制繪本教室後,開始畫圖畫書。2006年1月,當他決定以插畫和寫作做為一生的志業時,可愛的兒子也出生了,現在他已經是兩個孩子的爸爸了。劉旭恭的作品曾獲信誼幼兒文學獎第十四屆佳作獎及第十八屆首獎,2006年「好書大家讀」年度最佳少年兒童讀物、九歌96及97年童話選入選。已累積不少作品,如《好想吃榴槤》《請問一下,踩得到底嗎?》《誰的家到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