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怎樣才能每天收到優質的升學育兒文章呢?
A:點擊上方藍字「大手牽小手」關注即可!
在成長過程中
一起分享專業、實用、有趣的親子新知與體驗
大手牽小手,幸福向前走!
據說天才的比例,只有0.1%。
而如果一個孩子既具有某一方面的天賦,又有良好的家世與人脈,顏值也高,是不是所向披靡了?
這幾天看到一條新聞,那個叫歐陽娜娜的「音樂天才少女」,在娛樂圈摸爬滾打幾年之後,終於又背起了她的大提琴。
這一回,不是上節目通告,不是開演奏會,也不是拍偶像劇扮CP,而是要去美國波士頓伯克利音樂學院重續學業了。
雖然很長一段時間來,歐陽娜娜因為演技差,被網友噴成了篩子,但她確確實實在音樂上是有天賦的,從小學習鋼琴和大提琴,十歲出頭就嶄露頭角。
除了具有過人的天賦,她也分外刻苦。因為練琴,一隻手生生被琴弦磨成這樣。
有天分又刻苦的孩子,早早出人頭地也在情理之中。
11歲就贏得全臺灣大提琴比賽冠軍,並以特優第一名保送進入臺灣師大附中音樂班;12歲時又成功舉辦大提琴獨奏會,成為臺灣演奏廳有史以來年紀最小的演奏家。
13歲時一鼓作氣考上美國柯蒂斯音樂學院,獲得全額獎學金;接下來又在北京國家大劇院舉行個人大提琴獨奏會;2015年底,她還正式發行了自己的首張古典專輯《15》……
有天賦、肯努力,這還不算,老天分明是格外厚愛,讓歐陽娜娜還擁有美貌和人脈。
父親歐陽龍曾經是臺灣當紅小生,顏值在線,演過瓊瑤劇。
後來又改當電視節目製作人,現在擔任臺北市議員,足見智商也在線。
母親傅娟年輕時也曾是演員,能演能唱。
外加姐姐和妹妹,一家子的顏值足以笑傲江湖。
這還沒完,姑姑就是著名的歐陽菲菲,縱橫臺灣和日本歌壇三十年!
因為家庭的原因,歐陽娜娜從小和臺灣藝壇過從甚密,她的玩伴是林青霞的女兒。後來在參加《偶像來了》時,林青霞還主動提及這層關係,抬舉提攜之意明顯;小姑娘也很會借勢,說自己的第一雙鞋子就是林青霞送的,大打親情牌。
天賦、勤奮、美貌、人脈,這樣的人生開局,簡直是湊齊順子又摸到一副王炸,怎麼打怎麼有。歐陽娜娜發布自己的古典專輯時,所有人都覺得,她將會是如穆特這樣的一代樂壇美女巨星。
可是故事就在此時卻發生了出人意料的轉折——
仙氣飄飄的天才少女,放棄了大名鼎鼎的美國柯蒂斯音樂學院的入學機會,轉而進軍娛樂圈。
媽媽傅娟對媒體解釋說,女兒要自學成才。而歐陽娜娜本人的說法則是「不想成為家庭的累贅,所以決定休學!」
13歲,正是該刻苦學習打基礎的年紀,家世也不差,卻覺得出國求學是拖累家庭,放棄世界頂尖的音樂學院,改成在家自學——怎麼想都有點不對勁。
其實,有些事情,很早就開始醞釀了。
歐陽娜娜的父母都是多年浸淫名利圈的人,接連生了三個美貌可人的女兒,夫妻倆參加綜藝節目時常把女兒們帶上,姐妹花在島內頗富盛名。
據說傅娟在2007年就以3個女兒的名字成立了一家公司,叫「妮娜娣國際有限公司」,那時歐陽妮妮11歲,歐陽娜娜7歲,最小的妹妹歐陽娣娣才3歲。
最初是姐姐歐陽妮妮先走上演藝這條路。據說她本來被美國一所大學錄取,但卻選擇了在臺灣藝術大學戲劇系進修。
求學期間,也是以賺錢為主;即便有考試,媽媽依然為她安排出國工作,於是就被曝出找人替考的醜聞,課業成績更是頻亮紅燈。
這種情況下,傅娟和歐陽龍兩口子還急忙找了個理由,說大女兒當時是要飛往倫敦工作,有同學主動願意幫助她寫考卷。越描越黑,引起島內一片批評之聲。
眼看著大女兒紅不起來,就輪到了二女兒。
歐陽娜娜13歲考上美國柯蒂斯音樂學院時,有媒體問她,要在音樂學院讀幾年。
老於世故的媽媽就開始打太極。但當時的歐陽娜娜還沉浸在對音樂之路的嚮往中,直接回應說「因為如果念到大學,需要9年的時間」。
從站在旁邊的媽媽一臉驚訝的表情中不難看出,有些事應該早就被盤算好了。
但年輕的天才少女很快發現,娛樂圈和音樂圈是兩回事。
在音樂圈,她是被看好的天才美少女,年輕和美貌成了技術之上的加分項;而在娛樂圈,她的顏值並不出眾,真正的專業演技也並不具備。
起初,人們還能帶著好奇心去看看她跨界後的表現。
2014年,歐陽娜娜出演電影《北京愛情故事》,扮演一位熱愛拉琴的音樂少女,算是本色演出,評價尚可。
但緊接著,演了一堆電影;演得越多,只能越證明沒演技。這個顏值,在娛樂圈不算出挑;音樂才藝,又沒有那麼多可以展示的機會。
《是!尚先生》裡面的鹿小葵,完全靠著莫名其妙地喊加油和背勵志臺詞撐足整部戲,被網友吐槽貢獻了「災難式演技」,狂嘲「你媽媽沒教你怎麼做正常人類嗎?」
上了綜藝節目《演員的誕生》,這個被譽為「演技照妖鏡」的節目,在舞臺上賣力是賣力,可聲臺形表無一過關,簡直像中學生在表演自排的班級小品,一句「螞蟻競走十年啦」(媽已經走十年了)被做成了表情包四海流傳。
網友的呼聲很快變成「娜娜你快回去拉琴吧?求你了!」
音樂圈和影視圈,並沒有誰比誰更高級,從一個圈改投另一個圈,也是個人自願。但不管入什麼圈,總是要敬業一點。
就算起點高、錢好賺,可是最起碼,也該努力拜師學藝,把臺詞和身體大動作好好調教一下。
可歐陽娜娜的心思顯然沒放在磨鍊演技上。拍戲之餘,她還要忙著舉辦演奏會。2016年,她舉辦了9場演奏會,而2017年,這個數字一下子變成了15場。
巨大的壓力讓她開始做噩夢,演出中也出現了拉不準、拉錯音。
這其實是一個危險的信號,但她的反應,不是調整自己的演出量和態度,不是警醒苦練內功,而是很快學會了「出錯時不讓別人知道,要學會隱藏。」
媽媽首先想到的也不是教會女兒愛崗敬業,而是迫不及待地開始懟網友,認為這些批評是對未成年女兒的「霸凌」,「一個15歲、成年尚早的孩子,她做錯了什麼?」
有些容易走的路,一旦試過,是會上癮的。
無論是主觀意願還是外力使然,戲外的歐陽娜娜開始頻繁跟合作過的男演員傳出緋聞。
最初是劉昊然,當時拍完電影後,這一對養眼的璧人曾一度被奉為「國民初戀」。
接著就是崔始源,跨國緋聞初體驗。
之後的緋聞名單上相繼出現過房祖名、陳學冬、陳飛宇……
期間甚至還上演過因為跟白富美搶男友而被華誼千金踢群的狗血劇情。
還頻繁上各種綜藝節目,畫風也成了這樣:
是的,從某種角度來看,這對父母的規劃有他們自己的理由,趁女兒年輕、前途大好,抓緊賺一波快錢。而歐陽娜娜的吸金能力也確實令人矚目,據說現在全家都靠她的收入供養,這裡面還包括妹妹求學和爸爸競選的費用。
如果老老實實地按音樂路線發展,在這個年齡是很難賺到那麼多錢的,或許一輩子都賺不到那麼多;中斷學業、人設崩塌、過早投身娛樂圈的大染缸……這一切好像都得到了應有的回報。
但背後的代價,誰又說得清楚。
且不論是非高下,一個天才少女的十六七歲,成天在渾濁世事裡打滾,在鹹腥口水中遊歷,這樣的經歷對於她的一生會產生什麼樣的影響,並不是她在這個年紀能夠預見的。
天賦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泉水嗎?用求學的時光去掘金,反正學放到什麼時候上都可以,真的是這樣嗎?
還是那句話,家庭教育決定孩子的成長。
回歸學業的歐陽娜娜,還會是那個眼明心澈的天才少女嗎?好在她今年只有18歲,這一去,三年五載也許又是一番天地。或許經歷過在娛樂圈的摸爬滾打,她的心境會有所不同。
而和娜娜相比,另一位音樂天才沈文裕可能已經沒有了這樣的機會。
同樣是音樂天才,沈文裕從小在鋼琴上顯露出的天賦也曾令人驚豔。
9歲就舉辦了自己的獨奏音樂會,15歲進入德國漢諾瓦大學,成了李雲迪的校友,師從被視為德國鋼琴界教父的凱沫林教授,19歲在美國洛杉磯舉辦的拉赫瑪尼諾夫國際鋼琴大賽上獲得冠軍。
不必體會人生、不必經歷紅塵,靠著天賦就直接抵達了音樂的靈魂。
即將起飛的人生,在19歲時來了個大轉折。
因為不滿意演出收入低,演完沒有領導接見還得自己買飯吃,換句話說,就是天分所能帶來收益與心理預期之間產生了巨大的落差,沈文裕的爸爸以死相逼,讓他從德國退學回了國。
臨行前,導師凱沫林雙手抓住沈文裕的頭用力地揉搓,痛徹心扉:「你爸爸是個魔鬼!他往你腦子裡放了什麼東西?我怎麼才能把它拿出來?」
也許再也沒有這樣的機會。
從2005年回國開始,沈文裕住進了北京大興區一個3層建築的地下室裡,一個人彈著他價值126萬元的斯坦威鋼琴。
他沒有人脈也不會交際,除了彈琴連生活自理都做不到。他在爸爸的安排下,出現在各種能夠掙到快錢的演出和比賽上,全然不理會那些場合是不是適合他這個級別的技術水平。
他甚至被逼迫在演出中用最蠢笨的方式炫技,完全失去了對音樂的誠意。爸爸像一座大山橫亙在他和他的音樂之間,使他無法抵達音樂,更無法抵達人生。
如今已經32歲的他,成日奔波在二三四線城市演出,平日裡錄製免費的鋼琴彈奏視頻上傳網絡,供鋼琴愛好者觀摩學習。
百度詞條對他的定位是「鋼琴演奏者」。從前途無量的世界級「演奏家」到乏人問津的地下室「演奏者」,一字之差,不啻天壤。
孩子擁有過人天分,是上天給予的一份恩賜;然而由天分通往成才的道路卻並非坦途。和家境、機會等等相比,更重要的,或許是父母的眼界和格局。
對有天才的孩子,讓天分像樹苗一樣自由成長,不過度幹預,不過早採摘,不因為自身的局限而障礙孩子的發展;培養他自律、培養他敬業,這是讓天分能持久綻放的不二法門。
誠然,每個家庭對孩子的期許不同,只要在法律許可的範圍內,外人不應過多置喙;這個圈和那個圈,也並無高下之分。
但身為父母,童年時給予孩子的教育、引導孩子所走的路,為孩子培養的價值觀,將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孩子的一生,這份責任的分量卻不是每一位父母都能夠掂量得出。
無論是不是天才,他(她)首先是個需要被尊重的孩子,在成為某個領域的尖端人才之前,更重要的是成為一個獨立、完整的人。
— THE END —
大手牽小手
總有乾貨和驚喜
歡迎轉發分享
優秀教育公眾號
獨家信息 名師雲集
長按二維碼
一鍵領取大量教育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