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色 中毒:李宗盛《理性與感性作品音樂會》

2022-01-23 餘墨

Yolanda(律師、深圳)| 文

按:你喜歡李宗盛,還在反覆聽老李的《山丘》?看看老李2006年的《理性與感性作品音樂會》吧。今天推送的兩位作者都寫了有關李宗盛《感性與理性作品音樂會》的文字。他們記錄的演唱會細節有很多相近之處,特此一併推出。
(《愛的代價》)

這兩天一直在糾結論文part3的結構,煩悶的時候找了李宗盛音樂會來聽,誰知就中了毒。一整天反反覆覆聽著,發著呆。

正如張艾嘉所說,每個人心裡都有一首李宗盛。其實只是因為,人總要慢慢長大,這樣長大。他如念白般地唱著自己的故事,因為淺白而直指人心,一語成讖,非常毒。

他抱著吉他,帶著智慧又狡黠的笑容,揮灑自如的談唱著。是過盡千帆後的豁然開朗,仰或洗盡鉛華後的泰然自若。他的那些歌詞,那些過去,像是踏在時間的碎片之上。而我們的確是踏著這些碎片前行,逐漸觸摸人生的完整模樣。

他的作品非常多,寫給自己的,寫給別人的。從《生命中的精靈》,一首一首往下唱,或者由原唱過來助唱演繹。他說,周華健總是說,不管你想做什麼,大哥你一句話,然後燈光暗下,周華健又唱起來那首《鬼迷心竅》。他說,沒有人可以把《領悟》唱得和曉琪一樣好,一生的某一個夜晚,我一定要自己唱一次,臺下的辛曉琪捂著臉淚流美滿。他說,靜茹,大哥寫得這些的情歌都太苦了,你日子過得好好的,我不希望你經歷這麼多。張艾嘉笑著調侃他,他有些憨厚的見招拆招,她把頭輕輕靠在他肩上,唱著《因為寂寞》,那一瞬間,真的感動。

我非常喜歡這場音樂會的名字,理性與感性,Sense and Sensibility。舞臺很簡單,布置得像是一個小型club,幾盞射燈靜靜打在臺上,音樂團隊非常棒,像極了他的風格。即使換衣服,也不過是樸素的襯衫,有靈魂的人並不需要那些包裝。整場氣氛很好,靜靜的,友情,愛情,親情,和永恆的寂寞,在淡淡的溫暖之間,又透著幾分淺淺的惆悵。那些芸芸眾生的愁苦悲喜,他總是小心翼翼的思考,反覆的沉澱和自嘲,然後不露痕跡地告訴你愛情的道理。有些歌詞,年少時候的一知半解,真的稍微有些成長之後,才會開始懂得。只是,若要真明白,還要好幾年。

這個鬍子拉碴的男人,在我的記憶裡,就從來沒有年輕過。屏幕上滾出他歪歪扭扭的字跡,小李變成老李,頭髮掉了,鬍子白了。人漂泊了,心滄桑了。沒關係,日子會順順的往下的。那個男人經歷過璀璨的舞臺和輝煌的人生,仍在認真的過著自己的生活,追求著自己的夢想。他在北京住下,做自己愛的吉他。好像武俠小說裡,一個浪跡天涯的劍客,忽然決定歸隱山林,安心鑄劍。在他現在的生命裡,每天陪著女兒,做好一頓晚餐給他們,已是最大的快樂。

李宗盛的音樂回憶裡,林憶蓮是他無法迴避的部分,她沒有出現,所以她的部分只好由梁靜茹來唱。一共七首,所有人都知道,他把最好最深厚的都給了她。這個圓圓眼睛的乾女兒唱得也很好,卻沒有那個單眼皮女郎尖銳和倔強,如曠野的玫瑰。李宗盛說,有一首也許大家不那麼熟悉,但是我很喜歡,然後他用一個流利又蒼涼的手勢撥起吉他。音樂想起,字幕浮現,《鏗鏘玫瑰》,詞李宗盛,曲林憶蓮。他忍不住說sandy唱得最真心最動情,他忍不住和梁靜茹說,不要隨便和人唱《當愛已成往事》,兆頭不好。他們的那些過去,在大家以為都雲淡風清的時候,他卻還是忍不住。

這是一場老歌的盛宴,是一個時代的回憶。生於八十年代的我,總覺得那些好日子只是從八十年代,九十年代,後來就斷了,音樂也好,文化也好。大概骨子裡的完美主義作祟,我一向不喜歡演唱會版,但這場實在是個例外,每一首歌都挑得太用心,。臺灣有三個真正是才子的音樂人,陳昇,羅大佑,李宗盛。陳昇是個隨遇而安的浪子,羅大佑繃著他那根對社會和時代敏感的神經,而凡人老李卻總帶來深刻的溫暖,質樸,真性情。在他的幽默中,透露對人生的釋然,對世情的體諒。大概基於同樣的原因,香港各類才子,我特別偏好蔡瀾。想來羅大佑和陳昇的現場我都有聽過,最喜歡的反而沒緣遇到,真遺憾。

演唱會的最後一首,是《愛的代價》,李宗盛兩度停住,有些哽咽了,但沒有聲音,看不清有沒有淚。我淡淡地聽著,偶然眼眶忍不住泛紅,卻還是笑的。

時間是怎樣的划過了我皮膚,連我自己都不清楚。


長按上圖識別二維碼,或直接掃描上圖二維碼關注訂閱,關注後,查閱歷史消息可閱讀過往文章。微信號:yumoyuqing2015。

相關焦點

  • 李宗盛:你是感性還是理性的人?
    快來測測你感性、理性的程度吧~012006年,出道二十多年的李宗盛,在臺北舉辦了首場【理性與感性世界巡迴作品音樂會】,一時間座無虛席。演唱會上,李宗盛衣著休閒慵懶,仿佛來會見老朋友一樣,抱著熟悉的吉他,吟唱起舊日那些動情的歌。
  • 空中夢想家呈獻--李宗盛[理性與感性]作品音樂會
    演出樂隊:鋪子樂隊& leon band主唱:劉奕成吉他:林律恩(小林)鍵盤:楊凡爵士鼓:邵泳銘貝斯:冼金城  嘉賓:慄小棲  文 | 葛怡然  2009年,《理性與感性比如李宗盛。    中年危機的一大標誌,是理性與感性的矛盾較量,是平靜安穩下的蠢蠢欲動,所以看起來溫文爾雅的李安,卻拍出了老易對王佳芝獵人和獵物之間的終極佔有:壓抑卻充滿誘惑,危險卻難以割捨,這巨大的反差,來自李安心裡的那頭猛虎;而同樣時期的李宗盛
  • 李宗盛:深藏音樂裡的理性與感性
    最初李宗盛曾對辛曉琪說「抱歉,這首歌,可能不會紅。」辛曉琪哼完簡譜後表示「沒關係,我唱好就行」。然而這首歌一不小心就唱了20多年,甚至傳唱至今,延伸為經典,卻正是創作者與演繹者不謀而合的「共振」。時逢李宗盛與朱衛茵的第一段婚姻走到盡頭,這首情緒跌宕的作品記錄了大哥彼時的真實感悟。
  • 李宗盛,一首歌,一段情,舉重若輕的「理性與感性」
    在出道20多年後,大哥 李宗盛 終於在2006年在臺北小巨蛋舉辦個人的第一次大型作品音樂會 ——「李宗盛理性與感性世界巡迴作品音樂會」大哥的這此巡迴音樂會開遍了臺灣、香港、北京、上海、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地
  • 李宗盛的理性與感性音樂會
    聖誕音樂會(12.24晚7-10點,肖萌主持),通過微信視頻號「
  • 理性感性並存,才是一個女人最高級的性感丨感性理性檢測器
    作者 | 拉麵012006年,出道二十多年的李宗盛,在臺北舉辦了首場【理性與感性世界巡迴作品音樂會】,一時間座無虛席。也許你也經歷過年少輕狂,錯失過真愛,在深夜痛哭過,然後用理性和堅強將自己偽裝。但有那麼一刻,煽情的旋律和歌詞喚醒你的回憶,再怎麼理性的人,都會被擊垮所有防線,痛痛快快大哭一場。理性告訴我們,要成熟,要淡然,要做個不動聲色的大人。然而就好像這場演唱會,立著理性的外表,每個音符都感性得一塌糊塗,我們不也是在理性和感性中一路跌跌撞撞走來。可惜的是,年少不懂李宗盛,讀懂已不再少年。
  • 活在當下 如何感性和理性共存?
    ,在臺北舉辦了首場【理性與感性世界巡迴作品音樂會】,一時間座無虛席。張艾嘉說,每個人心裡都有一首李宗盛。越理性的人,越能聽出李宗盛作品中的感性。也許你也經歷過年少輕狂,錯失過真愛,在深夜痛哭過,然後用理性和堅強將自己偽裝。但有那麼一刻,煽情的旋律和歌詞喚醒你的回憶,再怎麼理性的人,都會被擊垮所有防線,痛痛快快大哭一場。
  • 李宗盛的那些女人歌,兼具理性與感性,戳痛人心!
    樂壇教父李宗盛經典作品無數,對樂壇影響深遠。對於愛情,對於女性,他也寫過許許多多閃亮的歌曲。
  • 雌雄同體,才是最高級的性感丨感性理性探測儀
    012006年,出道二十多年的李宗盛,在臺北舉辦了首場「理性與感性世界巡迴作品音樂會
  • 碟薦 | 李宗盛《生命中的精靈》《不舍》《1984-1989李宗盛作品集》《理性與感性作品音樂會》
    李宗盛首張個人專輯,隨CD贈送48頁手札,內附專輯介紹。「《生命中的精靈》是非常李宗盛Style的東西,青少年的晦澀不如意,是很真實的片子,而時間已經過去了,也不太可能再做這樣子的片子。」面對自己的首張個人專輯,李宗盛2003年很清楚地道出了整張專輯的風格與精神。
  • 李宗盛這13首音樂作品, 整個人生都在裡面了
    最初李宗盛曾對辛曉琪說「抱歉,這首歌,可能不會紅。」辛曉琪哼完簡譜後表示「沒關係,我唱好就行」。然而這首歌一不小心就唱了20多年,甚至傳唱至今,延伸為經典,卻正是創作者與演繹者不謀而合的「共振」。時逢李宗盛與朱衛茵的第一段婚姻走到盡頭,這首情緒跌宕的作品記錄了大哥彼時的真實感悟。
  • 音樂教父李宗盛 - 吉他與初心!
    ◣ 音樂教父李宗盛在寫《山丘》之前,李宗盛有好幾年沒給自己寫過歌。
  • 理性與感性的辯證
    理性和感性經常被作為一對相互比較的詞,在我看來,無論理性還是感性都是情感的一種表達,理性是理智型的表達,感性是衝動型的表達。感性往往被理解成「感情用事」,感情上來了就不管不顧,什麼門當戶對,什麼醜俊、貧富的,說私奔就私奔——往往來得快也去得快。
  • 理性和感性
    NO.332 一直以來,感性小人兒佔據我內心居多,理性小人兒偶爾會出來發表一下自己的看法。但今年,我其實已經足夠理性,事情基本看得透。不過,要讓理性在生活裡作為主角登場,他還有些脆弱,走得不穩健,理性撲街的事情,還是會發生。
  • 李宗盛這13首歌,寫盡了整個人生......
    知名作品有《愛的代價》《夢醒時分》《笑紅塵》《傷痕》《領悟》《問》《陰天》《愛如潮水》《寂寞難耐》等。李宗盛擅長創作,樂於對後輩發掘和提攜,所以被稱為「華語流行樂壇教父」。下面這13首歌,李宗盛寫盡了整個人生.《領悟》是李宗盛花了兩年時間寫給辛曉琪的作品,彼時辛曉琪與相戀十一年的男友結婚後又分手,正遭遇人生中最為掙扎的時期,MV拍攝期間辛曉琪甚至難以自禁,邊唱邊哭。
  • 李宗盛這13首歌,道盡了一個人的一生!
    最初李宗盛曾對辛曉琪說「抱歉,這首歌,可能不會紅。」辛曉琪哼完簡譜後表示「沒關係,我唱好就行」。然而這首歌一不小心就唱了20多年,甚至傳唱至今,延伸為經典,卻正是創作者與演繹者不謀而合的「共振」。時逢李宗盛與朱衛茵的第一段婚姻走到盡頭,這首情緒跌宕的作品記錄了大哥彼時的真實感悟。
  • 為什麼人人都愛李宗盛
    出道20多年,年近五旬的李宗盛,一件外套,一把吉他,一支話筒。每場演唱會,李宗盛都要說很多話。在「理性與感性」這樣為創作生涯做階段回顧的場合,他也格外動情。身為一大波女歌手的金牌製作人,李宗盛不遺餘力地勾勒每個人的線索,量體裁衣,度身定製。
  • 李宗盛經典歌曲13首
    《領悟》《領悟》是李宗盛花了兩年時間寫給辛曉琪的作品,彼時辛曉琪與相戀十一年的男友結婚後又分手,正遭遇人生中最為掙扎的時期,MV拍攝期間辛曉琪甚至難以自禁,邊唱邊哭。李宗盛停筆多年,這首《給自己的歌》,首唱發生在縱貫線巡迴演唱會臺北站當天。此曲瞬間引起轟動,更拿下了第二十二屆臺灣金曲獎最佳作詞,最佳作曲,最佳歌曲三項大獎。《和自己賽跑的人》在《理性與感性作品音樂會》上,李宗盛曾經把這首歌獻給所有與自己一起「創造美妙年代的,所有付出過青春」的滾石同事。
  • 李宗盛:13首經典歌曲背後的故事
    正是這種微妙關係,使得李宗盛有了緋聞,也有了好歌。眾所周知,繼《忙與盲》之後,這張再次同張艾嘉合作的《愛的代價》與李宗盛的淚水同步落地生花。2006年臺北小巨蛋,李宗盛世界巡迴作品音樂會上,張艾嘉的那句「你有沒有愛過我」曾掀起波瀾,李宗盛當場語塞,事後笑言「因為錄《愛的代價》時,你已經結婚,這張專輯就是我想著你而寫的,想著你為何嫁給別人?」
  • 感性的、理性的,英文怎麼說?
    小雅和英美友人感性的、理性的-美國朋友語音示範00:30來自你和寶寶說英語(1) Emotional感性的;使人感動的She's a very emotional person.她是個非常感性的人。She always lets her emotions dictate her decisions.她的決定總是被感情所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