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見「天地英雄氣」《經典詠流傳》「和詩以歌」傳遞戰疫精神

2020-12-24 國際在線

國際在線消息:「春天到了櫻花多美麗,東湖之濱芳草正萋萋,曙光好暖暖到心田裡,這一刻我們堅守在一起……」

闊別4個月後,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打造的大型文化音樂節目《經典詠流傳》第三季溫暖歸來,於端午節(6月25日)20點檔在央視綜合頻道播出第六期。節目中,武漢協和醫院的醫護工作者們以特殊形式共唱《和你在一起》,喚起了廣大觀眾對白衣戰士們無以言表的敬佩和感激之情。

在今年這場眾志成城的全民戰「疫」中,歌曲以強大的凝聚力和穿透力,撫慰了無數國人的心。當我們梳理「戰疫歌單」,會發現很多曲目都來自《經典詠流傳》:從《嶽陽樓記》到《和你在一起》,經典之聲唱出醫護人員的逆行風採;從《面朝大海,春暖花開》到《春光人間》,繞梁之音傳遞春回大地的喜悅;從《草》到《讀山海經》,古老的詩詞和著時代的旋律,帶領人們重溫中華民族之所以生生不息的精神偉力,激勵人們一起迎難而上,跨越山海……

和其他戰疫歌曲相比,這些作品有何不同?如鍾愛《經典詠流傳》的觀眾所說,大概就在於經典本身的深厚底蘊,它從我們民族的歷史深處走來,昭示著我們共同的價值底色,這些原創之作擦拭著的,正是屬於當下中國人的精神坐標。

歌以詠志,經典之聲唱出白衣戰士的浩然之氣

抗擊疫情,讓我們認識了一群真正的英雄。

他們有「遙知百戰勝,定掃鬼方還」的決絕,有「謂我不愧君,青鳥明丹心」的赤誠,有「馳驅一世豪傑,相與濟時艱」的擔當,有「衣沾不足惜,但使願無違」的執著,有「封侯非我意,但願海波平」的純粹……

滿懷一份身為主流媒體文化節目的使命感和責任感,第三季《經典詠流傳》從首播到復播,都在積極以各種方式「傳唱經典,致敬英雄」,以此銘記在艱苦卓絕的戰「疫」中無私奉獻的平凡勇士,更銘記全體國人必勝的勇氣和不屈的精神。

1月30日,多家媒體報導了一則消息:在感染後的第14天,武漢市第一醫院婦科副主任醫師曹麗蓉錄下自己清唱的《嶽陽樓記》,給奮戰在一線的戰友加油!她說,當聽到《經典詠流傳》裡的這首歌曲,覺得很符合彼時的心境。

《嶽陽樓記》是《經典詠流傳》第三季第二期的一首經典作品,由康輝、撒貝寧、朱廣權、尼格買提四人首次同臺合作演唱。一千多年前,範仲淹寫下不朽名篇,與好友共勉無論「居廟堂之高」還是「處江湖之遠」都憂國憂民的初心,這種心裡裝著國、裝著家、裝著民的滾燙赤誠,在中國一代又一代的知識分子身上傳承至今。病毒襲來之時,第一批白衣執甲的武漢醫生吟唱「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表達他們不以己悲、為國為民的古仁人之心,「噫!微斯人,吾誰與歸」的發問,更是鼓舞著無數的逆行者披荊斬棘,共鑄生命的堤壩。

嘗遍酸甜苦辣,只為春暖花開,山河無恙。儘管密布的陰霾已經散去,那段歲月依然讓我們心潮澎湃。每一次回想起來,都令人肅然起敬。

端午節當晚,《經典詠流傳》復播之後的這期節目,將三分之一的篇幅,獻給了這個春天最可愛的人。來自武漢協和醫院的醫護人員們豪邁高歌「豈曰無衣?與子同袍」,他們的歌喉也許並不完美,但是透過那些堅定而炙熱的眼神,我們仿佛看到了2000多年前唱著《無衣》衝上前線、保衛家園的秦地戰士,而只有在戰場上生死與共過的人們,才能唱出這般誓言蕩蕩的戰友情、鐵骨錚錚的英雄氣。

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康震是《我們在一起》的詞作者,節目中,他無比動容地說道:「我們的民族幾千年來奔湧向前,經歷了無數的災難,為什麼愈來愈強大?就是因為一代代的經典人物、經典事件、經典精神不斷地傳承,並在我們的血液裡得到印證。在武漢這次重大的疫情面前,醫護人員綻放出了他們身上所潛藏的全部的中華民族固有的精神風採,我們以後也會一代一代地傳承,這也將是未來我們回想起今天,會感知、感動、感恩的地方。」

《經典詠流傳》之所以一次次撥人心弦,就在於它衝破了形式上的舊詞新賦,著力在每一首創作中都為經典詩詞澆築屬於當下的時代精神和人文內涵。當音樂融入歌者的閱歷和體悟,停留在紙上的古老文字,就變成了生命的精靈,通過歌者的演繹,在聽者的內心激蕩起情感的漣漪,經典得以新生。

詩為樂心,信手拈來皆是「精神的燃力」

回望過去,在每一個重要的關頭,文藝都在發時代之先聲、開社會之先風、啟智慧之先河,成為激勵人們前進的號角。

作為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綜合頻道和央視創造傳媒聯合製作推出的中國首檔大型原創詩詞文化類音樂節目,第三季《經典詠流傳》基於成熟的製作經驗,在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時,切實發揮「音樂+經典」溫暖人、感染人、鼓舞人的作用,亮相舞臺的原創歌曲,無論磅礴如千軍萬馬,還是婉約如小橋流水,都盡顯民族精神的風骨,迸發出一股激越人心的燃力。

「精衛銜微木,將以填滄海。刑天舞幹戚,猛志固常在」……第六期節目中,經典傳唱人王源用堅定有力的演唱,帶我們感受《山海經》裡蘊藏著的山海雖遠、信念在胸的勇敢,以及逢山開路、遇水架橋的執著。

聲為樂體,詩為樂心。當我們在音律之美裡重新品讀詩詞之美,無疑是在延綿不息的傳承中,重溫千年時光構建的精神家園。

回望本季已經播出的節目,這樣的創作比比皆是:馮家妹和陳果毅的《草》,傳遞的是「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的希望;那英的《山水又一程》,展示的是「身向榆關那畔行,夜深千帳燈」的悲壯決絕;劉宇寧青春熱血的《涼州詞》,看得到新一代年輕人的擔當和活力;還有許多網友以中國科學院老科學家合唱團的《歸園田居》,致敬無數奮戰一線的爺爺奶奶,儘管「道狹草木長」,他們「但使願無違」……

《經典詠流傳》中的每一首歌,都自帶莊嚴的歷史感,也激發強烈的共識:無懼困難,敢於迎戰,是我們與生俱來的英雄本色。一個凌霜傲雪的民族,必將迎來春和景明。

「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在第六期節目的舞臺上,當聽完韓庚演唱的《春光人間》,身為武漢人的撒貝寧雙眼含淚,值得珍惜的不光是姍姍來遲的萬紫千紅,更有在春天裡種下的希望。他說:「四季更替,不可能永遠在春天,讓我們做好準備,一起去面對更多的挑戰,這樣,我們才不會辜負春天賦予我們的意義。」

當耳熟能詳的詩詞變成餘音繞梁的樂曲,因為有根基,所以有力量——所謂「經典詠流傳」,不就是讓經典在反覆的共鳴和感動中代代相傳、念念迴響麼?

相關焦點

  • 《經典詠流傳》「和詩以歌」傳遞戰疫精神
    當我們梳理「戰疫歌單」,會發現很多曲目都來自《經典詠流傳》:從《嶽陽樓記》到《和你在一起》,經典之聲唱出醫護人員的逆行風採;從《面朝大海,春暖花開》到《春光人間》,繞梁之音傳遞春回大地的喜悅;從《草》到《讀山海經》,古老的詩詞和著時代的旋律,帶領人們重溫中華民族之所以生生不息的精神偉力,激勵人們一起迎難而上,跨越山海…… 和其他戰疫歌曲相比,這些作品有何不同?
  • 《經典詠流傳》——致敬英雄:「和詩以歌」擦亮英雄記憶
    經過三季的沉澱,《經典詠流傳》「和詩以歌」引發全民傳唱經典的文化熱潮,成為唯一囊括星光、白玉蘭、亞廣聯三項大獎的電視綜藝節目。 1月2日晚八點檔,《經典詠流傳》將如約而至。「央視boys」(康輝、撒貝寧、朱廣權、尼格買提)、譚詠麟、屠洪剛、王耀慶、張韶涵、周筆暢、譚維維、萬茜、黃齡、董寶石、俞灝明等嘉賓將以經典傳唱人的身份傾情加入,共同傳唱經典、致敬英雄。
  • 今晚八點檔,CCTV-1《經典詠流傳》——致敬英雄:「和詩以歌」擦亮英雄記憶
    《經典詠流傳》始終保持鮮活生命力的關鍵,是在經典傳唱中與時代脈搏同聲呼應。秉承前三季「和詩以歌」的核心思路,第四季節目實現立意新突破,將目光聚焦在中華民族歷史中的英雄故事,通過謳歌英雄人物,傳寫精神風骨,弘揚民族精神,繪就生動的民族英雄群像,在經典傳唱與真情詮釋中激蕩起中華兒女的愛國情懷。
  • 《經典詠流傳》「和詩以歌」 在今天照見生命之重
    範仲淹寫下聞名天下的《嶽陽樓記》時一定不會想到,隔著時間長河,他的這篇詩文不僅在2020年依舊傳遞著中國文人的價值觀,還能在特殊的年份,鼓舞了一群特殊的人。央視綜藝《經典詠流傳》第三季播出。被網友暱稱「央視boys」的四位主播合作《嶽陽樓記》,歌聲飛進「抗疫」一線,被病倒在前線的醫生曹麗蓉學唱成為「致戰友歌」。
  • 《經典詠流傳》:以千秋英雄氣打造國人「精神殿堂」
    「天地英雄氣,千秋尚凜然。」《經典詠流傳》第四季以「致敬英雄」為主題,「浸享」千年經典,重燃百年記憶。這一季節目在表現形態、經典解讀、時代意義等方面實踐得越發深遠,整個節目以上下五千年的傳統經典及千秋英雄氣為經線,以14億中國人的情感共鳴為緯線,塑造了一個跨越時空的「文化立方體」和「精神殿堂」,讓觀眾沉浸其中,「浸享」詩詞,傳唱經典,致敬英雄。
  • 和詩以歌,讓經典詠流傳
    近日,在《經典詠流傳》的舞臺上,一首全新創作的《湯顯祖遇見莎士比亞》讓《牡丹亭》和《羅密歐與朱麗葉》兩部經典煥發新生。節目嘉賓、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康震抑制不住興奮,「這不僅是東西方兩位文學家的相遇,也是漢語世界與英語世界的相遇、中西方文化的相遇」。
  • 《經典詠流傳》第四季:以英雄精神浸潤時代人心
    工人日報客戶端1月5日電「平凡鑄就偉大,英雄來自人民。每個人都了不起!」1月2日晚,大型文化音樂節目《經典詠流傳》第四季播出,節目以「獻禮建黨百年,唱響英雄之歌」為主題,延續「和詩以歌」的原創模式,追溯千年歷史,回顧百年曆程,聚焦不同時代中的中國英雄、民族精神,唱響了慶祝建黨百年的「英雄讚歌」。在第一期節目中,給人以至深感動的是毛澤東和楊開慧的愛情故事。
  • 《經典詠流傳》第四季今晚開播
    《經典詠流傳》第四季今晚開播羊城晚報•羊城派  作者:王莉  2021-01-02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王莉圖/節目組提供1月2日晚,《經典詠流傳》第四季將如約而至,登陸央視綜合頻道。
  • 《經典詠流傳》:和詩以歌或是傳承經典最合適方式
    撒貝寧(左)和王俊凱   最近,一檔文化節目《經典詠流傳》和詩以歌演繹經典名篇,廣受好評。鑑賞團成員康震說,每一首歌和每一首詩的背後都有一段人生,而每一段人生的背後承載的是輝煌或失落,但都與亙古綿延的文化傳統相連接,「這些詩歌跨越千年到達現代,無論承載的是輝煌還是失落,都變成無以復加的精神財富和文化遺產,成為我們民族文化的自信和驕傲」。
  • 以經典為骨 以英雄為魂 「和詩以歌」發時代先聲
    不少網友表示能夠明顯感受到本季在作品選擇、呈現方式、延展解讀等方面走得更深,在「致敬英雄」的主題之下,整個節目的精神高度、文化內涵、藝術價值有了進一步提升。以經典文本為骨架,以英雄精神為靈魂,以「和詩以歌」為血肉,《經典詠流傳》第四季正努力打造出一個全新的價值生態。正如人民日報社文藝部主任袁新文所言:「在我們的文化視野中,『經典』和『英雄』是兩個高頻詞彙。
  • 《經典詠流傳(第二季)》等節目將在全國各級廣播電視臺播出
    作為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綜合頻道入選的四檔節目之一,《經典詠流傳(第二季)》在第一季節目基礎上進行了優化創新,更強調人、詩、歌三者合一,升華感染力,每一首歌曲中,既能照見詩詞創作者的歷史心路,也能聽見經典傳唱人的閱歷心聲。
  • 經典詠流傳,詩中的歌,歌中的詩。
    經典詠流傳,央視打造這檔節目已經陪伴觀眾三季了,讓大家發現原來詩詞也可以唱出來,詩詞也可以這麼美,這麼的好聽。劉憲華版的題西林壁,中英文相結合的歌唱。詩中的歌,歌中的詩。你還知道經典詠流傳的哪一首歌或詩呢?歡迎留言分享!
  • 溫暖人、感染人、鼓舞人《經典詠流傳》傳遞力量
    正如撒貝寧在《經典詠流傳》第三季最後一期所說,「和詩以歌」沒有終點,節目一直以來傳遞的詩詞力量,將繼續溫暖人、感染人、鼓舞人。在今年這場眾志成城的全民戰「疫」中,節目湧現出一批有溫度的詩詞歌曲,以強大的凝聚力和穿透力,撫慰了眾多國人的心。90位經典傳唱人唱響67首經典作品,在「直播+直拍+衍生欄目」的創新傳播下,讓傳世之作得以入耳又入心,在廣大觀眾群體中引發共鳴共情。
  • 宮商角徵羽「和詩以歌」 詠亙古英雄情懷
    《經典詠流傳》第四季海報王昌齡筆下的豪邁氣概、蘇軾曠達超脫的胸襟、王維極致的浪漫主義與愛國熱情……古典詩詞與現代旋律共同譜成一首首「英雄讚歌」,在近日開播的第四季《經典詠流傳》中被唱響。作為央視打造的大型文化音樂節目,《經典詠流傳》前三季通過流行音樂賦予古詩詞全新面貌,讓不少人感慨,或雋永或激昂的詞句在當代旋律中,仍能給人以感動與鼓舞。全新升級的第四季將「詩詞」和「英雄」結合,讓浪漫主義情懷和現實主義視角相遇,喚起中國人血脈深處的英雄主義情結。
  • 溫暖人、感染人、鼓舞人《經典詠流傳》傳遞詩詞力量
    國際在線消息:「歷史如塵煙消散,情感凝結成永恆,用經典照亮前程。」正如撒貝寧在《經典詠流傳》第三季最後一期所說,「和詩以歌」沒有終點,節目一直以來傳遞的詩詞力量,將繼續溫暖人、感染人、鼓舞人。在今年這場眾志成城的全民戰「疫」中,節目湧現出一批有溫度的詩詞歌曲,以強大的凝聚力和穿透力,撫慰了眾多國人的心。
  • 溫暖人、感染人、鼓舞人 《經典詠流傳》傳遞詩詞力量
    「歷史如塵煙消散,情感凝結成永恆,用經典照亮前程。」正如撒貝寧在《經典詠流傳》第三季最後一期所說,「和詩以歌」沒有終點,節目一直以來傳遞的詩詞力量,將繼續溫暖人、感染人、鼓舞人。
  • 溫暖人、感染人、鼓舞人,《經典詠流傳》傳遞詩詞力量
    「歷史如塵煙消散,情感凝結成永恆,用經典照亮前程。」正如撒貝寧在《經典詠流傳》第三季最後一期所說,「和詩以歌」沒有終點,節目一直以來傳遞的詩詞力量,將繼續溫暖人、感染人、鼓舞人。在今年這場眾志成城的全民戰「疫」中,節目湧現出一批有溫度的詩詞歌曲,以強大的凝聚力和穿透力,撫慰了眾多國人的心。
  • 央視boys再「合體」,《經典詠流傳》第四季有哪些新變化?
    「和詩以歌」 創新形式緊扣主題 秉承前三季「和詩以歌」的核心思路,第四季節目將目光聚焦在中華民族歷史中的英雄故事,在經典傳唱與真情詮釋中激蕩起中華兒女的愛國情懷
  • 《經典詠流傳》第四季 用「英雄讚歌」浪漫情懷致敬現實主義
    用優秀的文藝創作濃墨重彩地記錄英雄、塑造英雄、傳頌英雄,引導大眾尤其是年輕一代樹立正確的歷史觀、民族觀、國家觀、文化觀,是文化創新的一項重要使命。1月2日晚八點,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綜合頻道和央視創造傳媒聯合製作的大型文化音樂節目《經典詠流傳》迎來第四季的首播。
  • 《經典詠流傳》展現了每個時代每個人的詩樂不朽
    廈門六中合唱團第三次登上《經典詠流傳》,《魚戲蓮葉間》以阿卡貝拉形式呈現,在孩子們的天籟之音中,展示出一副秀美的江南風景畫卷。清朗的聲音,唯美的畫面,漢樂府經典詩詞的韻律之美被表現的淋漓盡致。許魏洲演繹的《沁園春·雪》在編曲上同樣進行了大膽創新,他先是以舒緩輕柔的聲音,將詩詞上闕中,對於祖國大好河山的逶迤多姿展現的淋漓盡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