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月十日,江蘇常州。某校心理健康課上,老師布置了一項特殊的作業:給一個心儀的人寫一封表白信,或給她(她)寫一封分手信,兩個題目二選一,如寫一首三句詩可以加分。讓現場的單身同學們大呼過癮。網民評論:單身或者脫單。
有網友在網上留言:也有網友給出了「模板」,僅供參考。
學校會開設戀愛心理學課程,期待嗎?
日前,有機構針對全國1028名大學生開展了「是否支持學校開設戀愛課程」的問卷調查。研究發現88.23%的大學生對此表示支持。問卷中,有28.89%的學生戀愛過,37.55%的人有過戀愛經歷,目前單身,未戀愛過的人佔28.99%,暗戀或追求他人的人佔4.57%。
和自己大一上的一門網課《戀愛心理學》相比,天津外國語大學三年級的呂男認為可以打「4.8分,滿分5分」。
看了這堂課的名字,很多人都很驚訝:戀愛就是實踐,難道上一堂課就能找到男人/女朋友?
確實有一些同學抱著「通過學習,找到愛」的心態來選修本課程。但是從調查結果來看,這些大學生處於戀愛過程中的不同階段,戀愛課程對他們也都有一定的價值。
中國礦業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段鑫星這樣介紹開設本課程的初衷:一方面是了解由戀愛問題引發的諸多極端惡性事件,另一方面是發現對大學生心理健康影響最大的往往是情感關係,「包括親情、人際關係和異性關係」。因此希望通過這一課程,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戀愛觀,及時疏導自己的戀愛心理。
其實,學會處理親密關係,是每個人的人生必修課,許多人都是從自己的交往經歷中學習、總結出來的。是否需要通過課堂教學等方式獲取,還需要根據具體的教學內容和學生的需要來判斷。
而開設這樣的課堂,至少反映了目前大學在教學中對某種教學意識的補充,也即大學不僅僅是傳授知識的地方,也是幫助學生樹立良好的心態,學會主動尋找快樂的地方。
實際上,國內外一些大學已經開設了「人生快樂課」「親密關係」「愛情與人生快樂」等課程。在積極心理學中,這些課程的重點可能不在於知識,而在於意識、價值、思考、判斷,從而幫助學生建立一個樂觀而平衡的心理基礎。
而且之所以要對學生的思想和心理狀態給予足夠的關注,還可以聯想到高校女生屢屢遭遇PUA事件,一些施害者甚至是在校大學生,這樣的經歷對於情感關係雙方來說顯然都不是正常的心理狀態,需要及時給予正確的引導和幫助。
其實國外很多大學都會要求學生在入學前完成戀愛教育、性教育等相關內容的自修課程和自我測試。這樣通過非學分課程,把戀愛心理融入到大學生教育中,實際上也是值得借鑑的。
愛情、友誼、坦誠、理解、尊重是人際交往中最重要的要素。
大概,知道了怎樣選擇並維持一段親密關係,也就拿到了正確開啟自己生活的鑰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