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就罵一句?他才4歲」,請記住,別人沒義務慣著你的孩子

2020-12-24 家有小甜椒兒

甜椒兒媽媽,一個時間相對自由的全職媽媽,喜歡分享,喜歡傾聽,希望把經歷過的、看到過的、聽到過的,用文字的方式表達出來,對觀者在育兒上、情感上有所啟發……

文|家有小甜椒兒(專注優質原創,抄襲必究,歡迎個人轉載分享)

圖|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到現在為止,深深體會到傅首爾那句話的意思「我戰鬥力這麼強,只因生了個孩子」。

以前不懈跟人理論,即便是遇到沒有素質的人在外吃虧了,也只是自己安慰自己:狗咬你一口,你不能去要狗。自從有了寶寶之後,我發現我變了。

千萬不要指望,別人像你一樣接受孩子的「無素質」行為

就在幾個小時以前,發生了一件很不愉快的事情。

趁著光線弱了,天還是亮的,趕緊帶著寶寶到小區裡玩一圈,避免一天都圈在空調室中。

小區花園中孩子很多,家長也很多,跟其他幾位熟悉的寶寶玩了一會,我家寶寶就想去玩小區的公共娛樂設施,只是都被其他孩子沾滿了。

她就一直乖乖站在旁邊等待著,這個空檔有個簡易跑步機空了下來,寶寶興奮地上前去玩,因為還比較小,只能在我的幫助下跑一跑才不至於摔跤。

才剛上去,一個4歲左右的小男孩過來做出滿目猙獰的表情說:下去,下去,這是我的!

寶寶正開始玩,興頭還沒有盡,我說:「我們玩一會,你剛玩完了,這是公共設施,大家輪流來,待會給你玩。」

沒想到這個男孩拿著小汽車就敲我家寶寶的頭,我用手擋住了,看了他一眼。

他沒能得逞就使勁敲擊跑步機,發出特別響的聲音,我說了幾遍:不要敲了,他完全不聽。

寶寶一邊害怕聲音,一邊還想跑一跑,我只能提高了聲音,試圖吸引到他的家長。

「你這個孩子能不能不要敲了,太吵了。」

結果他竟然開始說髒話,一邊說著這是他家的一邊罵著一些讓人難以想像一個小男孩能罵出的髒字。

我故意抬高了聲音說:「你這個小孩也懂事了吧,這樣的行為是不對的,是沒有素質的,沒有人教你嗎?」

他反而罵的更難聽了,其他兩三個小朋友圍過來說:你不可以罵人哦。

這個時候我的情緒真的被這個才僅有4歲的男孩給控制了,變得很糟糕,我帶著怒氣說:你這樣的孩子真沒素質!

這個時候一個女人走過來咕咕叨叨地說:「你有素質,你這樣對一個孩子講話,你多有素質,他才4歲,又能怎麼樣?大家都是鄰居,磕一下碰一下都正常。」

我單純地以為她不了解自己孩子的行為,真誠解釋說:你家孩子罵人……

沒想到她卻說:「就是罵一句,能怎麼樣,你這樣對一個孩子說話,小孩子不是正常?太過分了……

當時我感覺整個人都懵了,這樣的家長原來是真實存在的。

「小區這麼多孩子,真沒有誰像你家孩子一樣罵人……」

「是的,我家孩子罵你了,對不起你了……」

大抵上了解了這個家長,想起了那句話:「狗咬你一口,你要做的就是打狂犬疫苗,而不是反過來咬狗。」

後來其他家長安慰我說:不要跟這樣的人一般見識。

孩子沒有素質,你沒有對不起任何其他人,對不起的只有你自己

目睹這件事經過的一位爸爸說:「別跟這樣的人一般見識,你要是到了農村,真的,這樣事情經常發生,家長護犢子可厲害了,不是黑農村人,我就是農村人,我很了解,這真的是素質問題,不要指望著沒有素質的家長來跟你將素質。」

真的,孩子沒有素質,不會實質性妨礙到任何其他人,頂多讓別人有一時刻的不愉快而已,真正妨礙的永遠只有自己和孩子。

現在犯罪低齡化越來越嚴重,不要說是孩子天生就是壞胚子,沒有哪個壞孩子天生就是壞的,孩子是壞的,該指責的一定是家長。

前不久大連「13歲男孩殺害10歲女孩」的案件有了結果,引發網友的熱議和不滿,鑑於還只是個孩子,沒有能夠如網友所願判處他死刑,判處家長賠償140萬。

140萬對普通家庭來說絕對算是天文數字了,很有可能就傾家蕩產,不過這仍然抵不過別人喪女之痛,而這個男孩未來將會在人們的冷眼和提防中活著,換一句說,即便沒有死刑,活著也是受罪。

如果說有幸改過,一輩子抬不起頭,如果說依然如此,那麼等待他的遲早還是刑罰。

孩子成為現在的樣子,誰該負責?當然是父母負責,既然法律保護未成年,那就用成年人最在乎的金錢來承擔責任,這樣就可以抵消孩子的罪惡感了嗎?

不,這種罪惡感會伴隨終生。

孩子沒有教育好,家長早晚有一天要遭到報應,所以別再僥倖說佔了誰的便宜,說著是酸著嗓子說「對不起誰」,孩子沒有教育好,最對不起的一定有你自己。

日常帶娃,幾點最基本的說教,分享給大家

1、 正確理解公共設施

日常帶娃我們最常活動的地方無非就是小區或者是公園,一般會圍繞著公共設施。

什麼樣的孩子最招人厭?那些口口聲聲說這些都是自己家的,禁止其他小朋友玩的孩子。

這一定是家長沒有說教。

孩子都有一個「無他」期,什麼叫「無他」期?就是說這個階段,孩子一定是以我為中心的,而這個階段一般是發生在2歲左右。

孩子在這個階段不懂得分享很正常,家長不要強迫孩子去分享,但是即便是這個階段,孩子也仍然可以分得清哪是自己的哪是別人的,如果家長不管教,孩子就會喜歡搶別人的玩具,霸佔公共設施。

其實只要我們日常不斷提醒孩子:這是公共設施大家都可以玩,或者是這是別人的玩具,如果你想玩你要徵求別人的意見,孩子一定會懂,也一定會照做。

2、 想要別人的東西要先打招呼

第一點中提到了孩子搶玩具這件事,這也跟家長的說教有關係。

小區裡有個女孩子很不受歡迎,因為她經常搶別人的玩具,還會趁著別人不注意拿別人家小車上的玩具。

而她的媽媽經常是在不遠處坐著刷手機或者是聊天,從來不會管教女兒,除非女兒因為搶玩具失敗,大哭起來,她才會怒吼幾聲,而下一次女兒還是如此。

如果我們經常提醒孩子:不是自己的東西不能拿,想要玩別人的玩具,要先詢問,得到許可才能拿,或者是囑咐寶寶用自己的玩具去換。

說一次肯定不管用,但是多次之後,你會驚喜地發現,寶寶變得「懂事」了一些,除了會一如既往護著自己的玩具外,不會在去搶別人家的玩具了。

3、學會用禮貌用語

禮貌用語只是表面功夫嗎?

錯,禮貌用語真的會讓孩子們變得禮貌起來,就好像一種約定俗成的東西,經常掛在嘴邊,記在心裡,也就認可了。

教會孩子說「對不起」、「謝謝」這兩點就足以讓孩子朝著「素質」的方向發展下去。

因為當孩子說出對不起的時候,慢慢地ta們會真的意識到自己做錯了,會有羞恥感,下一次就會避免重複同一個錯誤,而當孩子說出這樣的話的時候,對方的氣惱當然也就洩了,這是利人利己的一句話。

當拿了別人的東西,或者是別人幫忙的時候,孩子有意識的說一句謝謝,慢慢的,會培養他們的感恩之心。

如何讓孩子學會使用禮貌用語呢?

很簡單,就是家長不耐其煩地提醒,比如不小心抓到別人,引導孩子說對不起,再比如拿到了別人的玩具,誠心說一句謝謝,這些細微的舉動都是關鍵所在。

相關焦點

  • 婆婆丟下一句「我沒有義務給你帶孩子」,自己回了老家
    作者:糰子姐母嬰群裡看到一個媽媽林陽傾訴:自己還沒出月子,婆婆就急著回了老家,臨走丟下一句「我沒有義務給你帶孩子」。林陽不是獨生子女,家裡還有一個哥哥,哥哥家有兩個孩子,自己的父母在幫哥哥帶孩子,無暇顧及她。
  • 「好孩子是管的,壞孩子是慣的」老教師道出教育心得,太精闢
    我們經常看新聞,網上總會討論「熊孩子」,這些孩子跟著大人到公眾場合,比如吃飯、看電影、坐公交時,會大聲喧譁,還會去故意打擾和挑釁別人,如果別人找他們的家長說理,家長一句「他還是個孩子,跟他計較什麼?」就把人頂回來了。這樣的家長,就是「熊家長」,他們對孩子縱容,看似是保護性的愛,最後卻可能毀了孩子。
  • 「把他罵夠了,就沒人罵他了」老郭的教子方式看似很糙,卻很實用
    而郭麒麟謹遵父親的話,直到今日,想吃什麼東西的時候,還會習慣性地先請別人,之後才自己吃,這種教育方式下養成的習慣,讓郭麒麟把「謙遜禮讓」四個字深深地融進了平時與人相處的過程中,為自己贏得了良好的口碑。,與其日後讓他在社會上,在別人面前碰壁,老郭乾脆在家裡就開始「下狠手」教育兒子:把他罵夠了,就沒人罵他了。
  • 胡說典藏 || 媽媽抱怨孩子不懂事,你可知,他的毛病都是被慈母慣出來的
    很多當媽媽的,會慣孩子,喜歡把孩子的生活伺候得舒服熨帖,但是,她們沒規矩,管不住孩子,在孩子面前說話,沒有一點威嚴。 像這次,我回到家就7點了,如果我不督促,小子感受不到我的威懾力,恐怕還在家裡玩呢。曾經有許多次,小子聽見我掏鑰匙開門,才急忙跑到自己的房間裡去寫作業。 老婆口口聲聲地強調孩子的學習,但是做起來,總是不對路。
  • 囂張的女兒:打你罵你又如何房子必須是我的
    女子:你放心吧,沒人敢要,誰敢要我告他,知道吧。王先生表示,自己在弄行李的時候,發現有個女人站起來朝後面罵人,罵了十多分鐘。老人情緒很激動,一直在哭。一名年輕男子看不過去,出面對罵人女子說:老人一把屎一把尿把你拉扯這麼大,白養啊。
  • 李玫瑾:不放手孩子怎麼成才?父母要堅持「2不管」和「3不慣」
    他的媽媽就是典型那類告訴孩子「你什麼都不用操心,專心學好習就行」的那類人,認為「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 不肯放手的父母,永遠養不出獨立、優秀的孩子。」 想要培養出來一個優秀的孩子,在孩子6歲前,家長就要堅持做到「2不管」和「3不慣」,掌握好方法,也不要心軟。
  • 《平凡的榮耀》——沒人有義務喜歡你,在學校裡學不到的功課。
    與此同時,新來的幾個夥伴境遇也都不甚樂觀。之前表現最好的高思聰,甚至都開準備跳槽了。面對種種非議和刁難,小蘭選擇了繼續堅持,改變自己。她開始做一些雜事,刷杯子,搞衛生,倒垃圾,衝咖啡。幾個新朋友都不理解,紛紛勸他堅持做回自己,找回那個女戰神的感覺。高思聰還勸她一起離開公司,到競爭對手的公司謀求高就。
  • 「孩子是你生的,我媽沒義務照顧」月子裡結下的仇,啥時候才解開
    寶寶在旁邊玩,我們就在一邊聊天,寶媽說:這倆孩子都是我自己帶的,包括月子裡也是。接著寶媽說:反正我跟婆婆就這樣了,我需要的時候她不來幫我,以後有需要也別來找我。聊得多了,我才知道,原來寶媽在跟老公鬧彆扭。
  • 6歲男孩闖女廁所,被要求道歉,家長:「你和6歲孩子較什麼勁」
    男孩的母親得知情況後,替男孩向女子道了歉,本來事情到此可以結束了,可男孩的母親隨後的一句話讓紛爭再起,「他才6歲,你覺得一六歲的孩子看你上廁所,你至於嗎?」然後男孩母親越說越激動,汙言穢語,「你比別人多長了一個啊,你怕看,多新鮮啊!」還要求受害女子報警,說被6歲男孩非禮了,讓大家拍照,自己好出名。總之,吧啦吧啦說了一大通。
  • 趙麗穎:你罵別人沒有教養的樣子真醜
    最後,我想那些罵別人沒有教養的人,可能自己本身並不懂得什麼是真正的教養。 教養跟家庭出身沒有關係,跟教育才有關係。「對於寶寶來說不危險,因為楠楠不會傷害到你,但是對於楠楠來說就特別危險,那楠楠下次再暈倒,寶寶願意幫助他嗎?」 她用這種用巧妙的方式向兒子解釋癲癇的原理,並且鼓勵引導孩子幫助這些小朋友。顧佳的這種以身作則、言傳身教將深深的影響到她的孩子,她的孩子怎麼可能會是沒有教養的人呢?
  • 媽媽帶4歲兒子上「女廁」,被罵沒教養,寶媽的回懟讓周圍人臉紅
    都說父母是小孩成長道路上的第一個老師,同時也是他們人生的領路人,有時候家長的言行舉止也會直接影響到子女,當媽媽一個人帶兒子去商場,又碰到小孩想上廁所時,你會怎麼做呢
  • 《孩子永遠"慣不壞",關鍵你要這樣帶》:帶你分清愛和溺愛,再也不用擔心孩子被慣壞!
    很多人都恐懼「慣」孩子,擔心自己太「慣」著孩子,孩子就成了熊孩子,或者成了任性的小孩。那麼,孩子真的不能「慣」嚒?什麼是愛?什麼又是溺愛呢?推薦讀一讀佐佐木正美的《孩子永遠「慣不壞」,關鍵你要這樣帶》,在這本書裡你能找本書共分為三個部分,每個部分節又拆分了不同的章節。
  • 母親勒死五年級兒子後跳樓:請記住,孩子別無選擇,而你有!
    後來她打累了,將孩子抱到他自己的床上。孩子躺在床上說了句「媽媽我不想看到你。」第二天早上,陳某起床來到兒子房間,發現孩子已經從床上跌落在地上。她打了120。醫護人員來時發現這個可憐的9歲男孩已沒了生命體徵,身上的青紫連成了一大片,體無完膚,慘不忍睹。
  • 「對不起,我不跟毒舌男結婚」,男人怎麼說別人,就會怎麼說妻子
    隨著交往的深入,林夢發現男友有個毛病,喜歡對別人品頭論足,比如去外面吃飯,服務員上菜晚了,他能將服務員「訓斥」到連忙道歉,道歉了還不算,還要找她經理過來,要求扣她獎金。林夢阻止男友,別太為難人了,人家也是打一份工,上菜晚了就遲一會吃,沒什麼大不了。男友不依不饒,說:「你不知道,這些人就不能慣著,越慣著就越以為我好欺負。」
  • 請不要幹擾我教育孩子!不要讓「隔代幹擾」成為婆媳最大的矛盾
    一位媽媽和奶奶帶著兩個孩子在遊樂場玩,小孩兒生三歲左右的樣子很乖巧,而小男孩兒四五歲的樣子,卻真的是遊樂場裡的一「禍害」。因為這個男孩兒的存在,我是真心怕欺負到我家娃,於是我真的是目不轉睛地盯著遊樂場內。小男孩兒在遊樂場似乎很無聊,跑到一個小朋友旁邊把別人積木推倒了,奶奶趕忙跑過去:「不可以推別人的玩具。」
  • 李玫瑾:孩子「該打就要打」,不管不罵不罰培養不出優秀的孩子!
    如果孩子違法了,懲罰實際上是一種保護,讓他知道怕,知道後悔,以後再也不敢了,真的讓他不敢了才是保護他。」言下之意,正是在強調要讓孩子知道怕,知道規矩不能違背。如果孩子犯了錯,唯有懲罰能讓孩子清醒時,作為教育者,我們不能姑息。
  • 「你媳婦真矯情,讓睡她嫂子主臥,還說睡不慣別人的床」
    這樣的婚姻在羅瑩看來有些可憐,但農村的許多女人都是這樣守著孩子熬過了一生。聽老公說今年哥哥不回家過春節,留在打工的地方看門每天什麼都不用做,短短的半個月時間能掙平時兩個月辛苦才能掙到的錢。得知男人春節後才返鄉的她帶上孩子回了娘家。所以,今年春節嫂子不會在婆家過年。
  • 教育時評 || 孩子可以嬌生,絕不可以慣養!
    @我沒名字:三字經曰,養不教父之過,熊的從來不是孩子,而是家長。@卷卷餅餅:不好意思,6歲已經能知道很多事了。@孩子王:這一家子才應該真正的被網曝,不教育你兒子,就教育你們這些家長。「養不教,父之過」,當男子知道偷盜不對時,為時已晚,他心知當他偷第一根針時,父母就該當頭棒喝的。可他的父母卻選擇了表揚,然後一次次默許他的行為,最終釀成了不可挽回的悲劇。孩子可以嬌生,絕不可以慣養。
  • 《餘生,請多指教》:希望有人可以慣慣他
    今惟願餘生有你,得一生不盡歡喜!眾所周知,去年柏林石匠的小說《餘生,請多指教》被拍成了電視劇,由肖戰和楊紫飾演顧魏和林之校,如今遲遲不播出,不知道有多少人等得望眼欲穿,心急如焚呢!我也是因為《餘生,請多指教》遲遲不播出,安奈不住的我去看了小說,瞬間就被小說裡的情節給甜到了,不可否認,看的時候有代入肖戰和楊紫的臉的嫌疑喔!
  • 董卿下跪被罵沒有底線:請不要對善良吹毛求疵
    在一次節目中,董卿曾當眾下跪3次,本是體現善良,卻被別人罵慘。 當時董卿在訪問96歲的高齡翻譯大師許淵衝。由於老先生腿腳不便坐在椅子上,董卿為了尊重老先生,因此3次單膝跪地,與他平視對話,展現了自己的教養和善良。 雖然不少人讚揚董卿「跪出了最美的中華驕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