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錫推動文旅產業破局 打造「嚮往的生活」

2020-12-28 中國江蘇網

深秋時節,錫城美如畫。遊人沉醉於好山好水好風景,也被無錫的文化底蘊深深吸引。在古運河的夜色斑斕中一醉方休,在融創文旅城體驗冰雪世界的童趣,在無錫與各路明星不期而遇……近年來,無錫頻頻在各大網絡平臺的熱搜上亮相,均在向外界釋放出信號,無錫文旅產業蓄勢待發,蘊藏著無限大的前景。

無錫認真貫徹產業強市戰略,把促進文旅產業升級作為重中之重。如今,我市文旅業深度融合、高品質發展的態勢已然形成,正在成為釋放綠色經濟新動能、推動高質量發展、高水平崛起的重要抓手。

項目為王

「詩與遠方」牽手更有發展底氣

無錫又一文旅項目要來了!不久前,鴻山旅遊度假區「吳越春秋·鴻山奇境」(暫名)文旅項目的策劃方案出爐。該項目圍繞文化和旅遊融合思路,立足鴻山當地特色,深入挖掘吳越文化。靈山集團將發揮多年從事文化和旅遊開發的經驗、資源、專業等方面優勢,積極探索運營「文旅+」、深度體驗參與互動等新模式,形成文化和旅遊爆款產品,助力鴻山旅遊度假區開發建設。

鴻山的爆款正在醞釀中,雪浪山下的打卡聖地則早已讓遊人趨之若鶩。無錫融創文旅城建成投運一年來,以好看、好吃、好玩的全旅遊業態刷屏朋友圈。尤其今年夏天,在完善、嚴格的應急防控措施下,文旅城全業態的日均客流達到了10萬人次。「在最高限流以內,水世界、海世界、雪世界幾乎天天爆滿。」工作人員周知告訴記者,來玩的遊客會順便逛逛商場,在商場「血拼」的顧客也會順便戲個水、滑個雪,無形中拉動了多層次消費。如今,經濟「活」了,氛圍也「活」了。與融創文旅城同期開街的小婁巷歷史文化街區,則以獨特的名人文化吸引著省內外遊客,人們在此愜意地享受「錫式慢生活」。

「感覺太棒了!就是要慢下來、停下來、住下來,欣賞美景,親近自然。」市民遊客發出由衷讚嘆:無錫能白相的地方越來越多了。一樁樁,一件件,重大文旅項目建設的持續推進,讓今天的無錫愈發迷人。

產業的發展壯大,項目建設是支撐,推進項目進度是關鍵。翻開重大文旅項目的建設名單,還有一連串的項目名稱令人無限遐想。靈山集團「大拈花灣」、惠山古鎮二期、宜興窯湖小鎮、古運河旅遊度假區、華僑城古運風情小鎮、古窯藝術村、宜興雅達健康生態產業園……一批投資規模大、強度高、主體優的重大文化旅遊項目正在加速推進。以項目實施為抓手,全市文化旅遊產業項目建設呈現出強勁發展的良好勢頭。

培育龍頭

中國影視製作崛起「無錫力量」

被譽為今年最後一部超級大片的《金剛川》不久前在全國各大影院熱映。該片一出場就刷新了國產電影首日場次紀錄,票房也是節節攀升。讓錫城影迷更為津津樂道的是,這部抗美援朝題材電影深深打上了「無錫製作」的烙印。沒錯,該片的視覺特效正是由2017年7月落戶無錫國家數字電影產業園的一家影視公司參與製作。

無錫是江蘇影視重鎮。近年來,全省影視產業的發展,逐步形成了以無錫國家數字電影產業園為核心,一核引領多點發力、融合發展的電影產業新格局。以省部共建的無錫國家數字電影產業園為龍頭,圍繞數字文化重點領域,我市通過精準有力的政策扶持、要素傾斜、服務保障,積極豐富產業內涵、拓展產業布局。

「無錫對影視產業發展特別重視,發展規劃、布局與其他地方影視產業發展不一樣,有自己的特色。對科技、後期製作的發展尤其重視,我們走訪了入駐無錫的多家企業,看到他們都擁有在國際上領先的技術,對中國電影產業發展有特別大的幫助。」央視記者實地採訪時,發自內心為無錫點讚。

目前,無錫國家數字電影產業園已步入了高速發展軌道,實現了從產業園區向產業創新實驗區的邁進、由影視加工製作向全產業鏈覆蓋的邁進、從規模化擴張到品牌化發展的邁進。數據顯示,無錫國家數字電影產業園已集聚國內外影視拍攝和製作企業近千家。2019年全年,園區承接影視劇立項超100部、拍攝製作200餘部,有3部作品躋身2019年電影票房前四強。園區產值達65億元,稅收貢獻6.4億元,帶動相關產業增加值近100億元。

今年,深受疫情影響後的行業復甦期,無錫國家數字電影產業園的步伐正邁得越來越穩健。下半年,隨著大小劇組紛至沓來,更多的影視作品被貼上了「無錫標籤」。工作人員周明宇介紹,園區影棚狀態飽和,星光熠熠,爆款作品頻出,人氣呈井噴式爆發。《徵途》《八佰》《奪冠》等作品紛紛收穫超高票房,創歷史新高。園區拍攝《中國新說唱》《說唱新世代》《炙熱的我們》《拜託了冰箱6》等多部大型綜藝,更是憑藉高熱度、高口碑承包了各大熱門綜藝榜單。《我親愛的小潔癖》《輸贏》《落花時節》等劇組穿梭在錫城的大街小巷取景,形成了一道靚麗的「星」風景。

擦亮品牌

太湖畔冉冉升起江南「夜明珠」

前不久,中國旅遊研究院夜間旅遊課題組發布了2020中國夜間經濟二十強城市,無錫入選上榜。要說無錫晚上最有煙火氣的地方,那無論如何繞不開清名橋街區。

今年端午節,全國逆勢增長最強勁的十大夜市,清名橋歷史文化街區排名全國第4,使這裡一躍成為長三角夜經濟「新網紅」。這塊風水寶地聚集了無錫老城區最經典的文商旅資源,是無錫市民理想的休息地,中外遊客的必選地,年輕人的打卡地,高層次人才的集聚地,以及促進無錫夜市經濟發展的新高地。尤其是今年8月8日,「今夜梁宵」——2020無錫夜市一條街暨南長街三段的「橫空出世」,讓十裡長街、人文運河的璀璨時光、美麗之夜綻放得更為燦爛。

自清名橋廣場起至夜市碼頭,一路上開放式屋架、花徑連廊、動感舞臺、垂直景觀牆……描繪出一派江南運河夜市的七彩生活長卷。置身其中,運河夜宴、青創集市、特色文創、國潮品牌、時尚餐飲讓人目不暇接,結合鑽石時光隧道、水幕鞦韆、無人攝影棚、當代文化藝術展覽等網紅元素,打造出全新模式的3.0版夜市典範。這裡還是第二屆大運河文化旅遊博覽會開幕式的舉辦地。傾力推出的夜遊古運河實景演出,依託繞城而過的運河景觀、水岸舞臺,將戲曲舞蹈、詩詞歌賦等古典藝術,融入江南運河靈動秀美的自然風光,「色香味」俱佳的文旅夜宴引得各方賓客紛至沓來。

近年來,為打響「太湖明珠 江南盛地」這一城市品牌,無錫市舉辦各類營銷推廣和節慶活動,充分研究遊客群體、出行習慣、旅遊方式等新變化,把「網紅」營銷作為新手段;舉辦豐富多彩的「文化+」「旅遊+」「+旅遊」節慶活動,延長遊客在錫逗留時間,拉動了門票以外的休閒消費,景區、度假區二次消費佔比從19%提升到28%。去年全市接待中外遊客突破1億人次,旅遊總收入達到2069億元,同比增長10.2%。

為順應後疫情時期人們消費心理和市場需求變化,無錫市把釋放夜間文旅消費潛力作為重振文旅市場的新引擎。不斷豐富遊客互動、參與、體驗產品,精心策劃開發夜遊全產業鏈,從景觀、產品、服務、活動等方面增加夜遊產品供給,「無錫夜醉美」城市形象深入人心。拈花灣禪意小鎮、清名橋街區、海瀾飛馬水城入選省級夜間文化和旅遊消費聚集區,清名橋街區還獲評長三角夜間文化和消費樣板街區。

舉辦豐富多彩的「文化+」「旅遊+」「+旅遊」節慶活動,延長遊客在錫逗留時間,拉動了門票以外的休閒消費,景區、度假區二次消費佔比從19%提升到28%。

2019年全市文旅產業保持較好發展勢頭,規模以上文化企業數達到643家,淨增72家,佔全市規上企業淨增數的11.2%。

2019年,無錫國家數字電影產業園承接影視劇立項超100部、拍攝製作200餘部,有3部作品躋身2019年電影票房前四強。園區產值達65億元,稅收貢獻6.4億元,帶動相關產業增加值近100億元。

去年全市接待中外遊客突破1億人次,旅遊總收入達到2069億元,同比增長10.2%。(陳菁菁文/宗曉東攝)

相關焦點

  • 數字文化推動文旅融合 助力打造海南自貿港文化「軟實力」
    今年,《總體方案》再次強調圍繞「國際旅遊消費中心」建設,推動旅遊與文化體育等深度融合,發展特色旅遊產業集群,培育旅遊新業態新模式。推動文旅融合發展,成為海南「國際旅遊消費中心」建設及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的重要任務。 過去20年,數字創新被證明是旅遊經濟增長的重要因素。
  • 瞿海:推動文旅產業持續升溫 加快推動文化強市建設
    瞿海要求,要推動文旅產業持續升溫,加快推動文化強市建設。株洲市人大常委會黨組書記、副主任彭建忠,益陽市委常委、市委宣傳部部長胡立安,副市長湯瑞祥參加調研。瞿海一行首先來到世界木文化博物館。該項目主要以奇根珍木為主體元素,以國際化視野、創新化設計、科學化管理、市場化運作,打造的一個集旅遊、文化、藝術、教育、養生、健康為一體的世界級文旅綜合體。
  • 李小鳴:中國需要打造享譽國際的文旅IP
    李小鳴:中國需要打造享譽國際的文旅IP 2020年12月03日 09:43 來源:風財訊 解析全球經濟變局下危機、變革、發展之道,解讀後疫情時代政策走向與窗口,共論資本全新格局,開啟智慧美好生活。300餘位國內外頂層智慧共同展開一場不確定時代下的思辨之旅。12月1日-12月4日,與您相約!
  • 推動文旅融合創新 探索打造「蒼南樣本」
    2015年全面啟動旅遊體制改革,同年10月成立了縣旅遊產業發展委員會;2016年4月組建營運縣旅投集團,並成立全省首支旅遊產業基金;2017年以來,蒼南將打造「浙江山海旅遊目的地」列入全縣「1+5」發展目標定位,全面啟動全域旅遊示範縣創建,旅遊事業呈現出大投入、大建設、大提升、大發展的良好態勢。
  • 美好城市共建者|讓無錫成為你心中的美好
    2020年,無錫的數字經濟核心產業規模達到5500億元;物聯網產業營收增至3100億元,規模全省第一;集成電路產業產值增至1350億元,居全國前列;此外,無錫還擁有首個國家級車聯網先導區和國家智能交通測試基地,當地的航空發動機和燃氣輪機關鍵零部件產業,已成為具有全國影響力的新地標產業。
  • 體驗自由山水·美「宿」生活 汲取文旅產業融合發展真經
    盧氏縣將把發展民宿產業作為全域旅遊的重要支撐,全力推動民宿產業向更深層次、更高質量、可持續方向發展。山水隱廬·沐心的運營標誌著盧氏民宿產業發展又邁上了新臺階。懇望來自全國的文旅專家及民宿創始人為盧氏民宿業發展出點子、謀路子、挑擔子,促進盧氏鄉村旅遊及民宿產業以更高顏值、更快速度、更高品質持續向前發展。
  • 河南師範大學旅遊學院院長劉英基:創造遊客價值,推動文旅融合
    旅遊既是大產業,也是大民生。在產業可持續發展、鄉村振興戰略、經濟內循環發展大背景下,鄉村旅遊具有非常廣闊的前景。劉英基院長主題演講在劉院長看來,綠色生態、有效益、要傳承、可持續是旅遊高質量發展的四個關鍵詞。旅遊高質量發展,不光能為當地帶來經濟效益,傳承文化的旅遊才能具有生命力,然而若且唯若,旅遊業推動文旅融合併且關注到創造遊客價值的時候,可持續才可能實現。
  • 雲南康旅集團進軍萬億級產業 助力全省打造康養文旅新坐標
    9月,我省將雲南世博旅遊集團49%的股權、雲南文投集團49%的股權注入雲南城投集團。此次股權注入是省委、省政府進一步做強做優雲南城投集團,發揮雲南城投集團在文化旅遊和健康服務兩個萬億級產業的引領帶動作用,推動雲南全力打造世界 一流「 健康生活目的地」的重要舉措之一。
  • 耳東影業謀勢破局,聯袂打造電影產業新高地
    經過幾十年的改革與發展,中國電影產業日趨成熟和完善,不少影視公司的實力也得到了增強。但是,面臨全球影視行業的大融合以及今年新冠疫情的影響,很多影視公司面臨著巨大的挑戰和衝擊。如何謀勢破局?成為眾多影視企業首要考慮的問題,耳東影業也開始謀求應對之策。
  • 聚焦「十四五」 圍繞「四力」發展文旅產業
    接下來我們要練好內功,推動產業轉型升級高質量發展,同時不斷加強四川文旅資源產品宣傳推廣。」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四川將推出「陽光康養」系列產品,製作手繪漫畫長圖、系列短視頻,以及製作電子地圖等方式,更加清晰、直觀、快捷地為遊客提供各類陽光康養、休閒度假好去處的相關信息。
  • 萬達再次牽手內江 打造萬達•內江文旅城 -萬達再次牽手內江...
    四川新聞網消息(熊強 嚴濤)9月6日,「萬達•內江文旅城」規劃展示中心揭幕,這是繼2013年萬達廣場落戶內江後,萬達再次牽手內江的又一項目。「萬達•內江文旅城」規劃展示中心揭幕「萬達•內江文旅城」將如何大手筆開篇?
  • 復華創新文旅引領行業投資方向,打造新興產業與城市發展「增長極」
    以「創新驅動,產業多元」深耕文旅產業的復華置地,從成立之初就憑藉獨步全國的創新文旅運營模式,迅速成長為領先行業的新生力量。在全球快速布局與拓展過程中,復華所到之處,其創新文旅產業項目備受各界人士及投資者的熱切關注,引領城市全新生活方式的同時,更成為促進城市經濟發展與產業革新的強大「增長極」。
  • 鄉伴文旅落子南海西岸 擬打造中國文藝青年小鎮
    「此次打造的文旅項目以體驗型旅遊產品為主,能與西樵文旅發展有效實現錯位、互補發展。」在南海區西樵鎮委書記關海權看來,西樵鎮現有的文旅產品多為靜態觀光型,該項目將助力環西樵山片區打造成為集鄉村旅遊、生態觀光、歷史文化、演藝觀賞等多元體驗於一體的旅遊目的地,對西樵鎮高起點、高標準打造大灣區高品質嶺南文旅小鎮有重要推動作用。
  • 鞍山臺安縣遼河治理推動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
    在此基礎上,臺安縣以生態為基準、以振興地方文旅產業為契機,大力推動鞍山臺安遼河文化旅遊區的建設。 鞍山臺安遼河文化旅遊區總體規劃面積40平方公裡,如今在文旅區內,沿著35.6公裡的高標準堤頂路路網,1000畝的溼地公園、7800畝的「森林浴場」、1700畝的花海等項目均已完成。其中,花海景觀與遼河治理項目形成的景觀設施有效融合,成為了臺安縣的休閒「後花園」。
  • 省旅文廳廳長孫穎:立足優勢 推動旅遊業高質量發展
    省旅文廳廳長孫穎12月15日接受海南日報記者專訪時表示,旅遊業是《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明確聚焦發展的三大產業之一,亦是海南著力培育發展的四個千億級產業之一,「十四五」時期是加快海南自貿港和國際旅遊消費中心建設的關鍵時期,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和省委七屆九次全會精神,推動旅遊業高質量發展,要立足海南自貿港特殊政策,在國內國際雙循環中深入研究中外消費者的旅遊需求,探索對接和服務旅遊消費的新路徑
  • 融創文旅俱樂部上線,打通多業態,激活歡樂體驗
    8月25日,融創文旅俱樂部啟幕盛典暨戰略合作夥伴籤約儀式在無錫舉行。 近年來文旅企業拉新的難度與成本都在攀升,旅遊企業一直為這些問題感到頭痛:旅遊及本地生活電商(OTA)的抽傭,不斷侵佔文旅企業利潤;促銷期一過,就沒有老用戶復購了。
  • 成都簡陽市:打造承載美好生活嚮往的未來之城
    日前召開的中共簡陽市委十五屆十三次全會指出,要聚焦「打造承載美好生活嚮往的未來之城」目標,堅持以公園城市理念為引領,全面推動城市規劃思維、建設方式、管理體系和營城模式變革,塑造城市格局之美、肌理之美、風貌之美、生活之美,以實際行動高質量書寫「新三問」時代答卷。
  • 全域旅遊,打造鷹城新品牌——平頂山聚力打造文旅名城系列報導之一
    堯山秋色 記者 李英平 攝 把文旅資源優勢變為經濟發展優勢,打造文旅強市、文旅名城,多年來一直是市委、市政府孜孜不倦的追求。我市把文旅產業作為一項戰略性支柱產業,堅持以市場為導向、服務為核心、項目為支撐、資源整合為抓手,全力打造海內外知名的旅遊目的地,在實現「近者悅,遠者來」美好願景的生動實踐中留下一串串鏗鏘足音。
  • 復華置地傾力打造全新黃山旅遊,搶佔中國文旅產業資本紅利
    由此可見,文旅產業的資本紅利已然開始兌現。再識黃山復華置地搶灘登陸黃山旅遊市場作為傳統旅遊重鎮,黃山的旅遊市場地位舉足輕重。在新一輪文旅產業轉型中,黃山率先突圍,從「單純的自然觀光景區」逐步向「休閒度假目的地」轉型。
  • 長三角文旅產業人才專題培訓班在上海開班
    央廣網上海12月7日消息(記者吳善陽 通訊員周棗)為提高長三角文旅產業人才管理能力和業務水平,加強文旅產業人才交流合作,統籌常態化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推動長三角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由國家文化和旅遊部產業發展司支持、上海交通大學主辦、上海交大媒體與傳播學院和城市科學研究院等承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