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19 22: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晚上十點,睡前伴讀
編者按
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加強讀書學習重要論述精神,根據致公黨中央「書香機關」讀書活動部署要求,浙江致公公眾號推出「十點讀書」專欄,引導廣大黨員和機關幹部多讀書、讀好書、善讀書、願讀書,成為通達之才,全面建設高素質參政黨隊伍。今天推出第十五期。
■ 薦讀書目:《宋徽宗之謎》
■ 分享人:張疏流,致公黨溫州市教育總支委員、溫州市第七中學高級教師。
《宋徽宋之謎》是百家講壇主播的一部揭示宋徽宗趙佶生平的紀實傳記,共16集。分別介紹了宋徽宋:意外登基、鞏固皇位、實行新政、重用蔡京、封王童貫、聯金滅遼、匆忙禪位、囚徒生活等經歷和事跡,並敘及他奢靡的生活方式和高超的藝術成就,以及北宋亡國的過程與教訓。
宋徽宗是個皇帝,但更是中國歷史上少有的文學家和藝術家,他創造的書法字體:瘦金體,繪製的花鳥畫、人物畫等都備受世人推崇,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如今遺存的少量作品都是價值連城,曾在香港拍賣行拍出一幅畫近億元人民幣的高價,他更多的作品被珍藏在國家博物館成為無價之寶。宋徽宗還發明了天青色的宋瓷原版,並大力宣傳繪畫藝術,將繪畫引入了科舉考試,著名的「清明上河圖」便是在他的關注下得以繪製完成。他在詩詞創作上也小有建樹,被稱為「小李煜」。
但,這樣一個極有文藝才華的人物,卻獨獨缺少治國的本領,又得到皇帝這個讓人垂涎的位置,於是便上演了一幕由盛及衰,從高高在上的殿堂人物活成低人一等階下囚的人生悲劇。他在位時有多榮耀,遜位時就有多羞辱。在位時有多奢侈,遜位時就有多窮酸。這種從天堂到地獄的感覺,只要是個人,在精神上肯定都是難以忍受的。所以,宋徽宗的結局用「悲慘」二字來形容也毫不為過。在他被送往北方囚禁的路上和在最終囚禁點五國城生活期間,不僅經常短衣缺食,更是不斷地遭受俘虜的非人待遇。比如:被迫參與「牽羊禮」以祭祀金人的祖先。這是一種金人對祖先獻俘虜的儀式:宋徽宗和宋欽宗皇帝父子,以及他們的後宮和臣子3000來人都被迫脫光上衣,披上一張羊皮,跪在金人的祖廟祭祖,男女無異。很多人忍受不了這種恥辱,自殺身亡,其中包括了宋欽宗的皇后。總之,一個亡國之君,苟且偷生,被折磨了十來年後,終於死去,據說死後屍體還被焚燒至半焦後扔入一個水坑中,金人認為這樣可以得到屍油用以點燈。幾十年後,南宋高祖趙構要求將徽宗的靈柩運回宋國安葬時,他從金人那兒收到了一個只有木頭在裡面的豪華棺材,這就是亡國之君的下場。這似乎比南唐後主李煜和樂不思蜀的阿鬥還要不幸得多了。宋徽宗的一生真的應該吸取慘痛的教訓!
教訓一:很多時候,勤奮比聰明更管用。
為什麼一個這麼聰明的人卻不能治理好一個國家?這除了趙佶沒有相應的治國才能之外,更與他貪圖安樂、不思進取的生活態度有關。其實沒有做皇帝的才能只要肯學,也是可以學會怎麼做的,宋徽宗可是一個很有靈氣的人,加之整個國家的智囊團都隨他調遣,只要他願意,隨時可以進步。所以,原因不是他缺少治國的能力,而是他不願意學習這種能力。由此我們得出教訓:人笨一點沒關係,勤能補拙,最忌諱的是自以為聰明,不思進取。這一點,曾國藩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這個清朝的能臣,天生笨拙,參加了很多次的科舉考試,才好不容易當上了官,後來卻由于堅持終身學習,比起那些天資聰慧的少年才子們,反而取得了更大的成就。
教訓二:少交損友,多交諍友。
宋徽宗的失敗還與他的兩個寵臣有關係,蔡京和童貫。
蔡京本人也是個天才,從小就文才出眾,少年及第,官至宰相,後又與宋徽宗結成了兒女親家,幾十年來一直居於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地位,享盡了榮華富貴。據說他家裡光廚子就有幾百個,每個廚子只負責一道做菜程序,比如有的只知道燒魚,有的只知道煮飯,有的只知道炒菜。傳說他家的一個廚子後來流落到民間,別人聽說是宰相家的廚子,都慕名而來,想品嘗一個他做的佳餚,沒想到他卻一個菜也做不了,因為他在宰相家只負責切蔥,把大蔥切成各式各樣的蔥絲,是他的內行,其他的就什麼也不會了。可見蔡京這個宰相對物質的追求有多麼極致!把國家交給這樣物慾的人去管理,還將此人發展成為自己最親密的朋友,宋徽宗的結局早就不言自明了。
童貫是一個太監,一般皇帝對太監都很依賴,自己當甩手掌柜,國家大事任由身邊的僕人辦理,不是很省事嗎?何況宋徽宗的這個太監還會行軍打戰,甚至幫助他平定了方臘起義,又表現得對皇帝百依百順,皇帝要什麼他都會想辦法替他弄到手,所以得到了宋徽宗的極大信任,還被封王封地,成為中國歷史上唯一個被正式封王的太監,真是替同行長臉。可惜也是一個只知道為自身利益而溜須拍馬,將國家安危置於末位的人物。所以宋徽宗把權利交給這樣的人,自然相當於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而那些不惜犧牲自己性命,願意為國家拼死一戰的主戰諍臣,卻被欽、徽二宗不是殺就是貶,最後,終於再也找不到一個保家護國之人了。可見交友不慎,奸忠不分有多危險。
教訓三:揚長避短,做擅長的事情。
試想:如果宋徽宗不是皇帝,一生只安心做一個親王,沉溺於自己喜歡又擅長的事情,也許至少他會成為一個留名千古的大畫家,大書法家,大才子。與王羲之、唐伯虎等人齊名,不失有一個好的結局。而將國家交給善於治國的其他人去管理,也許北宋也不至於滅國了。所以,宋徽宗的失敗還在於他貪圖了不應該貪圖的東西,德不配位,才落得如此下場。因此,人要做擅長的事情,享應享的福,不要貪圖不屬於自己的額外之物。
這三個教訓,對於普通百姓何嘗不是一樣。願我們慎之,戒之!
原標題:《十點讀書丨讀「宋徽宗」》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