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俗語:「男女相親不一樣,一個偷瞄一個望」是啥意思呢?

2020-12-24 老胡說三農

前兩天與一位老農聊起古代男女青年相親的事情。老農說,古代男女相親可與現在不一樣。現代的男女青年已經沒有了封建思想,在相親時都敢於大膽地「審視」對方,看看對方究竟符合不符合自己的審美要求,同時,也敢於當面互相徵詢意見。但在古代的時候,人們的封建思想普遍比較嚴重,尤其是女青年,她們的「嬌羞感」非常足,所以,相親可是一件很麻煩的事情。因此,過去有一種說法,那就是「男女相親不一樣,一個偷瞄一個望」呢!

聽老農說到這裡,我禁不住樂了,感覺這句俗語非常有意思,但我倒沒有弄明白這句俗語的真正意思,於是,便向老農請教。老農告訴我說:

所謂的「相親」,就是男女雙方父母在訂婚前安排男女青年的一次會面。在宋朝吳自牧所著的 《夢粱錄·嫁娶》一文中有這麼一段話:「然後男家擇日備酒禮詣女家,或借園圃,或湖舫內,兩親相見,謂之相親。」意思是:男女青年經媒人牽線後男方家庭會選擇一個吉日並備上酒水、禮品送往女方家庭,然後將女孩子邀約出來,或者在公園中,或者在湖舫內與男孩子見面。這個過程,就叫「相親」。

其實,民間相親大多都在女方的家裡或女方的親戚家進行。在相親之前,媒人會與男女青年分別溝通相親的過程。當男女青年明白了過程之後就開始相親了。一般來說,男女青年會拉開3-5米的距離,或坐著或站著進行相親。

由於女青年比較嬌羞,是不敢正眼看男方的,她們一般會採用偷瞄的方式「瞟」幾眼男青年,看一個大概就行了;而男青年呢?嬌羞感就會少一些,他們一般敢於「直眼」望著女青年,甚至有不看清楚不罷休的可能。因此,民間便有了「男女相親不一樣,一個偷瞄一個望」的說法。

正常情況下,男女青年互相「瞄」或「望」的時間也僅僅只有一分多鐘。這個過程結束後,媒人會分別徵詢男女青年和家長的意見。倘若雙方都彼此滿意,媒人便會讓男女青年二次相親。這個過程也就是「真切」見面和互相溝通交流的過程,因此,媒人便會將男女青年相距的距離安排的近一些,大約互相之間相處有一米的距離,並且,這個過程會在屋子裡或窯洞裡進行。時間大約會安排10分鐘左右。10分鐘過後,媒人便會來到相親現場,宣布相親儀式結束。然後媒人便會先送走男方以及男方的家人,並自己留下來與女方及女方的父母再進行一次溝通。當確認女方及家人同意這門親事之後,媒人就會將男方家庭事先交給自己的「見面禮」錢交給女方的父母;否則,就不會給「見面禮」錢了。

這就是古代男女相親的一個大概過程。

當然,這個男女相親過程也不僅僅存在於古代,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之前,一些農村的相親過程也是這個樣子的。後來,隨著男女青年思想的進一步解放,這種相親的儀式也就沒有了。

哦,這句俗語的意思原來是這樣的啊!聽了老農的解釋,我才算是明白了這句俗語的意思。看起來老一輩的男女青年想走進婚姻的殿堂還是挺不容易的呢!

相關焦點

  • 農村老話:「遠看美女近看郎,先瞧田地後瞧房」,是啥意思呢?
    導讀:農村老話:「遠看美女近看郎,先瞧田地後瞧房」,是啥意思呢?農村的俗語老話有很多,這些俗語老話是村民茶餘飯後的談資笑料,有的因為具有很深的道理存在,直到現如今依然被參考使用。所以俗語也被叫做十句俗語九句真。
  • 農村有句老話「五十望人三不爭,六十望棺三不有」是啥意思呢?有...
    農村有句老話「五十望人三不爭,六十望棺三不有」是啥意思呢?有道理嗎? 農村中流傳著很多朗朗上口的俗語,這些俗語都是老一輩的人們在生活和勞作中總結出來的經驗和教訓,俗語的覆蓋面很廣,其中有很多是和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五十望人三不爭,六十望棺三不有」,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老話還在理嗎?
  • 農村俗語「驢馬共槽,馬瘦驢不瘦」啥意思?為何馬瘦驢不瘦呢?
    摘要:農村俗語「驢馬共槽,馬瘦驢不瘦」啥意思?為何馬瘦驢不瘦呢?文/農夫也瘋狂在你們村裡還有人養馬或者是養驢嗎?因為我們這裡地處比較偏僻,在以前村子裡不僅養牛的很多,而且還有很多人養驢,就連養馬的也有幾家,養殖這些大型的牲畜主要是用它們來拖拉一些糧食。
  • 農村有句俗語「五十望人三不爭,六十望棺三不有」,是啥意思,有道理...
    農村有句俗語「五十望人三不爭,六十望棺三不有」,是啥意思,有道理嗎? 過去農村有一句俗語叫做「五十望人三不爭,六十望棺三不有」,下面我給大家逐一解釋一下: 「五十望人三不爭」意思是:「五十」指的是50歲,有句話叫做「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耳順」,這裡的「望」指看見,接近的意思。
  • 大寒將至,農村俗語「大寒一夜星,穀米貴如金」,啥意思呢?
    導讀:大寒將至,農村俗語「大寒一夜星,穀米貴如金」,啥意思呢?時間過得飛快,大寒節氣也隨即而來,今年的大寒節氣正逢臘月初八。臘八在民間是被認為是小年。也是一個傳統的祭祀節日,臘八到來,不但要喝臘八粥,而且還要祭灶王。
  • 農村建房有講究,俗語「大房門前小破屋,三年一場哭」,啥意思?
    在農村,建房俗語「大房子門前小破屋,三年一場哭」啥意思?我們農村建房都喜歡建設一棟兩三層的樓房,而且都會把房子門前做的很寬敞。但是有時候人們認為在大房子面前卻有一個小小的破房子沒有拆除,並且一直擋住了門前的視線。那麼就會被認為不好和不吉利。這就是「大房門前小破屋」俗語的前面一句。
  • 農村常說:「三十望子,四十望財,五十望人」,到底啥意思?
    「俗」字蘊含了,很多令人捉摸不透的學問。由古代社會流傳至今的俗語文化,雖然透露著濃濃的鄉土氣息,但是卻蘊含了很多人生大道理。  俗語「三十望子,四十望財,五十望人」,雖然從表面上來看有點不知所云。但當大家了解其中的深意之後,就會發現原來社會是如此現實。  時間如流水,來也匆匆去也匆匆,三十而立、四十不惑再到五十知天命,人生就這樣如流水一般消逝,看完這句俗語,什麼年齡段幹什麼事,大概心裡就有數了。
  • 農村俗語:院前生瑞草,好事來若無,說的啥意思,啥是瑞草呢?
    在農村生活,家家都有院落,院落是人們常年居住和從事各種生產活動的地方,也代表著農村的具體特徵和特有的文化,所以農村生活的人都比較重視自己的院落設計和整理,是非常重要的地方,院前生瑞草,好事來若無,就是民間百姓根據日常最重要常見最常的院落作為比喻來總結出一些生活的道理。
  • 明年辛丑年,農村俗語「寡婦遇金牛,餓死雞和狗」,啥意思呢?
    導讀:明年辛丑年,農村俗語「寡婦遇金牛,餓死雞和狗」,啥意思呢?今年的庚子鼠年即將要過去,對於今年一年所發生的事,也註定了今年是一個不平凡的一年。明年是辛丑牛年,農村有句俗語叫做「寡婦遇金牛,餓死雞和狗」,這句俗語描述的是什麼意思呢?
  • 農村俗語「一個兒子不老,兩個兒子沒家」是啥意思?道出社會現實
    那麼,農村俗語「一個兒子不老,兩個兒子沒家」,說的是啥意思?這其中就道出了比較實在的社會現實,令人深思,發人深省。所謂「一個兒子不老」的意思是說,那些只有一個兒子的老人們,看起來都不怎麼顯得老,或者說仍然像中青年人一樣,整天忙這忙那,似乎還是幹勁十足的樣子。實際上這句話的背後,其含義還是比較豐富和深刻的。
  • 農村俗語:「女人菜籽命,好壞都靠碰」啥意思?現如今已不再適用
    農村俗語:「女人菜籽命,好壞都靠碰」啥意思?不知道大家對俗語是否有所了解,那在這裡小編就來考一考大家,小時候在老家經常聽到「女人菜籽命,好壞都靠碰」這句俗語,不知道大家是否清楚是什麼意思?如果不清楚的話,那就跟小編一起看下去吧。
  • 農村俗語:「娶親不找『半個』人,迎親不走屋後門」,是啥意思?
    俗語是漢語詞彙中為群眾所創造而且在群眾中口口相傳的一種語言單位。這種語言具有通俗、簡練和形象化的特點,能夠被許多群眾所接受。一般來講,大部分俗語都比較易於理解,但也有一少部分俗語卻有些晦澀難懂。比如,農村有這麼一句俗語:「娶親不找『半個』人,迎親不走屋後門。」就是比較難懂的一句農村俗語。
  • 農村俗語:「男怕五月,女怕臘月」說的啥意思,為什麼要怕呢
    農村俗語:「男怕五月,女怕臘月」說的啥意思,為什麼要怕呢今天是5月31日,農曆的閏四月初八,由於今年是雙月年,情況比較特殊的,如果按照往年的這個時節,應該進入了農曆的五月份。而五月這個季節,不冷也不是太熱,我還是比較喜歡這個五月份的。
  • 農村俗語「富家不娶身無肉」,說的啥意思?古人談男女結合的講究
    農村俗語「富家不娶身無肉」,說的啥意思?古人談男女結合的講究每個時代都有自己特有的審美觀,最為普遍的就是被大眾接受程度最高的。當然,整體之中也有個體,所以觀念沒有絕對的對錯之分,只要不違背公序良俗,那就是一個可以被大家接受的價值觀。
  • 農村俗語「女怕摸腰,男怕摸頭」是啥意思?為什麼不能摸?
    「女怕摸腰,男怕摸頭」這句農村俗語大家都聽過吧?有的地方也直接簡稱為「男人頭,女人腰」,那麼這句俗語是啥意思?為什麼摸不得,假如摸了又如何?女怕摸腰在古代,男女授受不親,別說摸女人腰,就是牽手也會遭到鄰居或者旁人非議的,除非是自己的丈夫或者母親才可以摸自己的腰,為什麼呢?因為對於女人來說,腰部是身體上除了胸部和臀部以外最敏感的部位,只能是自己最親近的人才可以摸,其他人如果摸了腰,那就是非禮,就是耍流氓,就是圖謀不軌。
  • 農村俗語「房上加房,門口開塘,家敗人亡」,是啥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俗語「房上加房,門口開塘,家敗人亡」,是啥意思,有道理嗎?在農村裡,蓋房子也是有講究的。特別是以前,一些人在蓋房的時候,首先是選好一個好位置,而他們選用的位置也是經過高人指點以後才動工程。而在蓋房屋的時候也是一次成型,什么正屋啊、側屋啊、大門啊也要一次建設好。
  • 農村俗語:「母牛『相親』總失敗,多多飼餵女婁菜」,是啥意思?
    近些年來,養殖肉牛的形勢一直不錯,許多肉牛養殖戶都賺了一個盆滿缽滿。因此,從來沒有從事過養牛業的李大哥也動心了。於是,李大哥便拿出了半生積蓄到集市上購買回來了一頭母牛,試圖利用母牛下仔賺錢。因為這頭母牛一旦看見公牛總會躲得遠遠的,顯現出一副「害羞」的樣子,一旦公牛向它走來,它就會撒腿跑開,從來不願意與公牛呆在一起,所以,想靠它下一頭牛仔恐怕是不可能了。對於母牛身上存在的這種情況,還怎能不令李大哥失望呢?今年夏天的一天,李大哥在與一位老農聊天的時候聊到了自家母牛的身上。當李大哥講完自家母牛身上存在的問題後老農開言了。
  • 農村俗語30望子,40望財,50望人是什麼意思?有什麼講究?
    在農村,一個人一生,分了很多時間段,每一段都有不同的追求,不同的嚮往。因此農村人就形成了這樣一句俗語,「30望子,40望財,50望人」。這句俗語就展現了農村人從30歲到60歲之內的奮鬥過程。~~農村人一生奮鬥過程大概是這樣的。
  • 農村俗語「男凹女凸,不寡就孤」,指的是啥呢?老話說的在理嗎?
    導讀:農村俗語「男凹女凸,不寡就孤」,指的是啥呢?老話還是很在理在農村生活,聽到最多的莫過於是一些朗朗上口的俗語老話,直到現在我們平時做錯什麼事,通常就會有人說:看看,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所以說老話有的時候還真能起到一定的作用,尤其是一些流傳甚久的俗語,更是被大家戲稱為十句俗語九句真。當然也並非所有的俗語都有存在的價值,隨著時間的流逝,生活的改變,很多俗語已經失去了存在的意義,只能被作為茶餘飯後的談資,在閒暇之餘被大家津津樂道。
  • 農村俗語:「寧可墳頭過夜,不待空宅老屋」,這句話是啥意思?
    農村俗語:「寧可墳頭過夜,不待空宅老屋」,這句話的主要意思是什麼?在農村裡,墳頭和空宅老屋都是常見的。而這兩處地方沒有特別的原因,沒有人來的,所以這兩處毫無人氣的地方,給人的感覺也是陰森而又荒涼的。但是老祖宗的俗語也是無處不在的,關於墳頭和空屋的俗語自然也有幾個,比如說「天空莫做屋,地空莫葬墳」,還有「墳前門,屋後水」等。但是老祖宗還有一句農村俗語,是「寧可墳頭過夜,不待空宅老屋」,那麼這句農村俗語說的又是什麼意思呢,有哪些道理?李子來回答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