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俗語「驢馬共槽,馬瘦驢不瘦」啥意思?為何馬瘦驢不瘦呢?

2021-01-12 農夫也瘋狂

摘要:農村俗語「驢馬共槽,馬瘦驢不瘦」啥意思?為何馬瘦驢不瘦呢?

文/農夫也瘋狂

在你們村裡還有人養馬或者是養驢嗎?因為我們這裡地處比較偏僻,在以前村子裡不僅養牛的很多,而且還有很多人養驢,就連養馬的也有幾家,養殖這些大型的牲畜主要是用它們來拖拉一些糧食。因為以前農村裡還沒有馬路,都是一些羊腸小道。有一些物品要從外面運進來確實比較麻煩,所以如果家裡面養有驢或者馬,那就要輕鬆很多。

近兩年因為農村裡都對道路進行了硬化,基本上每個村子裡都有通車了。所以驢和馬這些牲畜也就淡出了人民的視線了,很少能見到了。今天農夫要和大家分享的這句俗語,也是和驢有關哦。俗語「驢馬共槽,馬瘦驢不瘦」是什麼意思呢?為何馬瘦驢不瘦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這句俗語的字面意思很通俗易懂,是說如果把驢和馬這兩種動物放在一起餵養的話,那麼時間久了就會發現,驢是長得越來越肥壯了,而馬卻逐漸瘦下來了。這是為何呢?驢和馬不能一起餵養嗎?

對於這句俗語,以前養過馬和驢的朋友都是比較清楚的。把馬和驢一起餵養,驢越長越肥,而馬卻越餵越瘦了,這是兩種動物的習性不同造成的。

首先驢的脾氣比較暴躁,而馬卻是比較老實的。雖然馬的個頭要比驢的大一些,但是驢卻會欺負馬。生活中常用「倔驢」、「犟驢」來形容一個人的脾氣很倔強,確實是這樣驢這種動物的脾氣就很倔強的。你必須依著它的脾氣來,不然它們就會「發脾氣」的。而馬雖然個頭很大,但是卻是相當溫順的。俗話說「人善被人欺,馬善被人騎」,由此可見馬是很溫順的。而把脾氣暴躁的驢和溫順的馬關在一起餵養,那馬就只能是被欺負的命了。天天被欺負,心情不好,能長得胖嗎?

其次是馬很愛乾淨,不會吃有氣味的食物。在很多的影視劇中我們也看到,經常有馬的主人給馬洗澡。而驢就不一樣了,它們不太講衛生,並且身上還有一股氣味。這樣它們在吃食的時候,還會把這些氣味沾染到草料上。這些被驢身上氣味「汙染」了的草料,馬是不會吃的,所以馬能吃的草料有限了,能長得胖嗎?老話還說了「人無橫財不富,馬無夜草不肥」,馬經常吃不飽,所以自然就慢慢瘦下來了。

古人的這句俗語是在告訴我們,餵養動物就不能偷懶,不能因為這馬和驢兩種動物看起來很像,吃的食物也差不多,就為了貪圖省事、方便,就把它們關在一起來餵養,這樣其實是並不利的。在生活中也是這樣,有些人就是為了圖方便,最後卻事倍功半。

在農村裡關於驢和馬的俗語還有很多,比如「驢摔輕,馬摔重,騾子摔人要人命」,其描述的是人從這三種不同的牲口上摔下來的受傷程度的。從驢子身上摔下來,一般沒什麼事,而從馬上摔下來情況就要嚴重一些,可能斷胳膊、腿也是很常見的。而在騾子身上摔下來就不一般了,很有可能會要人命。至於具體原因,你知道是什麼嗎?這句老話有道理嗎?歡迎大家留言告訴小編!喜歡文章的朋友們,記得點讚、分享和關注農夫也瘋狂,每天都會為大家免費分享一些農村的好玩、有趣的事情,謝謝大家!(圖片來源於網絡,侵權致謝)

相關焦點

  • 新年將至,農村俗語「好男有毛怕初一,好女有膘怕十五」啥意思?
    在農村裡有很多的俗語,比如說有的俗語是關於天氣的,在以前的時候,你農民耕種都是依靠天氣來判斷未來的天氣如何,有的時候俗語就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讓農民在對天氣的判斷上進行了甄別,這樣就可以提前做好準備,還有的俗語是關於人物的描述,比如這句俗語就是關於說人的,「好男有毛怕初一,好女有膘怕十五」這句俗語你知道是什麼意思嗎?
  • 農村俗語:「人窮莫與親來往,馬瘦別在軍中行」說的是啥意思?
    在咱們農村,有這麼一句俗語-----「人窮莫與親來往,馬瘦別在軍中行」,說的就是這個意思。「什麼?咱農村還有這麼一句俗語?這句俗語說的是什麼意思呢?」我不解地問。老農說:咱農村的確是有這麼一句俗語。如果你不知道這句俗語的意思,我就給你絮叨絮叨。
  • 在農村,老人常說:「馬驢同槽,瘦馬不瘦驢」,什麼意思?
    農村美好的田園生活,一直以來都是文人筆下,詩意棲居、安放鄉愁的地方,最近這幾年,隨著物質生活的日益豐富,越來越多的城市居民,都想來農村生活或者居住,一方面是農村的空氣清新,環境優美,另外一方面是因為,農村的人情味確實很濃,鄰裡之間也相處的十分融洽,尤其是忙完了一天工作以後,大家都喜歡聚在大街上,談一談感情,嘮一嘮家常。
  • 農村俗語:「壽不送煙,喪不補禮」,什麼意思?背後有啥講究呢
    我們作為禮儀之邦,在規矩和禮數上一直都非常的講究,在婚喪嫁娶方面更是特別的講究,這一點在農村體現得淋漓盡致,不過即便同是農村,在各方面都有一定的差異,且不說南北兩地之間的區別,就是不同的縣城不同的村之間的習俗都有一些區別,俗話說「十裡不同風,百裡不同俗」便是這個意思。
  • 為何俗語說:「驢馬同槽,瘦馬不瘦驢」?背後是什麼道理?
    為何俗語說:「驢馬同槽,瘦馬不瘦驢」?背後是什麼道理?愛情、親情和友情是人生在世最難割捨的三種情感。關於愛情,我們想要找到一個能與之白頭偕老的人並不容易,但也並不難;關於親情,從一出生就註定了我們應該擁有怎樣的家人;關於友情,高山流水知己難求,友情需要尋找也需要經營。
  • 農村俗語「門前不栽樹,屋後不開窗」是啥意思?老話還在理嗎?
    在農村流傳著很多朗朗上口的俗語,這些俗語都是老一輩的人們在生活和勞作中總結出來的經驗和教訓。俗語的覆蓋面很廣,其中有很多俗語是和我們居住的房屋和環境有關係,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門前不栽樹,屋後不開窗」,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老祖宗的話還在理嗎?
  • 三農:俗語裡的男人婚後易瘦,女人婚後易胖是啥意思,一起來看看
    又到了皮皮小編和大家一起分享農村裡面的奇聞趣事,以及農村裡面的那些有趣且包非常有意義的一些農村俗語的時間了,相信大家也都知道,我國的農村裡面有非常多的文化,也有非常多的民俗習慣,而且大家都經常說我國的俗語能夠」育人「,下面就跟和小編一起來看看這些俗語都有著什麼樣的意義和道理吧!
  • 農村俗語「馬驢同槽,瘦馬不瘦驢」,為啥這樣說?有根據嗎?
    長久以來,農村給人的印象是清淨悠閒,尤其是冬季夜晚的農村,一場大雪落下,整個村莊仿佛沉睡了一般,偶爾能聽到幾聲土狗的吠叫聲,以前農村人口密集,大家都守著幾畝田地過日子,家裡面養些雞鴨鵝,偶爾改善一下生活,那時候的生活可以說得上清貧,一碗肉就能讓孩子高興許久。
  • 農村俗語『寧可讓狗咬,不敢讓鵝擰』,什麼意思呢?有啥道理?
    鵝是農民養殖家禽的一種,它們外表的樣子非常漂亮,白色的羽毛,紅色的額頭,在水裡優雅的遊著,可是鵝可是一種對領地佔有欲極強的動物,一旦有人踏進它們的領土,它們就會追著跑著去『擰』人,而且咬住住不鬆口,農村有句俗語『寧可讓狗咬,不敢讓鵝擰』,又是啥意思呢?
  • 大寒將至,農村俗語「大寒一夜星,穀米貴如金」,啥意思呢?
    導讀:大寒將至,農村俗語「大寒一夜星,穀米貴如金」,啥意思呢?時間過得飛快,大寒節氣也隨即而來,今年的大寒節氣正逢臘月初八。臘八在民間是被認為是小年。也是一個傳統的祭祀節日,臘八到來,不但要喝臘八粥,而且還要祭灶王。
  • 俗語「男不帶天,女不帶仙」啥意思?為何孩子取名不能「太大」?
    俗語「男不帶天,女不帶仙」啥意思?為何孩子取名不能「太大」?我國是有著悠久歷史的文明古國,而中國的文化更是博大精深。不說其他的,光是給孩子取名字就是很有講究的。在農村裡過去取名字是很講究輩分的,也就是按照輩分來取名字,其中姓氏和中間那個字就是固定的了,只要想好後面一個字就行。這樣雖然縮小了取名的範圍,但是卻也有好處的,那就是同一個宗族的人,只要知道名字就會知道它的輩分,這樣也就不會亂了輩分,然而如今按照輩分取名在農村也過時了。說到給孩子取名,相信不少家長都有聽說過俗語「男不帶天,女不帶仙」,到底是啥意思呢?
  • 農村俗語「三不豪四不富,五不娶六不嫁」啥意思?有沒有道理?
    我國的民間文化成長於廣袤的華夏大地上,受眾之廣,風格之鮮明,得到世界各國人民的喜愛,特別是民間的俗語文化,更是得到了廣大民眾的認同,並且在時代的延續中,不斷的融入時代特色文化的元素。我想這也是俗語歷經千年不衰,並散發燦燦金光的原因吧。
  • 俗語:「不嫖莫轉,不賭莫看」,啥意思?有道理嗎
    生活在農村的朋友,對俗語都很熟悉,因為家中的老人經常會說上幾句。俗語在農村很流行,因為他語言簡單易懂,沒有那麼深奧,不想詩詞歌賦那麼辭藻華麗,讓人很難理解其中深意。俗語內容雖然簡單,大部分都是幾個字而已,但是一字千金,其中包含很深刻的道理,如果領悟到其中的真正含義,對我們的人生道路有很大幫助。
  • 農村俗語「親家登門,不值半文」,啥意思呢?有沒有道理呢?
    本文由百家號《三農風採》原創大家好,歡迎來到三農風採,帶你了解更多的農村人和事。如果想持續收到本欄目,請點上方藍色字「關注」。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是:農村俗語「親家登門,不值半文」,啥意思呢?有沒有道理呢?
  • 農村俗語:「寧種『老鼠愁』,不種『冠蓋頭』」,是啥意思?
    在咱們農村,就有這麼一句農村俗語----「寧種『老鼠愁』,不種『冠蓋頭』」。由此可見,許多農民朋友還是懂得法紀的。 「什麼?咱們農村還有這麼一句俗語?這句俗語所要表述的意思是什麼呢?」我不解地問。
  • 農村俗語:「客廳不掛先祖像,院中不栽『狼牙棒』」,是啥意思?
    前兩天上網,看到了這麼一句農村俗語:「客廳不掛先祖像,院中不栽『狼牙棒』」。由於這句農村俗語有些晦澀難懂,因此,無論怎麼思索,我都沒有弄明白這句俗語所要表達的意思。於是,只好向一位老農進行了請教,老農告訴我說,這句俗語的意思是這樣的:
  • 農村俗語:「寧可墳頭過夜,不待空宅老屋」,這句話是啥意思?
    農村俗語:「寧可墳頭過夜,不待空宅老屋」,這句話的主要意思是什麼?在農村裡,墳頭和空宅老屋都是常見的。而這兩處地方沒有特別的原因,沒有人來的,所以這兩處毫無人氣的地方,給人的感覺也是陰森而又荒涼的。但是老祖宗的俗語也是無處不在的,關於墳頭和空屋的俗語自然也有幾個,比如說「天空莫做屋,地空莫葬墳」,還有「墳前門,屋後水」等。但是老祖宗還有一句農村俗語,是「寧可墳頭過夜,不待空宅老屋」,那麼這句農村俗語說的又是什麼意思呢,有哪些道理?李子來回答一下。
  • 農村俗語:「笑貧不笑娼,救急不救窮」啥意思,值得讓人深思!
    農村俗語:「笑貧不笑娼,救急不救窮」啥意思,值得讓人深思!俗語是一種比較口語化的語言,在我們日常生活中經常會運用到。它是勞動人民通過長期的摸索不斷總結出來的,通俗易懂很容易被大家記住。俗語常常被大家稱為常言,俗話。
  • 農村俗語「笑破不笑補,笑髒不笑土」是啥意思?
    農村俗語像浩瀚的海洋,說不完道不盡。由於地域關係、民族關係、方言關係等等因素,各地方言各有非常大的區別,因此造成農村俗語多樣性、地區性、民族性和特殊性。這些都是各地不同的民俗而產生不同的俗語,有的淵源流長,長期傳承,有的曇花一現,時過境遷。
  • 農村俗語「七不出門,八不歸家」是啥意思?為何逢八不能歸家?
    在農村流傳著很多朗朗上口的俗語,這些俗語都是老一輩的人們在生活和勞作中總結出來的經驗和教訓。俗語的覆蓋面很廣,其中有很多俗語是和我們的生活有關係,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七不出門,八不歸家」,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