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俗語:「客廳不掛先祖像,院中不栽『狼牙棒』」,是啥意思?

2021-01-20 騰訊網

前兩天上網,看到了這麼一句農村俗語:「客廳不掛先祖像,院中不栽『狼牙棒』」。由於這句農村俗語有些晦澀難懂,因此,無論怎麼思索,我都沒有弄明白這句俗語所要表達的意思。於是,只好向一位老農進行了請教,老農告訴我說,這句俗語的意思是這樣的:

一、客廳不掛先祖像

先祖,也稱為祖先,泛指自己已故的祖輩。

唐朝韓愈在 《感二鳥賦》中稱:「幸生天下無事時,承先人之遺業。」由此可見,先祖是為我們後輩創下了千古基業的功臣。因此,我應該對先祖懷有一份崇敬之情。

客廳是主人與客人會面的地方,也是房子的門面,同時,也是人們日常生活中使用最為頻繁的場所,應該屬於「嘈雜之場所」。

先祖長眠於地下後,是需要有一個潔淨、清淨的地方來安息的。而客廳卻並不是一個潔淨、清淨的場所,一旦將先祖的遺像掛在客廳內,就顯得對先祖不太尊重,從而會導致別人詬病。

另外,許多家庭都有小孩子,而小孩子往往童言無忌,一旦在他們看到先祖的遺像後說出一些不太好聽的話,也會使大人感到心情不爽。因此,客廳中是不適合懸掛先祖的照片的。

那麼,將先祖的照片懸掛在什麼地方比較合適呢?

據老年人們講,應當將先祖的照片或畫像懸掛在少有人進入且乾淨、清淨的房間內,這樣的房間內少有外界的幹擾,便於先祖安息。同時,也顯得後輩們對先祖非常尊重。

二、院中不栽「狼牙棒」

所謂的「狼牙棒」,是指那種身上帶刺的植物。比如,花椒樹、皂角樹、月季花等都是帶刺的植物。

那麼,庭院中為何不適合栽植這一類帶刺的植物呢?

凡是身上帶刺的植物都有一個缺陷,那就是容易扎傷人。在以前,曾經發生過這樣一場事故。某村的張某家裡栽植了一叢月季花。有一天夜裡,張某喝過酒後回到了家裡,當張某走到月季花叢旁邊的時候,居然因醉酒而倒在了月季花叢上。由於當時是夏天,張某因天熱而沒有穿上衣,從而導致自己的上半身被月季花的刺嚴重劃傷。不但給張某帶來了肉體上的痛苦,而且,也使張某花去了100多元的醫藥費。從此以後,張某認為自己在庭院中栽植月季花是一種嚴重的錯誤。

現在的許多家庭中都有小孩子,而許多小孩子都天生頑皮,都喜歡嬉戲打鬧。如果小孩子在嬉戲打鬧的過程中碰到了帶刺的植物,那麼,就會給小孩子的身體帶來傷害。如果這種傷害不大還倒罷了;而一旦傷害比較大又該怎麼辦呢?正是鑑於此,民間認為,庭院中是不適合栽植像「狼牙棒」一樣的植物的。

以上所言,就是這句俗語所要表達的大概意思。

聽了老農的講解後,我總算是弄明白了這句俗語所要表達的意思。由此看來,勞動人民的生活經驗還是蠻豐富的呢!

相關焦點

  • 農村俗語:「門前不栽『耷拉樹』,院中不掛紅白布」,是啥意思?
    前兩天上網,看到了這麼一句農村俗語:「門前不栽『耷拉樹』,院中不掛紅白布」。雖然我對這句俗語認真研究了好久,但還是沒有能夠研究出這句俗語的意思來,於是,便向一位老農進行了請教,老農告訴我說,這句俗語的意思是這樣的:
  • 俗語「門前不栽耷拉樹,院中不掛紅白布 」到底啥意思?
    小時候奶奶最疼我了 ,爸爸媽媽總是出去幹活,把我放在奶奶那裡,奶奶讀過幾年書,認得一些字 ,奶奶你經常給我講一些農村的俗語老話。奶奶對我說過這樣一句農村俗語,「門前不栽耷拉樹,院中不掛紅白布」,這句俗語到底什麼意思呢 ?門前不栽耷拉樹,耷拉樹,就是一種橫向生長的樹木 ,有些樹木長著長著,橫向延伸 。
  • 農村俗語「寧掛虎王,不掛死像」是啥意思?「死像」是指什麼?
    農村俗語「寧掛虎王,不掛死像」是啥意思?「死像」是指什麼?農村的很多老話都往往是話糙理不糙,而「寧掛虎王,不掛死像」這句老話就是如此。那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什麼是「虎王」?「死像」又是指什麼呢?這句俗語是和家中所掛畫像禁忌相關的,其中「虎王」則是指老虎的畫像,而「死像」指的是死去親人的相片。在過去,很多地方都有著在客廳裡不能懸掛老虎畫像的習俗,比如在民間也有著「虎在中堂,家破人亡」的說法,意思是說把老虎的畫像掛在客廳裡,那是非常不吉利的,很有可能會給家裡人帶來厄運。因此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寧願在客廳裡掛老虎的畫像,也不要擺放死去親人的照片。
  • 農村俗語:「門前不栽『耷拉樹」,是啥意思?
    前兩天上網,看到了這麼一句鄉村俗話:「門前不栽『耷拉樹』,院中不掛紅白布」。雖然我對這句俗話仔細研討了好久,但仍是沒有可以研討出這句俗話的意思來,於是,便向一位老農進行了討教,老農告訴我說,這句俗話的意思是這樣的:一、門前不栽「耷拉樹」所謂的「耷拉樹」,是部分地區民間的一種說法,其實,是指「彎腰樹」的意思。
  • 農村俗語:東不栽榆,西不栽桃,前不栽桑,後不栽柳,什麼意思?
    父親經不住再三地乞求,終於在門口東邊栽上了一課榆樹,可是還沒過兩天,奶奶就找人把樹給砍了,並且還念念有詞的說「東不栽榆,西不栽桃,前不栽桑,後不栽柳」,直到長大後才明白這句話的意思。其實農村人家門口種樹是一種文化,有著許多的說辭和講究,比如說「前不栽桑,後不栽柳,院中不栽鬼拍手,前不栽松,後不栽棕,以及」前不栽杏,西不栽桃「等等類似的俗語非常所,今天這句東不栽榆,西不栽桃,前不栽桑,後不種柳是一種比較普遍的說法,源於人們對一些傳統習俗,以及一些科學觀點的認知。第一,東不栽榆。
  • 俗語:「門前不種『臥地樹』,院中不堆『瘮人石』」,是啥意思?
    前兩天上網,看到了這麼一句農村俗語:「門前不種『臥地樹』,院中不堆『瘮人石』」。由於在下才疏學淺,雖然在我看到這句農村俗語後對這句農村俗語著實是思忖了好久,但還是沒有能夠思忖出這句俗語的意思來,無奈之下,只好向一位老農進行了請教,老農告訴我說,這句俗語的意思是這樣的:一、門前不種「臥地樹」所謂的「臥地樹」,是指那些橫著生長的一種樹木。這種樹木因為種種原因而不向上生長,它們會橫著生長,從而給人們的正常生活帶來諸多的困擾。
  • 俗語「前不栽桑,後不栽柳,門前不栽鬼拍手」,到底是啥意思?
    在我國河南省開封一代的農村裡,有一首俗語流傳至今,那就是「前不栽桑,後不栽柳,門前不栽鬼拍手(也可稱作呱噠手)。」桑樹、柳樹是常見的樹木,我們都認識,那麼俗語中提到的「鬼拍手」又是什麼呢?還有為什麼不能在屋前栽種桑樹呢?又為何不能在屋後種植柳樹呢?這「鬼拍手」又為什麼不能栽在門前?
  • 農村院中栽樹有講究,俗話「院中樹一片,妻兒不相見」是啥意思?
    不論做什麼都是有講究的,農村的環境好,生活情景和諧,花草樹木讓空氣美好、生活舒服。然而農村的俗話卻說「院中樹一片,妻兒不相見」,這一看就不是什麼好話,怎麼在院子中栽樹還不好嗎?聽我慢慢的到來。其實在農村,但凡是有院子的農家,基本上院子裡都會栽有不同數量的樹木,院子越大,樹木就越多。現在是冬天,樹木基本上都是光禿禿的。然而一到了春夏,院子裡就會生機盎然,縱然太陽直射,樹底下也還是比較的清涼。我們家院子裡就有一棵銀杏樹,這是我二十多年前親手栽的,其實一共栽了四棵,但只有一棵活了下來。
  • 農村俗語「虎到中堂,家敗人亡」是啥意思?老祖宗的話有道理嗎?
    在農村流傳著很多朗朗上口的俗語,這些俗語是老一輩的人們在生活和勞作中總結出來的經驗和教訓。俗語的覆蓋面很廣,其中有很多俗語是和我們居住的房屋有關係,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虎到中堂,家敗人亡」,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老祖宗的話有道理嗎?
  • 農村俗語:「端飯碗中不插筷,睡覺雙腿不綁帶」,是啥意思?
    前幾天與一位老農聊天時聊到了農村規矩的話題上。老農說:在咱們農村有這麼一句俗語----「端飯碗中不插筷,睡覺雙腿不綁帶」。由此可見,咱們農村的各種規矩還是非常多的。「什麼?咱們農村還有這麼一句俗語?這句俗語所要表達的是什麼意思呢?」我不解地問。老農說:在咱們農村,的確是有這麼一句俗語。至於說你不知道這句俗語所要表達的究竟是什麼意思。我可以給你絮叨絮叨。接下來,老農開始給我講解起這句俗語來。
  • 農村俗語「驢馬共槽,馬瘦驢不瘦」啥意思?為何馬瘦驢不瘦呢?
    摘要:農村俗語「驢馬共槽,馬瘦驢不瘦」啥意思?為何馬瘦驢不瘦呢?文/農夫也瘋狂在你們村裡還有人養馬或者是養驢嗎?因為我們這裡地處比較偏僻,在以前村子裡不僅養牛的很多,而且還有很多人養驢,就連養馬的也有幾家,養殖這些大型的牲畜主要是用它們來拖拉一些糧食。
  • 農村俗語:「臘月不建房,七月勿挖塘」,是啥意思?
    前兩天上網,看到了這麼一句農村俗語:「臘月不建房,七月勿挖塘」。由於在下才疏學淺,雖然我對這句俗語所要表述的意思仔細揣摩了好久,但還是沒有揣摩出這句俗語的意思來,於是,便向一位老農進行了請教,老農告訴我說,這句俗語的意思是這樣的:一、臘月不建房臘月是農曆的最後一個月份。按照《風俗通義》中的解釋,臘月的「臘」有兩層意思。
  • 農村老農說:「雞不三年,犬不六載」,啥意思?有道理嗎?
    在農村,經常能見到養殖牲畜的農家,像是養點雞鴨鵝,或者貓貓狗狗之類。農民養雞,主要是為了收雞蛋,農民養狗,主要是用在看家護院。現在因為環保的要求高了,所以養豬的少了許多。農村有不少俗語,就是關於這些養殖牲畜的,像是「雞三狗四」,「雞不六載,狗無八年」,「貓來窮,狗來富」等等很多,今天就挑兩個來說一說。在你家農村有沒有流行著一句「雞不三年,犬不六載」?這裡說的三和六,都是壽命。動物的壽命和人類比起來,比較短壽。拿它們六七年的壽命來講,放在人的身上,大體相當於我們六七十歲了。
  • 俗語「門前一棵柳,金銀財寶往家走」啥意思?
    俗語「門前一棵柳,金銀財寶往家走」啥意思?文/農夫也瘋狂柳樹在南方比較少見,很少有人專門栽種柳樹,但是在北方卻是十分常見的植物,一些河邊、湖邊、小路兩邊都會大量種植。由於這種樹對生長環境也不怎麼挑剔,適應能力和生命力都很強,所以在北方的很多道路兩邊,更是會被當做觀賞樹來種植。在民間還流傳著「有心栽花花不開,無心插柳柳成蔭」的經典名句。
  • 農村俗語『寧可讓狗咬,不敢讓鵝擰』,什麼意思呢?有啥道理?
    鵝是農民養殖家禽的一種,它們外表的樣子非常漂亮,白色的羽毛,紅色的額頭,在水裡優雅的遊著,可是鵝可是一種對領地佔有欲極強的動物,一旦有人踏進它們的領土,它們就會追著跑著去『擰』人,而且咬住住不鬆口,農村有句俗語『寧可讓狗咬,不敢讓鵝擰』,又是啥意思呢?
  • 俗語「院中樹通軒、屋內牆上牆」,什麼意思?老祖宗的善意提醒
    俗語「院中樹通軒,屋內牆上牆」,就是古人蓋房子時的一種禁忌,實為老祖宗的善意提醒。在古代社會都特別講究風水和格局,幾乎家家戶戶的院子中,都會栽種一些樹木花草。既可以顯示出主人的生活情趣,同時也可以在夏季的時候,感受到鳥語花香的美感。在古代俗語中有很多關於房子的內容,如果大家能夠了解這些俗語的深意,就能夠更進一步了解古人關於房子的執念。
  • 農村俗語:「買豬看圈,娶媳婦看院」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導讀:農村俗語:「買豬看圈,娶媳婦看院」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農村俗語的含義博大精深,以前通過口口相傳祖輩傳父輩,父輩再傳子輩。只不過後來隨著知識的普及,越來越多農村俗語被記錄在書本上。以前農村大多數是目不識丁的莊稼漢,通過生活經驗的積累,將某些現象聯繫起來,起到做人做事有一定的警示作用。有些俗語在今天依然還有教育意義。就像「買豬看圈,娶媳婦看院」的農村俗語,表面上是買豬,卻延伸為娶媳婦的人生大事,本來是不相關的兩件事,組合在一起,用一個看字說明養豬和娶媳婦都需要仔細觀察。
  • 農村俗語「院中樹茵茵,老人恐不見」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在我們膠東農村,有句關於農家庭院種樹的俗語更容易理解:「樹旺人不旺」,意思與題主所說的「院中樹茵茵,老人恐不見」大同小異,就是農家庭院不種高樹,務必不能讓庭院中的樹木茵茵,遮擋住室內陽光,否則對家中老人或病人不好。
  • 農村俗語:「寧種『老鼠愁』,不種『冠蓋頭』」,是啥意思?
    在咱們農村,就有這麼一句農村俗語----「寧種『老鼠愁』,不種『冠蓋頭』」。由此可見,許多農民朋友還是懂得法紀的。 「什麼?咱們農村還有這麼一句俗語?這句俗語所要表述的意思是什麼呢?」我不解地問。
  • 農村俗語「墳頭塌子孫少,墳頭無草後代窮」這句話啥意思?啥說法
    像在農村裡,估計有很多的人都知道自己的祖墳的位置,而且按照祖墳的位置來看,都是經過一些農村所謂的風水先生來判斷的,比如哪些地方可以作為祖墳的使用,如果地勢選好了的話,俺麼對於後人來說都是有好處的,農民都是相信運勢這個東西的,前幾天清明的時候,我們山東老家這裡都要是去祭拜祖宗的,這個時候也是我們農村所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