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在農村裡,估計有很多的人都知道自己的祖墳的位置,而且按照祖墳的位置來看,都是經過一些農村所謂的風水先生來判斷的,比如哪些地方可以作為祖墳的使用,如果地勢選好了的話,俺麼對於後人來說都是有好處的,農民都是相信運勢這個東西的,前幾天清明的時候,我們山東老家這裡都要是去祭拜祖宗的,這個時候也是我們農村所說的「添墳」,畢竟祭拜先祖也是我們國家的一個傳統,畢竟我們是一個講究孝道的國家,在農村裡,有著「墳頭塌消子孫稀,墳上無草絕家資」是什麼意思呢?
所謂的的墳頭塌消子孫稀,這個也是我們所謂添墳的目的,當我們祭祖的時候都要在逝去親人的墳頭上添點土,目的就是讓逝去的親人能保佑我們,畢竟在以前的農村裡,親人的墳墓都是用土堆成的,時間久了土就會慢慢的減少,有的時候墳頭就會變得很小,那麼這樣的話就是不利於我們後代的發展,也是對親人的不敬,所以說到了一定的日子,作為後人來說就要及時的給逝去的親人添墳,這樣也是起到了對親人的尊敬,還有讓先祖列宗保佑什麼的意思。
如果要是祖先的墳頭變得小了,老人們會覺得我們對祖宗是不尊敬的,那麼就會影響到我們的後人,可能因為一些原因,子女就會減少,這個就是墳頭塌消子孫稀的意思了,但是現在都是使用大理石或者是有專門的墳墓了,所以說現在基本上是不需要經常去添墳的。那麼墳上無草絕家資是什麼意思呢?對於在農村裡,我們都喜歡在祖宗的墳墓旁邊種點松樹之類的,也是象徵著祖宗能長青,常保佑我們,但是我們祖宗的墳墓上一般都會長草,但是老人覺得祖宗的墳墓上要是不長草的話,那麼就會讓後代家境比較貧寒,覺得誰家的祖墳上要是沒有草的話,那麼這家的後代都不會太好。
但是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很多的墳墓大多數都是會長草的,但是在農村裡,尤其是有很多的放羊的羊倌,羊倌放羊的時候都會讓羊去吃草,羊就可能去吃墳頭上的草,所以說這些都是以前的說法,以至於到了現在這些俗語和規矩都是一些老人還能記得,年輕人都是很少有人知道了。有的時候俗語就是農村裡以前的講究和說法,到了現在這個社會也是沒有那麼多的講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