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有句老話叫做「寧在墳頭過夜,不從空宅老屋過」,這句話的意思是提醒外出的人,如果走到「前不著村,後不著店」的地方,寧可在墳頭過夜,也不從空宅老屋前走過,更別提在裡面過夜了。
老祖宗為什麼這樣說呢?
我們都知道,墳墓給人的感覺是陰森恐怖,屬於人跡罕至的地方,膽小的人根本不敢靠近,更別說在墳頭過夜了。
按常理來說,如果你趕路走到半路,面臨的選擇是「一處墳墓和一間閒置的空宅老屋」,我相信大多數人會選擇空宅老屋過夜。
我爺爺曾遇到過這樣的情況。爺爺在過去是趕腳的,也就是套著牲口車幫人運貨,相當於現在的貨運司機,為了趕道經常走夜路。
有一次,爺爺正好走到「前不著村後不著店的」地方,為了趕路,馬車上掛著一盞「氣死風燈」。
透過搖搖晃晃的燈光,爺爺發現前面有一座墳。
突然一陣陰風吹來,爺爺看到從墳裡走出來三個無頭鬼,全身穿白,走起路來一顛一顛的……
爺爺一看嚇得毛骨悚然,揚起手中的鞭子猛抽拉車的馬,兩匹馬也看到了這一切,撒開蹄子,拉著車子飛快地往前跑。
大概跑出了一裡地,車子這才慢了下來,爺爺看到道旁有一處空宅老屋,驚魂未定卸下馬,餵上料,然後拿起鋪蓋卷到裡面過夜去了。
到了天明,爺爺越想越納悶,世上根本沒有鬼,怎麼昨夜裡活見鬼了?
爺爺平時膽子很大,為了弄清這個問題,於是趕著馬車往回走要看個究竟。
到了那座墳一看,墳已經被人盜掘。
原來昨晚看到的是一夥盜賊假扮的無頭鬼。
這件事是爺爺親口給我講的,後來爺爺說這是一座大戶人家的墳墓,裡面陪葬了許多金銀首飾,盜賊得到消息後連夜盜寶。
為了嚇跑路人,這些盜賊想出了假扮無頭鬼的辦法。
爺爺還說,「我走這麼多年的夜路從沒見過真鬼」。記得有一次,我看到從墳墓裡「漂」出幾團鬼火。
後來得知那其實不是鬼火,是狐狸身上帶有墳墓裡的「磷」。
「磷」是一種很活潑的元素,燃點很低,狐狸跑起身上的「磷」受空氣的摩擦就會燃燒,遠遠看上去像一團鬼火。
從爺爺的敘述中可以看出,世上本沒有鬼,只是人們自己嚇唬自己臆想出了鬼。
換言之,墳墓具有一種虛擬的恐怖,只要膽子大,根不會有危險,也不會對人形成傷害。
反過來看,常年閒置的空宅老屋,由於經常沒有人居住,年久失修破敗不堪。
有句話叫做「老屋住人百年不塌,無人居住三年就倒」。如果人從老屋前路過,就有可能被坍塌的房子砸中,這種危險是隨時存在的,具有不確定性。
如果在墳墓和空宅老屋2選1的情況下,老祖宗意思是寧可選擇對人沒有產生實質性危險的墳墓過夜,也不從空宅老屋前路過,更別提在裡面過夜了。這就是「君子不不立危牆」的道理。
因為「空宅老屋」能夠對人產生實實在在的危險,「兩害相侵取其輕」,選擇在墳墓過夜時上策,沒有什麼比生命更重要了。
當然了,如果條件允許的話,沒人會在這兩處地方過夜。
隨著社會的發展,「墳墓和空宅老屋」數量越來越少,這句俗語也越來越不合時宜,然而其中的道理卻讓我們回味無窮,你說是不?
文/秉燭讀夏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