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老話「早不買豬肉,晚不買豆腐」是什麼意思?

2020-12-23 影三綽

在農村有很多俗語,都是人們在長期的生活當中積累總結出來的一些經驗,對於農村老話「 早不買豬肉,晚不買豆腐」又是什麼意思呢?

一、」早不買豬肉」的意思

農村老話是老人們留下來的生活經驗,是有一定的道理的,而豬肉應該怎麼買?其中是有一些講究的,為什麼早上不買豬肉,原因有以下三點。

1、一大早上買到的豬肉很有可能是頭天賣剩下的豬肉,已經過夜不是很新鮮。以前農村沒有冰箱,特別是高溫季節,剩下的豬肉不好保管,很多時候都是晚上使用井水,浸泡在裡面,防止豬肉變質。第二天賣肉的自然是先把昨天的剩肉拿出來賣,而過夜的豬肉在口感上和新鮮的豬肉差距很大。所以,農村「早不買豬肉」就成了約定俗成的習慣。

2、一些不良的屠宰戶為了能夠獲得較大的利潤,私底下給豬肉灌水,如果一大早上去買豬肉,豬肉裡面的水分含量很高,很不划算,但如果你買豬肉的時間較晚,水分會自然而然地散發出去。

3、在農村剛剛宰殺售賣的豬肉還是溫熱的,購買後放在袋子裡帶回去時,豬肉的溫度還沒有完全散去,如果天氣比較炎熱的話,那麼豬肉很容易會捂壞發臭。所以要等屠夫將豬肉擺好晾一會兒,等豬肉的溫度完全降下來之後,在購買的豬肉就不會有熱度,放在袋子裡面也不容易壞掉。

二、」晚不買豆腐」的意思

農村做豆腐的人家,都是半夜磨豆腐,到天亮才做好,是個非常辛苦的行業。豆腐這種蛋白質豐富的食物,在農村非常受歡迎,但豆腐也有一個致命的缺陷,就是不容易存放,尤其在天氣熱的時候,往往經過一個中午就會發粘發酸。因此,農村人為了吃到新鮮可口的豆腐,只有起早去買剛出鍋的新鮮豆腐。久而久之,早晨買豆腐,就成了農村人的生活習慣。

相關焦點

  • 農村老話「早不買豬肉,晚不買豆腐」是什麼意思?有啥道理呢?
    農村老話:「早不買豬肉,晚不買豆腐」是什麼意思?為什麼早上不買豬肉呢? 農村老話自然老人們留下來的經驗,存在就有道理。而這些老話也會讓我們少走彎路的。就拿豬肉和豆腐來說吧,老話也是很有講究的,而豬肉怎麼買,豆腐又怎麼買,老祖宗自然有很多道道。
  • 俗語「早不買豬肉,晚不買豆腐」是什麼意思?原來其中有「貓膩」
    農村有話:早不買豬肉,晚不買豆腐;一句很普通的話,背後隱藏著怎樣的道理?從習俗看真理,我們來探索下文字背後的意思。關注「食品安全」,您才會收穫飲食健康。早不買豬肉:這是老一輩人長時間積累的「經驗」。早不買豬肉,意思是「不能過早去買豬肉」,並不是說上午不能買豬肉。有人說:養殖戶一般起得很早,他們會在凌晨三點鐘左右起來殺豬,然後開始解剖分割,最後再送到市場分給小攤販售賣;這個過程一般就需要五個小時左右的時間。
  • 去買菜老人特意叮囑「早不買豬肉,晚不買豆腐」,什麼意思?
    早上收拾完準備出去買點豬肉包點餃子吃時被家裡老人叫住,說買豬肉的10點後去買,俗話說「早不買豬肉,晚不買豆腐」,我一頭鬱悶,這是什麼道理,心想不是越早買豬肉不是越新鮮嗎?然後聽老人細講後才明白原來其中有這些道理。
  • 俗語「早買酒,晚割肉」的下一句是什麼?說的什麼意思?
    農村地區流傳下來的一些俗語農諺,一般都是有一定道理的,那是先輩們積累總結的經驗,也是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比如農村老話「早買酒,晚割肉,沒有太陽割豆腐」到底是什麼意思呢?早買酒:意思是如果要買酒喝就要趕早去,這樣才能買到好酒。為什麼要趕早呢?
  • 農村俗語「割肉不割槽頭肉,買魚不買鯽殼魚」,是什麼意思?
    豬肉和魚是生活中比較常見的食材,每逢家中喜宴或者平時想解口饞時,總會買上幾斤豬肉和魚來做一些美食,可是對於這兩種食材的購買也有一定的講究。像「割肉不割槽頭肉,買魚不買鯽殼魚」就是農村人的經驗總結,大體意思就是槽頭肉和鯽殼魚再便宜也不能購買,否則不利於身體健康,還非常的不划算。
  • 農村俗話說「割肉不割糟頭肉,買魚不買鯽殼魚」啥意思有道理嗎?
    割肉不割槽頭肉是什麼意思?不過,槽頭肉裡面有最差的豬肉,也有豬身體裡面最好的豬肉,這個秘密只有經常殺豬的農夫才知道,那塊最好的肉,人們稱之為「黃金六兩」,一般兩三百斤重的大豬,只能夠,得到不到一斤重的好肉,一般都是六,七兩重,俗稱「黃金六兩」,它在藏在槽頭肉中,這塊肉的顏色,就如雪花一樣好看,很美味,懂得吃的人才買得到
  • 農村老話「再窮不賣看家狗,再富不宰耕地牛」是什麼意思?
    農村有各種各樣的老化,雖然看起來都很通俗易懂,但是背後卻是還有更深層次的意思,放在當今社會,也不為過時,當然,我們能夠理解的也不多,被遺忘了的倒是大多數、如今還有多少人能夠想起來呢?就比如下面這句「再窮不賣看家狗,再富不宰耕地牛」。又是什麼意思呢?
  • 老人俗話「割肉不割槽頭肉,買魚不買鯽殼魚」,你知道啥意思嗎?
    在農村生活的老人,總有那麼幾句老俗語,關鍵時刻用起來,還真好使,我的爺爺就是這麼一個人,他時常教導我,在外面買東西要注意,一分錢一分貨,多花錢買不錯,農村的老話,涵蓋了我們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例如下面這兩句話,就是跟食材有關,「花鰱頭,草魚腰,烏魚腦殼你莫挑」,「割肉不割糟頭肉,買魚不買鯽殼魚」
  • 農村老話「男長二十六,女長二十足」到底說的什麼意思
    在我國廣大農村民間流傳這很多俗語。農村生活輕鬆愜意。除去了外面的生活壓力。農村有著清新的空氣和淳樸的民風。還有著很多趣事。其中老祖宗流傳下來老話,總是讓人津津樂道。在農村時不時就會聽到人們說出一些通俗易懂,還蘊含道理老話。這些老話能夠口口相傳流傳幾千年。其中必有他的存在的意義。
  • 農村老話:「喜不送傘,壽不送煙,喪不後補」什麼意思?
    我國農村幅員遼闊,而且農村人口也佔據著我國總人口的大多數。在農村當中人們都是比較講究一些規矩的,俗話說「無規矩,不成方圓」,特別是在一些重大事情上,村民們都會團結一致,齊心協力一起辦好。在農村我們經常農村老人教我們很多人生道理,比如農村老話:「喜不送傘,壽不送煙,喪不後補」,這是什麼意思?說得有道理嗎?喜不送傘這個意思就是在農村當中舉辦各種喜事的時候不適宜送雨傘。這裡的送雨傘是親朋好友前來所送的禮物,當然作為女兒出嫁時候所撐的雨傘不是一個意思。
  • 農村老話『四大好聽、四大難聽、四最酸、四最苦』,是什麼意思?
    農村流傳著很多老話,這些老話聽起來比較有趣也是農村人日常茶餘飯後的談資,農村人喜歡侃大山,而且侃的沒邊沒沿,也沒人反駁,本來就是開心,,何必非要較真,但是有些老話卻是生活見聞的總結,聽起來押韻,想起來還真就那麼回事,比如今天我們一起說的『』四大好聽、四大難聽、四最酸、四最苦『』,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 農村老話「順手捉只雀,不死脫層殼」是什麼意思,該如何理解?
    導讀:農村老話「順手捉只雀,不死脫層殼」是什麼意思,該如何理解?自古以來農村就是野生動物的天堂,在農村最多的就是野生動物,不但數量多而且還各式各樣應有盡有!自然關於野生動物的傳說就不少了,就比如農村有句老話「順手捉只雀,不死脫層殼」,我們都知道麻雀這類鳥,人們一直把它當做四害之一,可為什麼這句話卻在告訴我們,不要輕易去招惹麻雀,這到底是為什麼呢?這句老話究竟是什麼意思呢?究竟該如何理解呢?為此,小編專門諮詢了農村的老農,接下來我們就聽聽老農是怎麼說的。
  • 農村老話「開江魚下蛋雞,回籠覺二房妻」是啥意思?內容豐富多彩
    農村俗語老話,絕大多數是傳承於老祖宗世世代代的口授,而許多精華部分不僅流傳於民間坊裡,還為文人墨客所記載下來,所以常常會得到更加廣泛地傳播。因此就會有很多的俗語老話,帶有較深的時代社會烙印。而眾多的俗語既通俗易懂,生動形象,還「話糙理不糙」。
  • 老話「伸手不打笑臉人,開口不罵送禮人」啥意思,為何這樣說?
    歡迎大家來到《三個老頭》欄目,如想了解更多的農村人和事,請點擊右上方藍色「關注」訂閱!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話題是:老話「伸手不打笑臉人,開口不罵送禮人」啥意思,為何這樣說?在農村,流傳著很多農村老話。記得小時候,經常聽爺爺,奶奶說一些聽不懂的話,那個時候年紀太小,所以也不懂其中的意思。
  • 農村俗話說「買豬看圈,娶媳婦看院」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老話「買豬看圈,娶媳婦看院」,為什麼要把買豬和娶媳婦聯繫在一起呢?這句俗語「話糙理不糙」,其實,兩者之間還真有一些關聯性。這句俗語在北方的農村廣為流傳,和俗語:「買起豬壘起圈,娶了媳婦管起飯」一個道理。這句話反過來的意思是:如果娶了媳婦沒房,到哪裡住?
  • 農村老話「六十不借債,七十不留夜,八十不出門」,是啥意思
    農村老話「六十不借債,七十不留夜,八十不出門」,是啥意思? 六十不借債的意思人到六十借債不是老年人的事了,如果你借別人的錢財,萬一有個三長二短的後人說不清楚,七十不留宿就是七十歲的老年人走親竄鄰、當天你要回家、對方知趣為了安全和你的方便就不你其地或其家宿下了。
  • 農村老話「雷打真孝子,財發狠心人」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老話「雷打真孝子,財發狠心人」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放到現在還實不實用呢?下面小編就來給大家說說。雷打真孝子這句話其實是虛構出來的,相傳宋朝時有書生薛榮赴京趕考,家中之妻嚴氏虐待其妾周桂英,將周桂英於元宵夜在磨房所產之子強來行拋棄,周無奈,將血書、金釵藏於襁褓中作為標記。棄嬰被以磨豆腐打草鞋謀生的張元秀夫婦拾去,取名張繼保,撫養成人。
  • 農村老話「不貪三更色,不戀一更食,不動五更氣」是什麼意思?
    「不貪三更色,不戀一更食,不動五更氣」這是古代流傳下來的一句話,也就是我們俗稱的「老話」。中國古代是一個農業大國,出了京城都是農村,所以才有農村老話一說。所謂的老話,其實就是人們長期積累下來的經驗之談,淺顯易懂,意義深刻。比如清代有一位叫周希陶的老學究編寫了一本《增廣賢文》的書,裡面都是一些民間老話,朗朗上口,通俗易懂。
  • 農村俗語「五指不露縫,一生不受窮」,啥意思?老話靠譜嗎?
    導讀:農村俗語「五指不露縫,一生不受窮」,啥意思?老話靠譜嗎?在農村生活,對於孩子的相貌以及其他身體特徵,都會有很多的說法,最為常見的是老人總愛抱著孩子,掰開小手一根指頭一根指頭地仔細看,看看孩子手上有幾個簸箕,有幾個鬥,鬥也被叫做螺,呈規則的螺旋狀,而簸箕則是雜亂無章的指紋,對於有幾個鬥,老人會有不同的說法,常見的稱為:一鬥窮二鬥富,三鬥四鬥賣豆腐,五鬥六鬥開當鋪,七鬥八鬥坐著走,九鬥十鬥享清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