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農村有很多俗語,都是人們在長期的生活當中積累總結出來的一些經驗,對於農村老話「 早不買豬肉,晚不買豆腐」又是什麼意思呢?
一、」早不買豬肉」的意思
農村老話是老人們留下來的生活經驗,是有一定的道理的,而豬肉應該怎麼買?其中是有一些講究的,為什麼早上不買豬肉,原因有以下三點。
1、一大早上買到的豬肉很有可能是頭天賣剩下的豬肉,已經過夜不是很新鮮。以前農村沒有冰箱,特別是高溫季節,剩下的豬肉不好保管,很多時候都是晚上使用井水,浸泡在裡面,防止豬肉變質。第二天賣肉的自然是先把昨天的剩肉拿出來賣,而過夜的豬肉在口感上和新鮮的豬肉差距很大。所以,農村「早不買豬肉」就成了約定俗成的習慣。
2、一些不良的屠宰戶為了能夠獲得較大的利潤,私底下給豬肉灌水,如果一大早上去買豬肉,豬肉裡面的水分含量很高,很不划算,但如果你買豬肉的時間較晚,水分會自然而然地散發出去。
3、在農村剛剛宰殺售賣的豬肉還是溫熱的,購買後放在袋子裡帶回去時,豬肉的溫度還沒有完全散去,如果天氣比較炎熱的話,那麼豬肉很容易會捂壞發臭。所以要等屠夫將豬肉擺好晾一會兒,等豬肉的溫度完全降下來之後,在購買的豬肉就不會有熱度,放在袋子裡面也不容易壞掉。
二、」晚不買豆腐」的意思
農村做豆腐的人家,都是半夜磨豆腐,到天亮才做好,是個非常辛苦的行業。豆腐這種蛋白質豐富的食物,在農村非常受歡迎,但豆腐也有一個致命的缺陷,就是不容易存放,尤其在天氣熱的時候,往往經過一個中午就會發粘發酸。因此,農村人為了吃到新鮮可口的豆腐,只有起早去買剛出鍋的新鮮豆腐。久而久之,早晨買豆腐,就成了農村人的生活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