割肉不割槽頭肉是什麼意思?
糟頭肉,別名「槽頭肉」,有的地方叫「刀口肉」,是豬身體裡面的一種垃圾肉,最差的豬肉,是指豬頭與豬幹連接部位的頸脖子肉(血脖子肉),這塊垃圾肉上面淋巴很多,經常吃的話,吃多了會對身體不好,現在我們國家是不允許,糟頭肉,銷售到市場裡面的,必須要在屠宰的時候把「槽頭肉」割除。
不過,槽頭肉裡面有最差的豬肉,也有豬身體裡面最好的豬肉,這個秘密只有經常殺豬的農夫才知道,那塊最好的肉,人們稱之為「黃金六兩」,一般兩三百斤重的大豬,只能夠,得到不到一斤重的好肉,一般都是六,七兩重,俗稱「黃金六兩」,它在藏在槽頭肉中,這塊肉的顏色,就如雪花一樣好看,很美味,懂得吃的人才買得到。
豬肉是有品質分類的:
現在大家日常生活中去超市買豬肉都會發現,豬肉的名稱和價格都是不一樣的,豬肉的不同部位肉質不同,一般可分為四種,特級:裡脊肉;一級:通脊肉,後腿肉;二級:前腿肉,五花肉,前肘、後肘;三級:血脖肉,奶脯肉。不同肉質,烹調時有不同吃法。
槽頭肉的具體位置:
槽頭肉,也叫血脖子肉,它就是在豬脖子放血的位置,是指豬頭與軀幹連接部位的頸脖子肉,糟頭肉含有較多的淋巴。
「槽頭肉」是一種垃圾肉,對人體有沒有危害?
大家都知道我們在日常生活中養豬的時候,餵養豬的食物當中,有時候會餵一些剩飯,剩菜,甚至是發黴變質,腐爛的東西給豬吃,這些東西會含有細菌病毒近入豬的身體裡面,然而,豬身體的豬脖子那裡,有大量的淋巴腺組織,會把進入豬身體裡面的細菌和病毒,消費吸收過濾到這個淋巴腺,免疫器官裡面。還有平時在養豬時候,給豬打疫苗,防治疾病的時候,許多疫苗也是通過豬脖子,這個位置給豬打疫苗,但也會有打耳朵,有打屁股的,但是絕大多數的都是從豬脖子裡打針。因此,豬身體裡面,這塊垃圾肉,「糟頭肉」是不能食用的。
日常生活當中,買到,「槽頭肉」,回家煮熟之後,能不能把裡面的所有細菌和病毒消滅?
我們日常生活當中,煮東西的時候那溫度最高也是在100攝氏度的高溫,想要把豬肉裡面的所有細菌和病毒全部殺死消滅那是不可能的,所以經過高溫加工的「垃圾肉」,多多少少都會含有細菌和病毒,我們人體吃了這些有細菌和病毒的豬肉,我們人體就會受到感染,無法全部免疫掉,因此在日常生活當中,如果經常吃這些垃圾肉加工的食品 ,就會受到慢性感染,危害到身體健康。
因此,農村的老俗話常說:「割肉不割糟頭肉」是非常有道理的,因為這塊肉不好吃,口感不好,而且還有異味,吃多了還對身體不好。
買魚不買鯽殼魚是什麼意思呢?
也許有人不知道,鯽殼魚是什麼魚?它就是鯽魚裡面,比較小的鯽魚,一般都是小於兩指,人們就稱之為「鯽殼魚」。
「鯽殼魚」,個頭小,肉很少,魚刺非常多,一不小心吃下去了,就有可能會卡在喉嚨裡面,吃了不安全。這種魚做不了乾魚仔也做不了臘魚,它一曬就變成了魚殼,沒有多少的魚肉在裡面硬邦邦的,口感很不好。
以前人們的日常生活中油類很少,沒有充足的油去把這種小鯽魚,拿來油炸,找不到很實用來吃的方法,所以當時這種魚不好吃,肉比較少,刺又多,很不受人們的歡迎。當時這種魚繁殖能力很強,到處都是,十分便宜,拿去賣也沒有人要的。
不像現在,小鯽魚既可以拿來煲湯,用小鯽魚加豆腐煲出來的湯很白美,新鮮好喝,小鯽魚沾點麵粉放到油鍋裡面,用了油炸,很香很脆很好吃,一口下去連魚刺都脆脆的,現在的野生小鯽魚,非常的暢銷,一般都比鯉魚還貴。
所以農村老俗話:「割肉不割糟頭肉,買魚不買鯽殼魚」,前半句話還是非常有道理的,但是後半句因為時代在變化,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找到了更加完美的烹飪方法,小鯽魚,人們也做得好吃美味,又有營養,又安全。
謝謝大家的閱讀,喜歡的朋友請點讚,關注收藏轉發一下,謝謝你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