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俗話說「割肉不割糟頭肉,買魚不買鯽殼魚」啥意思有道理嗎?

2020-12-22 農村梁哥

割肉不割槽頭肉是什麼意思?

糟頭肉,別名「槽頭肉」,有的地方叫「刀口肉」,是豬身體裡面的一種垃圾肉,最差的豬肉,是指豬頭與豬幹連接部位的頸脖子肉(血脖子肉),這塊垃圾肉上面淋巴很多,經常吃的話,吃多了會對身體不好,現在我們國家是不允許,糟頭肉,銷售到市場裡面的,必須要在屠宰的時候把「槽頭肉」割除。

不過,槽頭肉裡面有最差的豬肉,也有豬身體裡面最好的豬肉,這個秘密只有經常殺豬的農夫才知道,那塊最好的肉,人們稱之為「黃金六兩」,一般兩三百斤重的大豬,只能夠,得到不到一斤重的好肉,一般都是六,七兩重,俗稱「黃金六兩」,它在藏在槽頭肉中,這塊肉的顏色,就如雪花一樣好看,很美味,懂得吃的人才買得到。

豬肉是有品質分類的:

現在大家日常生活中去超市買豬肉都會發現,豬肉的名稱和價格都是不一樣的,豬肉的不同部位肉質不同,一般可分為四種,特級:裡脊肉;一級:通脊肉,後腿肉;二級:前腿肉,五花肉,前肘、後肘;三級:血脖肉,奶脯肉。不同肉質,烹調時有不同吃法。

槽頭肉的具體位置:

槽頭肉,也叫血脖子肉,它就是在豬脖子放血的位置,是指豬頭與軀幹連接部位的頸脖子肉,糟頭肉含有較多的淋巴。

「槽頭肉」是一種垃圾肉,對人體有沒有危害?

大家都知道我們在日常生活中養豬的時候,餵養豬的食物當中,有時候會餵一些剩飯,剩菜,甚至是發黴變質,腐爛的東西給豬吃,這些東西會含有細菌病毒近入豬的身體裡面,然而,豬身體的豬脖子那裡,有大量的淋巴腺組織,會把進入豬身體裡面的細菌和病毒,消費吸收過濾到這個淋巴腺,免疫器官裡面。還有平時在養豬時候,給豬打疫苗,防治疾病的時候,許多疫苗也是通過豬脖子,這個位置給豬打疫苗,但也會有打耳朵,有打屁股的,但是絕大多數的都是從豬脖子裡打針。因此,豬身體裡面,這塊垃圾肉,「糟頭肉」是不能食用的。

日常生活當中,買到,「槽頭肉」,回家煮熟之後,能不能把裡面的所有細菌和病毒消滅?

我們日常生活當中,煮東西的時候那溫度最高也是在100攝氏度的高溫,想要把豬肉裡面的所有細菌和病毒全部殺死消滅那是不可能的,所以經過高溫加工的「垃圾肉」,多多少少都會含有細菌和病毒,我們人體吃了這些有細菌和病毒的豬肉,我們人體就會受到感染,無法全部免疫掉,因此在日常生活當中,如果經常吃這些垃圾肉加工的食品 ,就會受到慢性感染,危害到身體健康。

因此,農村的老俗話常說:「割肉不割糟頭肉」是非常有道理的,因為這塊肉不好吃,口感不好,而且還有異味,吃多了還對身體不好。

買魚不買鯽殼魚是什麼意思呢?

也許有人不知道,鯽殼魚是什麼魚?它就是鯽魚裡面,比較小的鯽魚,一般都是小於兩指,人們就稱之為「鯽殼魚」。

鯽殼魚」,個頭小,肉很少,魚刺非常多,一不小心吃下去了,就有可能會卡在喉嚨裡面,吃了不安全。這種魚做不了乾魚仔也做不了臘魚,它一曬就變成了魚殼,沒有多少的魚肉在裡面硬邦邦的,口感很不好。

以前人們的日常生活中油類很少,沒有充足的油去把這種小鯽魚,拿來油炸,找不到很實用來吃的方法,所以當時這種魚不好吃,肉比較少,刺又多,很不受人們的歡迎。當時這種魚繁殖能力很強,到處都是,十分便宜,拿去賣也沒有人要的。

不像現在,小鯽魚既可以拿來煲湯,用小鯽魚加豆腐煲出來的湯很白美,新鮮好喝,小鯽魚沾點麵粉放到油鍋裡面,用了油炸,很香很脆很好吃,一口下去連魚刺都脆脆的,現在的野生小鯽魚,非常的暢銷,一般都比鯉魚還貴。

所以農村老俗話:「割肉不割糟頭肉,買魚不買鯽殼魚」,前半句話還是非常有道理的,但是後半句因為時代在變化,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找到了更加完美的烹飪方法,小鯽魚,人們也做得好吃美味,又有營養,又安全。

謝謝大家的閱讀,喜歡的朋友請點讚,關注收藏轉發一下,謝謝你的支持。

相關焦點

  • 村裡老人常說的一句話割肉不割糟頭肉,買魚不買鯽殼魚,有道理嗎
    農村俗語,雖然是傳統的民俗文化,但也是分為兩種的。一種是引經據典在各地方都有流傳,另外一種俗語,只是根據當地的習俗在小範圍內流傳。就好比這句割肉不割糟頭肉,買魚不買鯽殼魚,講的是個別地方的農村,對於飲食的習慣上的講究。那麼這句農村俗語,所要講述的意思是什麼,有沒有道理呢?
  • 老人俗話「割肉不割槽頭肉,買魚不買鯽殼魚」,你知道啥意思嗎?
    在農村生活的老人,總有那麼幾句老俗語,關鍵時刻用起來,還真好使,我的爺爺就是這麼一個人,他時常教導我,在外面買東西要注意,一分錢一分貨,多花錢買不錯,農村的老話,涵蓋了我們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例如下面這兩句話,就是跟食材有關,「花鰱頭,草魚腰,烏魚腦殼你莫挑」,「割肉不割糟頭肉,買魚不買鯽殼魚」
  • 俗語:不割槽頭肉,不買鯽殼魚,糟頭肉和鯽殼魚是啥?不能吃嗎?
    相信有的人在生活中曾聽過「割肉不割糟頭肉,買魚不買鯽殼魚」的說法,買肉和買魚的時候要對糟頭肉和鯽殼魚敬而遠之。說到這裡肯定有人會對糟頭肉和鯽殼魚感到很陌生,稱肉圖便宜,卻不顧肉的品質,買魚只知道是魚,卻不知魚的滋味。不管買肉,還是買魚都要做好品質把關工作,避免買到不好的肉類產品。
  • 農村俗語「割肉不割槽頭肉,買魚不買鯽殼魚」,是什麼意思?
    豬肉和魚是生活中比較常見的食材,每逢家中喜宴或者平時想解口饞時,總會買上幾斤豬肉和魚來做一些美食,可是對於這兩種食材的購買也有一定的講究。像「割肉不割槽頭肉,買魚不買鯽殼魚」就是農村人的經驗總結,大體意思就是槽頭肉和鯽殼魚再便宜也不能購買,否則不利於身體健康,還非常的不划算。
  • 割肉不割糟頭肉,買魚不買鯽殼魚,你對這句農俗有多深的見解?
    農村俗語,這是千古以來老一輩的生活經驗總結,短小卻又頭頭是道,長又不吃老人言吃虧在眼前的道理。由於現在的生活條件和對科學的認知度,對於這些農俗經驗,也已經逐漸淡忘。槽頭肉和鯽殼魚為什麼不買呢?農村俗語到底對不對。——①割肉不割槽頭肉——槽頭肉,它是指豬頭與豬身,連接部位,也稱為「刀口肉,脖頸肉」,東北地區叫「血脖肉」。一頭三百斤的生豬,有18斤槽頭肉!
  • 俗話:「買肉不買槽頭肉,吃魚不吃鯽殼魚」啥意思?究竟有道理嗎
    這句俗話:「買肉不買槽頭肉,吃魚不吃鯽殼魚」非常明白告訴人們,在選購豬肉的時候,槽頭肉不要買,買魚做魚吃的話,不要吃鯽殼魚。為什麼呢?買肉不買槽頭肉:和割肉不割槽頭肉一個意思,首先我們知道槽頭肉就是豬脖頸肉。這塊兒肉是豬身上最便宜的一塊兒肉,主要還是肉質比較差。
  • 農村老話「早不買豬肉,晚不買豆腐」是什麼意思?有啥道理呢?
    農村老話:「早不買豬肉,晚不買豆腐」是什麼意思?為什麼早上不買豬肉呢? 農村老話自然老人們留下來的經驗,存在就有道理。而這些老話也會讓我們少走彎路的。就拿豬肉和豆腐來說吧,老話也是很有講究的,而豬肉怎麼買,豆腐又怎麼買,老祖宗自然有很多道道。
  • 俗話說「魚不蒜,羊不姜」具體是什麼意思?用在烹飪上有道理嗎?
    導讀:俗話說「魚不蒜,羊不姜」具體是什麼意思?用在烹飪上有道理嗎?隨著我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在飲食方面也有了很大的改善,各種各樣的調味料都出現在我們的生活中了,其中蔥姜蒜、花椒這四種調味料被稱為「調味四君子」,因為它們不僅能起到調味的作用,而且還能在生活上起到殺菌去黴的作用,而且在我們的日常烹飪中,這四種調味料用得非常廣,大部分菜餚都會用它們來增味。
  • 農村俗話說「買豬看圈,娶媳婦看院」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老話「買豬看圈,娶媳婦看院」,為什麼要把買豬和娶媳婦聯繫在一起呢?這句俗語「話糙理不糙」,其實,兩者之間還真有一些關聯性。這句俗語在北方的農村廣為流傳,和俗語:「買起豬壘起圈,娶了媳婦管起飯」一個道理。這句話反過來的意思是:如果娶了媳婦沒房,到哪裡住?
  • 俗語「早買酒,晚割肉」的下一句是什麼?說的什麼意思?
    農村地區流傳下來的一些俗語農諺,一般都是有一定道理的,那是先輩們積累總結的經驗,也是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比如農村老話「早買酒,晚割肉,沒有太陽割豆腐」到底是什麼意思呢?早買酒:意思是如果要買酒喝就要趕早去,這樣才能買到好酒。為什麼要趕早呢?
  • 農村菜市場買魚,不讓魚販子收拾魚,販子就不賣了,這是為何?
    導讀:農村菜市場買魚,不讓魚販子收拾魚,販子就不賣了,這是為何?無魚不成席,日常生活之中的肉類,魚絕對屬於主要角色之一,魚不但肉質鮮嫩,營養豐富,而且還有美好的寓意,年年有餘的諧音,讓魚成為餐桌上的常客,日常生活之中去菜市場買魚,也是必不可少的事,去菜市場買魚,一般情況下魚販子都會很熱情地幫忙收拾魚,將魚進行去鱗去內臟,收拾得乾乾淨淨,自己拿回去只需清洗一下,就可以開始烹飪,這也省去了許多的麻煩。
  • 農村俗語『正月莫撿雞,臘月莫撿魚』,啥意思,有道理嗎?
    每年到了臘月期間,農村老人就開始坐在一起,用地道的方言討論當前的熱點話題,如村裡誰家的姑娘多醜都有人娶,多帥的小夥子找不到媳婦,誰家外出打工賺多少錢等等,有時會說做人啊千萬別貪小便宜,尤其這年關,更要注意,老話說的好『正月莫撿雞,臘月莫撿魚』,這又是啥意思?
  • 農村吃魚俗話:「花鰱頭,草魚腰,烏魚腦殼你莫挑」,有道理嗎?
    淡水魚是餐桌上常見的美食,味道鮮美,肉質細膩,家來客人了,總要做一條魚撐撐場面,無肉不成宴,我國四大淡水魚青、草、鰱、鱅,是比較受歡迎的幾種魚,除了青魚價格略高,其他的都經濟實惠,農村吃魚有句老俗話:「花鰱頭,草魚腰,
  • 俗話說「魚不蒜,羊不姜」,古人的經驗,值得信賴嗎?告訴你真相
    在做菜方面,有句俗話說「魚不蒜,養不姜」,這指的是什麼意思?古人的經驗放到現在來說,還值得信賴嗎?
  • 俗語「魚不蒜,羊不姜」具體是什麼意思?用在烹飪上有道理嗎?
    導讀:俗語「魚不蒜,羊不姜」具體是什麼意思?用在烹飪上有道理嗎?隨著我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在飲食方面也有了很大的改善,各種各樣的調味料都出現在我們的生活中了,其中蔥姜蒜、花椒這四種調味料被稱為「調味四君子」,因為它們不僅能起到調味的作用,而且還能在生活上起到殺菌去黴的作用,而且在我們的日常烹飪中,這四種調味料用得非常廣,大部分菜餚都會用它們來增味。
  • 俗語說「魚不蒜,羊不姜」,具體是什麼含義?有道理嗎?一文讀懂
    有一句關於姜和蒜的俗話「魚不蒜,羊不姜」,很多人對此很不解。那麼,「魚不蒜,羊不姜」到底有什麼含義呢?魚不蒜「魚不蒜」的意思,就是說做魚不要放大蒜。很多人喜歡吃魚,而且喜歡採用清蒸的做法來做魚,因為清蒸魚可以做出魚最原本的鮮味,而且非常健康。
  • 農村俗語:「四大沒臉,四大舒服」,是什麼意思,有什麼道理?
    農村俗語:「四大沒臉,四大舒服」,是什麼意思,有什麼道理?在農村裡,老祖宗給我們留下了許多的俗語,而這些農村俗語都是真實的,也非常貼切我們的生活,一些俗語不僅有哲理,說起來還挺有意思。除了上面這些,農村裡還有「四大沒臉,四大舒服」等俗語,所以今天我們說一下這「四大沒臉和四大舒服」,那麼這句話又是什麼意思呢,有哪些道理呢,李子來說一下:農村裡的「四大沒臉」都是啥:在農村裡「人是要臉,樹是要皮」的,所以一些農村人在為人處世上
  • 農村俗語:魚不蒜,羊不姜,牛不韭,你知道是什麼意思嗎?
    在農村流傳著很多朗朗上口的俗語,這些俗語雖然很精簡,但卻飽含著農民深深的智慧。農村俗語的覆蓋面很廣,既生動有趣又含義豐富,上到天文地理,下到為人處世,每個俗語的背後都是人們認真的總結。農村老人常說到的這句「魚不蒜,羊不姜,牛不韭」。就是其中的一句,大家知道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嗎?
  • 農村老話「早不買豬肉,晚不買豆腐」是什麼意思?
    在農村有很多俗語,都是人們在長期的生活當中積累總結出來的一些經驗,對於農村老話「 早不買豬肉,晚不買豆腐」又是什麼意思呢?一、」早不買豬肉」的意思農村老話是老人們留下來的生活經驗,是有一定的道理的,而豬肉應該怎麼買?其中是有一些講究的,為什麼早上不買豬肉,原因有以下三點。1、一大早上買到的豬肉很有可能是頭天賣剩下的豬肉,已經過夜不是很新鮮。
  • 農村俗語:「買豬看圈,娶媳婦看院」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導讀:農村俗語:「買豬看圈,娶媳婦看院」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農村俗語的含義博大精深,以前通過口口相傳祖輩傳父輩,父輩再傳子輩。只不過後來隨著知識的普及,越來越多農村俗語被記錄在書本上。以前農村大多數是目不識丁的莊稼漢,通過生活經驗的積累,將某些現象聯繫起來,起到做人做事有一定的警示作用。有些俗語在今天依然還有教育意義。就像「買豬看圈,娶媳婦看院」的農村俗語,表面上是買豬,卻延伸為娶媳婦的人生大事,本來是不相關的兩件事,組合在一起,用一個看字說明養豬和娶媳婦都需要仔細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