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鋼琴十級,獲得「優秀」等級
去年暑假,兒子參加了「中國歌劇舞劇院」的鋼琴10級考試。直到年末,都沒有收到證書。我於是發消息問老師,兒子的考級有沒有通過。老師幫我們上網查詢,並發來了截圖——鋼琴十級獲得了「優秀」等級。
非常開心,平時批評兒子比較多,這次決定好好鼓勵他一下。雖說,歌劇舞劇院的10級可能要求沒那麼高,但是能得到「優秀」,還是不容易的。
回想暑期兩個月,兒子每天要完成暑期作業,要預習下學期內容,要玩,還要練琴……我家琴房空調製冷效果差,又是在頂樓,很熱。兒子每次練完琴,汗水都將褲子粘在琴凳上。
02 鋼琴考級,要每級都考麼?
兒子學琴6年不到,我們只參加了2次考試。一個是2018年的8級,一個是2019年考十級。
第一次老師建議我們考級是6級。我當時因為心存僥倖:不考級,學費不就不漲嘛!(太天真了,老師可不這樣想,他默認你已經達到這個等級了,學費依然漲)所以沒參加。
考8級,是因為怕一下子考10級不適應,讓孩子提前體驗。8級一共是4首曲子,從4月份,練到8月份,每天30分鐘左右,每周一次課。暑假,一周是兩節課。兒子每天在家上下午共練習2個小時左右。
8級報考的是「中國音樂家協會」的證書。指導老師說,這個學校的考試還是挺嚴格的,也有不少孩子被刷的。
今年我們報考的中國歌劇舞劇院,10級考3首曲子。10級曲目很難。我們開始練習的稍微晚點(因為老師以為我們8級考好了考9級,她沒想到我們要跳級),總害怕時間不夠。
4,5個月就打磨了3首曲子。那有沒有必要考級呢?個人認為,家長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考慮。
第一:家庭經濟情況
以前考級,可以跳級。比如說,我可以不考4級,一下子考6級,這樣可以省一筆報名費。但是現在,雖然考試可以跳級,但前面1-5級的報名費仍然要補交。記得我家考8級,一下子就交了幾大百。對於工薪階層來說,還是挺心疼的。
有家長可能就想,那我就每級都考吧,反正報名費都得交。注意咯,每次考級前,老師都要花課時幫你打磨考級曲的。一首曲子都要打磨幾個月。在我們這個3線城市,便宜的課6級一節課120,一個月480,兩個月也上千了。
所以,是不是每級都要考,先從家庭經濟情況考慮一下。如果覺得不在乎這幾個錢,那就考一考,無妨。
第二:學琴目的
要不要考級,個人認為,家長首先明確你讓孩子學琴,目的是什麼:是將來走音樂這條路,亦或是純粹出於培養興趣愛好。
如果是讓孩子走音樂這條路,那麼肯定不考慮經濟因素。因為學藝術,必然是燒錢的。那樣的話,個人認為,最好每級都考,夯實基礎。有更多的臨場演奏的機會,也能鍛鍊心理承受能力。
如果僅僅培養興趣,那麼每級都考真沒必要。
考級真的挺折磨人的,說實話,陪練的我都覺得「難」!一首曲子,好幾頁,孩子都要背誦下來,音符不能記錯,更不能彈錯。絕大多數孩子,學琴之所以能堅持下來是因為家長的逼迫,並非自覺自愿。你再讓他做考級那麼枯燥的事,不是讓他更加厭煩練琴麼?還不如把這時間精力花來練練他感興趣的曲子!
第三:家長有沒有時間陪練
敲黑板:陪練很重要!
兒子學琴6年,每天練琴我幾乎都是在一邊陪練——看著他彈!雖然越到後面,我越來越看不懂,反應不過來。但,即使我不一定能全看懂,好歹我還能辨出一些音啊,還有樂曲的停頓、速度、曲子的節奏,我也能多少幫他糾正呢。
而且我做過對比,回課時,我陪練的曲子演奏效果比不陪練的好多了。
如果家長沒時間,那也可以請專業陪練,那是更好的。
如果沒時間陪練,孩子又極度不自覺的話,我認為還是不要讓孩子去考級了。那樣的考級真的沒意義。雖然多數時候也能通過——混混著就過了。但真的很假——那我們的目的純粹就是奔著證書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