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6年起
我國將每年六月的第二個周六
定為文化遺產日
文化遺產
包括物質文化遺產和非物質文化遺產,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指各種以非物質形態存在的與群眾生活密切相關、世代相承的傳統文化表現形式,包括口頭傳統、傳統表演藝術、民俗活動和禮儀與節慶、有關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間傳統知識和實踐、傳統手工藝技能等以及與上述傳統文化表現形式相關的文化空間。
今晚20:00
來自四川的非遺傳承人和
民族融合陣營樂隊將在虎牙直播間
舉行「北河三·非遺雲上音樂會」
此次活動由北河三主辦,中國演出行業協會擔任指導,並得到了中共成都市武侯區委宣傳部的大力支持,旨在向全社會呼籲重視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和傳承,並將嘗試以流量變現等手段實現為原生態藝人的增收。
在直播裡包羅萬象、精彩紛呈。在原生態非遺傳承人中涵蓋了四川的三大少數民族,分別是:
阿爾麥藏族熱瑪組合來自四川阿壩州黑水縣知木林鄉木都寨,以演唱阿爾麥藏族多聲部民歌而著名,2008年獲得第十三屆全國青年歌手電視大獎賽原生態唱法全國第四名,讓全國觀眾領略了阿爾麥部落奇特的震顫腔、古老的多聲部。阿爾麥多聲部合唱,包括勞作、祈禱、戰爭、愛情等多個題材,演唱形式獨特,具有鮮明的民族風情。
見車牙,1954年生,羌族多聲部民歌省級傳承人。2004年參加西部民歌大賽獲銀獎,2009年、2010年由文化部派出,作為羌族多聲部民歌的優秀代表先後到比利時、瑞士、俄羅斯、德國、法國、美國、荷蘭等十多個國家巡迴演出。見車牙將與他的妻子、女兒、女婿一家人表演羌族的傳統多聲部民歌。
來自美姑縣合姑洛鄉洛覺村的沈爾阿培從小耳聞目染彝族鄉土民間生活,其祖輩曾是聞名涼山彝區的德古、克智論辯手。其父是美姑地區遠近聞名的彝族克智論辯手、民歌手、德古,時常被人請到各種婚喪嫁娶等大型場所參加各種比賽。
巖洞侗族大歌隊來自貴州省黎平縣巖洞鎮,專注於演唱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侗族大歌。他們曾在亞洲、歐洲、北美各地巡演,參加了上海世界音樂季、萊比錫國際無伴奏合唱節、芝加哥世界音樂節、蓮花世界音樂藝術節等著名國際音樂節。
民族融合陣營中則除了來自南方「方言融合樂隊」馬幫樂隊,更有來自蒙古的蒙古民族樂隊肅騰樂隊。
來自廣西的馬幫樂隊,融合了南方原生態山歌、彩調、桂柳腔、搖滾、雷鬼、Ska等元素形成獨特的南派世界音樂。在西南莽莽群山中,馬幫樂隊展現出獨特的原生態音樂魅力。
肅騰樂隊(Suutan)是來內蒙古的原創實力搖滾樂隊。神秘的呼麥與現代音樂的融合、純真的蒙古旋律與搖滾音樂的結合是肅騰樂隊的音樂特點。
各族音樂人齊聚一堂,為傳承、弘揚優秀傳統文化而共同努力。
今晚20:00
歡迎來虎牙直播收看直播!
直播連結:https://m.huya.com/880241
直播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