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海南島玩過幾次,但這一次到東方市還是第一次。這幅圖顯示了海南島南部為半乾旱半溼潤地區,包括三亞和樂東,據說黑龍江人口佔多數。陵水地區多為北京人;北邊是海口和臨高,四川、貴州較多;西部是半乾旱地區,北方較多。我是從哈爾濱來的,就是東方市的氣候很舒服。
這裡最讓我激動的就是農貿市場了,裡面有各種各樣的海鮮,我曾經以為是「大眾化」的,各種海魚、螃蟹、蝦、蜆子、魷魚等等,清一色的平民價,相對牛羊豬肉來說,性價比更高。
初出茅廬的東方市一家農貿市場,看到石斑魚,就問了一下價格,結果嚇了我一跳,只需10元多一斤。石斑魚,在我的記憶裡,是海鮮的象徵,絕對是「奢侈品」啊。在哈爾濱的賓館裡,點菜的時候如果點上一條清蒸的石斑魚,那是很有面子的事,記得石斑魚的價錢動輒就是每斤100多元,一般家庭聚會都不捨得點石斑魚。某年,單位組織去三亞旅遊,會玩的老闆先是組織3號環島遊,讓大家對海南島有個初步的印象,然後找了一個海邊的度假村住下,一住就是半個月。上次去三亞,還去看了下那個度假村,現在已經變成了一個美麗的度假酒店。半個月的時間裡,同事們組織沙灘排球和足球比賽,下海遊泳、釣魚,晚上喝水、唱歌、燒烤,這是我印象最深的「公費」旅遊。
這個度假地讓我們打包,後邊的人各顯其能,都敢自己上灶。老闆娘有個大號的朋友跟我們玩,他坐在餐館裡發呆了很久,很難忍耐,主動給我們做了兩道大餐,一道是紅燒獅子頭,另一道是紅燒石斑魚。吃晚飯的時候,這兩道大菜讓人目瞪口呆,都豎起了大拇指。一位副總對我說:「把石斑魚弄爛,就是把石斑魚弄爛。」一語道破,現場極為尷尬,如此不會來事砸場子,平生只見一面。事實上,這個說法是不合理的,石斑魚最適合清蒸。
這個問題,說得太遠了,我們再回到東方市的農貿市場。天天去菜市場轉轉,買魚的話就去中間的那一家,我覺得這位大姐長得慈眉善目,賣魚準錯不了。漸漸地,攤主大姐也跟我熟了,每次見到我都熱情地打招呼:「今天吃什麼魚?」剛把大姐攤子上的魚吃完,我就有點迷惑不解,是口音問題,溝通不暢。我在這裡發現了一個問題,在我心目中的石斑魚,在這裡沒有被特殊的「對待」,泯然於眾的「魚」中,不管價格和待遇,都不那麼出眾,它是一種普通的魚,價格也是10塊錢1斤,這讓我很困惑。
品嘗過許多種類的海魚後,我仍然認為石斑魚最細膩最美味,或許是我的心理作用吧。可是最近市場上石斑魚很少見到,我就請老闆如果有石斑魚,就給我留下幾個。今天又逛市場時,意外地發現攤子上有幾條石斑魚,我興奮地「包圓」了,總共六條,每條約半斤。等我付了錢,我懷疑我聽錯了嗎?六條魚總共三十五元!這樣可真划算。
回房後,急忙將其中5隻石斑魚冷凍起來,留下1隻蒸熟,出售一般,味道極佳。為了弄清楚為什麼石斑魚的價格這麼便宜,我很好奇地「惡補」它的百科。較好的石斑魚有虎斑、東星斑、老鼠斑等,而我買的石斑魚應該是非常普通的那種,也應該是養殖的,再加上冰鮮魚和小一點的個頭,這就是我為什麼買了6條石斑魚,價格只有35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