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吃瓜群眾戲言:「現實世界的『瓜』往往比故事情節更離譜!」
更有好事網友表示:「現在的『瓜』,保質期都超不過24小時就被反轉了,來勁!」
12月22日晚,有一張關於遊族網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遊族網絡」,股票代碼:002174.SZ)董事長林奇近況的聊天截圖在社交媒體上瘋傳。該圖片所含內容顯示,創始人林奇被人通過陳年普洱投毒,雖經緊急搶救但已成為植物人,而下毒的人正是自家原首席風控兼遊族影業CEO的徐(許)垚。
光天化日之下投毒殺人未遂,放在當下這社會突然讓人感到「不明覺厲」。
1
-THE FIRST-
來回翻轉,
遊族網絡投毒案一波三折
不過很快,就有媒體報導稱,遊族網絡聯繫總裁陳芳做過「闢謠」。陳芳在微信朋友圈發文說:「沒內鬥,人都在,流言勝毒藥,還是聽聽音樂吧。」
就在所有人以為「流言就此終結」之時,又有人扒出了幾天前脈脈上爆出的消息,說遊族網絡辦公大樓下突然來了六輛警車,似有大事發生,遊族網絡「有問題」不像是空穴來風。
對此,12月23日,遊族網絡相關人士向多家媒體咬定,「謠言,已安排律師函」。但幾個小時後,遊族網絡「自扇耳光」。
12月23日下午,遊族網絡發布公告稱:「近期接到董事長兼總經理林奇家屬的通知,林奇日前因身體不適入院,經治療目前身體狀況穩定並在持續好轉。上述事項並未對公司正常運行產生影響。目前公司業務經營管理情況一切正常。」
得知訊息後,《企業觀察報》致電遊族網絡,可官方電話一直處於無人接聽的狀態。
晚間,上海警方的警民直通車微博的一則通告更是讓各大網絡論壇炸開了鍋。上海警方進行了披露,「2020年12月17日17時許,警方接到報警稱,某醫院在診療時發現病患林某(男,39歲)疑似中毒。接報後,警方立即開展偵查。經現場勘查和調查走訪,發現林某的同事許某(男,39歲)有重大作案嫌疑。目前,許某已被警方依法刑事拘留,相關偵查工作正在進一步開展中。」
同花順App顯示,遊族網絡董事長林奇1981年出生,2004年畢業於南京郵電大學,2008年1月至2009年4月,任北京悠易互通(北京)廣告有限公司合伙人,2009年5月至今,任上海遊族信息技術有限公司董事長、總裁。
而根據年齡推測這位嫌疑人同事許某有較大概率為許垚,他是碩士研究生學歷,2003年畢業於西南政法大學法律系,2006年畢業於法國保羅塞尚大學保險法學院,2008年畢業於美國密西根大學(安娜堡)法學院。2008年9月至2010年3月,在美國杜威路博律師事務所香港辦公室任職律師;2010年5月至2017年4月,擔任復星集團集團總裁助理、集團總法律顧問、集團法律事務部總經理;2017年5月起任職於遊族網絡股份有限公司,擔任非獨立董事;2019年1月24日,因個人原因離職,轉而擔任三體宇宙(上海)文化發展有限公司CEO。
三體宇宙(上海)文化發展有限公司是遊族網絡在2018年成立的全資子公司,該公司曾於2020年6月發表公告,披露自己已獲得《三體》系列小說與遊戲開發、發行、改編以及衍生產品等權利。CEO許垚曾著手搭建創作內容團隊,並啟動了《三體》動畫項目。但有消息顯示,在項目啟動後不久許垚的名字就在這個團隊裡消失了,該項目被董事長林奇直接接管,且最近關於《三體》項目的報導均由林奇親自出面。因此有傳言說許垚或對自己被「踢」感到不滿,這才痛下殺手。
據最新消息,林奇是在12月16日晚返家途中出現急性不適症狀,隨即自行選擇就醫,院方在治療之初就發現問題,便第一時間與警方取得聯繫,治療方案和原因究明同步展開。
目前,林奇正在住院恢復治療,各項體徵穩定。
2
-THE SECOND-
群龍無首,
遊族網絡面臨巨大不確定性
2009年成立的遊族網絡,其主營業務為網頁遊戲和手機遊戲的開發和運營,公司總部位於上海,在南京、臺北、新加坡等地設有分支機構。
創設之初,憑藉《三十六計》《七十二變》《大俠傳》《一代宗師》《軒轅變》《女神聯盟》等頁遊產品,遊族網絡很快在國內打開了知名度,相對穩定的在線人數也給公司帶來不錯的營收。
2014年,創始人林奇帶領遊族網絡借梅花傘成功上市。
上市後,遊族網絡抓住了中國移動網際網路市場發展的大潮,把產品的開發重點放在了智慧型手機端的網路遊戲上。《山海鏡花》《少年三國志》《權力的遊戲:凜冬將至》《大皇帝OL》《天使紀元》等IP不僅在國內有所斬獲,甚至還「出戰」到了海外市場。
在此基礎上,遊族網絡還嘗試探索影視業務。2014年,遊族網絡成立遊族影業,一度宣稱要投資12億元拍攝6部《三體》電影。可隨後爆出視效團隊、製作人更換、高管集體出走的消息,項目被迫擱淺。
在業績方面,雖然這兩年來遊族網絡的營收依舊呈現漲勢,可實際利潤卻在下滑中。2019年,遊族網絡營收32.21億元,同比下降10.07%;歸母淨利潤2.57億元,同比下降74.58%。今年前三季度,營收為37.24億元,同比增長40.95%;歸母淨利潤5.60億元,同比下降20.56%。財報解釋為,在三季度針對海外三款產品進行集中推廣,導致該季度淨利潤較低。
上半年,遊族網絡負面消息纏身,深陷業績爆雷、股東內幕交易、人員異動等泥潭。資金面的壓力,令董事長林奇不得不大量減持股份。2020年1至4月,林奇共減持8次,累計套現2.7億元,一度引發了股民和證監會的關注。然而,其減持的腳步並未就此終止。有機構做了統計,自2019年7月26日起,林奇減持股票已有27次,總計8536.71萬股,套現金額近16億元。同時,林奇持有的2.5億股的股權處於質押狀態,佔其持股的94.70%。
4月29日,遊族網絡發布《2019年度業績快報修正及致歉公告》,修正後的營收同比下滑10%,而歸屬股東淨利潤實際下滑74.58%。此公告一出,遊族網絡股價當天跌停。
受此次「投毒案」影響,遊族網絡近兩日持續下跌,12月24日開盤便下跌了9%。當前股價與年內高點相比,已累計回調超50%。且多家機構的調查發現,主力資金正呈淨流出狀態,近5日共流出8525.3萬元。
儘管遊族網絡稱投毒案並未對公司正常運行產生影響,但不可否認是林奇一段時間的臥床肯定會對遊族網絡接下來的工作展開帶來負面影響。一些項目雖不至於停滯,「減速」風險還是確確實實存在的。
多家券商向《企業觀察報》表示,遊族網絡的不確定性必然會對資本市場的信心造成負面影響。
3
-THE THIRD-
突破下限,
企業爭鬥何時變得如此不堪
一般來說,商業競爭充滿爾虞我詐,不過大家都會在規則內出牌。可近幾年來,國內部分企業所展示出來的「內鬥」「外鬥」屢屢突破下限,引發公眾討論。
年初,當當網李國慶帶人「大鬧天宮」爭搶公章還不算過於奇葩。
年中,前法人李陸攜60多位壯漢去搶比特大陸的營業執照就已經讓人跌破眼鏡。
有的企業高管,深諳「套路」,給「敵對」公司舉辦的活動「打黑槍」。
有的企業高管,化身邦德,潛入對手內部偷拍機密。
前為爭市場,惡意舉報。
後為洩私怨,故意投毒。
對於近一段時間以來,有關企業不當競爭事件頻發這一現象,《企業觀察報》就此向上海有多年處理企業糾紛案件經歷的執業劉律師請教。劉律師認為我國的法制建設還在進步途中,部分企業人士的法制意識還有待提升,「大家都在知名企業幹,好歹算是體面人」,應養成事先想到留存證據的習慣,通過法律途徑解決問題才是最有效率的解決辦法;不應該逞一時之快,而抱憾終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