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個運動可以幫助40歲以上女性和男性消除膝蓋彈響,預防緩解疼痛

2020-12-20 貓老師健身

大家好,我是貓老師健身!

你是否在蹲下時或下樓梯時聽到膝蓋發出「咯咯響」的可怕聲音,是否需要去醫院看醫生呢?下面貓老師健身分享引起彈響的原因和如何預防。

一、膝蓋發出彈響的原因:

首先應該明確膝蓋發生「咯咯響」時是否伴隨疼痛、刺痛或腫脹情況。

(一)膝蓋發出「咯咯響」時沒有伴隨疼痛或腫脹:(不必擔心)

隨著年齡的增長,覆蓋骨頭末端的軟骨逐漸磨損,導致骨頭末端相互接觸,這是一個自然後過程,我們不能改變,只能減慢其速度。移動時(下蹲或走路時)時韌帶和肌腱的張力也可能引起這種聲音[1]。隨著年齡的增長,膝蓋關節滑液自然減少,這會導致髕骨與股骨發生摩擦而產生。所以膝蓋發生「咯咯響」時而沒有伴隨疼痛或腫脹時,不必太過於擔心,可以通過運動消除這種聲音,下面會詳細分享。

(二)膝蓋彈響伴有疼痛或腫脹則急需諮詢醫生。

如果膝蓋彈響伴有疼痛或腫脹,則可能是疾病的症狀,例如 :

半月板損傷 :半月板是一種半圓形結構,是膝關節的關節內軟骨,在年輕時,這種疾病可能是由於運動或受傷引起的,在膝關節旋轉運動期間,半月板特別容易受到傷害,在老年人中,這種疾病更為常見,即使半月板也容易撕裂。

膝關節軟骨損傷或軟骨磨損 :軟骨覆蓋骨骼並起到保護骨髂的作用,隨著年齡的增長其表面會出現微損傷,然後膝蓋腫脹,其活動性變差;如果軟骨太薄或嚴重受損,那就是關節炎;而且由於軟骨沒有神經因此只能在晚期發現關節炎在此前患者不會感到疼痛,僅在嚴重且長時間的損害下才會出現疼痛。尤其是,骨關節炎是一種軟骨退行性疾病是最常見的關節炎形式,會影響4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

所以,如果膝蓋出現彈響並伴隨疼痛或腫脹,必須馬上去醫院,藉助醫療設備檢查出原因,越早發現問題,及時治療會更容易康復。

無論在年輕時還是4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都不應忽略運動和預防程序,這些程序可以保護你免受關節或軟骨損害,防範於未然永遠比亡羊補牢強。

預防膝蓋疼痛的合適運動形式是散步,遊泳,瑜伽或太極拳,騎自行車和在健身房鍛鍊和拉伸,通過進行運動,可以保持健康的體重,同時不會使關節負荷。

二、如何保護膝蓋和消除膝蓋彈響:

定期運動和訓練 :你需要加強腿部肌肉,同時不要忘記膝蓋周圍的肌肉(股四頭肌、繩肌。小腿肌群);健身計劃中應至少每周兩次進行重量訓練,阻力訓練或體重鍛鍊(例如下蹲和弓步訓練)。訓練前先熱身:鍛鍊前應將肌肉熱身,熱身應是訓練計劃的一部分,不要跳過熱身,因為這將有助於避免受傷,劇烈的鍛鍊很容易導致肌肉和關節受傷。拉伸 :運動前後,必須仔細動態拉伸肌肉和關節,定期伸展大腿的前部和後部肌肉(先是股四頭肌,然後是大腿後部),運動完後,進行靜態拉伸。仔細選擇鞋子:穿著不緊繃的舒適鞋子,尤其對於從事於久站或者常步行工作的人;衣服可以隨便,但鞋子不能隨便,因為衣服不會讓你身體受傷,但是鞋子會。保持健康的體重:這意味著你不應該超重或肥胖,由於超重會增加膝關節和腳踝關節的壓力,肥胖是膝關節關節炎發展的既定危險因素。以正確的姿勢睡覺 :當你側臥時,在膝蓋之間放一個枕頭,可以起到保護膝蓋的作用。不要使關節超負荷 :為避免關節超負荷,你需要交替使用不同類型的運動,因此,走路,爬樓梯、騎自行車或慢跑等可以交替進行,長時間做相同的運動會在膝關節的相同部位造成磨損,而物理負荷的交替會在膝關節的不同部位施加壓力。不要坐在一個位置太久:有些科學家說坐30分鐘已經太長了,有些建議只在45-60分鐘後步行。時間間隔取決於你,絕對不應坐8個小時的工作時間,休息一下,走一走,即使長時間站立也不利於關節和膝蓋,因此請務必休息一下。請勿滑倒,絆倒或摔倒 :特別是4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特別注意不要滑倒、摔倒,因為受傷後恢復會比年輕人慢很多,所以特別注意特定季節穿合適的鞋子,如果路表面很滑,最好不要穿高跟鞋或光滑鞋底的鞋。

三、9個保護膝蓋和消除膝蓋彈響的練習。

執行以下9個練習,伸展,放鬆和增強肌肉可以幫助你伸展膝蓋肌肉並增加膝關節滑液,減少彈響,每周至少鍛鍊兩次。

站立前大腿伸展:

雙腳打開與髖同寬站直,腳尖朝前,膝蓋對腳尖,微微彎曲膝蓋。用左手伸直左腳踝,抓住右腳跟並將其向後拉使腳跟朝著臀部應該感到大腿前部(股四頭肌)緊張。保持該姿勢30秒鐘,另一隻腿重複練習。如果您難以在該位置保持平衡,請靠在椅子或牆壁上。每條腿在30秒內 執行5組。

大腿前側泡沫軸放鬆:

將需要一個健身泡沫滾筒來進行此練習。

仰臥,泡沫軸放在膝蓋上方的大腿前側下方。從臀部到膝蓋上下滾動。以中等強度進行平穩的運動。滾動60秒。泡沫在滾動區域可以提高膝蓋周圍肌肉組織的柔韌性,因此可以減少施加在膝蓋上的壓力(此練習的目的是放鬆股四頭肌,它經常使膝蓋受力)。

站立單腿旋轉

雙腳打開與肩同寬站立,(如果不能保持平衡可站在牆壁或椅子前面,一手扶著保持平衡),腳尖朝前,膝蓋對腳尖,膝關節微微變曲。保持背部挺直,抬高右腿,使膝蓋彎曲90度角。開始將臀部向一側移動,用膝蓋畫一個大圓圈。每條腿10次。有助於放鬆和伸展大腿內側肌肉和臀部外側肌肉的運動且有助於增加膝蓋的活動範圍並減輕緊張感。

靜態弓步

雙腳打開與肩同寬站立。用右腳向前走一小步,然後用左腳向後走半步。放低後腿,直到彎曲前腿時膝蓋幾乎接觸到地板。保持上半身對齊,腹部收縮。保持該姿勢20秒鐘,然後換腿。右腳和左腳在20秒內重複5次。這項運動的目的是通過伸展大腿肌肉來減輕膝蓋的緊張感 。5.直腿擺動

雙腳打開與肩同寬站立,腿尖朝前,膝蓋對腳尖,膝關節微微彎曲,為了獲得更好的平衡,可以靠在牆壁或椅子上。抬起一條腿,使其向前擺動然後以類似擺的方式向後擺動,儘可能抬高擺動腿。每條腿重複12次這項訓練的目的是伸展髖關節,以減輕膝蓋的張力。

直腿硬拉

根據你的健身水平,可以負重或自重的情況下進行這項運動。雙腳打開與髖同寬站立(或併攏),腳尖朝前,膝蓋對腳尖,這是起始姿勢。微微彎曲膝蓋,保持背部挺直,臀部向後推,屈髖(保持膝蓋微彎曲)俯身向前,直至感覺大腿後側繩肌緊繃。臀部向前推,伸展髖關節,回到起始姿勢。此動作可以訓練下背部肌肉,臀部和繩肌,另外,進行鍛鍊時,請保持核心肌肉緊繃,這項運動的目的是加強臀部,以減輕膝蓋的負擔。

大腿外側放鬆

闊筋膜張肌位於大腿外側,形成圍繞大腿外側的纖維結締組織的寬鞘,該韌帶也連接到膝蓋,有助於穩定和彎曲關節。它的收縮或發炎會導致脫位,導致膝蓋疼痛。

側身躺在健身墊上。躺在一側,把泡沫軸放在大腿外側的下方,雙腿伸直,上面的腿疊放在下面腿的上方。手肘撐起身體,從臀部到膝蓋滾動泡沫軸。重複運動30秒。換另一條腿重複30秒。

相撲深蹲

大腿內側是個問題區域,因為它通常比大腿外側要弱。為了加強肌肉並緩解膝蓋疼痛,我們建議深蹲以加強大腿內側肌肉。

雙腳分開肩寬的1.5倍左右,腳尖向身體兩側打開(45度角左右),並保持膝蓋對腳尖。雙手置於胸前,這是起始姿勢。屈髖屈膝,臀部向後坐下,想像後面是一把椅子。大腿內側和臀肌同時發力蹲起至起始姿勢。重複12個。

小腿肌肉放鬆

小腿肌肉放鬆將有助於減少小腿肌肉的緊張和緊繃感,它有助於伸展肌肉。

坐在健身墊上。彎曲一隻腿,伸展另一隻腿(或兩條腿同時伸直),手掌著地支撐。將泡沫軸放在小腿下方,手臂發力把臀部抬離地面,向前和向後滾動小腿。滾動30秒,如果發現痛點,停止上下滾動,在同一位置左右旋轉一會,然後繼續上下滾動。

結束語:

如果膝蓋出現了彈響,首先應搞清楚在「咯咯響」的同時有沒有伴隨著疼痛或腫脹。無論在年輕時還是4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都不應忽略膝關節運動和預防程序,這些程序可以保護你免受關節或軟骨損害,防範於未然永遠比亡羊補牢強。9個保護膝蓋和消除膝蓋彈響的練習,經常練習,可以讓膝蓋更加健康,特別是40歲以上的中老人可以減少彈響。

相關焦點

  • 40歲以上膝蓋疼痛的女性,如何選擇低衝擊的有氧運動和力量訓練?
    很多40歲以上的女性都或多或少有膝蓋疼痛的毛病,雖然引起疼痛的原因可能很多,但會讓這些女性恐懼深蹲等力量訓練和跳躍等有氧運動。但是對於40歲以上的女性來說,心肺功能和肌肉都是保持身體年輕的關鍵,如果要使自己有活力和抗衰老,除了健康飲食之外,就必須進行有氧和力量訓練。
  • 5個改善40歲以上女性的背部靈活性的拉伸運動,徹底擺脫背部疼痛
    現在,許多人因為工作久坐或缺乏運動導致掙扎在背部疼痛中,特別是40歲以上的女性,經常出現下背部酸痛。伸展背部並增加後鏈的柔韌性將改善背部肌肉的彈性,減少受傷和酸痛的風險。貓老師健身提供了5種很棒的練習,以幫助40歲以上的女性放鬆緊繃的背部並改善背部的靈活性,以幫助正常的日常活動和在健身房繼續你的硬拉和深蹲等健身運動,這5個動作簡單易做,在家和健身房都可以完成。
  • 40歲以上女性的5個在家日常運動,提高心肺增肌減脂,凍齡抗衰老
    最近很多40歲以上的女性網友私信給貓老師健身,問能否經常分享一些在家無器械的情況下可以訓練的運動教程,幫助提高心肺和減脂增肌。在家進行此類鍛鍊不僅可以使身體保持健康,還可以預防各種疾病(後背疼痛、肩頸疼痛等)的一個明智的主意,特別是達到40歲以上,一定要提高心肺功能和增加肌肉含量,才能讓自已身體保持年輕。
  • 為什麼中老年女性更容易膝蓋疼?想要緩解疼痛,該怎麼做?
    有調查和研究發現,與男性相比,中老年女性更容易膝蓋疼,關節出現問題的機率也比男性高。中老年女性更容易膝蓋疼,可能與哪些原因有關?想要預防和緩解疼痛,要做好哪些事?早點了解早受益。想要預防和緩解膝蓋疼,以下件事建議要做到位:可以經常用熱毛巾對膝蓋進行熱敷,這可以促進局部的血液循環,緩解肌肉疲勞和僵硬的現象,從而緩解疼痛。如果是骨質出現疏鬆的因素,要適當地補充鈣質,延緩骨質的流失。
  • 痛經是魔,受其困擾的女性收下5個緩解方法!平時可從6方面預防
    導語:如果來月經的時候沒有痛經,那真是一件很爽的事情,痛經是魔,受其困擾的女性趕緊收下5個緩解方法,平時可從6個方面預防痛經。對於痛經真是讓女性備受折磨,每個月一來月經就會痛得啥都不能幹,不亞於生孩子。對於痛經的緩解,還是有方法的,下面5招你可以試試。
  • 長時間站立導致腳部疼痛,做好6事,或可幫助緩解
    長時間站立引發的直接問題就是腿部疼痛,這是因為腿部肌肉長期處於緊張、緊繃狀態,影響腿部血液循環,從而導致腿部酸痛,如果長期如此,並得不到很好休息,還會引發靜脈曲張,影響日常生活。這時候不妨做一下以下六件事,可以緩解腿部疼痛,預防疾病。
  • 痛風如何緩解?這3個「止痛」方法,降尿酸,不復發不疼痛!
    尿酸是痛風元兇通常情況下,女性尿酸值超過360,男性尿酸值超過420,就屬於尿酸高,血液中尿酸值的升高,會導致尿酸濃度超標,尿酸是一種在血清中具有微溶解性的一種有機鹽類,它濃度的升高就會在血液中析出尿酸鹽結晶,這種微小的結晶隨著血液遊走,會沉積於關節引起痛風性關節炎。痛風如何緩解?這3個「止痛」方法,降尿酸,不復發不疼痛!
  • 3個小動作,輕鬆緩解疼痛!
    肩周炎是一種主要以肩關節疼痛和活動不便為主要症狀的疾病,一般好發人群在五十歲左右的女性群體,不過隨著近幾年來,人們生活的改變,好發人群也在趨向年輕化。肩周炎發作起來還是比較痛苦的,而且嚴重影響到患者的日常工作和生活。所以當肩周炎疼痛的時候可以採用這些小方法來適當緩解。 肩周炎疼痛怎麼辦?
  • 50%老年人被膝關節疼痛困擾,運動後膝蓋疼痛怎麼辦?
    50%老年人被膝關節疼痛困擾,運動後膝蓋疼痛怎麼辦? 跳廣場舞是很多中老年人首選的運動方式,想以此來活動筋骨、強身健體,但有的人卻跳出了一身的毛病,這是為什麼呢?
  • 學會這幾點預防膝骨關節炎
    症狀一般出現在40歲以後,並且隨著年齡的增加發病的人數也在不斷的增加。而且一般女性發病率大於男性。通過相關流行病學調查,55歲以上的老年人患有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的佔到40%-70%,患有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的人,一般伴有疼痛、壓痛、關節積液、腫脹和關節活動受限等症狀,這就會影響他們的日常生活能力,例如上下樓梯,步行,下蹲等。
  • 學會這五個小方法,可以幫助你緩解膝關節經常疼痛的問題
    有些人膝關節經常的疼痛,疼痛的原因可能是因為年齡比較大了,所以容易膝關節疼痛,但是有一些年輕人也會出現膝關節疼痛的問題。現在就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緩解膝關節疼痛的五個小方法。第一個小方法:要好好的休息有時候膝關節出現疼痛的問題,可能是因為我們的運動強度比較大,如果這個時候我們不能夠好好的休息,繼續運動的話。就可能會給膝蓋造成第二次的傷害,就會使膝關節的疼痛更加的嚴重。可能就會出現膝蓋腫脹,水腫,淤血等一些症狀。
  • 運動多久可以「抵消」久坐傷害?
    我們請專家告訴你什麼強度的運動能幫助抵消久坐傷害,並推薦4個適合久坐族的運動。其中,這9項研究涉及的44370名對象,共來自4個不同國家,平均年齡為65.8歲(標準差±8.6歲),研究人員對他們進行了4到14.5年的隨訪,期間3451人死亡。 在這些研究隊列中,參與者久坐的平均時間為8.5~10.5小時/天;中到高強度體育活動從8分鐘/天~35分鐘/天不等。
  • 胸部疼痛是什麼原因 怎樣緩解
    乳房是女性身體最性感的部位之一,所以我們需要好好的呵護它,那麼乳房疼怎麼回事?導致乳房疼痛的原因是什麼呢?我們應該要怎麼去緩解乳房的疼痛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胸部疼痛是什麼原因1、乳腺增生導致的胸部脹痛這種情況的脹痛不隨月經周期的變化,沒有固定的時間,持續時間較長些,這些婦女的年齡多在40~45歲左右,比生理性疼痛者年齡稍大,疼痛的部位局限在乳房,位置比較淺。2、壓力增大導致的脹痛壓力太大會造成胸部的疼痛,還會出現月經不調的症狀。
  • 膝蓋響是怎麼回事,嘉會醫療帶你了解關節炎
    2類風溼關節炎常見的慢性關節炎之一,好發於40-60歲女性。是一種病因未明的慢性、系統性、炎症性疾病,可能與遺傳、細菌及病毒感染、環境因素包括吸菸有關。這種關節炎發作時通常呈「對稱性」,如果病情未得到控制,軟骨和骨受到侵蝕導致關節破壞,引起關節畸形。
  • 怎樣緩解精索靜脈曲張帶來的疼痛
    精索靜脈曲張也叫睪丸靜脈曲張,是男性常見的泌尿生殖系統疾病。此病最典型的一個症狀就是陰囊或睪丸的腫大,感覺到疼痛和往下墜,嚴重的話甚至還會在陰囊處明顯摸到或者看到蚯蚓形狀腫脹的血管。患者站立時,其患側陰囊和睪丸會明顯低於健側,且陰囊表面可見擴張、迂曲的靜脈,在站立時間過長或腹部用力時更為顯著,平臥後症狀可自行減輕或消失。
  • 運動多久可以「抵消」久坐傷害?醫生點名推薦4項運動
    《生命時報》邀請專家,告訴你什麼強度的運動能幫助抵消久坐傷害,並推薦4個適合久坐族的運動。該研究由美國哈佛大學T.HChan公共衛生學院、瑞典卡羅林斯卡醫學院和挪威體育科學學院等機構的40名科學家對9項研究的薈萃分析得出。其中,這9項研究涉及的44370名對象,共來自4個不同國家,平均年齡為65.8歲(標準差±8.6歲),研究人員對他們進行了4到14.5年的隨訪,期間3451人死亡。
  • 預防和緩解腰背部痙攣的小技巧
    許多人都深受腰背部痙攣疼痛的困擾。腰背部痙攣不僅疼痛,而且令人煩惱和壓力倍增,並可能導致工作或學習時間減少,甚至可能長時間無法運動。 但是不要擔心。對此有了更多了解和準備,腰背部痙攣就不會使您措手不及了。接下來海外醫療轉診專家盛諾一家將為海外醫療患者詳細介紹預防和緩解腰背部痙攣的小技巧。
  • 2020版居民常見惡性腫瘤篩查和預防推薦:涉及20種癌症 |惡性腫瘤|...
    男性 35 歲以上、女性 45 歲以上的肝癌高危人群應進行篩查;2. 聯合應用血清甲胎蛋白 (AFP) 和肝臟 B 超檢查,每 6 個月篩查 1 次。預防建議1. 接種B肝疫苗;2. 慢性肝炎患者應儘早接受抗病毒治療以控制肝炎病毒的複製;3. 戒酒或減少飲酒;4.
  • 堅持每天「踮腳尖」的人,身體可能會嘗到7個「甜頭」堅持運動
    促進血液循環 每天進行踮腳尖運動,能夠促進體內血液淨化,有助於刺激腿部的肌肉,促進肌肉的收縮和擴張,此時更有助益讓你的腿部血液循環通暢,預防酸脹感,還有助於預防腿部變粗的情況。
  • 渾身疼痛是什麼原因 六個方面輕鬆緩解疼痛
    全身疼痛在生活中出現,嚴重時會影響正常的工作和生活,一定要引起重視,那麼渾身疼痛是怎麼回事?哪些原因會引起我們渾身酸痛?我們又該怎樣緩解這種疼痛呢?下面就讓我們一起去看看吧。這短時間是膽囊和肝臟排毒的最佳時間,需要在熟睡中完成,因此這個時間段建議各位讀者儘可能保持睡眠,以便使肝膽正常排毒,維持人體正常生命活動。如果一味的熬夜,不僅肝膽功能 異常,而且大腦長期得不到休息,也會出現渾身酸痛無力的症狀。如何消除渾身疼痛飲食調節均衡飲食,補充富含B族維生素的食物,如豬肉、雞肉、大豆、糙米等等。多喝水及多吃水果,有利於體內乳酸的排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