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眼女孩,我可以幫你一起賣保險嗎?》

2021-02-22 禹虹

幼時我是在姥姥家長大,記得姥姥家住的那條巷子叫東瓜園。那時我大概10歲左右的樣子,扎著小辮每天在巷子裡瘋跑,不到吃飯的點上絕不回家。那條巷子的小夥伴很多,唯獨我和紅梅的關係最好,紅梅有一雙圓圓的大眼睛,皮膚瓷白,長得很像洋娃娃。紅梅家和姥姥家是兩對門,而且她家也是回族,大致是同民族又同齡的緣故,我和她走的比較近。

記得紅梅的哥哥很多,在她家我第一次看到他哥哥養的白胖白胖的蠶寶寶。他哥哥有時候會給我一兩條蠶寶寶,而我會如獲至寶似地捧回家,然後又哼唧著姥姥幫我滿世界的找桑葉餵蠶,我餵的蠶寶寶後來因為各種原因夭折了,但養蠶的過程讓我充滿了無限樂趣。紅梅家裡在還有一個大眼睛而又病殃殃的姐姐,所以她家一直有一股焦哄哄的中藥味。後來她姐17歲那年夭折了,出殯的那天我和幾個小夥伴擁簇在不遠處的巷子口好奇地觀望著,幾尺白布包裹著她那美麗而又瘦小的姐姐,還有紅梅母親悽慘的哀嚎聲,讓我們這些小孩第一次對死亡有了直觀的認識。她家隔壁是一家漢族,紅梅姐姐的「埋體」從鄰居家經過的時候,那個鄰居家門口燒了一小撮稻草,聽說是為了闢邪,於是那個大眼姐姐就在朦朧的煙霧繚繞中消失於我們的生活。

紅梅姐姐去世後,東瓜園的小朋友們似乎很快忘記了那個大眼姐姐,又恢復了往常的瘋玩狀態,那時紅梅也就10歲,我也看不出她的悲傷。我們時常在姥姥家後院那個叫「停車場」的大院子打羽毛球,玩跳皮筋,或者在停車場後院的水塘裡捉青蛙。那個停車場非常大,大概面積有十幾畝地,是一家國營旅館的停車場。

說起這個停車場卻是姥姥一家永遠的痛。因為解放前這些地和宅子都是姥爺祖上傳下來的,這個地段在這個城市也算是寸土寸金,解放後姥爺家被認定成資本家,沒收了房產和宅子及家族的一些生意,改成現在的國營旅社。

姥爺一家後來又被下放到農村呆了十年,等回到城裡的時候,他們曾經的大宅子和地所剩無幾。聽說打了幾年官司,國家才在國營旅社的大門口給了了一塊巴掌大的地,蓋了兩間廈屋,屋頂像一個人字形,廚房在馬路對面,每次姥姥總是顛簸著她那放足後又有點畸形的小腳,穿過馬路到對面的廚房去做飯,特別是雨天經常是兩腳泥濘。

因為聽慣了大人絮叨這些往事,我一直對停車場有一種親切感,而對管理國營旅社的那個斜著眼睛的主任又有著一種鄙視感,總覺得是他奪走了姥姥家的房子。

可對紅梅來說,停車場那個地方卻永遠成為了她一生的痛。那是30多年前夏天的傍晚,東瓜園的小朋友吃完晚飯又去停車場玩。紅梅那天騎了一個自行車過來,那個自行車是紅梅哥哥的,是有梁的那種,紅梅個子小,兩個腿從梁裡掏著騎,我們沒有自行車的小夥伴只有羨慕的份,因此紅梅非常珍視她的自行車。可紅梅永遠不會想到,因為保護那個自行車她付出了終身慘重的代價。

出事那陣,我們幾個人在停車場後院跳皮筋。停在旁邊的一輛卡車開始倒車,而我們也被司機從車周圍轟走。大家都在卡車的不遠處等著到完車之後接著玩,忽然就聽見一聲慘叫,大家尋聲而去,發現在卡車左後輪邊上紅梅瘦小的身軀還有她心愛的自行車。原來紅梅在大家散開後,又去挪車後的自行車。在一片哄鬧和嘈雜之後,停車場後院只留下了紅梅的一隻白色的球鞋還有鞋裡的血跡。

再見紅梅已經是幾個月之後,消瘦了很多,蠟黃的臉上那對水汪汪的眼睛更大了,紅梅的右胳肢窩裡多一個木拐,走路一跛一跛,從此我們再也沒有跳過皮筋。

後來我到父母工作的城市去讀書,聽說紅梅家也搬了家,從此杳無音訊。去年春節,好久不聯繫的表弟突然在微信上要求視頻,他旁邊坐著一位女士。表弟問我:「虹姐,你猜她是誰?你還記得她嗎?我眼前的是一位胖胖的陌生中年女士,我怎麼也想不起她是誰?後來表弟提示著說,她是紅梅。我這才反過勁來,原來自從那場事故之後,我們三十多年沒有再見面了。大致是時間太久,大家都有點陌生和拘束,在視頻裡相互寒暄了兩句,互相加了微信。

從她的微信圈裡我得知她現在平安保險公司,從事各種保險推銷,她還有一個九歲的女兒。我大體知道在保險公司工作的這份艱辛,更何況她的腿腳又不方便,可這些我們在微信裡從來沒有聊過。

昨天下午,我坐在後院喝著茶正胡思亂想。忽然聽到手機響了,看見紅梅發消息問我在幹嘛?我說喝茶呢,她問我美國是什麼時間?我說下午六點多。

之後停了半天,她說真羨慕你,幼時的夥伴大多事業有成,而我卻掙扎在生存線上,如果我不出門,我和女兒就要餓肚子,我都不敢想今後怎麼辦?看了這幾行字,我心裡抽搐了一下,很痛。

我不知道怎麼接下文,頓了半天我回覆:「發生什麼事了?她說,沒事,有時候覺得生活無望的,腳去年又做了兩次手術,前幾天又查出子宮肌瘤,還要做手術。你知道我的情況的,也不怕你笑話,如果不是女兒我都有點活不下去了。因為那場車禍,我從此和你們不一樣,成為了殘疾人。嫁人也是別人挑我,結果嫁了人,丈夫也不怎麼顧家。四年前離婚了,帶著女兒在娘家住,老母親現在八十多了,還在為我操心。自己又沒一技之長,真不敢想,以後跑不動了,孩子怎麼辦?

我看完這些話,說真的,我記不住她現在的樣子,滿腦子都是她幼時那雙大眼睛和那雙丟棄在停車場的沾著血漬的白球鞋。命運是如此地捉弄人,如果沒有那場車禍,她的人生也許不同。可如今我的語言如此蒼白,我不知道如何去安慰她,也不知道怎麼幫她。夜裡我滿腦子都是想怎麼幫她?睡夢裡反覆出現的是那雙無邪的大眼睛和那隻白球鞋。早起我給她發了一段文字:紅梅,沒事!你身後除了你的髮小我,還有很多善良的人們,我們一起幫你賣保險!

如今我唯一能為她做的是,寫下這個發生在我身邊的幼時大眼睛女孩的故事,給她一份美麗的希望,讓她感知到這個世界上的溫暖還有那些支持著她的善良的人們。

《圖片源於網際網路》

相關焦點

  • 平安都直播賣保險了,你還覺得網際網路保險不靠譜嗎?
    終於,直播賣保險來了。5月27號,平安32周年日,平安大boss陸敏親自上陣,在「平安金管家」APP直播推銷保險產品。通過第三方落實保障的好處是,他們可以以客觀中立的角度,為你詳盡地測評市場上多家保司的產品,從中選出適合你、且性價比高的產品,而不需要僅限於某一家;而且一般都有提供終身免費的理賠協助和法律援助服務。
  • 這些明星居然都「賣」過保險!黃渤、吳彥祖、古巨基、于榮光帶你認識保險人生!
  • 賣大眼精華的李誕,正在「熱銷」的脫口秀式直播
    9月24日,《脫口秀大會》結束的第二天,李誕在微博公布了他在抖音直播帶貨首秀的商品清單,其中蘭蔻小黑瓶大眼精華還未開播就遭到了眾多粉絲的吐槽,「你賣大眼精華不是給商家拆臺嗎?」「李誕大眼精華完美代言人,隨便大一點點點點都特別明顯。」 李誕回復道「我只好安排另外的朋友來講」,羅永浩也在底下評論表示「屆時會讓另一位主播來講。
  • 人保因通過支付寶賣虛假保險被罰338萬,警示買保險找對人很重要
    所以在這種情況出現了一個現象就是,買保險是很容易,理賠時卻很難,買保險時很多人很多平臺都拉著你去買,但是到理賠的時候,這個平臺說我是第三方代售,理賠不要找我,那個人說理賠時保險公司的事情,你去找保險公司吧。可憐我們就這樣被踢皮球一樣,踢來踢去。所以,為了捍衛我們的權力,我們必須學會如何買保險。
  • 得了癌症花了50萬,保險只賠20萬,保險有什麼用?
    我賭10塊錢他們的看法一定是這樣:賣保險想的是,「當初讓你買50萬你不聽,非要買20萬,好了吧,現在知道買少了吧?」而作為買保險的我們則是,「保險好貴啊,只能買得起20萬,生病了卻要花這麼多錢,保險真是健康的時候用不上,真生病了,也沒太大作用。」作為保險我也很冤枉,醫療險,重疾險,意外險,年金險,亂七八糟保險這麼多,買保險的不了解我很正常,作為賣保險的你還能不知道嗎?
  • 賣保險的千千萬 為何選擇跟你談
    人生處處都可以遇到共鳴,不是嗎?以下是今日正文:做為保險從業者,不遺餘力的普及保險知識,今天帶來以下內容:保險都能在那裡買,這些渠道有什麼區別。保險經紀人會做什麼保單密碼正所謂保險從業人員千千萬,哪哪都能夠遇見,通常我們能夠遇到賣保險的都有哪些呢?
  • 網際網路保險真的能替代傳統嗎?如果保險便宜到9.9保終身你敢買嗎
    保險本就看不見摸不著,而網際網路保險更加看不見摸不著了,有多少人對自己的身體100%自信,如果不夠自信,你買的那個保險,寫的標準體,全否,未來理賠時如何界定,自己去購買也就意味著你要承擔自己選擇的這個風險,就好買蘋果,水果店平均5元一斤你可以看到是什麼樣的,甚至還可以嘗一嘗,網上賣的2元一斤,收到什麼樣的不知道,也許能吃,也許不能吃,有人說不好吃可以退貨
  • 我應該買哪種保險?如果你的錢少了,你可以買全家人的保險靠譜
    前段時間,家裡有個表哥興奮地說,他在銀行買了一份保險,可以防病,還可以分紅,在過去的幾十年裡,花在買保險上的錢都賺回來了這項保險很划算嗎?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看到了許多類型的保險,一般來說,根據保險標的的不同,可以分為財產保險和人壽保險。財產保險包括與財產有關的利益;人壽保險包括人的生命或身體。現階段,我們正在執行「金錢再生」計劃,我建議你優先分配人壽保險,所以這裡主要介紹一下:人壽保險。
  • 保險,我看清了你的套路
    舉個例子:"心臟瓣膜開胸手術",按理說重疾險能賠你錢,但是醫生水平高,通過微創手術幫你治好,比開胸的創傷小很多,你當時一定會欣然同意!但是對不起,保險公司一分錢不賠,為什麼?因為你沒開胸,沒開胸,沒開胸!!!
  • 33歲,我放棄了年薪六十萬的宣傳公關工作,去賣保險了
    前不久一篇題為《影視寒冬下的行業眾生相:宣傳總監跳槽賣保險》的調查報導刷爆了不少影視人的朋友圈,很多人霍然驚覺:「難怪身邊很多做宣傳營銷或市場公關的同行不見了,原來有的是轉行去賣保險了。」這些離開圈內的人成為了備受關注的一個群體。
  • 我為什麼要做保險經紀人?
    在這之前我母親曾詢問一位某安代理人是否能購買某安醫療險,那個代理人竟然信誓旦旦的讓我母親隱瞞病情,並且聲稱只要兩年以後再接受治療就算當時隱瞞了病情也是可以理賠的,我母親相信她的話併購買了這款醫療險。而當四年之後,我母親入院需要這份保險的時候,保險公司拒賠了,當初說好的可以理賠的呢?當初代理人那份承諾呢?直到多年後,我自己熟悉了所有條款才知道,所謂兩年的不可抗辯條例並不包含醫療險。
  • 純廣州味「救市小片」,《追夢險途》重新定義「賣保險的」
    「當一個人患重病時,送來三五千的是兄弟姐妹,送來慰問品的是朋友,送來一百萬的是保險業務員」。周瑾的這句話,解開了莊嚴的心結。在公交車站,莊嚴被一名年輕女孩誤會為非禮,挨了她一耳光。後來,他為女孩兩姐妹籤保險單時,被女孩認出痛罵。莊嚴忍不住還嘴,吵了一架,單也不籤了。兩姐妹遇車禍,姐姐獲救,因買了保險獲賠。
  • 這回我可算明白了,為什麼老說保險是騙人的?
    我覺得,也有,也沒有。其實所謂的「坑」,在哪個行業都存在,而不局限於保險行業,對不?大家還記得,有一年春晚,範偉和高秀敏演過的一個小品嗎?範偉演一個賣衣服的,把一件一個袖子長一個袖子短的衣服賣給了老太太。當然,這只是一個表演,但也是社會生活的一個縮影。
  • 33歲,我放棄年薪六十萬的影視宣傳公關工作,去賣保險了
    前不久一篇題為《影視寒冬下的行業眾生相:宣傳總監跳槽賣保險》的調查報導刷爆了不少影視人的朋友圈,很多人霍然驚覺:「難怪身邊很多做宣傳營銷或市場公關的同行不見了,原來有的是轉行去賣保險了。」這些離開圈內的人成為了備受關注的一個群體。
  • 賣保險——香港過氣藝人的另類生存之道
    《我和春天有個約會》要拍電影版,昔日電視版幾位主角的現狀自然被媒體拿出來梳理了一番。
  • 香港演員王玉環,轉行賣保險成富婆;保險是最能成就事業的行業!
    「投入保險業快20年,王玉環從個人保險女王,到帶領團隊拿冠軍,但王玉環說,她從不會一開始就和朋友談保險,而是把客戶當家人、朋友用心照顧,因為關係多門道也多,讓她可以為客戶做很多額外服務,但她堅持只做保險,其他多做的都是附加價值,不會再靠這些賺錢。
  • 被保險折磨的朋友圈 細數保險行業的六大終極招數 高手招招致命
    相對於房地產銷售的房價基數與提成點,保險銷售的提成可謂相形見絀;一手房銷售提成大概是房價的千分之三,一套房子就幾百萬,可能賣一套房子等於保險銷售一年的收入了......退一步,我覺得保險銷售的收入已經很高,是社會精英階層、高收入人群了,可稅率多少?
  • 假如達康書記也賣保險…
    那麼,假如「達康書記」想轉行做保險,他會有一個怎樣的發展呢?智慧的小金想從以下幾個方面來侃一侃。 第一:個人實力(9分)保險是一個強調品格的行業。對於消費者而言,購買保險首先看的是服務人員的品格。在保險行業競爭激烈的情況下,與保險相關的從業者增長較快。
  • 拼多多=賣保險,抖音點讚=買奶茶?原來線上線下的本質還能這樣看
    2.拼多多就是賣保險?「在嗎?好久不見。」 「是啊,怎麼想起找我啦」「拼多多幫我砍一刀!」「……」有些人的手機半年不響一次,終於想起了微信提示聲,嘿,原來是要我幫你拼多多砍價,真的是讓人哭笑不得。你說你沒有下載過拼多多,對方笑得更加喪心病狂:「真的假的,新用戶砍得更多!」
  • 嫁大30歲的老公,息影轉行賣保險當大律師,傳奇女子翁靜晶
    24歲的女孩子,除了拍戲沒有一技之長,靠著一雙勤勞的手,幫人織毛衣賺錢。翁靜晶很聰明,她把名字織到毛衣上,推出定製款,一件毛衣賣到750元。放到30年後的今天,咱們一件手工羊絨毛衣750塊也挺貴了。織毛衣再賺錢,一天能織多少,畢竟是出賣勞動力,翁靜晶開始了她的學霸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