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手齊秦的《大約在冬季》,曾經讓無數人落淚,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在於,它唱出了我們的真實感受,在我們每個人生命中,或多或少夠會有一段錯過的愛情,齊秦將這種遺憾,用音樂表達出來了,這種現象叫做「共鳴」。
11月15日,電影版《大約在冬季》在院線上映了。但是,截至目前為止,電影已上映4日,豆瓣評分5.3,38.1%的觀眾打出了三星,更是有13.0%的觀眾打出 1星,而打出5星的觀眾,只有4.9%,這個成績,實在算不上高分。很多觀眾對這部電影的評價是:「尬」、「無聊」、「三觀不正」、「水」。有此可見,《大約在冬季》是真的要迎來「冬季」了。
可是,為什麼會這樣?作為一部標題和經典老歌一樣的電影,可以說情懷滿滿。要講訴的故事也很浪漫:文藝女青年與攝影師相愛不能在一起,又不想放棄,於是不斷產生糾葛。這本就是一段充滿年代感的愛情故事,再加上老歌情懷,更有霍建華和馬思純兩位非常有演技的演員做主演,內容又是根據饒雪漫的同名小說改編,上映前電影的宣傳工作也很到位,怎麼看也應該有著不錯的票房。
但是上映後,很多觀眾的反應都是在毫不留情地「懟」電影。
「都9012年了,還在拍這種瓊瑤式愛情故事。劇情狗血又矯情,幾乎全程都是尿點!」,「青春疼痛文學,劇情很套路,狗血堆積。不過尬到我的是霍建華的臺詞,像在念書,每一句話的節奏都一樣」,「全程尷尬到頭掉,情節爛俗,脫離現實。校園路演的映後交流比電影本身有意思多了。」,「抗過所有尷尬,撐過所有雞皮疙瘩,亮點還是有,就是太尬了」……
我們不得不承認,儘管電影原本應該有著不錯的成績,但它還是失敗了。
有觀眾吐槽,整部電影看上去更像是一集電視劇,一星打給齊秦的歌,因為歌是唯一的亮點。至於電影本身……儘管電影想要表現出安然和齊嘯兩人之間的浪漫和錯失,但是整個電影,由於劇情的「狗血」而顯得讓人無法共情。另外,因為馬思純和周冬雨是同一屆的「金馬影后」,而周冬雨前段時間,又出演了《少年的你》,演技受到一致好評,於是有網友在看完電影之後,直接喊話馬思純:「看看周冬雨是怎麼挑本子的!」
所以,從觀眾的評價就可以看出電影存在什麼樣的問題:劇情「狗血」,故事平淡,無法共情。這是劇本的問題,而非演員的問題。很不幸,劇本是電影的基礎,如果基礎都已經崩壞,整體電影崩壞有也就無可厚非了。有很多觀眾說,電影中齊秦的歌曲是唯一的亮點,可以想見,如果沒有歌曲的加持,電影可能連這個成績都沒有。
《大約在冬季》是一部文藝片,主角的人設也是文藝青年,這樣的電影是很適合在冬天看的,一般年紀稍大一點的人尤其喜歡這樣的電影,再加上老歌情懷,所以電影還是有些看點的,不然也不會有觀眾給了5星。但是,情懷不能「當飯吃」。情懷這是「調料」,劇本才是「主食」,一味賣情懷,卻不去琢磨劇本,只會讓人生厭,電影版《愛情公寓》就是前車之鑑。
當然,這部電影的主題還是很浪漫的,揭示了人生中的遺憾。整體色調也很唯美,兩個人站在燈光下的場景非常溫暖。兩位主演的演技也可圈可點,不愧是「影后」和「影帝」。齊秦的同名歌曲作為背景音樂在電影高潮時響起的哪一刻,還是可以讓人想到自己曾經錯過的愛情。總之,這部電影雖然不夠精彩,但沒有看過的觀眾,還是值得一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