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字數1700,圖片49張)
我是山松,在這裡記錄過去一年的心得體會,
也希望對你有所啟發。
摘要:
1.行程沒有計劃,瞎拍會出現一堆遊客照;
2.紀實題材的魅力在於:無論何時看到它,它總能讓人心中湧出一股共鳴的力量;
3.學習做一名配角;
4.越稀有,往往越危險,也越無價。
5.嘗試用主流的寬銀幕電影(近21:9),拓寬觀眾視野,讓人宛若身臨其境。
6.旅拍記錄的東西均為回憶,不用刻意抱著創作的心(為了創作另算)。
正文開始
👇
(兩邊均為2019年拍攝,粗略合計快門數上萬)
前些天復盤整理了自己過去一年拍的的照片,
五味雜陳,愈發感受到時間過得快:
一月中,帶了一堆設備去了南京獨遊,見了一位南師大的高中好友QB,讓我感受到了南京城底蘊之濃厚。因考完期末第二天就出發,南京的行程沒有計劃,甚至是到了南京才查資料制定的,回想起來,給我的感受就是拍了一堆遊客照/doge
(可以關注公眾號山木公島查看以前的推文)
👇
1.一月的南京,沒下雪,一晚上零零散散見得到三五輛小吃三輪車。(夜晚3-6℃下,在地鐵口和先鋒書店門口,經常見的著)
2.在當時的光線下,這幅圖一度讓我以為是別人在拍我(其實只是面鏡子)一月末至二月是為期一個月的春運執勤,我領略了春運冷暖,中國人民歸家心切;也初步領會到了紀實題材的魅力,那叫做無論何時看到它,它總能讓人心中湧出一股共鳴的力量;
👇
3.「警察,停車!」
三月四月,各部門主席圈換屆緊張有序進行,而我選擇了成為最「與世無爭」的那一位。那段時間,會有對辜負老師、師兄師姐和同伴的期望的遺憾,但更多的是為自己能勇敢踏出來學習做一名配角而欣慰。
五月六月,完成了第一次畢業跟拍的處女作,跟三五朋友相互約著在廣州的各地玩著拍,獨自爬樓創作;參與畢業典禮學術報告廳的拍攝;
第一次跟拍花了許多的心思在溝通和構圖上,其中在溝通技巧上我自知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後面約著朋友互當模特去沙面、去太古倉、去荔灣湖尋找靈感,拿著相機在發愣,各種不適,各種彆扭。出片在現在看來,也不忍直視。
👇
4.畢業季
5.課後時間(攝於廣警運動場)
6.歐式風(攝於沙面)
第二天去爬樓,站在21樓天台的護欄上眺望遠方,俯瞰腳下,頓時心中一陣感悟:相機掉下去要碎,我掉下去要沒命。人類真渺小。越稀有,有時候越危險,也越無價。
👇
7.駐足遠望的勇氣
七月八月,新生體測,拍了一組故事風的照片,讓上千人對「#警校生」話題產生了共鳴(詳見:幀電影|我是一名引導員或我是一名引導員!);給家裡的貓拍了一組照片;與志森兩人泰國旅行,做足了計劃,但也跟不上變化,還好也穿著腳蹼扛著氧氣瓶達成了「深潛4米」成就,戰勝了水下高壓上不來的恐懼;
這也是第一次嘗試用主流的寬銀幕電影(近21:9),拓寬觀眾視野,讓人宛若身臨其境。
👇
8.《我是一名引導員!》劇照
9.我的貓
10.泰國行(均為huawei mate10拍攝)
(皇帝島周邊的外海👆,手機帶了防水套)
說實話,兩次旅拍中相機給我的第一感受是累,瞎拍,很多東西拍不完。旅拍的意義在於旅行和回憶,旅字當頭,我會選擇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享受旅行的快樂上。此時此刻,手機拍攝的好處格外明顯:方便快捷,動態範圍高,成像質量已經能滿足在手機上觀看的需求。
九月十月,中秋在天台跟幾個宿舍一起燒烤(嘗試人像夜景);跟瀾姐去了趟柴犬基地(動物題材);跟日興約了趟外拍,重新找找人像題材的感覺;
👇
11.天台燒烤
12.柴犬基地
13.拍人像,拍成了汽車廣告
十一二月,沒有考試,不用複習。(是真的舒服啊。)我的fujifilm XT-10的快門幾乎都燒在了校園內:一組乖巧的野貓,三組個人寫真,和整個區隊40人的個人照。
👇
14.何以為家(12.12攝於廣警一飯前空地)
👇
15.冬日暖(出鏡:oli,攝影:山松,攝於明星村、鎮龍相思街)
這一次,富士相機出現了「999-9999」的寫入錯誤(必須格式化SD卡,而我只帶了一張出門)
👇
16.autumn(出鏡:漠佳佳,攝影:山松,攝於雲溪生態公園)
👇
17.聖誕節暨咖啡教室(主角:kimo,攝影:山松,攝於華發星巴克)
18.宣傳副區的計劃
2019年想做的事情有很多,考研、法考、英語、攝影、攝像、練桌球、當鹹魚等,
陰差陽錯,攝影成為我2019年生活的主基調。
如果說2017年—2018年是我對攝影的「初體驗」,
那麼2019年對於我來說就是「定決心」的一年。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說錯的話做錯的事,吸取教訓強化自己,然後在2019年翻篇。
2020年會有更好的我和你,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