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隨手記
最近朋友圈被2017~2019的變化刷屏,有很多圖片還是很讓人震撼的。三年的時間,每個人的人生都發生了變化,我也是如此。
從2017年開始理財,如今到了2019年,我從一名學生成為了一名老師,從戀愛走進了婚姻,也從理財小白成為了一名理財達人。
今天這篇帖子就來盤點一下這三年的財務變化,來一次大對比吧!
和盤點財務的邏輯差不多,我們先對比資產和負債,再對比收入與支出。Let's go!
首先我們來看看2017~2019資產構成對比圖:
這張圖最讓我震驚,原來兩年前我是這樣的嗎?
2017年,空有積蓄,不懂得要將資金變為優質的資產,所以錢竟然全部都放在銀行卡裡,絲毫未動,真是非常可惜。
2019年,我的資產翻了10倍多,高達93萬,資產構成也完全是另外一番樣子,這其中包括了——
保險理財:高現金價值的年金險30萬
房產投資:目前投入是17.5萬,第四項儲蓄卡裡的12.2萬也會很快全部轉移到房產投資裡
出借報銷:有12.3萬之多,一部分是借給朋友買房,一部分是每個月給爺爺買藥需要5000左右
股票基金:指數基金8萬,目前浮盈5千左右
股權投資:5.3萬,投資了一家創業公司的股權
重疾險:香港保險,每年交一萬,是儲蓄型相當於存錢,還能在需要時獲得100-300萬的一筆賠付
再來看2017~2019負債對比圖,負債也相差甚多:
2017年,不敢負債,幾乎沒有任何的負債。
2019年,大膽負債,保單貸款,銀行信用貸,負債將近32萬,不帶怕的。
接下來,我們看看收入和支出的對比吧!
收入方面:
2017年,收入主要是博士獎學金,兼職收入1.5萬,理財收入1.2萬,父母給0.7萬。一切都很穩定,每月固定領工資,寫幾篇貼,投資一些P2P固定領取收益。
2019年,整體收入提升了很多。主要收入是博士後工資+人才補貼,這是收入翻3倍的主要原因;因為房子裝修,父母又出了很多資,感恩父母;兼職收入因為入職香港的保險公司,剛剛有所提升;然而理財收入變得很少,因為我的投資都是長期才能體現出收益。
整體來看,2019年其實是變動比較大又特別忙碌的一年,開始博士後工作,同時做保險兼職,最近又重新拾起筆寫作。隨著收入的提升,心裡也感到越來越踏實。
支出方面:
2017年,衣食住行最多,生活在香港,衣食住行都貴,全年花費6.8萬;提升體驗次之,讀書學費+平時出行遊玩一共花費5.9萬;排名第三的,給家人花了1.6萬;另外,社會人情花了0.7萬;還有醫療費用等花了0.23萬。
2019年,支出翻倍還不止,這一年真的花了不少。提升體驗排名第一:學費是最多的,理財規劃師認證班付費1.8萬,深圳線下的女企業家成長平臺6.98萬。理財認證班已經通過做保險在三個月內賺回學費;成長平臺的費用,半年之內我也會通過這個圈子賺回來。另外還包括車貸2.7萬,旅行費用1.6萬,投資虧損1.4萬(P2P長期的沒撤出來雷了),美容健身0.92萬。
衣食住行排名第二:13.58萬,其中9.6萬用於東莞房子的裝修,其他是在深圳的生活支出大約4萬左右。在家人身上花費2萬,社會人情花費1.68萬,自己和爸媽的消費型醫療險及醫藥費用0.43萬。
從2017~2019,從滿足衣食住行是重點,到提升體驗、投資自己成為生活主旋律,體現的是生活狀態的巨大變化。
綜上,2017~2019,財務變化真不小,資產變多變豐富,負債也隨著變多;收入大幅提升,支出也大幅提升。但整體上淨資產與淨收入都提升了很多。這一切都是認真理財帶來的改變。
因為理財投資帶來的現金流壓力,最近人變得越來越踏實了,每天都幹勁滿滿,因為財務不允許我放鬆自己啊,讓人有種「無路可退」的感覺。
2017~2019,財務大對比到此結束,你也來試試吧?
本文來源於隨手記社區
作者:曉財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