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鴻宇新專《三旬》:理想還在,向前走吧

2021-03-02 南窗文化生活

早在五月,陳鴻宇就說過,巡演完以後要回老家蓋房子了。


「眾方紀」。

但直到九月來前,他才施施然回到了額爾古納,準備起眾方紀的最後事宜。而後,他在那條眾方紀的微博評論區裡,宣布了30號《三旬》全專上線的消息。

我想,故鄉大概是他靈魂深處明亮而安寧的火焰,在他三旬而立的年月裡,發著風吹書頁的嚓嚓聲響。

聽這張專輯,如果有什麼感觸,於我來說那更像是春草般生長的倔強。《刺蝟》是幻滅中成長,《夢鄉》提醒著我的來路,《夏的短篇》唱著失去的收穫,《歌的故事》是情緒的練習。而其他沒有提到的歌,也都在歌的故事裡了。

整張專輯的意涵豐富而多樣的,聽到最後,即使做了一隻淌血的刺蝟,他依然會告訴你:

理想還在,向前走吧。

 

《刺蝟》

幻滅聲很清脆 / 昨夜十六歲 /是少年沒有來 / 才落這塵灰

什麼人告訴我/ 成年無喜悲

我想這應該不對

 

五月份,我在陳鴻宇「三旬」巡演南京站的現場,聽到了《刺蝟》。那時聽完,心中並無多少波瀾。最近再聽,心驚肉跳。

《刺蝟》是全專最打動我的一首歌。它像果戈理那種「含淚的笑」,是溫柔地淌著血的真實。聽背景的琴槌敲弦 —— 那像一首早已失落的曲,脫離了日常生活的境界,也像一窩啜泣的夜鶯。

那場演出,陳鴻宇穿著白色的襯衫站在臺上唱狀似輕鬆的年月。

長大以前就是這樣的,青春洋溢、汗漬滿盈的夏天,在光影交錯的風裡飄動,又逐漸在北方秋日的夜晚來前逐漸乾燥。但對我來說,近幾個月,感情、生活的變故接踵而至,將我迅速錘成了一片再次空曠的原野,變得模糊不清。

前女友離開我那天,她看著我的眼睛,一字一句地說:「你根本沒有認認真真想過,自己將來要做什麼,自己要成為什麼樣的人。」

我以為,如此重要的問題,在生活錯綜複雜的枝椏間,早已瞭然於心了。但當我要開口時,卻無法用理性編織出一個明確的未來:關於自己的未來。

我才意識到,這個巨大而混沌的問題,又是一頭「房間裡的大象」。一句話便會讓生活發出清脆的幻滅聲。

《刺蝟》所表達的,是我們成長過程中最深切、最痛苦的命題:成長就是幻滅的過程。

大大小小的理想,都會在成長的過程中被現實擊打出落差。但我們最後總要理解這些暗示、法則,理解塵世中的相似之物。

就像一個人離開了另一個人的生活,對我們來說,選擇長大,只是一瞬間的事。

 

《夢鄉》

夢鄉,哪一方歌謠輕揚 / 星辰披覆小風浪 / 多久不見彎月亮 / 好夢悄然隨 / 小船搖入窗 / 白晃晃

 

陳鴻宇說,《夢鄉》是夢醒後回味夢中趣處的一首歌。他搖搖晃晃走過去,直到三旬屆臨,才看得清自己曾賴以生長的歲月是什麼樣子:

「半生已覺恍惚,百年可有醒悟。」

但整首歌都牽引著通往過去的一條遙長的道路。它指向故鄉、指向夢境、指向我們意識深處四散的微弱月光。

《夢鄉》是我聽來最安心的一首歌。那像是春天降臨的黃昏,用溫暖的嗓音提醒我:自己的來路在哪裡。

《夢鄉》用木吉他作為基礎伴奏樂器,襯起陳鴻宇的音色。弦樂一出,故鄉的情緒就在綿綿悠悠的目光裡被拉長。無品貝斯帶來的游離感,總使人想起那句「世味年來薄似紗,誰令騎馬客京華」。

鋼琴又保留住了一種堅定的純粹。整首歌的意境就是一場大白兔奶糖做的夢,和《刺蝟》的軟弱、掙扎有截然不同的色彩。但這「夢」是一種提醒式的回溯:

看看我們的來路,那裡往往指證著我們的去處。

從前,我常對人說,我只看當下,既不想回到過去,也不想焦慮於未來。當下開心就好。但我真正泅渡進年少的對岸,在萬物鬆散縫綴的鬼火裡尋找時,才忙亂地發現,沒人能把自己完全與過去切割。

不看過去,容易放縱自己的過錯;不看將來,是對愛人與自己的不負責。

生命似乎因遺忘而顯得輕飄飄的,才得以不背負任何重量地生長 —— 因此質量總是單薄的,無法擔負起除自己之外的、他人的重量。

陳鴻宇在三旬來時回頭一望,我不知他望到了什麼,更無法以一個稚嫩的心態揣度他。像他在《你們倆》裡唱的:

「哦——我的孩子,也在春草般生長,真的是笨拙又倔強,就好像我當年一樣」。

聽到這兒時,我覺得,自己就是那個笨拙、倔強,一如某人年少模樣的孩子。

在《夢鄉》柔軟的思懷裡,過去到未來的碎片都被撿拾、連綴到一起。

我想起許久不見的月——那時所有的窗戶都打開,所有的呼吸都無聲,所有的蟋蟀都啾鳴,我等著清晨的我來臨,在新的一天開始努力建造自己的城市。

 

《夏的短篇》

這是個有希望的時節 / 來歌唱有收穫的朋友

你看那些現實四處散落 / 你缺一些時間留給幻想

 

《夏的短篇》,讓我想起《雨好》。但《夏》更鬆散一些。大片大片的畫面隨著音樂鋪過來。

拋去夏日的氛圍,顯得較為有意義的兩句,就是「收穫」了。但關於收穫—— 這個更適用於秋季的語彙—— 在夏天,它們只是試圖發生。而且輕易地走向了它的反面。夏日,這個一年中最盛大的季節裡,我們以失去而成長。

夏天是出現新際遇的季節。畢業、考研、工作、戀愛,當代青年的普世煩惱也實實在在地困擾著每個青年。

我們一生勉力,不讓自己成為「敵視現實,虛構遠方,東張西望,一無所長」的「董二千先生」。


總地來說,這首歌 —— 它像是沒有意義地告訴你一些空空蕩蕩的冗長,再教你用浪潮一般寬敞的姿態放棄它。

站在日子的邊緣試探:我們的希望與收穫,皆在被拋擲於外的東西上。

到了這個年紀,我們才剛剛開始用漫長的一生去接受「失去」這件事本身。我們逐漸失去愛人、失去親人、失去再也不會有的對話、失去喧雜的季節儀式。

 

前天,工作到凌晨三點的我,回酒店倒頭就睡。早晨六點半起床急忙出門,卻發現一根手鍊不見了 —— 那是她離開時,我要她為我留下的最後一件東西。那一整天也因為這樣的失去而變得廢墟般空蕩。

每次失去,都是我們身體中的某一部分響亮地碎裂掉了。但留下了回聲。

聽聽那碎裂的回聲,這些細紋般的聲音,都踏踏實實地迴響在我們往後的生命裡。

《歌的故事》

你也有過這樣一首歌吧 / 像秘密循環著 / 像陪伴不消說

這是我艱難時最觸動我的一首歌 / 那段日子是它撐著我度過

 

聽歌,是在練習情緒。《歌的故事》,歌裡有歌,歌就是話,因此顯得廣博。

陳鴻宇淡淡地似說還唱,讓我聽這首歌時會想起其他歌。如唐映楓說,那些歌曲在特定的時刻給了我們一個情緒的歸置。《歌的故事》用鋼琴通串了全曲。

這是歌者的自說自話,也是聽者的自說自話。因此,說著說著,那些話就飄到天上去,很多年都不會落下來。間奏小號吹得極柔,不同於萬青、九連「一萬支金喇叭齊鳴」的鏗鏘萬丈,《歌》裡的小號是《春雪》中松枝清顯待月時,漏夜流動、蟲鳴噤聲的呢喃,是星辰披覆的「小風浪」,無人會去打擾,無人捨得打擾。而聽到最後,鋼琴已敲進睡夢裡了。

最近,我每天都聽新褲子,聽那些難過的歌:聽多了——就是在練習自己的難過,好變得不那麼難過。

不管是陳鴻宇的《刺蝟》,還是新褲子的《我們最好的時光就是現在》,對我來說,都是這種「練習」:對事理與情緒的練習。

我們小心翼翼地打開通往成長的門,在路上又不斷地被現實錘來錘去。我們獲得了永恆的遺憾,也沒有任何事能在這時到達它最終的樣貌。

這時,大的理想還未來得及豎起,小的理想已逐漸破滅掉了——像是那些爛俗的都市傷感小說。你看,這是由《歌的故事》,勾連到其他地方的想法。

  

我感激這所有的歌者:在巨大的夜來臨時,有這麼多人能為我們歌唱。


他們氣喘籲籲地奔跑過一程,然後用寂寥的身影告訴我們—— 理想還在,向前走吧。

我懷疑你還沒有把我設為星標
點這裡,2019變好看

相關焦點

  • 陳鴻宇:《三旬》去了「理想」兩字,仍是理想!
    承前啟後的時間,理想在不久後來見面,將帶來些許回歸。先行版EP三首歌奉上,先聽歌,聽完這三首,還有四首。有些感想,全專發完再會。」——陳鴻宇4月22日,陳鴻宇在自己的微博發布了這張《三旬》先行版的EP,並在豆瓣上寫下了上面的文字。看到這張專輯,最先肯定是被這張專輯的藍色封面吸引。這張專輯封面是由侯e設計,攝於眾樂紀辦公室。
  • 理想三旬 陳鴻宇
    與其說理想三旬這首歌的歌詞打動人心,不如說歌者低沉的嗓音撓在了胸中瘙癢的那一處。 三旬:結婚生子,平凡一生,或許身邊人是最愛,或許不是,但那又怎樣,平凡也是一種甜蜜。
  • 《理想三旬》後的陳鴻宇和唐映楓各自過著怎樣的生活?
    01從遙遠的額爾古納走出來的陳鴻宇,與在四川德陽的小村莊裡長大的唐映楓,兩個人本來毫無交集。在眾樂紀的第一次歌詞眾籌中,陳鴻宇選中了唐映楓倉促間寫就的詞,於是便有了《理想三旬》。陳鴻宇和唐映楓,一個理想主義,一個隨性慵懶,《理想三旬》之後,四五年的時間,兩個人一直在自己的方向上往前走,某種意義上,在各自的領域應該稱得上得償所願:陳鴻宇出了好幾張個人專輯:《濃煙下的詩歌電臺》《一如年少模樣》《與荒野》《三旬》,還在電影《乘風破浪》中演唱了插曲《別送我》;獲了一些獎,參加了一些節目,知名度依然不錯;至於唐映楓,枯魚肆籤下了伏儀等音樂人,
  • 陳鴻宇《理想三旬》:額爾古納的音樂少年與他的夢想
    《理想三旬》是由唐映楓作詞、陳鴻宇作曲,陳鴻宇演唱的一首城市民謠歌曲。收錄在《濃煙下的詩歌電臺》。據說,這首歌是當時陳鴻宇走在由北向南的火車上,孤身一人,回憶以前並不是形單影隻,依稀還記得以前坐車往南走路上鄰座的人,還有身邊的她。
  • 陳鴻宇的《理想三旬》背後到底講了什麼?
    要說獨立音樂界近幾年冉冉升起的新星,就不得不說陳鴻宇了,粉絲都稱他為「陳叔」,他的代表作《理想三旬》在文藝圈火的一塌糊塗,眾多文藝青年都敗在了他這首超級富有情懷的歌下,而他也憑藉這首歌獲得了超高的人氣以及各種獎,事業也蒸蒸日上。
  • 《理想三旬》陳鴻宇和唐映楓完美之作
    就老去吧,孤獨別醒來你渴望的離開,只是沒抵達的存在!說起陳鴻宇大家應該最先想到的就是《理想三旬》這首歌了,這首歌在網易雲的傳播量相當廣泛,也許就是這個道理,經典的作品總是不需要怎麼去推它他自然會火。那時候陳鴻宇在徵稿,偶然的機會陳鴻宇看到了唐映楓發來的詞,陳鴻宇和自己寫的曲子對著哼了幾下,發現很有味道,就這個吧!於是他給這位詞作者打了電話,兩人可謂是一見投緣啊!兩個人都彼此欣賞對方,就是這樣兩個人也為以後的合作打下了基礎。
  • 陳鴻宇的「理想三旬」,可能是喝杯梅見做個夢
    原標題:陳鴻宇的「理想三旬」,可能是喝杯梅見做個夢「成名要趁早」,這是很多人都聽說過的一句話,但是「厚積薄發」也常常被人提及。每個人在不同的階段,不同的時期,所謂的成功是不一樣的。如果你親眼目睹一個從內蒙古師範大學新聞專業畢業的男生到成為眾樂紀創始人的全過程,你會深深喜歡上這種真實的逆襲感。
  • 唱《理想三旬》的陳鴻宇:我也有諷刺、陰暗的一面
    因一首《理想三旬》被觀眾熟知後,「三旬」被社會大眾賦予的「成熟」與「成就」內涵,於陳鴻宇身上得到了教科書般的體現——這一年,他發行了自己的第四張創作專輯,名字就取「三旬」;他在家鄉額爾古納建造了一座獨特的房子「眾方紀」,實現了自學生時代起就萌生的理想;一個月後的11月23日,他還將第一次在工人體育館舉辦個人演唱會,定格人生另一個高光時刻。
  • 陳鴻宇《三旬》先行版EP上線 | 三旬的歌,先給你聽
    陳鴻宇《三旬》
  • 《理想三旬》陳鴻宇全國巡演開入上海 酷狗直播同步揭秘30歲的感悟
    以一首《理想三旬》驚豔無數歌迷的獨立音樂人陳鴻宇終於也迎來了自己的三十歲,在這個仿佛重大的人生節點上,他打算詮釋出怎樣的理想與態度?在2019全國巡演樂人+LIVE「三旬」的舞臺上或許會給出意想不到的答案。4月27日20:00,酷狗直播全程同步放送上海站巡演現場,邀請歌迷們一起探秘陳鴻宇的三旬感悟。
  • 陳鴻宇:理想三旬之後,他對草原眷戀依舊
    年少事非舊事,更多是「三更忽夢,蝴蝶捉住少年」的回晃與堅守。 理想三旬  陳鴻宇 - 濃煙下的詩歌電臺 有關理想的動聽民謠,當屬趙雷的《理想》和陳鴻宇《理想三旬》,趙雷歌唱「理想今年你幾歲」,陳鴻宇回答「理想三旬」,理想和現實碰撞過後,雖心有不甘,
  • 陳鴻宇和謝春花版的《理想三旬》,你更喜歡哪一個
    最愛陳叔的《理想三旬》,第一次聽到的時候就被他那渾厚的嗓音吸引了,後來看到了少年模樣的陳叔更是忍不住心中驚嘆。在陳叔的歌裡,我們聽到的是一個飽經滄桑的故事,三旬年紀理想依舊。在網易雲音樂的一檔節目中,陳鴻宇和謝春花作為受邀請的嘉賓要求互相改編對方的一首歌,那是我除了陳叔以外,聽到的最獨特版的《理想三旬》。有人說陳先生在講故事,而謝小姐玩的是灑脫。原版就像追求理想已過三旬,停下來歇息的時候有些疲憊又有些孤單。而謝春花的《理想三旬》卻讓陳叔的理想有了方向和動力。
  • 民謠詩人陳鴻宇的《理想三旬》,你已過了幾旬?
    《理想三旬》這首歌在2012年就已發行,由陳鴻宇演唱,作曲,唐映楓作詞。到了16年的時候開始大火。陳鴻宇慵懶又低沉的聲線,絮叨著這個世界每個人都要經歷的年段。「一旬敗給了年少輕狂的夢想,二旬敗給了青澀無知的愛情,三旬敗給了滄桑無奈的現實」有網友這樣評價到。似乎,人生下來,就在和自己作鬥爭,有著驅之不盡的煩惱。
  • 陳鴻宇:從《理想三旬》入坑,到《茶酒伴》沉淪
    陳鴻宇,喜歡他的人可能他的每首歌都聽過,可能都去過他的演唱會現場,有關他的信息都時刻關注。但是對於很多人來說,這可能只是個陌生的名字,也不清楚他是幹嘛的。很多人把他定義為民謠歌手,但他說自己是獨立音樂人,做自己想做的音樂。第一次聽陳鴻宇的歌,是在2016年的夏天,我和很多人一樣,都是從那首《理想三旬》開始。
  • 對話民謠歌手陳鴻宇:從《理想三旬》到《與荒野》音樂始終是愛好
    2015年,民謠歌曲《理想三旬》悄然在網絡上發布。但在發布之初並沒有引起過多反響。畢竟,即便擁有固定的聽眾群體,民謠音樂也一直處於相對小眾的地位。何況在網絡時代,「酒香不怕巷子深」這句話更難應驗了。作者:袁新雨
  • 陳鴻宇「 理想三旬 」2019北京工體演唱會完美落幕—你的三旬,依舊...
    五年前,陳鴻宇一首《理想三旬》,闖入了無數人的耳膜。而五年後,陳鴻宇的三旬之間,這個從livehouse巡演裡折騰出來的獨立音樂人,這一次,站在了北京工人體育館的中心舞臺,為滿場的觀眾,帶來一場真正的理想三旬的溫暖之夜。演唱會門票早已售罄,一票難求,晚上7:00,在滿場揮動的螢光棒與歡呼中,大幕上濃煙滿滿,陳鴻宇的剪影依稀而現,拉開了整場演唱會的序幕。
  • 陳鴻宇:最好的三旬,因你們而理想
    在三旬之際,陳鴻宇在工人體育館舉辦了一次「理想「的聚會。 開場的陳鴻宇的巨大的背影剪影伴著濃煙,像是從縹緲仙境而來,是在三旬之時對過往的一次回望,是不忘來時路,是理想還在的堅定。
  • 《理想三旬》——旅途中的追逐
    《理想三旬》——旅途中的追逐,作者:陳鴻宇第一次聽陳叔的理想三旬是在我大一那年吧,當時這首歌突然流行起來,身邊人都會哼幾句,那時我並不認識我陳叔的,雖然自己很喜歡聽民謠歌,但是都是許多雜七雜八的歌曲,只要我喜歡的都聽,並沒有什麼特定的,也沒有什麼很喜歡的歌手或是歌曲,因為這首歌流行
  • 《理想三旬》唱出了多少人的愛情與理想,你是否從中聽到了自己?
    聽過趙雷的《南方姑娘》,也聽過宋冬野的《斑馬斑馬》,然而同樣是民謠的《理想三旬》你有聽過嗎?《理想三旬》是一首原創民謠,由陳鴻宇作曲並演唱,給人以深刻的感觸。很多人聽到這首歌的第一句就被吸引了,原來還有這麼好聽的歌。
  • 聽到理想三旬,凌晨兩點起來倒了一杯酒
    「理想」與「三旬」的碰撞音符與耳朵的交流或許你早已習慣了他的聲音,在無數個失眠的夜晚,在獨自行走的旅途,耳機裡響起的是他低沉的聲音。在去年三旬之際,陳鴻宇在工人體育館舉辦了一次「理想「的聚會。整場演唱會分為四個篇章,帶我們在時空裡不停穿梭,感受「理想」與「三旬」的真實碰撞。開場的陳鴻宇的巨大的背影剪影伴著濃煙,像是從縹緲仙境而來,是在三旬之時對過往的一次回望,是不忘來時路,是理想還在的堅定。氣度恢弘的《途中》告訴我們:行走不是目的,過程才是,《你只是經過》的深沉念白讓人難忘,《金黃色》裡跳動的音符與躁動的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