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獨立音樂界近幾年冉冉升起的新星,就不得不說陳鴻宇了,粉絲都稱他為「陳叔」,他的代表作《理想三旬》在文藝圈火的一塌糊塗,眾多文藝青年都敗在了他這首超級富有情懷的歌下,而他也憑藉這首歌獲得了超高的人氣以及各種獎,事業也蒸蒸日上。
陳鴻宇出生於1989年,今年剛好三十了,都說三十而立,現在的他也慢慢的變得成熟起來,外表斯文的他,內心對於音樂有著極大的野心,也別忘了他可是出生在內蒙古的漢子,一想到內蒙古就會想到遼闊的草原、野馬、風聲。而他的歌也是很大氣但又很孤獨,優美的歌詞加上極具感情的音樂伴奏,他的很多歌都會去實時錄音,風聲、車聲,鳥叫聲……描繪出的一種壯麗的意境,讓人心生嚮往。
從小在內蒙古長大,也形成了他特有的個人風格。在他13歲的時候,買了人生中第一把吉他,每天不離手,一有空就學,練,到了高中的時候,他和學校裡幾個小夥伴組建了一個樂隊,名字叫「流傷樂隊」現在聽起來很非主流的名字,當時陳鴻宇就開始自己寫歌,作詞作曲了,還創作了同名專輯《流傷》,那個時候就已經開始了自己的創作之路,沒想到從此一發不可收拾。
後來隨著畢業考學,大家都去了不同的地方,他們的樂隊就解散了,只有陳鴻宇還留在內蒙古,他上的內蒙古師範大學,畢業後就去了北京,開始正式做音樂,當時他只是在豆瓣上發自己寫的歌,就像很多音樂人剛開始一樣,豆瓣就是獨立音樂人剛開始的發家之地,也是早期小眾音樂人的聚集之地,後來他依靠自己低沉有故事的嗓音慢慢的積累了一些粉絲。
漸漸地他的音樂開始逐漸有了起色,2015年陳鴻宇創立了自己的音樂品牌「眾樂紀」,並且有了自己的團隊,並於同年發行了自己的單曲《行愛》和《理想三旬》,但這首歌剛開始一直不溫不火,直到2016年底才開始慢慢的被網友發現,然後傳唱度變得很高,幾乎大街小巷都是這首歌,這首歌火了,陳鴻宇也火了,他的巡演變得越來越多,音樂節喊他的呼聲也越來越高,他的作詞人唐映楓也隨著歌曲的熱度讓更多人認識,他年齡不大,但是作詞及其有詩意韻味,與陳鴻宇獨特的嗓音簡直是天作之合,後來他們也一起合作了很多首歌,就像御用作詞人一樣,好像別人唱他的詞就是少了那種詩意的感覺,就只是為陳鴻宇量身打造的一樣。
《理想三旬》唱出了人到了三十而立的年紀,自己年少的理想雖沒有全部完成,但也完成了一半的感覺,也有另一層意思,就是關於季節時間,因為農曆裡面一個月有三旬,這首歌其實有兩層意思,以時間來照應年齡,總的反映時間過得太快,來不及把理想一個個實現就已經到人生而立的年紀了,從回憶過去和總結過去到對於未來的淡然,而立的年齡已經沒有了二十出頭的衝勁,所以就坦然接受生活的一切。
之後他陸續出了新專輯《濃煙下的詩歌電臺》、《一如少年模樣》。也都是延續他的個人風格,很多人說陳鴻宇是個民謠歌手,但是他自己並不承認,他一直強調說他不是民謠歌手,他是獨立音樂人,他不想把自己局限在一個風格裡,他覺得音樂是有無限可能的,如果給自己貼上了民謠這個標籤,那他不管做什麼音樂大家一說都是民謠,他不想這樣。
現在的陳鴻宇已經成了很多文藝青年的偶像了,就像當時宋冬野、馬頔一樣,不過他的個人風格更為強烈一點,有一次音樂節很多人聽完他的現場感覺不好,很失望,於是開始噴他,但是每個人都有發揮失常的時候,很多資深歌手在演唱會上都會失誤,偶爾一次我們可以包容一下,小編搜了他的現場視頻,聽了後感覺還是很棒的,所以我們不應該因為一次失誤就去否定一個人,畢竟他的成績我們是有目共睹的,希望他以後能寫出更好聽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