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文章頭部
1900年,蔡鍔跟隨「保皇黨」的唐才常回國,唐才常是晚清秀才,戊戌變法失敗後,他不甘心女主慈禧禍亂朝綱阻礙變法,於是發誓要起兵逼迫慈禧歸政光緒。
在唐才常回國後,創建堂口以幫會的形勢拉攏新軍入會,經過努力會眾高達十萬多人,唐才常覺得時機已到便與蔡鍔等人聯合舉行了自立軍起義。
所謂「秀才造反,三年不成」,在缺乏統一堅強的領導指揮決策層和倉促的後勤籌備工作下,起義軍很快以慘敗收場。
這次起事雖然失敗了,但蔡鍔也從中收穫了不少軍事實戰經驗,至少他將軍事理論與實踐有機的結合了起來,這為他以後的戎馬倥傯的軍事生涯奠定了良好基礎。
自立軍起義失敗後,蔡鍔先後在湖南、廣西、雲南等省教練新軍。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義爆發,雲南省為響應革命,宣布脫離清朝組建臨時革命政府,蔡鍔被推薦為雲南都督,從此蔡鍔開啟了統制雲南的仕途。
而對於縱橫軍政數十載的袁世凱來說,他不會不清楚蔡鍔的軍事天賦,更不可能在他稱帝登基這件事情上放任由革命黨人把持的雲南軍政府視而不見。
也就在雲南軍政府成立後的第三年,袁世凱通過各種手段將蔡鍔調往京城,並委以全國經界局督辦拉攏、監視蔡鍔。
剛入京不久的他顯然沒有搞清楚袁世凱的為人,因此更就無法理解袁世凱的意圖了,蔡鍔在自己崗位上兢兢業業的同時與蔣百裡、閻錫山等人組成了軍事研究會來研討軍事學術問題。
這狠狠刺痛了袁世凱敏感的神經,他費盡九牛二虎之力將蔡鍔調往京城目的就是要架空蔡鍔軍權,讓雲南陷入群龍無首的混亂局面,如今這位儒將卻依然對軍事痴痴不忘,看來要盯緊他,省得會弄出亂子來壞我大事。
從這以後,袁世凱進一步加大了蔡鍔的「安保」力度,名為保障蔡鍔的人身安全,實則嚴密監視他的一舉一動。蔡鍔也不是傻子,他看出了袁世凱圖謀,索性不再清談軍事,終日混跡於八大胡同(妓院)與名妓小鳳仙廝混,他的這招很奏效,袁世凱不出時日就放鬆了對他的警惕之心。
就在袁世凱被表象麻醉後,蔡鍔打著身體抱恙的理由東渡日本就醫,不久又輾轉臺灣、香港和越南,並最終於袁世凱稱帝後重返雲南。
蔡鍔返滇後,立即與唐繼堯等人宣布雲南脫離北洋政府,並組成「護國軍」,發動護國戰爭討伐袁世凱。
而就在蔡鍔等人在雲南通電全國宣布討伐袁世凱的倒行逆施時,袁世凱的左膀右臂段祺瑞和馮國璋又在做些什麼呢?
說到段祺瑞,這的確是個大好人,他生前不僅沒有一分錢的存款,還因債務被人告上了法院,可謂是民國被人上告到法院的總理第一人!此人早年以第一名的成績獲得留學德國的資格,在留德期間,德國人也對他的才華傾慕不已,於是德方單獨將他留在了克虜伯兵工廠繼續深造,見識了西方先進政治文明的段祺瑞學成歸來後,便投身到了袁世凱小站領兵的洪流之中。
這人除了才華橫溢,性格也極為耿直,而且目光也相當長遠。八國聯軍侵華結束後,慈禧重返帝都,沿途大小官員一律下跪山呼萬歲,唯獨段祺瑞率領的新軍扛槍肅穆,分列於道路兩側,載灃見段祺瑞無禮如此,氣急敗壞地當場拔出佩刀喝令:「跪下!」,段祺瑞及其士兵依舊巋然不動,載灃大怒,欲持刀砍殺段祺瑞,段祺瑞怒目圓瞪凜然正氣雄視載灃,慈禧害怕激起兵變只得暗自打趣不予追究。
也正是他的這股倔勁兒和才華,在獲悉袁世凱即將稱帝後,段祺瑞親往總統府拜謁袁世凱,他開門見山地說道:「祺瑞自小站跟隨總統鞍前馬後,將近20年,總統知遇之恩,祺瑞沒齒難忘。如今,國勢危殆,倘有變動,後果不堪設想。祺瑞無知,亦誠可鑑,望大總統三思。」
袁世凱虛與委蛇草草應付道:「芝泉(段祺瑞字),你與我相識二十載,現今總統之位與皇帝有何差異?我斷然不會稱帝,望汝亦勿多心」。
而就在袁世凱說出這番話的次日,段祺瑞立刻被革去了陸軍總長的職務,段祺瑞心灰意冷只得以身體抱恙為由向袁世凱告假修養,遠離政壇。
袁世凱除掉了反對他的老部下,心裡縱然依依不捨,但皇帝的頭銜早已讓他深深地迷失了自我,他深信只要牢牢掌控抓緊權力這個好東西,沒有什麼事情是辦不好的,稱帝也不另外。
段祺瑞去職後,袁世凱任命了王士珍為陸軍總長,王士珍此人才高八鬥且忠於故主,袁世凱逼迫清帝退位,王士珍當即辭去了手頭上的一切職務並疏遠了袁世凱,後來在袁世凱三顧茅廬的力邀之下,王士珍才重返北洋政壇襄助大總統袁世凱,當得知此次接替段祺瑞出任陸軍總長之職,是出於袁世凱稱帝的需要時,他採取消極抵制的態度來糊弄袁世凱,袁世凱長子袁克定見王士珍態度如此,準備了一壺毒酒想幹掉這個老傢伙,他要讓天下人明白:誰敢公開與袁家唱反調,誰就是王士珍此等下場!
但袁克定行事不密很快被袁世凱發現了,袁世凱氣急敗壞狠狠將袁克定教訓了一通,不久,王士珍也獲悉了這個事情,萬念俱灰的王士珍便向袁世凱告假回鄉,袁世凱害怕王士珍離開視野後如蔡鍔般興風作浪,於是下令將王士珍軟禁了起來。
這是文章尾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