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育孩子:三分疼愛三分嚴,還有四分做榜樣!

2021-03-04 育見新聲

生兒容易養兒難,養兒容易育兒難。 

一些家長認為,當孩子被給予大量無條件的愛和支持的時候,他們的毅力,特別是激情之花便會綻放。他們對孩子過分疼愛,甚至溺愛。

尼採說:那些殺不死你的,使你更堅強。一些家長認為,堅毅是在逆境的熔爐中冶煉出來的,他們對於孩子過於嚴厲,以至於親子關係疏遠。

其實要養育好孩子,溫柔和嚴厲必須兼備,而真正的關鍵點就在於分寸。優秀的媽媽明白,養育孩子就要三分疼愛三分嚴,還有四分靠榜樣。

   三分疼愛   

母親的天性就是疼愛孩子,所以該疼愛的時候別吝嗇,該放手的時候,捨得才是疼愛。養育孩子,這三方面一定不能少。

  陪伴要及時  

父母能給孩子最好的疼愛,就是用心的陪伴。

陪伴才是最長情的告白。你陪我長大,我陪你變老。而孩子0-12歲所得到的陪伴將影響他一生的性格。因為父母的陪伴是給孩子精神上的富養。

有研究證明,孩子如果長時間和父母分離,會因有一種「親子中斷」的感覺,而造成性格上的自卑、敏感、和不信任,一旦這種性格在孩子心中紮根,這將會影響孩子的一生。

  情緒要關注  

孩子:媽媽,這兒好熱。

媽媽:熱什麼熱,今天天氣預報才剛剛零上。

孩子:太熱了,我要把外套脫了。

媽媽:不行,哪有那麼熱,不能脫!

這段對話有沒有很熟悉的感覺呢?有一種冷叫做「媽媽認為你冷」。即使我們聽到了孩子的感受,也經常性的適用否定、忽略、說教的方式。

如果父母能夠設身處地把孩子的生氣、傷心難過種種感受,想像成孩子身體上的傷痛,那麼對孩子的情緒感受就會越來越敏感。

孩子的心理感受和身體一樣,需要得到及時認真地關注

當孩子有情緒的時候,嚴厲只會讓他更加沒有安全感,疼愛他的不安,理解他的情緒才是最好的辦法。要幫助孩子尋找情緒來源,教會孩子如何處理自己的情緒

  生活要關愛  

好媽媽在生活細節上,也一定要疼愛孩子。

孩子吃好睡好,是寶媽們的日常大事。照顧好孩子,就要讓孩子生活無憂。雖然不求孩子穿金戴銀,錦衣玉食,總還是希望孩子能溫飽不愁,精神豐富。

不必給孩子吃沒必要的苦,不要對孩子刻意哭窮,給孩子細心的照顧,讓孩子安全感十足,孩子更懂得享受家庭生活,童年也充滿溫暖和幸福。

   三分嚴厲   

教育孩子,疼愛之外,還需嚴厲。疼愛給孩子安全感,嚴厲教孩子規則感。孩子明白是非,懂得責任,在成長的路上才能找到正確的方向。

  規矩要嚴  

俗話說:無規矩不成方圓。要從小教給孩子凡事要遵守規則的意識。

「其子而不教,猶為不愛也;教而不以善,猶為不教也。」父母愛子,須教之有方。方,是為人處事的道德與準則,是立身處世的規矩與價值理念,相比豐厚的物質條件,學會規矩才是對孩子最為美好的饋贈。

給孩子一個有方有圓的教育環境,涵養清正家風,培厚家教土壤,幫孩子系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他們的人生之路才能越走越寬廣。

  教養要嚴  

教養很重要。腰纏萬貫的人,沒有教養,遲早遭人厭惡;平平凡凡的人,若有教養,無論走到哪都會獲得尊重。

到親朋好友家裡做客,孩子亂翻抽屜;在電影院看電影,孩子隨意大聲喧譁等等;看到這些孩子的模樣,你會發現教養不嚴是多麼恐怖的一件事。

孩子的教養,無關智商、家境,卻與父母的教育方式密切相關。父母嚴厲,孩子自然重視教養,父母寵溺,孩子只會仗著寵愛,一步步變成得寸進尺的熊孩子!

  習慣要嚴  

「他還只是個孩子」這句話害了多少人?

今天放縱他的拖延,毀掉效率和專注;現在縱容他攀比,滋生無盡的虛榮;此刻允許他貪小便宜,未來難免經不起誘惑……

現在讓他放縱的每一個壞習慣,都可能成為他未來人生的絆腳石。

從小給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是父母的必修課。

   四分榜樣   

最好的教育,就是父母的言傳身教。這是誰都無法否定的教育法則。父母的言行裡,藏著孩子的未來。父母做好榜樣,孩子才能成長為讓人驕傲的模樣。

  不斷學習是榜樣  

能給孩子帶來成長的父母,是不斷學習的父母。

三流父母求著孩子學,二流父母逼著孩子學,一流父母自己帶著孩子學。

學習這件事,你逼他求他,都會在無形中帶給孩子壓力,只有自己不斷學習提升,給孩子做好榜樣,他才會知道,好好學習,受益的終將是自己。

  言行一致是榜樣  

「誠信」這個詞,說來容易做起來卻難,「言行一致」就是最好的榜樣。

當你命令孩子早睡早起,自己卻躺在沙發上玩手機到深更半夜的時候,

當你告訴孩子要少玩手機,自己卻盯著手機屏幕不停歇的時候;

孩子也會學你,言行一致,是對自己負責,更是對孩子負責。

  情緒平和是榜樣  

孩子的氣質,往往藏在媽媽的情緒裡。

許多媽媽以為,情緒就像是過眼雲煙,發洩了也就沒有了。殊不知,你所有的情緒都會在孩子身上找到影子。你抱怨,孩子不知覺中變得悲觀;你易怒,孩子也會逐漸變得膽小或暴躁。

控制好情緒,你就是孩子管理情緒的榜樣。控制不好,那些壞情緒會成為孩子一輩子的陰影。

  夫妻相愛是榜樣  

夫妻相愛,榜樣有三:相親相愛即是愛的榜樣。相敬如賓是責任的榜樣。相互成長是上進的榜樣。

養育孩子,就像建一座大廈,疼愛、嚴厲和榜樣,這三塊基石,哪一塊偏了,整座大廈可能轟然崩塌。

三分疼愛,三分嚴,還有四分靠榜樣。你做到了嗎?
愛孩子就為TA花錢,花時間,愛不是口號,而是行動!

掃描二維碼,關注公眾號!

相關焦點

  • 《雙向養育》的黃金法則:用R=TLC公式教孩子學會承擔責任
    凡屬我應該做的事,而且力量能夠做得到的,我對於這件事便有了責任。凡屬我自己打定主意要做一件事,便是現在的自己和將來的自己立了一種契約,便是自己對於自己加一層責任。」經常有家長反應說孩子依賴性太強,有點兒什麼事就喊媽。
  • 從孫楊媽媽到羅志祥媽媽,「愛而無度」的養育終將毀了孩子的人生
    但是,沒有界限和尺度的愛和保護對於孩子的成長並無益處,孫楊媽媽和羅志祥媽媽之所以為子辯護卻反遭批判,恰巧暴露了她們在養育孩子上存在的一個問題,即「愛而無度」。缺乏原則、底線,違背社會準則、法律規章、人情倫理的愛,只會養成一個沒有責任感、擔當力,獨立能力差、三觀不正的孩子,最終反受其害。
  • 父母養育孩子長大,孩子引領父母成長
    當了父母之後,許多人以為,把孩子養大成人,教育孩子懂事明禮,是我們的權利和責任。實際上,很多時候,父母在養育孩子的同時也被孩子帶動成長,孩子就象上天派來督促我們成長的最佳使者。人的成長,應該是一生的功課。並不是當了父母,就可以按下暫停鍵的。
  • 《養育女孩》如果你對女孩養育有焦慮,不妨看一下這本書
    他此前最著名的書應該是《養育男孩》,而這本《養育女孩》是作者根據自己養育女兒的經歷和家庭治療師從業多年的經驗專門寫給女孩父母的養育指南。書中寫了從女孩出生的護理養育,到成長的各個時期發育特點,給了父母很多經驗和方法,同時也在成長中可能出現的危險區及管教誤區給了警示。總之,是一本值得推薦書籍。
  • 養育男孩有「3忌」你知道幾個?過來人稱明白這3條,孩子更優秀
    如果家長想讓自己的孩子變得越來越好,在教育方式上要使用一定的「手段」,特別是這3個在養育男孩方面的禁忌,家長要積極的引導孩子,不去觸碰這3個禁忌。養育男孩有「3忌」你知道幾個?忌缺少父親的陪伴曾有項調查研究表明:爸爸參與養育的程度越高,男孩對男性的角色認同感也更強。所以我們除了要創造爸爸陪伴男孩的機會,更要讓爸爸參與養育工作,讓他慢慢以爸爸為榜樣,建立喜歡自己性別的心理。
  • 這是養育孩子的34條新規則!做父母的你們知道多少?
    尤其是孩子與挑戰之間,為人父母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就是一種挑戰,在這個過程中是一種雙向的進步,是孩子的成長,也是父母的成長。在育兒的這段過程中,需要不斷地學習和思考,學習孩子的心理發展,學習孩子正確的引導方式,還有就是孩子的思考方式,更要思考怎樣積極地與孩子相處。因此說在整個的過程對父母來說就是一種挑戰。
  • 「新城榜樣」王進娜:做一個孩子們的守望者!
    12月16日下午三時,由西安市新城區區委宣傳部、區委網信辦、區委文明辦主辦的2020年「新城榜樣」發布儀式網絡直播準時開啟。直播中,西安市新城區人民檢察院第六檢察部臨時負責人陳友誼傾情講述了未檢幹警、「新城榜樣」王進娜的特殊抗疫故事。讓我們感悟榜樣力量,向「新城榜樣」致敬!
  • 梁洛施的幸福觀為孩子做出了榜樣
    偶然的機會瀏覽了梁洛施的微博,其中的內容充滿了感動和溫馨,有孩子給媽媽親手做的生日蛋糕和生日賀卡、也有和閨蜜相聚的幸福時光、還有自己的一些工作照片,滿滿的正能量。看到她的照片,哪像三個孩子的媽媽,她的淡定、她的美貌、她的滿足活成了媽媽們的榜樣。
  • 金牛、獅子、天蠍、水瓶的寶貝如何養育,請參考這一點
    家有寶貝,全家開心之餘,如何養育寶貝就成了頭等大事,養的好,娃爭氣,去接孩子開家長會,都能腰杆子挺直,養的不好,孩子淘氣搗蛋,即便家長是再大的總,再大的款兒,都得低頭哈腰的去聽老師訓斥,賠禮道歉,所以,未雨綢繆,從小就得給孩子樹立底線,家長從自己做起,給孩子做榜樣,陪伴孩子,一起成長。
  • 魏坤琳新書發布會 | 科學養育,你的孩子也可以成為「最強大腦」
    和所有父母一樣,因為孩子的到來,讓他開始密切關注各種育兒知識。結果他發現,很多在科學界已被批判多年的概念理論,仍打著「腦科學」的旗號在市面上大行其道,比如「右腦開發」「大腦只開發了10%」等錯誤觀點。還有些商家出於商業目的,對科學理論進行了曲解、篡改或惡意誇大。
  • 家教| 家有兒女廣播課堂《家有女孩,如何養育?教女孩學會愛自己!》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學校,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要給孩子講好「人生第一課」,幫助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今天推出的是《家有兒女》11月14日節目《家有女孩,如何養育?教女孩學會愛自己!》
  • 二胎家庭必備:這套繪本藏著養育二娃的大智慧
    《我+妹妹》系列,包括《小圓妹真討厭》《好忙好忙的大寶哥》《我是老師,你是學生》《三角形變變變》,是由「花婆婆」方素珍和知名插畫家郝洛玟聯合創作,適合0到6歲孩子閱讀。正如方素珍說:「給小朋友做的書,就像在他們心裡播種,這粒種子會開花,還會住進來小精靈。」這些小精靈,方素珍給它們起了個名字叫作「智慧」。
  • 《告訴世界我可以》如何養育孩子是父母一生的功課
    作為一個新生兒家長,最焦慮的事莫過於孩子的教育問題,生娃之前看過無數本親子教育書,可是面對一個小生命真實降臨時,那種慌亂和手足無措的感受依然讓我印象深刻。最近無意間刷到《告訴世界我可以》,看完以後非常有感觸,這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優秀育兒好片。不知道還有多少人記得廣東那個帶女兒遊遍全國,被刷上熱搜的單親奶爸。沉寂了這麼久,沒想到再次見到他,居然是看到他作為《告訴世界我可以》的嘉賓。
  • 陪孩子讀好書 | 《養育男孩》1~18歲男孩父母的啟蒙之書和進階指南!
    《養育男孩》以壓倒性態勢高票入選第一,看來家有男孩的家庭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遇到不少難題。今天,【陪孩子讀好書】欄目就給大家分享這本享譽全球的育兒手冊—《養育男孩》1. 如何讓男孩變得快樂、自信而友善?2. 男孩的思考方式與女孩有哪些與生俱來的差別?3. 男孩的常見問題:不會做家務、不夠細心、沒有耐心4. 睪丸激素怎樣改變男孩的行為方式?5.
  • 兩種媽媽養育出來的孩子,這些地方差別很大
    而是先去安慰孩子的情緒,讓孩子平復下來,之後再去和他講道理。2. 對於責任的理解俗話說得好:父母是孩子啟蒙老師,亦是孩子的終身老師,所以父母一定要為孩子樹立好的榜樣。但是有的父母卻總是在孩子的面前推卸責任,這樣會在無形之中,讓孩子覺得自己永遠都沒有錯,錯的永遠都會是身邊的人。比如當孩子摔倒的時候,媽媽立刻去扶孩子,這種就是慈母。而選擇讓孩子自己站起來,這一類媽媽就是嚴母。慈母和嚴母教育出來的孩子,有哪些差別?
  • 看完《你好,李煥英》,你是否還記得養育孩子的初心
    我們覺得自己很愛很愛媽媽,但實際上,媽媽比我們能想像的更愛我們。雖然我們的爸爸媽媽都不完美,在成長中,他們可能會對我們有各種各樣的期望,但從本質上來說,父母都在用最大的力氣愛我們,而且,內心深處,他們並沒有希望孩子進行彌補和償還,因為這份養育之恩是無法計量的。
  • 養育路上的苦苦不堪言,如何應對外出時愛鬧脾氣的孩子?
    養育路上的苦苦不堪言。總是很容易就成為別人眼中的「不合格的母親」。當然,不是他們生娃養娃育娃,只是旁觀,就可以「眼看為實耳聽也為實」就可以「一手指責一手愛心泛濫」。她在看故事,她也在滿腦子的思想轉動著,我的所有行為受到了無聲的指責,孩子哭,是我不對,我打孩子,還是我不對,怎麼樣做,我都是那個犯了錯的人。我蹲下來,和她說,聽不聽話,走不走,她還是在哭,終於,她靠近我,和我同等的高度,她的雙手搭在我肩上,我輸了,不想再耗下去了,抱著她,繼續回家的路。
  • 爸爸養育的正確姿勢——遊戲力讓養育不缺位
    估計她現在想通過給我剪指甲來緩解當時積累的緊張感,還有以此來獲取掌控感。於是在我確認她不夠力氣來真正剪到我指甲後,我放心地讓她扮演這個大人角色了。她還真做得像模像樣,拿著指甲鉗在我的指尖上擺弄著,也會在對的時機用力往下按,是有點嚇人的,如果她力氣再大點,估計就剪到我的指甲或手指了。於是我讓她「剪」了一陣後,誇張地裝作很害怕,她就笑著追著要給我剪。
  • 「我兒子要什麼我給什麼」:你以為的愛,其實是過於養育
    文 |晴風圖 |網絡01 你以為的愛,其實是過度養育昨天,帶孩子去超市的時候,看到這樣的一幕。一名媽媽,帶著大約5歲左右的小女孩在超市,而媽媽對女兒極其包容,女兒要什麼都買,做什麼都不反對。後來女兒來到糖果區,看著琳琅滿目的糖果,開始隨意抓著玩,而在一旁的媽媽,卻沒有阻止孩子,而是任由她玩。
  • 無條件養育:無條件接納與愛,是為人父母的終生修行
    「當你的孩子做了令人矚目的事情時,你會格外高興,但不要弄得你的「愛」會以此為軸心。如果你能正確保持這種平衡,孩子長大後就不容易感覺只有在成功時自己才有價值,他們有能力失敗,卻不會認為自己是個失敗者。」——艾爾菲科恩《無條件養育》第八章無條件的愛很多時候我們因為孩子表現好沒有給自己惹麻煩,或者比較聽話沒有讓我們生氣,就會覺得自己特別愛他們,對他們很好,同時他們提出的要求也會一一滿足。但是如果情況並非這樣,如果孩子們無緣無故發脾氣,我們是不是會很煩躁,很沒有耐心,特別是我們正在做成年人認為很重要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