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聆的媽媽
最近去鄰居家裡面做客,才讓我知道什麼是家有「熊孩子」,鄰居家裡面的孩子雖然才8歲,但是現在的破壞力卻是槓槓的。不光是對家裡人不客氣,就連我這個陌生人也是毫不客氣的,讓鄰居大失顏面。
我在臨走的時候特意向鄰居說了一個教育孩子的建議,可是沒想到鄰居竟然只是笑著表示:孩子還小,不懂事,我也是很無奈,真的是「慈母多敗兒」。
沒想到鄰居竟然覺得並不是慈母,在生活裡面,有很多和鄰居這位媽媽一樣,在面對孩子的時候,根本就分不清自己到底是嚴母還是慈母?
其實無論是嚴母還是慈母,都會給孩子帶來很大的影響。
著名的心理學家林崇德說過:母親對孩子的影響要遠遠高於父親對孩子的影響。
所以對於孩子來說,媽媽這個形象是會對他們巨大的影響的。
慈母和嚴母的區別?
1. 面對問題,是追究還是包容
當「熊孩子」犯錯誤時候,媽媽對於孩子所採取的方法是追究還是包容,就能看出她到底是慈母還是嚴母。
很多慈母都會在孩子犯錯的時候不斷包容,長時間下去就會讓孩子形成無法無天的性格。
而嚴母就會毆打孩子一頓,會給孩子造成嚴重的心理創傷。
女明星霍思燕的育兒方法就讓人稱讚,當嗯哼因為踩玩具疼了想要把玩具扔了,霍思燕並沒有包容嗯哼這種行為。
而是先去安慰孩子的情緒,讓孩子平復下來,之後再去和他講道理。
2. 對於責任的理解
俗話說得好:父母是孩子啟蒙老師,亦是孩子的終身老師,所以父母一定要為孩子樹立好的榜樣。
但是有的父母卻總是在孩子的面前推卸責任,這樣會在無形之中,讓孩子覺得自己永遠都沒有錯,錯的永遠都會是身邊的人。
比如當孩子摔倒的時候,媽媽立刻去扶孩子,這種就是慈母。而選擇讓孩子自己站起來,這一類媽媽就是嚴母。
慈母和嚴母教育出來的孩子,有哪些差別?
1. 性格不同
教育學家說過:一個連幸福感都沒有的媽媽,如何會培養出一個幸福感的孩子。
很多時候慈母養育出來的孩子都是充滿幸福感,而嚴母總是脾氣暴躁,又怎麼會養育出來一個性格溫和的孩子呢。
2. 情商不同
媽媽在和孩子對話時候的語氣是會影響孩子的情商,比如當孩子做成某件事情的時候,慈母就會用鼓勵孩子的語氣,孩子就會充滿自信心。
可是慈愛並不是「溺愛」,太過於慈愛的媽媽,會讓孩子覺得永遠有媽媽可以依賴。
而那些對嚴母,在面對這種情況的時候,就會讓孩子自行解決問題。
相信看到這裡,各位媽媽都明白了,其實對於嚴母好,還是慈母好,這個問題並沒有最標準的答案。
真正的好媽媽是能夠在慈母和嚴母之間自由切換的,只有注重孩子精神方面的培養,還有教育問題,才是一位好媽媽!
推薦各位媽媽不如看一看這套教育孩子的書籍,能夠幫助你做一位真正的好媽媽。
全套共5冊:《好性格讓孩子受用終生》、《正面管教》、《好媽媽勝過好老師》、《好媽媽不吼不叫》、《聽孩子說勝過對孩子說》。
在孩子成長的道路上,會產生很多的問題,比如:青春期敏感、自卑、孤僻、早戀等等,對於這些問題,家長總是會覺得頭疼。
這5本書貼近生活案例,幫助家長梳理這些問題,正確的引導孩子,同時家長也能夠學會和孩子心平氣和地溝通,真正的走進孩子內心。
一套5冊78元,換算下來每本才16元,也就是你一貼面膜的錢,就能解決你育兒路上所有問題!
點擊下方連結可購買
#父母必修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