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母真的不如嚴母嗎?兩種媽媽養育出來的孩子,這些地方差別很大

2020-12-23 小聆的媽媽

文/小聆的媽媽

最近去鄰居家裡面做客,才讓我知道什麼是家有「熊孩子」,鄰居家裡面的孩子雖然才8歲,但是現在的破壞力卻是槓槓的。不光是對家裡人不客氣,就連我這個陌生人也是毫不客氣的,讓鄰居大失顏面。

我在臨走的時候特意向鄰居說了一個教育孩子的建議,可是沒想到鄰居竟然只是笑著表示:孩子還小,不懂事,我也是很無奈,真的是「慈母多敗兒」

沒想到鄰居竟然覺得並不是慈母,在生活裡面,有很多和鄰居這位媽媽一樣,在面對孩子的時候,根本就分不清自己到底是嚴母還是慈母?

其實無論是嚴母還是慈母,都會給孩子帶來很大的影響。

著名的心理學家林崇德說過:母親對孩子的影響要遠遠高於父親對孩子的影響。

所以對於孩子來說,媽媽這個形象是會對他們巨大的影響的。

慈母和嚴母的區別?

1. 面對問題,是追究還是包容

當「熊孩子」犯錯誤時候,媽媽對於孩子所採取的方法是追究還是包容,就能看出她到底是慈母還是嚴母。

很多慈母都會在孩子犯錯的時候不斷包容,長時間下去就會讓孩子形成無法無天的性格。

而嚴母就會毆打孩子一頓,會給孩子造成嚴重的心理創傷。

女明星霍思燕的育兒方法就讓人稱讚,當嗯哼因為踩玩具疼了想要把玩具扔了,霍思燕並沒有包容嗯哼這種行為。

而是先去安慰孩子的情緒,讓孩子平復下來,之後再去和他講道理。

2. 對於責任的理解

俗話說得好:父母是孩子啟蒙老師,亦是孩子的終身老師,所以父母一定要為孩子樹立好的榜樣。

但是有的父母卻總是在孩子的面前推卸責任,這樣會在無形之中,讓孩子覺得自己永遠都沒有錯,錯的永遠都會是身邊的人。

比如當孩子摔倒的時候,媽媽立刻去扶孩子,這種就是慈母。而選擇讓孩子自己站起來,這一類媽媽就是嚴母。

慈母和嚴母教育出來的孩子,有哪些差別?

1. 性格不同

教育學家說過:一個連幸福感都沒有的媽媽,如何會培養出一個幸福感的孩子。

很多時候慈母養育出來的孩子都是充滿幸福感,而嚴母總是脾氣暴躁,又怎麼會養育出來一個性格溫和的孩子呢。

2. 情商不同

媽媽在和孩子對話時候的語氣是會影響孩子的情商,比如當孩子做成某件事情的時候,慈母就會用鼓勵孩子的語氣,孩子就會充滿自信心。

可是慈愛並不是「溺愛」,太過於慈愛的媽媽,會讓孩子覺得永遠有媽媽可以依賴。

而那些對嚴母,在面對這種情況的時候,就會讓孩子自行解決問題。

相信看到這裡,各位媽媽都明白了,其實對於嚴母好,還是慈母好,這個問題並沒有最標準的答案。

真正的好媽媽是能夠在慈母和嚴母之間自由切換的,只有注重孩子精神方面的培養,還有教育問題,才是一位好媽媽!

推薦各位媽媽不如看一看這套教育孩子的書籍,能夠幫助你做一位真正的好媽媽。

全套共5冊:《好性格讓孩子受用終生》、《正面管教》、《好媽媽勝過好老師》、《好媽媽不吼不叫》、《聽孩子說勝過對孩子說》。

在孩子成長的道路上,會產生很多的問題,比如:青春期敏感、自卑、孤僻、早戀等等,對於這些問題,家長總是會覺得頭疼。

這5本書貼近生活案例,幫助家長梳理這些問題,正確的引導孩子,同時家長也能夠學會和孩子心平氣和地溝通,真正的走進孩子內心。

一套5冊78元,換算下來每本才16元,也就是你一貼面膜的錢,就能解決你育兒路上所有問題!

點擊下方連結可購買

#父母必修課#

相關焦點

  • 慈母和嚴母養育的孩子有何差別?媽媽來測試下,你是慈母還是嚴母
    選擇讓孩子自己站起來,並讓孩子反省自己為什麼會摔倒,這一類母親扮演的就是嚴母。2、選擇包容還是追究當孩子犯錯時,一位母親對於犯錯的孩子進行包容還是追究,從這些我們就能夠判斷出這位母親是一位慈母還是一位嚴母。
  • 媽媽訓完爸爸疼,「慈父嚴母」成主流,但或許會帶來這些問題
    過了好一會兒一家三口才一起離開,在我的腦海中浮現出四個字:慈父嚴母「嚴母慈父」模式成主流犯罪心理學教授李玫瑾老師說現代家庭的育兒模式,母親應該嚴格且堅定,父親則要理性且和善。相對「嚴父慈母」模式,她認為,「嚴母慈父」更適合現代家庭。
  • 是該「慈父嚴母」還是「嚴父慈母」?答案是都不行,小心傷害孩子
    最近接到了一位媽媽的留言,說她今年8歲的女兒性格頑劣,十分不服管教。每次被大人指出錯誤,她非但不改正,反而會大發脾氣。這位媽媽說,自己娃的壞脾氣仿佛是突然冒出來的,之前半年都還挺聽話的呢。即便有時候自己和她說什麼孩子不願意聽,但只要她爸爸站出來,孩子就一定會遵守。
  • 慈母多敗兒是真的嗎?真正的「慈母」不「敗兒」,全看媽媽怎麼做
    不過很多母親依舊停留在滿足孩子需求來獲取成就感的舒適區不願意走出來,無意間就剝奪了孩子學本事定品格的最佳時機,這個時候的「慈」就成了培養「敗兒」的肥沃土壤。不「敗兒」的「慈母」寵溺的媽媽不能做,疾言厲色的媽媽不能做,那媽媽到底該怎麼做呢?
  • 「慈母多敗兒」?事實上毀掉孩子的並非慈母,而是這3種母親
    自古老話說得好:慈母多敗兒。意思是:越是慈祥的媽媽,越容易養出失敗的兒女。不過,難道兒女失敗的原因真的是「慈母」嗎?由於大家對這句話的誤解,讓很多媽媽走上了「嚴母」的道路。失敗的兒女,到底是不是慈母的錯?
  • 慈母未必多「敗兒」,這3種性格的媽媽,才是毀掉孩子的真正原因
    在儒家思想影響嚴重的中日韓三國,人們總是有一個固有觀念,認為女主內,男主外,家庭的把持和孩子的教育都是媽媽的活,因此三國都有一樣的說法,認為「慈母多敗兒」,意思就是母親對孩子大多是溺愛的,溺愛的結果會讓孩子沒有出息,甚至認識不到錯誤。
  • 慈母不一定多「敗兒」!這幾種性格的媽媽,才容易「毀掉」孩子!
    古人講:嚴父出孝子,慈母多敗兒。這裡的「慈母」指的是寵溺孩子的母親們。他們的孩子的天性就是很自私和任性,「慈母」們也沒有教過孩子或是沒有用對方法教孩子,做一個有用的人。這樣的孩子在社會上,大概率不會受到歡迎,甚至會誤入歧途。
  • 從孫楊媽媽到羅志祥媽媽,「愛而無度」的養育終將毀了孩子的人生
    但是,沒有界限和尺度的愛和保護對於孩子的成長並無益處,孫楊媽媽和羅志祥媽媽之所以為子辯護卻反遭批判,恰巧暴露了她們在養育孩子上存在的一個問題,即「愛而無度」。缺乏原則、底線,違背社會準則、法律規章、人情倫理的愛,只會養成一個沒有責任感、擔當力,獨立能力差、三觀不正的孩子,最終反受其害。
  • 我怎麼突然變成了「壞媽媽」?不要慌張,你只是進入了養育倦怠期
    為什麼會對著孩子發脾氣呢?自己作為媽媽是不是太失敗了?其實慄子只是千千萬萬普通媽媽的一個縮影。在帶孩子的過程中,我們總會遇到身心疲憊的時候,心理學上將這種現象稱之為養育倦怠期。一、養育倦怠期有哪些具體的表現?1.身心疲憊。很多新手媽媽初為人母,在帶孩子上本就已經焦頭爛額。在當今巨大的社會壓力之下,又不得不在家庭與工作之間尋找平衡。
  • 慈母多敗兒?未必!
    文 | 火星主婦 · 主播 | 小欣本文首發小十點我們對「慈母」有太多的誤解。無論孩子有了什麼過錯,說一句「媽媽太寵」,好像總是有道理。所以,有時候為了不「敗兒」,反而刻意讓自己板起了面孔,當一個橫眉冷對、厲聲疾色的母親。
  • 從陳道明給孩子立「家法」看「嚴父慈母」的教育是否可取
    在討論陳道明"嚴父慈母"教育前,先講一段他的教育往事。"杜憲說:"這就是你的不對了,孩子不是跟你玩嘛!幹啥當真了?"在車上,朋友們一致對陳道明此舉提出批評,陳道明回過頭來一想,也覺著自己似乎是嚴過頭了,讓格格受委屈了。於是,車子掉頭,又去接格格。格格見到爸爸來接她了,水汪汪的大眼睛一下就紅了,撲進爸爸的懷裡。瞬間,這父女倆好不親熱。
  • 薛姨媽的慈母心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這是出自唐代詩人孟郊的《遊子吟》。從這首詩中可以體現出濃濃的慈母之心。說起慈母之心,這由衷的讓我想起了薛姨媽。她和王夫人是姐妹,她給我留下我最初的印象是一位貴婦人。接著,讀紅樓夢,她給我的印象又轉變了,我發覺,她還扮演著一個更偉大的角色——「母親」。第八回中,寶玉和黛玉在薛姨媽那裡喝酒,李嬤嬤勸寶玉切勿貪杯。
  • 「慈母多敗兒」是真的嗎?其實不然,真正毀掉孩子的是這3種母親
    「慈母」在一定情況下確實會讓孩子恃寵而驕,有一些壞毛病,但是他們長大後就一定是沒出息的人嘛?並不一定,三觀正的「慈母」教育出來的孩子一定也有著正確的三觀。現實中種種事例證明,只要母親具有正確的三觀和明辨是非的能力,教育出來的孩子就不會比別人差,「慈母」未必多「敗兒」!所以我們不能以偏概全,我們要先了解「慈母所敗兒」的真諦。什麼是「嚴父出孝子、慈母多敗兒」?
  • 嚴師出高徒,嚴母出才子
    然而這一切所擁有的成就,都可以將其歸結為一句話:「嚴師出高徒,嚴母出才子」!一、有壓力才會有動力杰倫從小練琴都有媽媽的陪伴。開始媽媽會坐在他的身邊,後來發現會妨礙他練琴,於是媽媽就站到後面看著他練琴。有時候周杰倫練得太入迷沒有發覺媽媽已經走過來了,突然發現時就會感覺壓力很大,還開玩笑地說在看節目的媽媽們不要站在後面看孩子練鋼琴。(其實是被嚇到了吧。)
  • 神奇養育 | 孩子製造困難是在告訴我:媽媽,你要從女傭變成女王!
    我遇到神奇養育,是那麼的意外又順其自然,就像我遇到李敏一樣,偶然、驚訝、自然而然。線上課程聽了多次,找到了困惑的問題,也確實意識到,孩子沒問題,有問題的是我,但始終無法找到自己的內在小孩,就這樣,我來到了神奇養育線下工作坊,說實話,最初對此我是抱有很大疑惑,怎麼就神奇了呢?怎麼就能夠憑藉短短的幾節課幾句交流,找到我找尋了這麼久都沒找到的「小孩」呢?
  • 孩子性格好壞,和母親是「慈母」還是「虎媽」有關,你是哪種?
    文丨郝媽(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媽媽們轉發分享)導語母親作為孩子出生之後最經常接觸的人群,所以對於孩子的性格養成都是會起到非常大的影響的,我們經常會發現一位母親如果她的性格非常的溫柔,遇到事情沉著冷靜不容易發脾氣的話,那麼她所養育出來的孩子也往往會具備著她身上的這種特質
  • 「慈母多敗兒」是真的嗎?其實不然,真正毀掉孩子的,是這三種性格的...
    一般媽媽總是扮演著慈母的角色,所以我們經常聽到這麼一句話「慈母多敗兒」,意思是,母親若是過分溺愛孩子,最終只會讓他沒有出息,甚至犯下大錯。很多新聞報導也曾出現過,母親對兒子疼愛萬分,什麼事情都順著孩子,小時候孩子和別人打架,媽媽連重話都不捨得說,反而還責怪別人沒有讓著自己,後來孩子長大之後行為不僅沒有收斂,還更加為所欲為,最終犯下大錯,母親才後悔。其實,說到底,真正毀了孩子的,是以下三類媽媽
  • 嬰兒這兩種與生俱來「能力」,讓人又喜又怕,真的是「挑媽媽」嗎
    」這看似簡單的話語中,卻飽含了兒子對母親的愛,一份純粹而且真摯的情感,相信媽媽看到之後,會為之動容,為之落淚。但孩子真的是在「挑媽媽」嗎?或許很多父母認為這只是個比喻,剛出生的嬰兒又沒什麼能力和記憶,怎麼會有這種想法呢?
  • 蕭亞軒談亡母淚崩:單親家庭媽媽扮「嚴母」角色
    蕭亞軒近日推出新專輯,仍再度挑戰個人體力極限,請來西洋流行樂壇大牌蕾哈娜、碧昂絲御用的編舞老師Tricia Miranda為她量身打造新舞步,練舞過程曾崩潰大哭,但如今成品出爐,網友稱她是「臺灣女舞棍」,她則自嘲眼淚總算沒有白流,一切的辛苦都值得。
  • 《二十不惑》的段家姐弟,揭秘差別養育真相
    在現實生活中,很少有家庭能這樣去做,在農村很多窮苦的家庭中,還存在大量的重男輕女的現象,而不少有錢人的家庭,為了避免養出「寄生蟲」一樣的兒子,讓家族事業走向沒落,很多權貴都選擇讓孩子小的時候多多歷練自己。糙養的弟弟,嬌養的姐姐,差別養育的背後藏著滿滿的愛最近熱播的電視劇《二十不惑》中,一對可愛的富家姐弟吸引了大家關注的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