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後來的我們》全球首映禮暨發布會在北京萬達CBD舉行。
劉若英出現了。
臉部輪廓還是溫柔的弧線,時間並未在她臉上留下太多痕跡,清秀的五官一如既往。唯一改變的,可能就是以往眉眼間的偶爾驚惶,在歲月的暈染中化為篤定。
《後來的我們》雖是劉若英的導演處女作,但在整體的布局和節奏的把控上,卻少見新導演的青澀和粗糙,它細膩妥帖,不僅展現出一種少見的成熟老到,還有一份難得的自然和嬌嗔的天真。
它絕非「賣情懷」之作,無論是製作班底還是演員陣容,都頗具看點。
該片攝影是以唯美浪漫風著稱的「光影詩人」李屏賓
整部影片十分貼近年輕人生活,對於感情在貧瘠現實面前的蒼白感打磨得非常鋒利,相信「北漂」群體會更有感觸。
儘管基調略顯傷感,但正因這份不圓滿,才讓原本簡單的故事有了更多空間和層次,增加了打動人心的力量。
在首映的當日,《後來的我們》預售表現已十分搶眼。
根據貓眼和淘票票專業版的數據,已分別有81萬和69.2萬人標記了想看,超過了連續數周搶佔話題度榜首的《復聯3》。
而預售票房也分別達到了6486.8萬和6903.4萬,在即將上映的新片中可以說非常突出。
作為跨界導演處女作,如此強大的票房號召力讓人感嘆:「奶茶」的魅力不減當年。
「奶茶」曾紅極一時。
她是歌手,一曲《後來》讓多少人輾轉反側;
她是作家,《一個人的KTV》《脫下高跟鞋》等作品文筆優美,處處透露著令人驚喜的哲理思辨;
她也是演員,《粉紅女郎》《人間四月天》讓眾人記住她的美麗和哀愁,《少女小漁》《天下無賊》又讓她數次登頂最佳女主角寶座,拿獎到手軟。
目前她的百科詞條上,還有人以「完美」作為她的標籤。
無論如何,「奶茶」劉若英,都是一個獨特的存在。
不同於演藝圈豔若桃李的那些女演員,她沒有驚豔的美貌和逼人的氣場。
她是文藝而深情的,人如其名,像奶茶般溫潤醇厚,讓人「見之難忘,寤寐思服」;一身煙雨江南的詩意氤氳,而又剛柔並濟,內有自然的鏗鏘。
她又是一條魚, 遊刃在不同的領域裡,卻「片葉不沾身」,像個「局外人。」
24歲時,她被張艾嘉相中,出演《少女小漁》。
這是由嚴歌苓、李安和張艾嘉共同操刀的劇本,李安同時擔任監製,張艾嘉是導演。
劉若英憑藉她那雙動人的大眼睛講述了一個少女的愛情故事,在躲閃、睥睨、盈淚、含笑的演繹過程中徵服了評委,拿到了亞太影展的最佳女主角。
大家開始親暱地叫她「少女小漁」。她卻在接受《人間四月天》邀約時主動推掉和自己相像、才貌雙全的「林徽因」一角,渴望年齡跨度和演繹難度都更大的「張幼儀」。
演完那個被歷史煙塵掩埋住的張幼儀後,劉若英又成為了《天下無賊》裡那個經歷喪夫之痛,為了腹中之子一心向善的女賊。
至今劉若英在《天下無賊》結尾時猛吃烤鴨的片段依然被網友反覆提及,甚至有人稱「這一幕是我對女演員演技的最初認知。」
劉若英並非科班出身,對於演技的所有認知全都來自於一部部戲的經驗積累。
但靈氣如她,可以演大大咧咧的「結婚狂」方小萍,可以演身姿矯捷的高級警督何宛真,也可以在林奕華的話劇舞臺上盡情發揮,成為那個最獨特的「紅娘」。
於是,影視演員劉若英、話劇演員劉若英、歌手劉若英和作家劉若英都成為不懼時光的人。她們互不幹涉,互相成全,遊刃有餘地在不同的領域裡旋轉、享受,集合成這個獨一無二的劉若英。
然後,她卻突然「隱退」了。
再次出現的劉若英,是社交網站上一副歲月安好的模樣。嫁給了「圈外」的鐘先生,一切都好像來得順其自然。她繼續寫字、品香品茶,卻不再演戲,偶爾微博上更新一下動態。
品香、做飯、看書成為了她的日常
這次,為了宣傳,她鮮見地現身各地路演,且叫上各路好友一起。由此,我們才能再看到「奶茶」多年後的樣子。
她的面部不再如年輕時緊緻,偶爾的細紋也暴露了她的年紀。但她優雅依舊,從容依舊,還是妥善地安排好所有事,還是非常有耐心地回答觀眾的提問。
甚至當看到眾多好友前來捧場,對《後來的我們》讚譽有加時,劉若英流下了淚水。
那個時刻你才發現,她還是那個為愛痴狂的「小漁」,也還是那個多愁善感的「奶茶」。
她是劉若英。
江一燕的臉在演員當中是清淡掛的。
眉眼細細,臉龐白淨。驀然一笑,是一個燈火闌珊處佇立的伊人,沒有濃墨重彩的美。
這樣一個人,演技卻不像一杯溫開水。
她演《我們無處安放的青春》裡的周蒙,恬靜淡然,像一陣和煦的風,吹過少男少女的心。
《南京!南京!》的江香君,外在柔弱內在堅強,關鍵時刻能挺身而出,挽救別人於水火之中。
到了電影《七十七天》,她分文不收,讓一位高位截癱卻依然熱愛自然和探險的女攝影師形象「立」起來了。
在《暴雪將至》中和段奕宏演對手戲,江一燕將風塵女子的嫵媚嬌柔演得入木三分,而當愛人背叛自己時眼中的那一抹絕望又格外悽美。
她親切地被網友和影迷們叫作多變的「文藝女神」,她卻稱自己作「江小爬」。喜歡「爬行」,走得不快,但到處都要去看看。
「江小爬」這個名字來自於江一燕的散文集《我是爬行者小江》。
她在序言中說道,「文藝爬爬:悲傷和快樂一樣美好;公益爬爬:愛,是這個世界最美的風景;藝術爬爬:沒有風的日子裡,夢想可以飛翔嗎?旅行爬爬:把快樂留在心底,把悲傷遺忘在路上;捲毛爬爬:可不可以不長大?」
除了演員這個身份,江一燕還是公益的積極參與者。她每年都抽空去廣西巴馬山區進行公益支教,有自己的「爬行者愛心基金」;
她熱愛攝影,喜歡拍霧靄、拍雲嵐,拍生機勃勃的動物和枝繁葉茂的植物;拍非洲富饒廣袤的大地和大地上生活的人們。
江一燕攝影作品
江一燕的多部作品曾入選《美國國家地理》,還獲得過美國國家地理全球攝影大賽中國賽區「華夏典藏獎。
她喜歡寫作,出版過散文隨筆,還在去年5月開通了個人公眾號,分享生活中的點點滴滴。
公眾號「小江的時間縫隙」截圖。江一燕常常寫些原創文章,記錄生活的點點滴滴
她還唱歌,演過話劇,出過專輯。
她符合活得豐盛的一切樣子。
最重要的是,面對「文藝女青年」的標籤和所謂的人設質疑,江一燕依然會繼續過自己的生活,做自己喜歡的事。
她說,「這個世界,很多人,很多事,真的不需要我們什麼都了解,那樣會活得很累。在乎自己能了解的,就好了。如果是真心做的事情,就不會因為質疑而放棄。」
演員江一燕,讓觀眾認識了她;而攝影和支教,卻讓她成為了心中的自己。
如水袁泉。
感謝《我的前半生》,讓袁泉這個任憑風吹草動,我自巋然不亂的人重新回歸大眾視野。
她演了不少戲,整個人卻永遠「淡淡的」,不爭也不搶。
畢業於中戲,袁泉的人生沒有像同班同學章子怡那樣,出道便接下由名導執導的大製作電影,從此演藝之路平坦無阻,春風得意。
袁泉與同班同學章子怡、梅婷等合照
她說自己在中戲時曾經很自卑,「我從沒覺得我自己好看,別人要是誇我百分百好,我還會想自己有哪些問題、我還要鍛鍊,坦然接受別人誇獎的能力」。
班主任常莉也說,她不是會突然「紅」起來的演員,這跟她的個性有關,她不張揚。
於是不張揚的袁泉,在處女作《春天的狂想》拿下金雞獎最佳女配角後,就默默開始了她的「劇場」生涯。1999年,她開始出演第一部話劇《梁祝》。
在銀幕和劇場兩個「陣地」,她開始了自己的演技修煉之路。
在電影《藍色愛情》裡,她是任性、敢愛敢恨的劉雲,眼睛裡的一汪清泉能把觀眾淹沒;
抑或是《後會無期》裡「喜歡就會放肆,愛就會克制」的劉鶯鶯。
在《羅曼蒂克消亡史》中,曾有面對袁泉飾演「吳小姐」的長鏡頭。
是她訴說的音調、臉上的表情在帶領整個節奏。
面對強權和即將身陷囹圄的命運,她輕蹙眉頭。
表面風平浪靜,抖動的眉眼和顫抖的嘴唇已將角色內心的糾結和波瀾烘託得淋漓盡致。
每次演戲,袁泉都能全身心深入到角色內部,將自己「掏空」。她演誰,就是誰。
而更多時候,袁泉都在話劇舞臺上磨鍊自己的演技。
她同吳曉江、賴聲川、王曉鷹、田沁鑫、孟京輝等導演合作過諸多作品,《琥珀》《簡·愛》《青蛇》《暗戀桃花源》等話劇讓她讚譽滿身。
中國戲劇表演藝術最高獎——梅花表演獎,話劇類藝術的唯一專業獎項——金獅獎等,都被她早早收入囊中。
賴聲川說她是「半個世紀以來繼林青霞之後最有氣質的女演員」,可她總是靜默無聲的,很少發言,社交平臺也不常更新。
就連憑藉《我的前半生》大火時,她還是淡淡表示,「『紅』這個字對我來講沒什麼概念。所以對於我來講,更重要的是希望自己後面的每一個角色都能夠穩紮穩打。」
愛她「高級美」的網友前不久還自發將她與俞飛鴻、陳數和曾黎四位有氣質有演技的女演員放到一起,自發宣拍《淑女的品格》一劇。
即使人到中年,袁泉依然很美。沒了滿滿膠原蛋白,她的美卻更甚一籌,眸子裡藏著卓爾不群,通透而舒適。
她將自己演員、歌手、妻子和母親的身份仔仔細細地打理好,乾乾淨淨,漂漂亮亮。
這樣的袁泉,被人所愛。
歲月沒有磨去她可貴的「稜角」,即使結婚生子,她還是那個對待演技和人生有態度的女演員。
她還是那個精靈一般的女人。
那時候,車馬慢,一生只夠愛一個人。
愛的人變了樣子,我們也都老去。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文藝女神,也已散落在天涯。
不管生活和時間如何悄悄在臉頰刻下痕跡,髮絲鋪上霜雪,她最美的樣子,永遠在我們心裡。
扎著辮子,風中笑著,時光曾揚起她的發。
作者:娜塔莉·博
編輯:娜塔莉·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