悄悄告訴您,我們可不僅僅是一個公眾號喲!公眾號主頁導航即可進入天下廚師網,網站每天更新上百款特色菜品/火鍋燒烤/涼菜面點/滷菜配方等資料。想學什麼就來,免費不求人!
註:公眾號主頁回復【活動】即可免費獲取網站【VIP】和【鑽石】。
功夫泥鰍
泥鰍一般用來炸、水煮、幹煸。此菜借鑑「水煮泥鰍」的做法,將芋仔的香滑與泥鰍的鮮嫩相措配,採用高壓鍋壓制芋頭和泥鰍,成品香滑味鮮,加上微辣的底湯非常惹味,有大快朵頤的麻辣誘惑。
原料介紹:
泥鰍素有「土人參」之稱,性味甘平無毒,具有補中益氣、祛溼除邪的作用。泥鰍以生長在稻田中,無汙染者為最好,並且要活的。生長在湖泊中的稍次,人工養殖與汙水汙染的最差(這種泥鰍也叫「糞鰍」,一般20-25釐米長,粗壯肥大,但不能吃)。死泥鰍不能食用,會造成食物中毒。一般採購回來的泥鰍要放如清水盆中,倒入攪勻的雞蛋清(或香油、豬油)中餵養2-3天,期間要勤換水,使泥鰍排出腹中的髒物和部分土腥味,然後再換清水洗淨。加工時泥鰍體外粘液不必清除,具有殺菌的效果,對人體是有益的。
原料:
泥鰍400克,芋頭200克。
調料:
大蔥段、老薑塊、蒜末各8克,香菜、雞精、味精各5克,白糖2克,醋3克,鹽20克,料酒30克,香料粉29克,B料(幹辣椒10克,鮮花椒5克,郫縣豆瓣、餈粑辣椒各10克,泡椒40克)。
香料粉配比:
山奈、陳皮、小茴香各3克,鮮香茅草、桂皮各5克,魚腥草10克,均打成粉備用。
製作方法:
(1)先將採購的活泥鰍加少許豬油餵養1天,待泥沙吐出後,去頭去內臟,加老薑5克、大蔥段5克、料酒15克醃漬10分鐘,取出備用。
(2)芋頭切塊,加鹽醃拌一下,蒸至五成熟備用。
(3)鍋內加水,將泥鰍永熟,洗乾淨表皮的粘連物,加剩餘料酒、老薑、大蔥爆炒後,再將芋頭倒入高壓鍋內。
(4)鍋內倒入色拉油,入B料炒香,再放香料粉和剩餘調料調好味,熬5分鐘,去掉一半的渣子,倒入高壓鍋內壓3分鐘,起鍋裝盤,撒上香菜即可。
技術關鍵:
1、芋頭要飛好水,用流水衝去雜物,否則芋頭略帶麻口,入菜會渾湯。
2、底料要炒香,但不要炒糊以免味發苦。
3、泥鰍要去淨泥沙,壓時不要壓太爛,否則不成形。
2 外婆紅燒肉
亮點:
盛器溫水煲是一大特色,在江蘇宜興定製。出菜時在煲內加開水至二分之一處,保溫性好,避免了帶火上桌菜中湯汁易火靠幹的現象。
原料:
帶皮五花肉250克,百葉結100克,鵪鶉蛋100克。
調料:
自製滷汁400克。
自製滷汁配方:
淘大黃豆醬油2千克,糖1600克,料酒1300克,花雕酒1300克,水15千克。
製作方法:
(1)五花肉入開水中大火汆2分鐘,撈出。
(2)五花肉入自製滷汁中小火滷45分鐘至上色,然後改成長2釐米、寬2釐米、厚8釐米的扁塊。
(3)百葉結、鵪鶉蛋飛水後用燒肉原汁滷20分鐘入味。
(4)將五花肉、百葉結、鵪鶉蛋入溫水煲中的碗狀盛器內,加入滷肉原汁(至盛器三分之二處),覆保鮮膜上籠大火蒸2小時至軟爛(長時間蒸只會肉酥但不會肉爛,因此在實際操作中,成品菜一直放在蒸箱中,出品時隨走隨取)。走菜時在煲內加開水,放上盛肉的小碗即可。
味型:鹹鮮回甜。
製作關鍵:
1、做這道肉菜不需勾芡,以突出肉的香味。
2、此菜拋棄了紅燒時老抽、生抽配合使用的一般做法,反璞歸真地改用黃豆醬油,同時醬油和糖的比例為1:1,口感醇厚。
3 地鍋羊排
賣點:
用滷好的幹豇豆墊底,羊排味道香濃,配自製鍋餅上桌,亦菜亦點。
原料:
進口羊排750克,自制地鍋餅10塊,幹豇豆300克,胡蘿蔔塊100克。
調料:
A料(蔥段、姜塊各20克,黃酒10克,胡蘿蔔塊100克),B料(黃酒、老抽、海鮮醬各10克,香辣醬、南乳汁各5克,高湯1千克),C料(白糖、鹽、味精、雞精各5克,鎮江香醋50克),香料包1個(白豆寇、桂皮各6克,香葉、丁香、八角各5克用清水泡好),蔥段、姜塊各30克,色拉油150克。
自制地鍋餅製作:
將麵粉300克,鹽2克用清水和勻,搓成小球,泡入清水中。在地鍋中入清水100克燒開,貼入麵團,抹成餅,待麵餅成熟後取出。
製作方法:
(1)將羊排剁成6釐米長的段,衝淨血水,入加有A料的沸水中汆透,撈出洗淨。
(2)鍋入色拉油100克,燒至七成熱,入蔥段、姜塊各15克編香,入羊排翻炒,入B料、香料包、胡蘿蔔塊大火燒開,撇去浮沫,改中火燜至羊排熟爛,取出羊排,原汁濾渣備用。
(3)將幹豇豆用清水泡發,洗淨後切成長2釐米的段,入滷羊排的滷汁中燒至入味,撈出控水。
(4)將地鍋燒熱,入色拉油50克,燒至七成熱,入蔥段、姜塊各15克煸香,入滷好的豇豆墊底,倒入羊排,大火燒開,用C料調味,圍上地鍋餅即可。
4黑竹筍香雞
黑竹筍香雞利用貴州赤水森林裡特有的一種竹筍,與農家土烏雞一起,用數十種中草藥和調料共同烹調而成的菜餚。竹筍採自赤水高山森林地帶,村民採摘以後利用傳統煙燻方法燻制,成通身黑色的黑竹筍。竹筍味道奇佳,質嫩爽口。烏雞也是農民利用玉米餵食散養的,兩者烹於一爐,加上貴州特有香料,採用火鍋方式。食用時,先將黑竹筍與香雞烹調好,邊吃邊煮,再燙點蔬菜,香辣可口。而且有微辣、中辣、特辣三個檔次可供選擇。
主料: 貴州黑竹筍,土雞,玉蘭片,香菇.
配料: 雞切菌、牛肝菌,雞腿蘑、玉女菇、滑利菌各100克
調料:菌王粉、低鈉精鹽各30克、味精3克,麻油4克,精製油150克、黃酒5克、水澱粉6克,鮮湯1000克,紅油。
中藥料:
紅棗9枚, 黃芪,沙參少許, 黨參6克、當歸7克、枸杞20克、桂圓10克、茯苓100克、桑寄生20克、
自製酸湯 其製法是:(毛辣角)小西紅柿洗淨切開,入熱油鍋炒香出汁,再摻入燉好的棒子骨湯,熬煮至酸味濃鬱、湯色紅豔時,用漏勺打去料渣,加入薑片、蔥節,並摻入適量麵湯,淋入紅油,起鍋倒入火鍋盆內即可.
製作:
(1)開膛土雞洗淨後,連骨剁成約2.5釐米大的塊;黑竹筍,玉蘭片,香菇泡發切片.
(2)雞樅菌、牛肝菌,雞腿蘑、玉女菇、滑利菌去根腳洗淨,改小,用清水漂起、姜洗淨拍破:蔥、蒜洗淨;
(3)炒鍋置旺火上,下豬油燒熱,放入雞塊,蔥、姜炒出香味,加鮮湯、黃酒,鹽,藥料燒開,舀入砂鍋,加入各種菌類,用微火煨40分鐘左右
(4)另置鍋,下豬油少許燒熱,下泡發好的竹筍,香菇略炒,下入自製酸湯待用.
(5)將菌類由沙鍋中撈出瀝水另做他用.將沙鍋內雞塊,鮮湯與另一鍋內的筍片,酸湯共同轉入火鍋盆內,調好口味(紅油可酌量添減)上桌即可
圖文來源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以 如有侵權聯繫小編刪除
【重要提示】更多特色菜品滷水配方醬料配方請點擊【閱讀原文】快速直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