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來源:中央廣電總臺中國之聲
今天,為深切悼念新冠肺炎疫情犧牲烈士和逝世同胞,全國和駐外使領館下半旗誌哀,全國停止公共娛樂活動。10時,全國人民默哀3分鐘,汽車、火車、艦船鳴笛,防空警報鳴響。
剛剛過去的這個「冬天」,我們一起打了一場硬仗。有的人永遠留在這個「寒冬」,只為讓更多人迎來春天。他們當中有白衣戰士、公安幹警、社區工作者……願所有逝去的同胞安息,他們並沒有離去,只是換了個地方活在我們心裡。
對我們來說,紀念他們最好的方式,就是化悲痛為力量,繼續並肩攜手應對挑戰。現在疫情防控還未結束,還有重症患者躺在病房,白衣戰士、公安幹警、社區工作者、救援人員....仍然奮戰在「戰疫」一線,為了讓疫情徹底消散,將會一直堅守到最後!
「疫情不撤,我們不撤!」
2月21日凌晨,蘇州藍天救援隊隊員許鵬為武漢運送消殺設備途中遇車禍,不幸去世……清明前夕,隊員談起許鵬去世,突然控制不住情緒淚崩「最後一面都沒見到」。原本隊員們工作十天就可以回家,但許鵬的去世讓隊員們達成了默契「疫情不撤,我們不撤!」
他們這樣的做法
不僅是為了完成許鵬的心願
也是為了「防疫」工作能夠徹底完成!
「疫情不撤,我們不撤!」
抱著這樣想法的人不在少數
他們現在仍然
用自己的力量堅守在「戰疫」一線:
「不會放鬆,會一直戰鬥到最後」
金銀潭醫院作為武漢市傳染病專科醫院,這裡是最早打響這場全民抗「疫」之戰的地方。身為一院之長的張定宇也備受關注,他拖著身患「漸凍症」的病體,承受著妻子也感染新冠肺炎的巨大打擊,仍然堅守在「抗疫」一線....
在馳援部隊到來之前,他帶領金銀潭醫院600多名醫護人員沒有節假日,一直不間斷地奮戰在抗擊疫情的最前沿,每天休息不到3個小時。
當情況越來越嚴重的時候,他對同事說,只要我們把自己能夠扛起來、擔著的東西,往極限伸展,我們肯定還能做到一些事情。一直在「風暴之眼」沒有足夠的時間去探望妻子,好在妻子已痊癒出院。截至「戰疫」尾聲,金銀潭醫院的820張病床,累計收治2220名新冠肺炎患者,其中大多數為危重症患者。
張定宇已近三個月沒有休息了。3月下旬之後,他偶爾也能晚上7時下班,但是防控工作仍然在繼續!他說,總攻過後我們不會放鬆,會一直戰鬥到最後,這是我們的信心和決心!
武漢戰「疫」累瘦15斤,還要堅守到最後
張忠德,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應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專家組副組長。同事和患者習慣稱呼他「德叔」。在春節前就已經開始參與到新冠肺炎中醫診療方案的制定工作中。
17年前的「非典」「德叔」在抗「疫」一線不幸被感染差點丟掉性命。當新冠肺炎疫情來襲時,已經56歲的「德叔」再次選擇堅守一線。
戰「疫」期間,張忠德帶領的醫療隊在湖北省中西醫結合醫院管理了139張病床,在雷神山醫院管理了48張病床共收治344個病人,他們中多數是急危重疑難病人,通過中西醫結合治療已經取得了很好的治療效果,「德叔」帶領的醫療隊無一人感染。他自己卻累瘦了15斤....
3月31日,張忠德帶領的醫療隊返程回家,而他要繼續留守武漢處理後續工作。
守住最後一道生命防線
邱海波是我國第一位重症醫學博士,在從事重症臨床的30年裡,他曾衝在抗擊非典、甲型H1N1流感的「最前線」。此次接觸新冠病毒,因為缺乏足夠的床位、設備和專業醫務人員,一開始他很著急,後來隨著援助物資和醫務人員的增加,情況才慢慢好起來。
邱海波
2月25日,武漢市衛健委通報,48家定點醫院空床位達到4100張。他的心裡也踏實了一些。目前,湖北治癒率已經超過90%。這個數字背後有重症醫學工作者艱苦探索的結果。他們衝鋒在「戰疫」前線,更清晰認識這個疾病,把治療中的經驗變成了可操作的臨床路徑。
目前,在包括邱海波在內的專家組努力下,第七版新冠肺炎診療方案已經更新,我國的防控和治療經驗也被更多國家借鑑。對他來說,作為守護生命的最後防線,生死一線間,重症戰場的醫護人員要始終堅守。
「我們這批人會堅持到疫情結束」
王寧是湖北中油環保支援武漢志願團隊領隊。1月29日,他和11個人開著五輛醫廢車,帶著10萬個醫廢垃圾袋從襄陽來到武漢,支援醫療廢物處理,衝鋒在後防的「戰疫」一線。
醫療廢物處理是整個防禦戰線最後一道關卡。作為專業人士的他們,是除了一線醫務工作者之外,離傳染源最近的群體之一。
剛開始,每個人都是一天12小時以上的工作量,最多的時候跑醫院16趟。醫療廢物暫停間不到半天就「爆倉」,武漢幾個處置點也超負荷運轉,車子常常會排長隊,短則半小時,長則兩小時,排隊等車的時候,他們經常靠著車窗就睡著了。
二月底,醫療廢物量有了明顯下降。他說,我們這批人會堅持到疫情結束。到時候,襄陽也快到吃小龍蝦的季節,我們回去要好好聚一聚、喝兩杯,不再吃方便麵了。
五院士及一群白衣戰士仍留在武漢繼續戰鬥
截至2020年4月3日24時,湖北新增確診病例1例,新增治癒出院病例150例,現有確診病例834例(武漢830例),其中重症病例303例(武漢300例)。為了這些患者,5位年過半百的院士以及眾多白衣戰士仍在堅守,繼續與死神賽跑。
他們是黃璐琦、張伯禮、王辰、喬傑、陳薇五位院士,還有:
6支北京醫療隊,1支吉林大學第二醫院醫療隊部分隊員,共922人奮戰在同濟醫院中法新城院區;
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呼吸疾病研究所醫療隊(廣東重症ICU醫療隊)、陝西援鄂第二批醫療隊、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援鄂醫療隊、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援鄂醫療隊461人奮戰在協和西院;
江蘇醫療隊、吉林大學一附院醫療隊、吉林大學二附院醫療隊及國家衛健委派駐專家組成的團隊共324人奮戰在武漢市肺科醫院;
廣東、上海的500餘人在雷神山,「四大天團」中的華西、齊魯共300餘人在湖北省人民醫院,江蘇、浙江、湖南共500餘人在金銀潭……
其實除了他們
還有很多人仍然堅守在「戰疫」一線
為了讓更多人迎來美好的春天
他們堅持「疫情不撤,我們不撤!」
希望他們在堅持「抗疫」的同時
也能照顧好自己
「戰疫」終將勝利,我們一定會贏!
選題丨李文康
編輯丨李文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