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未都:地攤上一個盤子,攤主說300元,我厚著臉皮說了200元

2020-12-26 國史講官

導讀: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國內人民的生活水平普遍還很低,剛剛解決溫飽問題,對於文物、古玩的認知非常有限,這就給一些有文化,喜歡收藏的人提供了很多撿漏的機會。馬未都先生就是在這一時期走上收藏之路,並依靠過人的眼力,淘換到了很多珍貴的文物。

成名之後的馬未都並沒有依靠倒賣文物賺錢,相反為了更好的保護自己收藏的文物,他開辦了國內第一家私人博物館——觀復博物館。並且利用課餘時間,在電視臺、網站做節目,為觀眾講解收藏知識,同時也分享一些當年他收藏撿漏的一些趣事。

早些年,馬未都剛剛從外地插隊回到北京後,被安排到《青年文學》當了一名編輯,這時的馬未都已經喜歡上了收藏,所以一到節假日就跑到潘家園、報國寺等古玩市場逛地攤。那時候的古玩市場名氣還不大,真東西也多,不像現在基本都是工藝品。

有一回馬未都又來到古玩市場閒逛,走著走著突然被地攤上一個小盤子吸引了。只見這個小盤子胎體翠綠,造型精美,一看就是一件清朝年間的瓷器,至於是什麼年代,是官窯還是民窯,則還要近距離的仔細觀察。

馬未都並沒有直接上前去拿小盤子,反而是與老闆拉了幾句閒話,然後無意間才提到了這個小盤子。地攤老闆不識貨,壓根就不知道這個小盤子是清朝時期的珍貴瓷器,還以為是大路貨,所以也沒在意,就說是之前在鄉下收上來的。見到老闆的態度,馬未都心裡有底了,就詢問多少錢能買。

可地攤老闆也不是傻子,一眼就看出了馬未都對小盤子的喜歡,所以要價300元。要知道在八九十年代,300塊錢絕對不是一個小數目,一些普通家庭一年的花銷不過幾百元。所以聽了攤主的要價後,馬未都也有些犯難,心裡開始嘀咕怎麼與地攤老闆討價還價。

馬未都後來回憶說,當時真的沒有那麼多錢,於是厚著臉皮說了一句:「200元的話我就要了。」沒想到地攤老闆非常爽快地答應200元成交,這還讓馬未都鬱悶了半天,認為如果自己臉皮再厚點,也許100元就能買下來。

將小盤子帶回家後,馬未都又仔細地看了很多遍,最終憑藉以往的經驗斷定它是一件清朝道光初年的瓷器。因為無論從胎體、釉面和造型來看,都有乾隆、嘉慶時期的明顯特徵。不過這件小盤子並非官窯,因為它不像官窯瓷器那樣光彩耀人,反而十分樸實,應該是一般百姓家使用的盤子。

但馬未都說這個盤子的價值並不比一般的官窯瓷器低,因為它的落款具有非常濃厚的時代特徵。首先看盤底下有一個四方款,寫的非常潦草,說明是民窯時期流行的「草跡款」,除了正規的四方款之外,在盤子底部上 還有一個「文」字,這個字是什麼意思?有什麼作用呢?

馬未都介紹說,在清朝時期,農村人家的婚喪嫁娶,一般都是在家裡辦酒席招待親朋好友,自家的盤子、碗碟肯定不夠用,只能到左鄰右舍中去借盤子、碟碗用,等到酒席結束之後再還回去。為了歸還時方便,很多人就將自家的盤子上做上標記,比如姓氏,或者名字中的某個字。這件小盤子上的「文」字,應該就是一種獨特的認領標誌。

最近十幾年,國內文物收藏迎來了黃金時期,這件當年花200元買的小盤子,如今最少值2萬元,這還是保守的估計。很多人都說馬未都靠撿漏發了財,實則不然,人家讀書多經歷的多,自然而然就有了那種能力。

相關焦點

  • 馬未都「撿漏」:地攤看到康熙朝官窯,漫不經心問價然後便宜買走
    -馬未都要在收藏界混出名堂,最重要的是「看」字,一個沒看過的人,即使花了幾百萬甚至上千萬,也有可能買回假貨。而且有眼力的人,花幾百塊也能買回價值連城的珍寶,差就差那麼多了。要說現在收藏界最有眼光的人,馬未都雖然不能妄言第一,但絕對是其中最有名的一位,這位馬未都曾有過一段傳奇的「撿漏」經歷。
  • 馬未都:飯店夥計花3塊「包圓」地攤貨,命運因此發生巨變!
    馬未都:飯店夥計花3塊「包圓」地攤貨,命運因此發生巨變! 有一句話曾廣為流傳,叫做「往上倒三輩,誰家裡都是農民」,這句話還真沒錯,馬未都就深有感觸,他從小出生在北京,所以沒怎麼吃苦,而且後來他還跟著名收藏家王世襄學習過一段時間,可以說馬未都的「專家之路」並不算曲折。
  • 馬未都的人生,就成在這倆字上
    在編輯之外,馬未都也一直在堅持創作,而且成績斐然,中青社曾為他和顧城舉行過大型座談會,他代表小說,顧城代表詩歌。而就在文學事業如火如荼時,馬未都卻選擇了江湖隱退。他說:「我原來覺得文學神聖得要死,誤認為我可以一輩子弄文學,後來只幹了十年,在看到文學興盛和衰退的速度、看到文學業內那種齷齪的嘴臉後就放棄了。」
  • 馬未都:相中一個仿汝窯,老闆卻不識貨,我就鼓勵他說出多少錢
    任何一個文化的輪廓,在不同的人的眼裡看來都可能是一幅不同的圖景。——雅各布 其貌不揚的地攤,往往也可以創造奇蹟,一大批國寶級文物都是從地攤上走進博物館裡的。比如馬未都曾在地攤上撿漏了一個西漢鎏金蠶,同款的是陝西博物館的展館之寶,民間擁有者僅馬未都一家,可見馬未都確實是有眼力勁。
  • 第一天擺地攤,收入125元,我來說說小白擺攤遇到的那些「坑」
    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看著別人動不動秀擺攤日入1000元很輕鬆,而我們第一天擺地攤收入僅為125元,扣除油費、外賣費用、買零售費用、貨品成本,等於辛苦一晚上一分錢沒賺。還好作為新手小白,這也在我們的意料之中,到也沒有什麼焦慮的感覺,我和閨蜜都覺得挺好玩,但我也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擺地攤會遇到的一些問題,如果想要擺攤的小夥伴可以借鑑一下,不想擺地攤的小夥伴也可以看看,很多歡樂在其中。
  • 西安「紋身男」強收地攤衛生費,卻因紋身載了,攤主拍手叫好
    在當下的6月,要說什麼事件最火,擺地攤無疑能夠登上熱搜榜,很多人都在想盡各種辦法,看看自己是否也能夠加入了擺地攤的行列之中,因為他的成本低,進貨幾百元,無論盈虧損失都不大,或許也能增加一些收入,但也有一些不法分子,卻對擺地攤的攤主動起了歪腦筋,讓人防不勝防,那就是收「衛生費」。
  • 「地攤經濟」爆火!深圳這些地攤我真不願意透露...
    說起來,地攤經濟的火爆跟今年新冠疫情對實體經濟造成的衝擊有關。在5月28日一個重要的會議上,領導人點讚了西部某城市允許流動商販臨時佔道經營這項政策。並在 6月1日,稱讚地攤經濟、小店經濟 :是人間的煙火,是中國的生機。  地攤經濟,是指通過擺地攤獲得收入來源形成的一種經濟形式。
  • 邱毅:我再也無法厚著臉皮說「臺灣最美麗的風景是人」
    中國國民黨前「立委」、臺灣知名人士邱毅昨晚在網上發文,摘編如下:我再也無法厚著臉皮說,臺灣最美麗的風景是人!較特殊的是部分藍媒的態度,日前在一個標榜正藍的政論節目中,某些藍營名嘴民代對大陸的全民抗疫冷嘲熱諷幸災樂禍,還捏造出許多腦殘弱智的謠言,似乎在競相表演「反中」「仇中」,這種媚俗無格的醜態令人不忍卒睹。經過這場疫病危機,我看兩岸關係是回不去了,現在大陸民間最熱門的一句話是「疫情結束後,該解決臺灣問題了」,想想真的是「事出有因」。
  • 「老公送我20萬的鐲子,是不是真的?」 | 人們竟然在快手上幹這件事
    他曾自得地說,他是收藏界最好的主持人,主持人裡最好的收藏家。 而在短視頻興起的現在,王剛又開始在快手上聊起了收藏。在一個視頻裡他搖身一變,從王剛變成了穿著官服的和珅,「我和珅又回來啦,我的萬貫家財也都跟著我來啦。今後茲要得閒,我就一件一件展示給你們看,講給你們聽。」
  • 厚著臉皮去喜歡一個人,是什麼感覺?張翰:我很期待
    不知道你是否遇到過一個人,即使厚著臉皮,也努力著想要得到對方的好感?與愛情初初相遇時,許多人都會有努力追求的勇氣,但面對對方的拒絕,很多人都會敗下陣來。而後,隨著感情的經歷漸多,多少人還能保留著,為了一份愛情,能厚著臉皮去追求的魄力?
  • 調查丨近三成攤主系兼職,日入千元太難了...夜攤真相暴露了成年人...
    「之前只有我一個人賣手抓餅,現在已經有4個同類攤位了。」在人流密集的萬家麗廣場,李女士已經擺攤3年多了,疫情發生後,她發現身邊的競爭者多了不少。在「從事地攤經營的苦惱」方面,「競爭變大」和「收入影響大」佔據排名前兩位。
  • 馬未都:賣家要是說了這四個字,之後你再怎麼砍價,都是白費勁
    當然這還不是最重要的,在買賣中,砍價是一門技術,買菜的時候可以有效的練習,一旦形成心得,便可以作用於其他事情上,比如買衣服或者買其他東西。而在古玩市場中,這個技能同樣是用的上,甚至可以說,砍價是古玩市場的必備技能,但是說砍價有些不雅,行裡都管這種行為叫做「還價」,古玩市場裡的「還價」並不僅僅是為了省點錢,有時候甚至是你買下東西的關鍵。
  • 【成都地攤經濟復甦:攤主小推車謀生計,市民贊煙火...
    懂球帝首頁>足球視頻> 【成都地攤經濟復甦:攤主小推車謀生計,市民贊煙火... 【成都地攤經濟復甦:攤主小推車謀生計,市民贊煙火... 專注熱搜三十年 06-01 15:24 【成都地攤經濟復甦:攤主小推車謀生計,市民贊煙火氣又回來了】5月29日晚上,成都市龍泉驛區某處街道,長約百米的人行道一側,聚集了數十名攤販。他們推著小推車,或擺著地攤,叫賣的商品品類繁盛:衣服、鞋,到水果、蔬菜、滷味……吃穿用度應有盡有。「花上一二十元,就能買到像樣的晚餐。」
  • 「地攤經濟」盛行,某地攤位費從20元變到3000元,網友:坐地起價?
    「地攤經濟」盛行,某地攤位費從20元變到3000元,網友:坐地起價? 地攤經濟成本低收益高,所以吸引了許多市民在街道附近擺攤。 但事實卻沒有想像的那麼簡單,鄭州的健康路一直都被網友稱為第一大夜市,這裡有著許多的小吃攤位,在招商的時候這些攤位的價格大概每個月在20元左右,自從地攤經濟盛行之後,如今的攤位費已經漲到了一個月800元了。
  • 手榴彈5元1枚?遼寧地攤驚現狠物,攤主還帶了一麻袋手榴彈
    【軍武次位面】:槍栓 近日,擺地攤上了網上熱搜,並且還風靡全國,大街小巷成了熱門行業。 你絕對想不到竟然在遼寧葫蘆島的一個舊貨市場地攤上竟然有人背了一麻袋"手榴彈",以5元1枚的價格開始叫賣。 擺地攤賣"手榴彈"這種貨還真少見,不僅違法還很危險,但仔細一看這些並非真正的"手榴彈",從相貌來看類似於中國上個世紀自己生產的67式手榴彈的模型,也稱不帶火工品的教練彈。
  • 後擺攤時代:賣的人比買的人多,給攤主供貨更賺錢
    擺攤「老炮兒」月入五萬,當起導師招學生劉明佳| 萍鄉 地攤攤主我從2017年開始擺攤,已經有3年多時間,從開始賣菜刀每天賺個200到500塊,到後面在地攤上拍賣,回過頭看,才發現月收入從幾千漲到了幾萬,已經漲了十倍。
  • 梁宏達評價馬未都:從小地攤上撿了1000億漏的男人
    提起馬未都,收藏界無人不曉。他在央視《百家講壇》主講的系列節目《馬未都說收藏》更是家喻戶曉。馬未都曾經表示,自己從小在地攤上撿漏,一不小心撿成了億萬富翁。他從小在潘家園淘換老物件,累計起來的數量,怎麼說也有大幾百件了?
  • 擺攤召集令@各位乘風破浪的攤主們!雲瀾灣地攤創意市集免費招募
    1MARKET擺地攤計劃你負責貌美如花我負責擺攤養家HELLOJOY CITYMKT地攤文化 · 煙火氣2020最接地氣的摩登新潮 一車一鋪,你是攤主 攤位/車輛免費,憑實力入駐 潮人夜生活聚集地 1後浪們!
  • 地攤來啦!麗江有洋芋攤主一夜賣四位數,更有土豪開保時捷擺攤……
    忠義市場攤主:最近人多很熱鬧,洋芋攤生意好時一晚營業上千元一位來自鶴慶的嬢嬢已經擺了9年的地攤了,主營炸洋芋。自從祥和街道地攤經濟規範經營制度(試行)後,自己擺攤的時間大大延長,可以從下午18時30分一直售賣到凌晨。
  • 神秘高手從古玩地攤300元撿走千萬成化碗
    當然,也有不斷花重金從拍會拍到贗品、從地攤撿漏反被漏撿的現實版打眼者真人真事。今天,就給大家講一個多年前親身遇到的國內某著名舊貨市場一神秘高手白菜價撿大漏的真事兒,有本人當時追上神秘人請求拍下的寶貝圖片為證。那是一個夏末秋初的周末上午,本人閒來無事,就到離家幾公裡的某著名古玩市場隨便走走。由於路上有些堵車,幾公裡路走了將近一個小時,到市場時已近中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