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茸、鹿角、鹿角膠、鹿角霜的藥性
鹿茸這一系列的藥,我們先介紹一下東西吧,鹿茸是鹿新生的嫩的角;那麼已長老了,在這個藥味來講就是鹿角。鹿角跟鹿茸的差別,我覺得鹿茸是比較殘忍一點,必須把鹿的活生生的角鋸下來。鹿角,我們中國的古書記載說,鹿啊,角長大了自然會脫落換角,所以有些鹿角就是撿現成的哦,不需要去把它怎麼樣。相對來講的話,中國人說鹿茸裡面有——因為鹿長角是很快的,就短短時間就長出來了——所以中國人說鹿茸裡面有胚血,這東西特別的補,那麼已經長完的鹿角就沒有胚血。所以在補性來講,當然是鹿茸比較補,也比較貴。而在價錢來講的話,你不要說鹿茸很貴,鹿茸是貴沒有錯,可是鹿角不貴,在藥局買鹿角並不貴。
如果你有鹿角的話,你可以拿鹿角來熬膠哦,鹿角熬出來的膠就是鹿角膠。那麼熬完了膠之後,剩下來那個鹿角如果磨成粉的話,那是什麼啊?叫做鹿角霜,是這樣子的不一樣。比較古代,他們有的鹿角霜有的是比較高檔的,你都已經把它熬分開了,再把它混合回去成鹿角霜,這樣子好像是生地做成熟地比較好消化之類的。但是近代來講的話,如果要說鹿角霜的話,就是熬掉膠之後剩下來那個乾乾枯枯的渣渣了。我們今天要稍微比較一下這幾個層次的藥,不一樣的藥性。
《神農本草經》:鹿茸,味甘,溫。主漏下惡血;寒熱;驚癇;益氣強志;生齒;不老。角,主惡瘡,癰腫;逐邪惡氣,留血在陰中。
《神農本草經》裡頭講到鹿茸,說它治「漏下惡血」。「漏下惡血」這件事情就已經到了兩個層面了,因為人如果漏下的話,代表這個人的血裡面的陽氣不夠,所以你用了鹿茸,它可以補這個血中的陽氣,這是一點。如果是「惡血」的話,就意味著這個有不乾淨的東西需要把它推出去。角類的東西,我想鹿長了角在交配的時候是拿角來打架的嘛,頂來頂去的,所以它到底是一個有攻擊性的東西。那「祛瘀」這一點也是有的。所以用鹿茸的好處就是它又能夠補血中陽氣,又能夠祛瘀,這兩個層面,而且又能夠止血,就是補陽氣順便有止血的效果。所以這整個加起來的話效果比較完整。
至於說《神農本草經》講的「寒熱,驚癇」啊,就有另外一個角度的說法存在了,而這個「寒熱,驚癇」,就會關係到《傷寒論》說的厥陰病這個東西,怎麼說呢?因為鹿角,鹿茸這個藥性,如果你講白了就是溫補嘛。那你說它溫補什麼呢?如果說補陽的話,你會覺得,陽也不一定要靠鹿茸補,那肉桂、附子也很補陽。鹿茸補了跟肉桂附子的差在哪裡呢?可能鹿茸補到我們中國人說的精髓。精髓這個說法當然也是象徵性的講法,因為中國人總是覺得人的督脈,上到頭頂,如果是有一個生物的角長到那麼快的話,那當然這個生物的督脈就特別強啦。所以中國人一開始就認為鹿茸是補督脈的藥。
補任脈的藥是什麼?龜板,是不是,就是烏龜,總是喜歡躲在陰涼的地方。所以就是一個補任,一個補督,這樣的一個說法。而且大部分的動物,角長的都慢,而且那個角,有一點長得像指甲一樣,就是裡頭沒有血管的。可是鹿茸就不一樣,裡面全部都是血管的哦,裡面是有血的。當然你說我喜不喜歡用鹿茸這味藥啊?我並不喜歡,因為總覺得活生生的動物這樣砍它的,不是很厚道吧,所以我能不用就不用,但是它補陽的效果,補精髓的效果是蠻強的。你說一個督脈在人體就能量的督脈,以肉體的角度來說就是人的脊椎了嘛,這一條脊椎它都有動到它的效果,這是一點。
可是它的藥性,我們固然會說這個督脈這樣一個效果,可是這也只是一個象徵性的講法。因為我們剛剛說「寒熱,驚癇」這件事情,那麼一個人,他會寒熱交爭而驚癇,這樣的狀況其實是厥陰病,他的寒熱分裂。那麼你說鹿茸這個藥,我們一般如果只說到它補陽這個效果的話,它並不會治到寒熱驚癇這個層面的病,本草學家如果要比較細部地去考證《神農本草經》這個藥性的時候,就會說人的身體裡面應該是一個什麼東西,那個東西沒有了之後,人的陰陽會分裂,開始打架,造成這些神經質啊,或者怎麼樣的病。那麼鹿茸或者說鹿角類的東西,是如何的補到那個什麼東西呢?這個比較是需要做一點功課的。
像我們在用這個鹿茸也好,鹿角膠也好的時候,首先,我們說鹿茸能夠治到婦女的什麼血崩啊什麼的,換一句話來講,能夠治到婦女子宮的病,你能說它跟任脈跟衝脈沒有關係嗎?當然還是有關係的。所以鹿茸的藥效,實際上在臨床上覺得它既可以入到督脈,也可以入到任脈跟衝脈。比如說我們用鹿角膠,有一個方子叫陽和湯,陽和湯的特效是治療什麼呀?鶴膝風,膝蓋裡頭骨節的縫縫有寒邪排不出來。也是好像用鹿角膠是——當然它那個祛風驅寒的藥物是地黃麻黃組嘛,但是通絡的效果是靠這個鹿角膠,好像鹿角膠可以鑽到一個比較深比較陰的地方去打通什麼東西。
那麼中國人當然也是有這種象徵符號的說法啦,就說一個人體啊,如果以側面來看的話啊,如果是以這個胴體的部分來看的話,說督脈走在後面,任脈走在前面,那衝脈走在中間對不對,那麼鹿角的長法不是這樣子的長法嗎?所以就好像這本來就是一個三叉的東西,所以它就任督衝哦,好像都有關聯到。而如果要說腿上的三陰經來講的話呢,其實在人的小腿上,你看人的三陰經,厥陰啊太陰啊少陰,也是這樣的分叉法對不對,也是這樣一個出來的形狀。所以中國人會認為說,其實鹿角這個東西,它本身藥性一進到人體呢,你說它聯繫著人的任督衝也對,說聯繫人的三陰經也對。那當然我們在講這個厥陰病的勾芒之氣啊,並不會很直接地講說,三陰經也是靠勾芒之氣在連署的,並不會。但是這樣的一種陰陽的聯署的調性哦,還是隱隱約約的存在於鹿角這個東西裡頭。
說有沒有什麼方劑可以幫忙我們認識它呢?我想也是有的哦。比如說,我們講到柏子仁對於肝的藥效,柏子仁是非常補肝的藥,當然厥陰病從頭到尾沒有用到柏子仁,所以這也是隨便扯扯哦。
講到鹿角的話,我們姑且先跳過來講鹿角膠。鹿角膠這個藥,有一個特殊的藥性是很多其他的藥物沒有辦法取代的。比如說肝血虛了,睡得少肝血虛了,酸棗仁能不能補這個肝血虛啊?睡好一點總是有幫助,酸棗仁湯補肝陰虛這個大家都曉得了。那或者是白芍能不能養肝血啊?那也可以啊。這些層面的藥性,養肝的藥性都有草木藥可以代替的。
可是歷代醫家在臨床裡頭有發現有一種病,是思慮傷魂,比如說這個人常常在操心什麼事情,想太多用腦過度了,那傷到肝裡面的那個魂了,那傷到肝裡面的那個魂你也可以說是肝血受傷,中國人的說法是肝陰虛或者肝血虛。但是一旦傷到那個程度的時候呢,中國的醫書就說,這個東西,其他的草木藥都沒辦法搞了,必須用什麼呢?必須用鹿角膠化在酒裡面喝才有效。他的症狀是什麼呢?說不定這個症狀有同學經驗過,就是當這個肝中之魂受傷的時候,這個人就會一睡著的時候就做很激烈的夢,然後就醒一下,然後才能繼續睡。一入睡就做一大堆厲害的夢,然後嚇醒過來,那這個就是肝魂受傷了。
他的治法,就是說,如果你用鹿角膠的話,說是五天就治好了。說是每一次用三錢的鹿角膠,用蒸鍋,蒸融在酒裡面,然後喝那個酒,那一天要喝三次,說是空腹服用。我在想我們一天空腹的時候有沒有到三次,現在人吃的太好了。但是每次三錢,一天就用到九錢嘛,他說吃五天就會好,五天就是四兩半的鹿角膠,把它融在酒裡頭,那一天三杯這樣子喝,治療這個肝陰受傷的。其實人的肝中之血,有一個特別跟能量有關係的部分,你還是要靠到鹿角這味藥才能夠處理得好,這是它的藥性比較特別的地方。
你說這樣一種病,如果我們不用鹿角膠有沒有其他的類似的方劑呢?也是有啦,比如說,古時候說女人如果做這種色情的夢,張仲景講的比較厚道,這個一般的醫書就會說什麼,治這個婦人做夢與鬼交,他會說這個婦人是真的被鬼纏身了才會這樣。所以說這個時候就要把這個鹿角,不是鹿角膠了,是鹿的角磨粉,然後一小撮用酒把它吞掉,說是這個婦人身上的鬼就會被排出來。怎麼排出來,也是不知道了。
只是我們《神農本草經》裡面會看得到,鹿茸的藥性是比較有一些補益的藥性的,什麼「益氣強志,生齒不老」。能夠「強志」這個東西,就代表它能夠補到人的腎臟裡面,關係到精神能量的那一塊。那麼鹿角膠能夠養肝,治肝血受損的那個魂受傷,那也是沾到精神能量的那一塊。至於說「生齒不老」,說多吃鹿茸牙齒會長的好,那頭上長角跟嘴上長牙可能差不多啦,所以中國人就直接把它連署過去了。
如果是角的話,就是治「惡創癰腫,逐邪惡氣,留血在陰中」,就是你有什麼不乾淨的東西,這個角把它推掉。所以相對來講,在用鹿角的時候,我們比較在用的是它破的藥性,而不是它的這個補的藥性。像陽和湯你在治療一些肉裡面長一坨東西,就是需要攻破的時候,你鹿角膠就可以換成老鹿角,這樣子破的藥性就會比較好,比較不取那個鹿角膠的通經絡的藥性。
至於說用到鹿茸的方子,我想太多了,因為中國人總覺得人虛,如果要補,動物藥總是比較好補。因為鹿茸也是很貴,也可以便宜的藥解決就解決了,不一定要用到鹿茸。如果硬是要說鹿茸很容易上火,所以用在補藥裡頭,能夠少用就不要多用,大概是這樣的情況。你說八味地黃丸裡頭再加鹿茸五味子,就是十補丸了,這是補命門火的藥。至於說鹿角膠跟鹿角同用的什麼,斑龍丸,因為鹿身上長斑點,斑龍丸當然也是很補的藥。這種藥方我想同學如果自己上網去看一看就很多哦。
只是歷代中醫在用鹿角的經驗,大概會有一個結論就是,你一下子吃太多,它也不是那麼容易補進去,所以就一直讓你上火,反而要流鼻血啊,眼睛紅啊,氣衝頭啊之類的。所以如果用鹿茸的話,比較被建議的用法是每次只用到一釐。這個一錢的十分之一是一分,一分的十分之一是一釐。那麼你說從一釐開始用,慢慢加到一分,這樣子反而比較補得進去,那多了就浪費了。那麼貴的藥,我想這樣子的用法也是比較適當的。
像我剛剛講到鹿角膠泡酒,最近有一本書也蠻好看的,大陸武國忠寫的《活到天年》。他就提到他有一個藥酒,他的朋友很虛弱的人只喝一杯,馬上力氣就上來了,這麼有效的藥酒,是人參15g、枸杞30g、鹿角膠24g、龜板膠16g,泡在兩公升的黃酒裡面,調融之後就這麼一小杯一小杯地喝。我想,我對這個方當然是沒有任何反對意見的,反正蠻補的嘛,是很滋補的,只是他說喝一杯精神就上來,這件事情固然是好事,這個方的確是補。可是你也可以說有些補藥,它是比較在身體裡面留不住的,像是枸杞就是典型的補了之後,沒有那麼容易往裡面收藏的一個藥。所以它吃了之後立刻精神就會好,可是常年來講,對於體質來說,說不定還比不上那種,每天吃好像沒什麼感覺,可是吃了幾個月或者半年之後覺得,身體果然比去年好了!跟那個補藥的層級是不一樣的。
如果要說歷代,這幾味藥使用的話,鹿茸類的就都不提了,因為太多了,基本上你需要補血又固血的就用鹿茸,那小心吃上火,這樣就可以了。如果你要把鹿茸跟鹿角膠來相比的話,在《神農本草經》裡頭,鹿茸、鹿角是中品,可是鹿角膠,叫做白膠,是上品。為什麼呢?因為鹿角膠,你用水熬出那個膠,它就是比鹿茸不上火,所以你以補來講的話,鹿角膠還比較容易補進去。那麼鹿茸勝過鹿角膠的是哪裡呢?鹿茸是行通的那個力道比較大。所以相對來講,鹿角膠比較安靜,鹿茸比較有走的效果。
可是話又說回來了,如果你把鹿角膠去跟阿膠比呢,阿膠慢。同樣是補血的藥,用鹿角膠他的速度是很快的,那個藥效就是一杯酒下去就覺得身體那個血就上來那個感覺。可是阿膠就是很安穩,驢皮膠,穩穩的。當然它補血的效果有沒有?有哦。現在很多養生的書都很紅,像馬悅凌的書就用棗子跟阿膠做甜點吃,那個就慢慢吃慢慢吃,那個血就越來越補;武國忠用鹿角膠的,那就是一杯下去,哇,精神就上來了。那是他那個調子的不同,這是用藥的幾個層級上面的差異我們知道一下就好了。
古時候在取這個鹿茸的時候,說起來也是很殘忍,因為好像他們認為鹿要讓這個血氣衝頭的時候取那個角才會特別有效,所以有的時候就說活的鹿把它按在那邊,讓它緊張的不得了,然後才切這個角;或者有人說,追趕它,讓它跑得什麼很熱了,氣衝頭才能取角。我想這些做法,可能沒有什麼必要吧,因為,你這樣子虐待動物它就會比較補嗎?心情不好的動物照理說會比較不補才對吧,所以不太有這種感覺。
古時候用鹿茸有一些方子,比如說一個人他是頭昏眼花啦,臉色灰暗啦,聽力啊,視力都減退,然後腳酸軟啊,口多渴啊,小便白濁,這樣的人是下焦很寒,上焦很燥。這樣子藥方,鹿茸裡面也加一些烏梅下去,就是同時用烏梅來調整他的上熱下寒的,這樣子的配法還是存在的。
鹿角,便宜的鹿角,我們就會知道它的開破力量比較好。可是你說鹿角有沒有補性呢?我們只講它開破的力道,好像說這個藥就是一個破瘀的藥,好像它沒有補性了。其實不是的,鹿角還是有補性的,光是每天一小撮,用點酒或者用水吞,還是有補氣補陽的效果,並不是完全不補的。如果你要說鹿角跟鹿角膠比的話,那麼鹿角比較是散瘀血跟止痛,那麼鹿角膠,是它在流通的過程裡面會散寒氣,活血又補血。當然也有止血的效果,像膠字輩的東西基本上還有止血的效果的。
我當初在教葛根湯、小柴胡湯的時候講到,如果女人的乳房發炎,基本上就是,你先看有沒有葛根湯證,再來看有沒有小柴胡湯證,如果有的話你直接照六經醫是最快的。不過如果你只是要說藥的話,那麼現代研究,你把鹿角磨成粉裝到膠囊,每天吃幾次,每次吃四五顆膠囊,這樣子吞,那也可以把這個乳腺炎治好,所以它這個破瘀,消炎的效果還是存在的。至少我們知道這個藥其實不太熱,它的效果來講,有破瘀消炎的效果,它就不是那麼的熱。
這樣的效果在古代的《肘後方》,就說了一個方,如果腰痛得好像什麼東西在扎一樣那麼痛,我們今天可能說壓到神經,或者是椎間盤什麼東西,那古時候都把這個鹿角屑,烤到有一點黃,然後磨成粉,那麼每天,一小調羹用酒吞,吞五六次,說是這樣能夠治這個腰痛如刺,這是古時候的偏方。
生完孩子之後,如果胞衣還沒有下來的話,也可以鹿角磨成粉,用薑湯來喝,把這個胞衣推下來。當然產後的這個不乾淨的血,也可以用鹿角把它逼出來。但是反過來講,如果產後血崩,又腰痛地不得了的話,用鹿角膠跟當歸磨成粉,各一兩,然後用兩碗水煮成一碗來喝的話,也可以收血。所以它破瘀的同時還是有收血的效果,也不完全是一直把人打到血只會散不會收,兩個層面的藥性都是有的,我們大約知道一下就好了。
講到鹿角膠,它的藥性是偏暖的,所以吃了之後是暖筋骨的藥,所以陽和湯才會用它嘛。我剛剛講到一個人的肝,因為魂受傷,乃至於說一睡著就會做一個很激烈的夢驚醒,這樣一個狀態有沒有可能作用在肝經上形成別的病呢?也有,比如說一種男人的小病,如果男人因為體質虛勞,乃至於他小便的時候會有一點點精液一起流出來的話,那這種病,也是用鹿角膠三兩磨成粉,然後加黃酒把它化掉,然後這樣喝喝喝。所以這個肝魂受傷的那個厥陰經的不安定的狀態,往上往下都是有可能用到鹿角膠的。
那至於陽和湯已經是我們的好朋友了,所以就不再講了,斑龍丸的話,我希望同學不要虛到一定要吃斑龍丸的程度,平常很多其他的藥可以用。因為我覺得,學了張仲景的補藥篇哦,虛勞篇之後,對於用藥的品味會變。從前,沒有學張仲景的虛勞篇的時候,你總是會說什麼藥比較補,怎麼樣能夠補進去。但是等到你學了張仲景的虛勞篇,你就會覺得,重要的是你怎麼樣的排列組合能夠讓這個身體發揮它最大的運作的機能,這個比較重要,而不是在選擇最補的藥。
斑龍丸就是那種比較怕死的人每天吃來補的這種藥物。就是倪海廈醫師那邊實習的學生,就有人在偷偷抱怨,說老師在網上大力推廣六味地黃丸,弄得全國都在吃六味地黃丸,可是我們在佛州看到老師自己拼命吞斑龍丸。這個真是情何以堪。算了,沒關係,反正得罪人家的事很多了,不差這一件。
至於說是鹿角,把這個鹿角膠都熬掉了,只剩下這個鹿角霜的時候,它的這個效果又是如何呢?我想鹿角霜,有些人說效果還不錯。因為鹿茸或者是鹿角膠,鹿茸的補精髓,或者是鹿角膠的這個溫經絡的效果,都是有一部分補陰的。如果這個人只是陽虛,而且這個人陽虛的那種身體是吃到一點比較肥膩的補藥都是不能消化的,那反而是那個鹿角霜啊,他可以吃。這樣子,動物藥補陽的效果還可以的。
如果不說補陽的效果的話,單獨而論,鹿角霜現在比較當作止澀藥來用了,就是腸子滑的人,吃一些有鹿角霜的藥可以止滑瀉。這種止滑瀉的效果,它的藥的搭配,比如說一個人他很容易盜汗,很容易夢遺的,這樣就鹿角霜二兩,然後龍骨牡蠣各一兩啦,然後做成藥丸,每次吃一大把,這樣子也是可以止澀的。或者是,如果一個人常常要跑廁所,小便次數太多了,那也可以什麼鹿角霜,跟白茯苓,一起做成藥丸,每次用鹽水吞三十顆,就是這一類的。那一點點通破的效果,整個效果來講是以止澀比較多。
至於說乳房脹痛,需要通乳的那種方子,也有用鹿角霜的,就是三錢用水煮成半碗,然後再加四兩黃酒這樣喝,說是能夠通乳,兩個層面的藥性都各帶一點,而多了一個止澀的效果。那我們大概以一個比較的角度去知道一下這幾味藥的差別。那至於說講到膠,烏龜膠跟鱉膠,以後講到鱉甲的時候再來提好了,反正烏龜膠跟鱉膠它整個藥性的路數已經偏到另外一邊了,不必放到這邊一起比對。
文源:彩雲長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