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T叔叔傷寒論慢慢教視頻12-96(3)

2021-03-04 喬巴小一筆記
3.78問曰:病人有氣色見於面部,願聞其說。師曰:鼻頭色青,腹中痛,苦冷者死(一雲腹中冷,苦痛者死)。鼻頭色微黑色,有水氣;色黃者,胸上有寒;色白者,亡血也。設微赤非時者死。其目正圓者痙,不治。又色青為痛,色黑為勞,色赤為風,色黃者便難,色鮮明者有留飲。解釋:這一條是講望診,鼻子代表脾,左臉是肝,右臉肺,額頭是心,下巴是腎。鼻子發青,說明肝乘脾。而為什麼會苦痛者死呢?可能就不是簡單的肝乘脾,而是肝經風邪呈現在消化軸上的寒疝。鼻子發黑,是脾腎不合,所以有一些水代謝不良的問題。整張臉發黃,有可能是虛勞、痰飲、脾胃不好。像是以前學習的小建中湯可以治療虛勞發黃。臉色發紅但是又不是正常時候的紅,比如本是身體虛寒但是臉紅了,就有可能是戴陽。3.79師曰:病人語聲寂然喜驚呼者,骨節間病;語聲喑喑然不徹者,心膈間病;語聲啾啾然細而長者,頭中病(一作痛)。
解釋:這一條是問診,骨節有病,平時說話會小心翼翼怕震痛,但是終會不小心導致疼痛而驚呼。心膈間病,胸部被塞住的話,說話聲音會不洪亮,比如以前學過的三物小白散可以治療K歌發不出聲。3.80師曰:息搖肩者,心中堅,息引胸中,上氣者,咳息張口,短氣者,肺痿唾沫。

解釋:這一條說了肺的實證和虛證,肺部被塞到會肩膀搖動,氣喘,是實證,可能有痰飲或者瘀血等等。

3.81師曰:吸而微數,其病在中焦,實也,當下之即愈,虛者不治。在上焦者,其吸促,在下焦者,其吸遠,此皆難治。呼吸動搖振振者,不治。解釋:吸入困難是中焦實,要用下法,不一定是燥屎,結胸病的時候也可能會有,痰飲也算。上焦塞住的話,呼吸會急促,呼吸很淺吸不進去,如果是下焦塞住的話,是很想把這個氣吸進去,可是吸不進去的那種感覺。3.82師曰:寸口脈動者,因其旺時而動,假令肝旺色青,四時各隨其色。肝色青而反白,非其時色脈,皆當病。解釋:脈象和面色和四季都有相關的變化,比如春季脈弦,臉色青,以此類推。如果與當時季節不符合的話,就是病態了。3.83問曰:有未至而至,有至而不至,有至而不去,有至而太過,何謂也?師曰:冬至之後,甲子夜半少陽起,少陰之時,陽始生,天得溫和。以未得甲子,天因溫和,此為末至而至也;以得甲子,而天未溫和,為至而不至也;以得甲子,而大大寒不解,此為至而不去也;以得甲子,而天溫如盛夏五六月時,此為至而太過也。
解釋:仍然是講四季有時,如果天氣不和順的話,人就會生病。




每天學一點《傷寒論》,臨床思維進步一點點~

相關焦點

  • JT叔叔慢慢教-42-陽明白虎湯主證
    文源:彩雲長在精彩文章回顧JT叔叔傷寒論慢慢教-1-2課JT叔叔慢慢教-3-傷寒論的六經傳變是怎麼回事?JT叔叔慢慢教-11-太陽篇條文講解JT叔叔慢慢教-12-成數六、七解JT叔叔慢慢教-13-旋覆花及接骨方JT叔叔慢慢教-14-太陽篇條文講解JT叔叔慢慢教-15-桂枝湯JT叔叔慢慢教-16-桂枝湯證的病機與治則JT叔叔慢慢教-17-桂枝的藥性JT叔叔慢慢教-18-
  • JT叔叔傷寒論慢慢教視頻12-92(3)
    12.12腹中脹滿而痛,時時上下,痛氣上則吐,痛氣下則利,脈濡而澀者,理中湯主之。
  • 3.2.1陽明病系列-JT叔叔偷偷教
    視頻https://tv.sohu.com/v/cGwvOTA1Nzk5MS84MTcyNTc4Ny5zaHRtbA==.html 文源:360doc 往期內容簡目3.1.3利水劑系列02-JT叔叔偷偷教
  • 學好《傷寒論》的三步曲 傷寒
    《傷寒論》成就了無數名醫,也難倒了無數想成為名醫的學子。不學好《傷寒論》就不可能成為真正的中醫。怎麼才能學好《傷寒論》呢?背原文、抓特異性方證、理解張仲景原意。這就是學好《傷寒論》的三步曲。不背會原文是不行的,僅僅背原文是不夠的。凡是要跟我學中醫的人,我的研究生,徒弟,或者我教過的學生,入門的功夫就是背《傷寒論》。
  • JT叔叔慢慢教-202-鹿茸的藥性
    至於說《神農本草經》講的「寒熱,驚癇」啊,就有另外一個角度的說法存在了,而這個「寒熱,驚癇」,就會關係到《傷寒論》說的厥陰病這個東西,怎麼說呢?因為鹿角,鹿茸這個藥性,如果你講白了就是溫補嘛。那你說它溫補什麼呢?如果說補陽的話,你會覺得,陽也不一定要靠鹿茸補,那肉桂、附子也很補陽。鹿茸補了跟肉桂附子的差在哪裡呢?可能鹿茸補到我們中國人說的精髓。
  • 吳佩衡傷寒論講義
    本書分概論和各論兩部分。概論包含:1.《傷寒論》之源流及其書名之意義。2.《傷寒》六經與《熱論》六經。先生經分析認為《傷寒論》六經以《素問·熱論》六經為基礎,但較其更為完善。3.《傷寒論》六經分證及其作用。此處先生引鄭欽安關於「傷寒六經提綱病情」的論述,指出明確六經病情,把握綱領對於掌握辨證論治的規律及臨床診療大有裨益。4.六經與八綱之關係。
  • 周岐隱與古本《傷寒論》
    當時醫家張山雷、劉瑞?等為之序。該書分為三卷,共佚文一百六十五條,訂誤七十九條,佚方八十有方,較湘本97方少9方,實際就是湘本的摘錄,除備載佚文佚方外,主要是藉以訂正宋本傷寒條文之誤。此時劉仲邁方詮次師傳,撰《傷寒雜病論義疏》一書,於《傷寒汲古》問世之後一年,1933年刊布。周氏認為「傷寒原本,在叔和時已經散佚,林億校本非仲景之原書,人莫不知之。
  • 傷寒論--太陽病:條辨 3 註解
    閒來無事,話傷寒!  傷寒論條辨3【原文】太陽病,或已發熱,或未發熱,必惡寒、體痛,嘔逆,脈陰陽俱緊者,名為傷寒。及《傷寒》云:或已發熱,或未發熱,以寒為陰邪,不能即熱,鬱而方變熱也。風則傷衛,寒則傷營,衛虛者惡風,營虛者惡寒,營傷寒者,必惡寒也。氣病者則麻,血病者則痛。風令氣緩,寒令氣逆,體痛嘔逆者,營中寒也。《經》曰:脈盛身寒,得之傷寒,脈陰陽俱緊者,知其傷寒也。 柯韻伯:然即發熱之遲速,則其人所稟陽氣之多寡,所傷寒之淺深,因可知矣。
  • 《大醫至簡》帶你讀懂《傷寒論》
    《大醫至簡》帶你讀懂《傷寒論》 2017年3月13日     本報長沙訊 3月11日至12日,中醫研究者劉希彥帶著他的新作《大醫至簡》,做客長沙十翼書院。
  • 《傷寒論》37個「小便不利」可分4類
    《傷寒論》之小便不利探析《傷寒論》中涉及小便不利(小便難、小便少、不尿)的條文達37條,其中大多在太陽病篇、陽明病篇及少陰病篇中。現就其發生機理及治法作一探析。腎陽虛衰,氣不化水《傷寒論》中論及腎陽不足、不能蒸發水液而致水液內停、小便不利之證,原文有3條,如第316條「少陰病……小便不利」,第307條「少陰病……小便不利,下利不止,便膿血者,桃花湯主之」,第110條「太陽病二日……欲小便不得」(可參閱原文)。第316條論述了少陰陽虛水停之證。
  • 學好《傷寒論》的三步曲 !(附兩套傷寒精品)
    前3年是因為我要考湖北中醫學院《傷寒論》專業的研究生,主要的時間就是背《傷寒論》,背到提到條文號碼就能背出原文,提到原文就能說出條文號碼。考上湖北中醫學院的研究生以後,跟著李培生、梅國強兩位恩師又學了3年《傷寒論》。工作以後在中國中醫研究院研究生部和北京中醫藥大學教《傷寒論》,一輩子在學習、教授、運用《傷寒論》。現在很多人看不上死記硬背,認為要先理解後記憶,甚至認為不記憶也沒關係,因為需要記的東西可以通過智能化設備來解決,有一個手機所有要記的東西隨時都可以找出來。
  • 章太炎論《傷寒論》版本
    明趙清常所刻《傷寒論》有二: 一單論本,為林億等校定者;一論注本,即成無己所注者。 一 單論本方下時有叔和按語。(大字者,叔和按語也;夾注者,林億校語也。)而成注本多刪之。如云:疑非仲景方、疑非仲景意者,凡得四條。
  • 傷寒論的前世今生(一)
    漢唐傷寒是狹義傷寒為主,兼有廣義傷寒,宋真宗朝林億校書以後的宋本傷寒是純粹的廣義傷寒。唐朝孫思邈真人晚年輯錄了一本《傷寒論》,人稱唐本傷寒,條文順序與宋本傷寒有很大的不同。孫真人研究《傷寒論》以後說:「夫尋方之大意,不過三種∶一則桂枝,二則麻黃,三則青龍。此之三方,凡療傷寒不出之也。其柴胡等諸方,皆是吐下發汗後不解之事,非是正對之法」。
  • 人人都知道《傷寒論》很重要,為何這麼多中醫人學不好?
    背誦、學習《傷寒論》雖然很困難,但是不乏學有所成者,他們在臨床中遇到病人,傷寒論條文馬上脫口而出,開方遣藥,效如桴鼓。  我們採訪了一百餘位傷寒論高手,根據他們學習傷寒論所用到的方法和遇到的問題,特地打造了《傷寒論必學條文背誦班》這門課,只需每天10分鐘,36天後你也能成為《傷寒論》高手!
  • 《傷寒論》救陰七法
    此外,傷寒善後勞復中,有因傷寒虛贏少氣,欲嘔吐者,用竹葉石膏湯例。本法亦屬救護胃陰,益氣降逆。筆者體會,方中半夏二味,因其性味辛燥,若熱病後期胃陰不足,仍嫌其過燥,可代之以竹茹或枇杷葉,似更貼切。2 瀉熱存陰傷寒邪熱人裡,病傳陽明,其人多汗,津液外洩,胃中燥熱,大便必硬。
  • 中醫各家學說論(十三)之《傷寒論》
    王叔和研究傷寒是從脈證方治入手,採用了汗吐下可與不可的思路歸類,現在多按六經入手,還刪了脈法。另外王叔和著有《脈經》,這本書算是繼《難經》之後意義重大的脈學專著,和李時珍的《瀕湖脈學》三部都是學習古脈法必讀之作。孫思邈是王叔和之後較早研究傷寒的,他90多歲才看到《傷寒論》,《千金翼方》開篇是本草,之後就是二卷《傷寒論》。
  • 傷寒經方大家的境界是怎樣煉成的?(譚傑中,包識生,胡希恕)
    本文分享了jt叔叔、包識生和胡希恕等著名中醫人的學習經驗,小編覺得很有幫助,您覺得呢?  1、jt叔叔的數獨遊戲 (轉載於Jt叔叔) 張仲景寫出來的《傷寒雜病論》,我一直都覺得是值得背下來的書。為什麼我這樣說?因為那些古時候流傳下來的情報,它的結構很像一個我們現代人都知道的東西,就是電腦程式。
  • 幫你學傷寒:傷寒論難字生僻字全解!
    《傷寒論·原序》「乃勤求古訓,~採眾方。」擘 bò 音撥。又讀 bāi 音掰。①剖開,分開。[12條]「桂枝湯方……大棗十二枚~。」②大姆指。辨 bian 音便。①辨別、分析、分別。《傷寒論》「~太陽病脈證並治上」。②bàn 音辦。治理、辦理。這個意義寫作「辦」,現簡化為「辦」。③通辯,辯論。《難經·五十九難》「狂疾之始發,少臥而不飢,自高賢也,自~智也。」
  • 關於《宋以前傷寒論考》一書擇要
    是否可以說,宋之前的《傷寒論》更加接近於臨床實際,反映真實的情況,而宋之後包括宋的《傷寒論》更加趨向於規律總結,提供治療的規範。如果說這是傷寒從狹義到廣義的變化,我認為也並不難理解。其實,當我們對於事物最初的實際情況不甚了了時,我們更加感興趣的是規律性的東西,但是一旦我們清楚了事情的原委,是否反過來會有助於我們對規律的理解和把握?考慮宋之前後《傷寒論》的變化,給人提供的是一個歷史的宏大視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