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程被譽為音樂理論的基石,足以看出音程的重要性
為什麼都是發出的聲音,有的叫天籟之音(如和弦音),有的卻被稱為噪音?原因就是和弦音有固定的音高,而噪音是不固定的。
標準音:人們把鋼琴上小字一組的A稱為標準音,A=440HZ,吉他上是一弦五品的音高
十二平均律:把相隔一倍的兩個音(如440HZ~880HZ)之間分成頻率比相等的十二等份,就叫做十二平均律,每一份叫做一個半音。這個比值是1.0595,如果一個音高是a,那麼比它高半音的音高是1.0595a。1乘以1.0595的12次方約等於2。
全音、半音:兩個半音等於一個全音,吉他上相鄰兩品的音叫做相隔音,中間隔一品的音叫做全音
變音記號:第一篇文章提到過
等音:等音只在十二平均律中存在,如#C=bD。在其他音律中會有細微差別
旋律音程及和聲音程:我們把先後出現的兩個音稱為旋律音程,同時出現的兩個音稱為和聲音程。音程中的低的音稱為根音,高音稱為冠音
音數:下面是音數表,比較重要
自然音程和變化音程:目前我們把由調式自然音構成的音程都是自然音程,包括增四度和減五度,其他帶變音的為變化音程
協和音程與不協和音程:
極完全協和音程:純一度、純八度
完全協和音程:純四度、純五度
不完全協和音程:大三度、小三度、大六度、小六度
不協和音程:大七度、小七度、大二度、小二度、增四度、減五度
注意:所以倍增倍減音程都是不協和音程
等音程:兩個音程的音響相同,記法不同的兩個音,我們稱為等音程
音程的轉位:把音程中的低音移高八度或者把高音移低八度,就叫做音程的轉位
例如1—3是大三度,轉位後的是小六度,3—高音1
4—7是增四度,轉位後成為減五度,7—高音4
總之轉位後的音程可以用9減去原音程,所有音程的轉位都遵從這個原理,性質要變一下。例如,小音程轉位後為大音程,大音程轉位後為小音程,增的變減的,純的轉位後還是純的,增四度轉位後為減五度。
音程的色彩:音程的色彩是人的聽覺對同時奏響的兩個音產生的一種情感上的主觀聯想 不同的音程能夠產生不同的音響效果,人們從中感到不同的情緒。大音程明亮,小音程暗淡,純音程中庸和諧,增音程擴張,減音程壓抑。
三全音:及三個全音,增四度跟減五度的實際距離一樣,都是三全音,三全音在藍調中用的比較多,充斥著緊張不安,有人聽不慣,有人為它著魔
最後如果對您有所幫助,麻煩加個關注唄,是我音樂走下去的動力,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