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三大運營商進軍太陽能市場,因5G太耗電,要實現自給自足?

2020-12-25 悲了傷的白犀牛

文 / 運營商的那點事

近日,據臺灣媒體報導,臺灣三大運營商中華電信、臺灣大哥大、遠傳電信大舉進軍太陽能市場。

其中,臺灣大哥大宣布,規劃投入上百億元新臺幣自建太陽能電廠,預計 2022 年產出 200 萬度綠色電力,最快 2030 年,最晚 2040 年可以達到 100% 使用綠色能源的目標,這是臺灣首家自建太陽能電廠的運營商。

而中華電信則在7 年前已投入太陽能領域,目前對外累計建設 470 多座太陽能發電廠,總發電量超過 280MW,對內也提升綠色能源使用率。

遠傳電信也 2018 年成立旭天能源,跨足太陽能產業,協助夥伴建設太陽能電廠。未來旭天能源將加速太陽能電廠建設,預計 2022 年底將累計建設 30MW 太陽能電廠,每年發電量約 3600 萬度綠色電力。

在臺灣5G頻譜拍賣、5G即將大規模商用之時,傳遞出運營商進軍太陽能產業的信號,這不禁讓人把兩者聯繫起來,畢竟"5G是電老虎"這個名聲早已在外,這是不是可以理解為臺灣運營商為了徹底解決5G耗電問題,通過介入能源行業,實現電能的自給自足?

當前,按照運營商現網實際數據顯示,一個4G系統典型的基站功耗平均1300瓦/月,而5G基站單站功耗是4G單站的2.5~3.5倍,其典型功耗在3500瓦/月左右,這等同於,5G單基站的電費比4G高出3倍!

單站電費增加只是一方面,更讓運營商感到恐懼的是,由於5G基站的覆蓋能力弱,要實現同樣的覆蓋面積,5G基站數量要達到4G的3-4倍,如此算來,如果未來運營商要建設一張與4G同等覆蓋規模的5G網絡,這張5G行動網路的整體能耗將是4G的至少9倍以上。

所以,也難怪臺灣運營商要親自上陣,自己發電了!

相關焦點

  • 臺灣三大運營商大舉進軍太陽能市場
    原標題:臺灣三大運營商大舉進軍太陽能市場   據臺灣媒體報導,臺灣三大運營商中華電信
  • 臺灣三大電信運營商大舉進軍太陽能市場
    ,臺灣三大運營商中華電信、臺灣大、遠傳電信大舉進軍太陽能市場。其中,臺灣大宣布,規劃投入上百億元新臺幣自建太陽能電廠,相關工程由臺汽電承包,預計2022年產出200萬度綠色電力,是臺灣首家自建太陽能電廠的運營商。臺灣大總經理林之晨預計,臺灣大最快2030年,最晚2040年可以達到1...
  • 播報:臺灣三大電信運營商大舉進軍太陽能;邁為籤訂HJT太陽能電池等...
    太陽能  臺灣三大電信運營商大舉進軍太陽能市場  據臺灣媒體報導,臺灣三大運營商中華電信、臺灣大、遠傳電信大舉進軍太陽能市場。其中,臺灣大宣布,規劃投入上百億元新臺幣自建太陽能電廠,相關工程由臺汽電承包,預計2022年產出200萬度綠色電力,是臺灣首家自建太陽能電廠的運營商。  臺灣大總經理林之晨預計,臺灣大最快2030年,最晚2040年可以達到100%使用綠色能源的目標。
  • 中華電信、臺灣大哥大、遠傳電信大舉進軍太陽能市場
    臺灣三大運營商中華電信、臺灣大哥大、遠傳電信大舉進軍太陽能市場。其中,臺灣大哥大宣布,規劃投入上百億元新臺幣自建太陽能電廠,相關工程由臺汽電承包,預計 2022 年產出 200 萬度綠色電力,是臺灣首家自建太陽能電廠的運營商。
  • 臺灣三大電信公司進軍光伏,擬投入數百億
    日前,據中國臺灣媒體報導,臺灣三大電信公司中華電信、臺灣大和遠傳電信都宣布會投入巨額資金進入光伏產業。具體方面,中華電信早在7年前已投入太陽能領域,目前累計建設470多座太陽能發電廠,總發電量超過280MW,主要用於公司內部供電;臺灣大則做好了具體的規劃和承建商,預計在2022年產出200萬度綠電,支持可再生能源的發展;遠傳電信則選擇了成立子公司的方案,於2018年成立了旭天能源,主要從事於太陽能電廠建設,為遠傳電信提供環保能源。
  • 臺灣三大運營商的 2021 年 5G 建網與應用思考
    據中國臺灣地區媒體報導,臺灣三大運營商中華電信、遠傳電信、臺灣大哥大對 2021 年的 5G 建網和應用進行了展望。根據已公開的說法,中華電信、遠傳電信 2021 年 5G 資本開支將同比增長,只有臺灣大哥大由於 2020 年兩度加碼 5G 資本開支,2021 年有所下降。
  • 華為再傳喜訊,將和三大運營商牽手合作,5G網絡時代要來了嗎?
    華為自從帶著5G網絡技術進軍海外後,就接連傳出許多令人擔心的消息,遭到了一些國家的抵制,也有些國家和華為籤訂了協議,但是更多的還是處於觀望狀態。對於這個中國科技品牌,國人都十分的關心和支持,但是在不久前國內的三大運營商和諾基亞籤訂了協議,這是怎麼回事呢?
  • 為何臺灣4G支持無限流量?三大運營商淚奔
    臺灣媒體報導,在3G時代,臺灣電信3G用戶每月用量約4-6GB;進入4G時代,每月數據流量用量高達8-10GB。在全球範圍內,臺灣3G用量已超過韓國4G用戶的3-4GB水平,而進入4G時代,更是全球之最。那麼問題來了,為何臺灣用戶的4G用量這麼大?這跟運營商在4G競爭中推出的優惠套餐有很大關係。
  • 5G改善,4G遭殃?談運營商的網絡降速
    報告顯示,去年下半年韓國三大移動通信運營商5G網絡平均下載速度較上半年提升約5.2%。但4G網絡的平均下載速度卻縮水約4%,平均上傳速度更是下降了9%,這也是韓國4G網絡開通以來首次出現網速下降的情況。
  • 三大運營商聯手打造5G消息 重構APP生態
    5G終於要迎來第一個殺手級應用了?4月8日上午,中國移動、中國電信、中國聯通三家運營商聯合發布5G消息白皮書,區別於傳統的簡訊業務,5G消息能夠融合文字、圖片、音頻、視頻、位置等綜合信息。「融合通信服務在3G、4G時代就在提,現在是三大運營商希望能建立共同標準,這樣的話大家就可以打通簡訊平臺和網際網路信息,打通不同廠家之間的信息,還可以推出一些其他的應用,這是一個非常廣闊的市場機會。」
  • 三大運營商又有「新動作」?5G消息發展再進一程
    由今年4月8日,中國移動、中國電信、中國聯通攜手11家合作夥伴共同發布的《5G消息白皮書》來看,三大運營商計劃是在2020年內實現5G消息商用。近日,在2020中國移動全球合作夥伴大會期間,5G消息產業發展又進一程。多款手機已支持5G消息5G消息需要基於終端能力實現,終端升級需要過程。
  • 三大運營商將把4G變5G:那麼4G會變慢嗎?
    12月24日,在國新辦會議上,工信部表示,國內2020年新增了58萬座5G 基站,實現了對全國所有地市的覆蓋。今年國內市場5G 手機的出貨量高達1.44億部,我們也可以很明顯地感知到,現在市場上在售的絕大部分新機都是5G 產品。日前,工信部又宣布了重大舉措——向國內三大運營商頒發了有效期10年的5G 中低頻段使用許可證。
  • 臺灣三大運營商2021年5G建網與應用思考 開支將同比增長
    據中國臺灣地區媒體報導,臺灣三大運營商中華電信、遠傳電信、臺灣大哥大對 2021 年的 5G 建網和應用進行了展望。   根據已公開的說法,中華電信、遠傳電信 2021 年 5G 資本開支將同比增長,只有臺灣大哥大由於 2020 年兩度加碼 5G 資本開支,2021 年有所下降。
  • 臺灣三大運營商均獲得5G牌照 年內計劃建5G基站10000個
    綜合臺灣媒體報導,臺灣大哥大日前獲得NCC頒發的3.5GHz華為28GHz兩個頻段的5G特許牌照,這也是繼中華電信、遠傳電信後臺灣第3張5G牌照。臺灣大原本向NCC承諾今年內完成2000個5G基站建設,但在申請5G牌照時主動加碼到4000個,有意挑戰中華電信和遠傳電信。
  • 投中·24h | 「小米」或從市面消失;三大運營商提出5G商用「時間表」
    本輪融資由全球領先的另類資產公司TPG旗下的針對中間市場及成長型企業的投資平臺TPG成長基金領投、以專注長期價值投資而著稱的高瓴資本跟投,原投資方DCM、經緯中國、藍湖資本、啟明創投、南山資本等持續加碼。
  • 運營商要把4G「變」5G了,你的手機網速要變慢?
    12月24日,在國新辦會議上,工信部表示,國內2020年新增了58萬座5G基站,實現了對全國所有地市的覆蓋。今年國內市場5G手機的出貨量高達1.44 億部,我們也可以很明顯地感知到,現在市場上在售的絕大部分新機都是5G產品。
  • 5g網絡覆蓋地區有哪些?三大運營商5G覆蓋需這樣查詢
    [PConline 資訊]5g網絡覆蓋地區有哪些?想必有不少朋友都想知道的,只有自己所在地區覆蓋到5G網絡這樣才能暢享5G帶來高速體驗,那麼如何通過三大運營商的官方APP查詢所在地區的5g網絡覆蓋範圍呢?
  • 運營商傳來消息,5G消息即將到來,三大優勢很明顯
    運營商傳來消息,5G消息即將到來,三大優勢很明顯 三大運營商自從去年拿到5G商用牌照以後,就進入了5G高速發展模式。從基礎的5G基站建設,以及5G套餐服務推廣,再加上國內已經有上百款5G手機,讓中國5G領先全球。
  • 廣電5G終於要來了,三大運營商勁敵,2G的覆蓋範圍5G的下載速度
    在5G到來之際,運營商從三家又增加了一家,變成了四家,中國廣電網絡正式成為國內第四大運營商,以後辦5G卡就會多一個選擇了,當然這些都不是重點,重點是廣電手裡有一張王牌,就是被稱為黃金頻段的700MHz的頻譜資源。
  • 5G耗電太猛導致電網負荷創歷史?國家電網:暫無壓力,未來難料
    近日,在某行業論壇有一則"5G耗電太猛,12省電網負荷創歷史"的帖子,裡面提到——"最近幾個月,我國5G基站正以每周新增1.5萬個的速度增長,一個月就建設近5萬座5G基站,5G基站的新增用電需求不容忽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