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好呀,我是晴悅。
上禮拜,全職太太的話題突然成了討論的中心。琳達給我發來連結,然後說,這是個好選題。我當下回復她,怎麼又來了,都老生常談了,說來說去不就是那幾個觀點麼。
後來,我就想,生活壓力這麼大,要不要當全職太太這種有錢人的話題,我就不要湊熱鬧了,我看到這一輪的熱烈討論,又站出來一大堆「太太」們。
說著自己有多辛苦,娃的學習要操心,雞娃們一個媽媽全職stand by都hold不住所有的學習要求,參加不完那麼多課外班,媽媽們還得陪著練體能,恨不得陪著打籃球。
怎麼說呢,我朋友圈裡有這樣的媽媽,但是真的不太多。
大多數都是已婚已育的「唐晶」,就說十八般武藝全得有,還得帶娃的那部分媽,說真的,我覺得比羅子君慘多了。
所以,我一直覺得,有什麼好吵的呢,既要上班又要帶娃的職場媽媽,我感覺更難啊。
反正作為還沒生娃的女青年,我原本以為已婚已育的「唐晶」們,感覺比「陳俊生出軌前的羅子君」艱難一百倍。
但,後來我發現,「陳俊生出軌前的羅子君」,是一半「曬幸福」似的來參與這場討論的,
其實這場討論裡沒她們什麼事兒,最艱難的全職主婦不是羅子君們,但也不是已婚已育的「唐晶」,而是這些女孩。
我其實挺很好奇,到底有多少女孩真的在當全職媽媽呢?
於是,我做了一個小調查。
問題都發得語無倫次,因為,我太想強調,我是真的想要最最真實的回答,因為我自己沒有體驗,所以渴望看到更多真相,
不是「曬幸福」的,陳俊生沒出軌前的羅子君們(我當然知道她們也有困擾,也有煩惱,但先暫時放一放)。
講真,我真的沒有想到,會收到這麼多評論,我原以為我的讀者裡大多都是單身女孩子,沒想到好多女生也開始做了媽媽,有選擇了全職主婦的,也有職場媽媽說想來看看有沒有什麼解。
也有單身女孩對這個話題感興趣,我也很理解。因為,雖然沒生過孩子,可是看著網上動不動的喪偶式育兒,身邊原本很有靈氣的女孩,生完二胎心力交瘁,都心裡害怕。
女孩們在我的評論裡,寫下了她們的故事和很真實的看法,隱去名字,我就想完整,真實地給你們看(通過轉述,總沒有那麼真實)。
我發現,很多選擇全職主婦的女孩,都是被動選擇。
有女孩專門小窗我說,
她還說,走出去發現,職場對於二胎媽媽也不太容易。
怎麼說呢,我完全理解全職主婦的辛苦和工作量。
我自己是屬於不覺得工作很辛苦的女生,相比做家務,我覺得工作簡直太幸福了,因為工作既能掙錢,又能實現理想,還能因為工作認識很多有趣的朋友,見到很多新的世界。
不要說做家務讓我選,我肯定選工作,就是旅行跟我選,如今我可能都選工作。
就跟我一直說的那句,為什麼那些早已財務自由的企業家還那麼自律地都在工作呢,為什麼馬雲沒有徹底去環遊世界呢,
我覺得,因為工作真的是一個高級的「玩具」,工作是認識這個世界,在這個世界玩一場很重要的方式。
養育一個孩子,當然也應該是來這個世界一趟很值得的事情,快樂和辛苦共存,
但選擇了,就要必須是兩個人共同分擔,並且是實實在在工作量的共同分擔才行啊,喪偶式育兒,或者以男人的工作為重的家庭分工,對我來說,真的不太行。
只要身邊有男生朋友抱怨,「我老婆在家裡多舒服,也有阿姨幫忙,上班工作養家多辛苦」,我就一定會懟回去,
天,你都不知道工作有多開心,你去家裡呆著試試,哪怕不需要做家務,都很悶啊。只下班回去和孩子玩一會兒,和帶孩子是徹徹底底的兩回事啊。
所以,無論主動或者被動選擇當家庭主婦的女孩,我覺得已經是非常有大愛的女生了。
因為,外面有那麼精彩的世界,她們為了這個家庭,選擇哪怕暫時犧牲自己,我覺得都是很了不起的決定。
她們需要面對的,根本就不僅僅是家務的瑣碎,帶孩子的辛苦和壓力。
亦舒早就寫過這樣的臺詞, 「你以為女人坐辦公室是豐功偉績,做主婦何嘗不辛苦?」
如果生兩個孩子,那麼起碼就是需要青春裡最好的五六年,再回職場,就像那位讀者私信我的,談何容易啊。
但她們要面對的,遠遠不止這些。
《我的前半生》原著裡,子君的女兒如何看待她的母親呢?
家裡的工夫是萍姐美姬做的,錢是爸爸賺的,過年過節奶奶和外婆都來幫忙,我們的功課有補習老師,爸爸自己照顧自己。
怎麼說呢,換我,我可能真的就崩潰了。
我犧牲了工作這個高級的「玩具」,用職場裡真的很難重頭再來的五六年照顧孩子照顧家,到頭來,孩子略長大,就要靈魂拷問我,
他們也許會驕傲地說,我的爸爸是個醫生/警察/律師/老闆,他特別牛。
他們也許會帶著羨慕說,同桌女孩的媽媽是個漂亮的女醫生。
那媽媽你呢?
噎住。
就我自己來說,我是萬萬沒有勇氣做這個選擇的。
也不是老公不認可你,也不是社會不認可你,我覺得這其中的無奈,可能就是人性。道理都懂,哪怕知道你辛苦你付出,總也還是會有這樣的時刻。
我們天生傾向於去崇拜那個打獵的人。
全職媽媽當然有很大的社會價值,但是對於個體而言,我覺得最艱難的就是這些被動選擇,真的沒什麼辦法,只能先辛苦自己帶娃幾年的女孩們。
我絕對相信,她們當然願意去工作!
但是,在權衡過整個家庭利益之後,她們做出了犧牲自己,成全家庭的決定。
哪怕知道家庭勞動瑣碎,沒有kpi,還有很多人不認可,
哪怕面對未來職場的恐懼,都也依然咬著牙堅持自己帶孩子的女孩,我覺得是很有擔當的80後,90後。
當然,也有很多更有擔當的80後90後的媽媽們,我們的媽媽們,我聽過很多阿姨都說,「女兒生了孩子要幫她去帶,不能影響她的工作啊」,
老公可能分分鐘都會說,你賺得還不如保姆呢,乾脆你全職帶吧,但你媽媽卻會說,不能影響你的工作啊。
我們的媽媽們,何嘗不知道輕易不要當全職主婦,
所以,為了讓我們不面對這些壓力,老人選擇六七十歲的年紀,毫無怨念地幫女兒帶孩子,這是50後60後媽媽的擔當。
向媽媽們致敬。
而其實這個故事是可以講得不那麼悲壯的,如果爸爸的存在感多一點,如果爸爸們真的仔細考慮過女孩的處境,
無論是家庭還是職場,無論個人發展還是情緒,自己多一點承擔,就會有更多更快樂的媽媽們。
任何故事裡都不要有那麼多犧牲和成全,
輕易別讓任何人犧牲。
Happy wife, happy life.孫晴悅
PS:
我作為還不敢生娃的女青年
其實真的不知道到底現在都該誰帶孩子
這個問題
該如何解
評論說說你們的看法
姐妹們一起交流看看好嘛
歡迎加入我們的社群
認識500+優秀的女生
我們一起分享工作/感情/旅行/成長
掃下面的二維碼
加我的個人微信
拉你進群
也會和你們分享我生活裡的日常
微信改版
大家一定要記得點「在看」呀
不太互動的話
可能會收不到推送
點擊閱讀原文,新書籤名版搶購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