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年叫囂國漫崛起的聲音不少,唱衰國漫的也多,但幸運的是,我們其實已經在不知不覺中進入了國漫百花齊放的時代。
羅小黑,全職高手,狐妖小紅娘,大聖歸來,大護法,大魚海棠,白蛇緣起,哪吒等等等等,慢慢細想這些年引起廣泛關注和討論的作品並不少,這其中的作品哪些確是佳作這裡就不做過多的探討,畢竟公認好看的電影也有人覺得不喜歡。比如我就不喜歡阿甘正傳,但這並不妨礙它進入豆瓣top100,人生必看的10部電影等排行榜。
當市場上國漫作品足夠多的時候,不同類型喜好的觀眾都能找到理想的作品,其實這就足夠了。獲得多少獎,作品能名否留青史這是作者製作公司關心的問題,觀眾只要有好看的作品看就可以了,好看是最基礎也是最重要的需求。
這部百妖譜也是一樣,剛看的時候有一種夏目友人帳既視感,用一個故事說一個妖怪、有一本寫著妖怪名字能控制妖怪本體的帳本、結局大多非常亞撒西等等,或許作者創作的時候本就受夏目的影響。但這些並不妨礙它成為一部不錯的作品。
觀眾對它的評價褒貶不一,我拿高分答主列舉的優缺點來說,
比如臺詞中二:我個人感覺還行,並不影響觀看體驗,看久了甚至覺得這種臺詞風格也不錯,女主的這種刀子嘴豆腐心的人設雖然落後,但也不討厭,當然也有人可能就被臺詞、女主的人設勸退,這都正常,畢竟每個人的適應力和接受度不一樣。
比如劇情拖沓:我個人感覺也還行,尤其是在對劇情輕重的選擇上大量溫馨場景我個人看起來非常舒服,而少描述角色由善變惡的原因反而更令人唏噓,再次強調這都是個人感覺,如果你覺得這個劇情很拖沓也是正常的,每個人敘事的節奏感感受不一樣,並沒有統一的標準。
比如道理不夠高深勝在細膩:它的妖怪取材自中國古代神話故事,但都做了二次創作,賦予妖怪更加貼近生活,更加親切的形象和生命。
作品嘛,總要傳達些什麼,於是它選擇了表達不太高深的道理:屠龍勇士終變成惡龍,子欲養而親不在,利益和情感哪個更重要,不放棄總會有希望等等……
但我覺得問題的關鍵其實在於這些道理太高深,太沉重,作者太想傳達點正能量,不管是單純為了銷量還是真的想弘揚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國漫甚至中國電影的問題就在於太想表達點內涵,太想震撼觀眾的心靈,導致寫出來的劇本既視感很強……
為什麼我們喜歡看日漫?喜歡他們天天震撼我們的心靈嘛?喜歡他們教我們孝順父母嘛?喜歡他們讓我們知道生命的無常然後珍惜當下嘛?當然不是!
這些道理從我們上小學開始老師、父母就不厭其煩的教了一遍又一遍,終於到上大學進社會工作了,看個動漫圖個開心還給我上思想政治課,而且我們明明很努力工作呀,我們明明很孝順父母呀,我們明明很重視友情呀,我們明明很在乎生命呀(我們把貓狗當成家人對待好吧),所以為什麼作者還要教育我們這些我們都懂而且都做到了的道理啊?總想不厭其煩的震撼我們,洗滌我們的心靈,拜託我都要被洗脫皮了好嘛。
我每天996福報還要被教育努力才有回報;經常和父母視頻聊天、淘寶買好吃的、衣服給他們寄過去、過年過節高鐵飛機咻的一下就能陪他們了,還要被提醒「你的父母在老去,你們會陰陽兩隔」;天天遭受社會的毒打還要告訴我們人都是從歷練中成長起來的……
用大白話說就是,時代變了,階級矛盾已經變了。現在已經不是那種電影一年下鄉一次,機會難得給全村老少傳遞正能量的時代,我們不需要被本該娛樂我們的東西教育、敲打。真正好的作品是應該給觀眾帶去快樂。
顛覆思想,震撼心靈是高階的操作,而且會越來越難,我們希望看到的是不同的思想碰撞,巧妙的劇情,不是帶著鐐銬跳舞的命題作文,這個鐐銬是礙眼、最膈應人的存在。
幸運的是,百妖譜在表達正能量基調的基礎上也加入了非常多細節讓人沒那麼膈應,比如漱金篇,開篇因為砍價被趕出門的就是結尾在靈堂上被路人稱作大孝子的夫婦,對比買扎花都嫌貴的衣鋪老闆,生活貧苦的「朱小寶」卻用最昂貴的黃金來換取母親的笑容,又或許正因為他是漱金,是一隻壽命長,不愁吃穿的妖怪才能認識到親情的珍貴,快樂的真諦。
總之我個人認為百妖譜是一部合格偏上乘的作品,還是很值得一看(當然不要在大道理上有太大壓力,權當在誇你做得好,你就是裡面的大孝子,大情聖,好老頭就行了!),但是如果要指望他震撼心靈就免了,事實上,絕大部分作品都不能指望他有這個功能,尤其是在國產偶像劇能不噁心你就不錯的大背景下,國漫整體質量其實還可以……全靠同行襯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