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最大!這個生物醫藥IPO項目來了 要募100多個億!

2020-12-24 新浪財經

來源:東方財富網

年內亞洲最大生物醫藥IPO項目來了!

臨床CRO龍頭杭州泰格醫藥今日(7月28日)起招股,定價區間為88至100港元,擬募資107億港元(約合13.8億美元),這將成為今年以來亞洲生物醫藥公司IPO規模最大的項目。

泰格醫藥2012年於深交所上市。截至發稿,公司股價為103.80元,市值778億元。年初至今,該股價漲超60%。

公司上市後,泰格醫藥將成為繼藥明康德、康龍化成後國內第三家A+H上市的CRO企業。業內人士介紹,醫藥從研發到上市,是一個非常漫長的過程。由於臨床試驗流程繁瑣,業務相對簡單,很多藥企將這一部分業務外包,尤其是外資醫藥公司進入中國市場時,需要在中國進行臨床試驗,其中「代工」臨床試驗的業務就是CRO。

泰格醫藥今起招股

將成為國內CRO領域第三家「A+H」公司

今日,泰格醫藥發布公告稱,將於7月28日-7月31日招股,公司擬發行約1.07億股股份,其中公開發售588.86萬股,國際發售約1.01億股,每股發行價88-100港元,每手100股,預計7月31日完成定價,公司將於8月7日掛牌。

以港股IPO定價區間計算,公司2021年P/E倍數為42.9–48.8。據知情人士透露,目前招股金額已達到此估值水平。

根據招股書中,此次泰格醫藥赴港 IPO 所籌措的資金主要用來增強運營產能,滿足海外市場不斷增加的需求;為日後潛在收購或者投資提供資金,補充現有業務等等。

2012年泰格醫藥在深交所上市,對於泰格醫藥為何多在A股的基礎上選擇加碼H股,私募基金經理、凡德投資總經理陳尊德表示,泰格醫藥選擇在港股上市一方面是增加融資渠道,另一方面 CRO 業務也需要朝著國際化路線發展,港股上市有助於其獲得更多海外投資機構、大型醫藥企業的關注。

高禾投資管理合伙人劉盛宇表示,「在A股、港股同時擁有上市平臺將更有利於公司打造品牌、業務獲取、人員激勵等。泰格醫藥正好借港股上市契機,不斷深化全球布局。」

招股書援引弗若斯特沙利文的報告稱,按2019年收入及截至2019年底正在進行的臨床試驗數量計算,泰格醫藥是中國最大的臨床合同研究機構。按2019年收入計算,其也是全球臨床合同研究機構前十強。2017至2019年,公司完成了400多項臨床研發外包項目。

圖片來源:招股書

目前,泰格醫藥主要提供臨床試驗技術服務以及臨床試驗相關服務及實驗室服務主要包括藥物和醫療器械的臨床前研究至上市後研究。其中,臨床試驗技術服務主要指創新藥物、仿製藥及醫療器械臨床試驗運作服務以及與臨床試驗直接相關的配套服務,包括醫學撰寫、翻譯及註冊服務、以及藥物警戒服務。而臨床試驗相關服務及實驗室服務則主要包括數據管理及統計分析、臨床試驗現場管理及受試者招募及泰格醫藥的香港聯交所上市子公司——方達控股提供的實驗室服務。

截至目前,泰格醫藥已在亞太地區、北美及歐洲的12個國家和地區設有17個海外經營地點,海外團隊成員達732名,以滿足中國客戶在海外日益增長的需求,以及中國及國際申辦方客戶日益增長的跨區域項目研發需求。

2017至2019年,泰格醫藥完成了400多項臨床研發外包項目。如果按2019年收入計算,泰格醫藥算得上全球臨床CRO前十強。

在深交所上市後,泰格醫藥主要從事為醫藥產品研發提供I-IV期臨床試驗、數據管理與生物統計、註冊申報等服務。2019年12月13日,泰格醫藥董事會審議通過H股上市計劃,並於7月19日通過了港交所聆訊,有望成為國內CRO領域第三家「A+H」公司。過去三年,包括泰格醫藥、藥明康德、康龍化成在內的多家CRO企業均保持了25%~35%的較高複合增速。

不過,泰格醫藥在國內CRO市場中仍處於第二梯隊,離市值超2000億美元的藥明康德、藥明生物所在第一梯隊還有一定的距離。

2019年,臨床合同CRO研究機構市場佔藥品合同研究機構市場最大部分,佔全球藥品合同研究機構市場總額64.9%。同樣,在中國臨床合同CRO研究機構市場佔了中國藥品合同研究機構市場總額 54.4%。

泰格醫藥營收增速逐年放緩

財報顯示,過去三年,泰格醫藥營收從16.83億元增長至28.03億元,不過增速在逐年放緩,2019年同比增長21.91%,而2018年這個數字為36.67%。值得注意的是,在新冠疫情影響下,泰格醫藥也受到一定衝擊。2020年一季度泰格醫藥實現6.5億營收,同比增6.77%,增速放緩。

圖片來源:一季報

從收入構成來看,臨床試驗技術服務和臨床試驗相關服務及實驗室服務的收入佔比較為接近,前者在過去三年的佔比分別為44.6%、48.2%、48.0%和46.2%,而後者的佔比則分別為55.4%、51.8%、52.0%和53.8%。

圖片來源:招股書

而在各自的毛利方面,臨床試驗相關服務及實驗室服務的毛利始終更高,而臨床試驗技術服務的毛利則在過去三年持續增長,其主要由於近年來隨著對臨床試驗質量及完整性的日益關注,導致臨床合同研究機構市場優質服務供應商的重新定價上漲,同時運營效率亦有所提高。

而在研發費用方面,泰格醫藥在2017年至2019年、2020前3月的研發開支分別為4970萬元、8800萬元、1.24億元和3423萬元,主要是研發人員的員工成本。

自上市以來頻繁併購

5年內收購數十家公司

業內人士認為,營收增長放緩的原因主要由於,泰格醫藥淨利潤近一半來自於經營之外。其中公允價值變動損益 1.85 億,投資收益 1.8 億,這兩項收益都歸功於泰格醫藥在倒騰子公司股權買賣過程中產生的的評估收益。

自上市以來,泰格醫藥頻繁併購,2015年至2019年,泰格醫藥分別收購了方達醫藥、北醫仁智、韓國Dream CIS、捷通泰瑞等數十家公司,僅2019年,泰格醫藥就收購了北京雅信誠、方達蘇州、RMI、BRI四家公司,分別花費1.19億元、4170萬元、3195萬元和2026萬元。

2015年,公司商譽為4.7億元,截至2020年一季度末,其帳面商譽漲至13.63億元,佔總資產的比例為16.54%。這意味著,一旦併購標的無法完成業績對賭,很可能造成商譽的減值。

2015年至2019年間,北醫仁智、韓國Dream CIS、捷通泰瑞等均出現了未完成承諾業績的情況。其中,泰格捷通2016-2018年分別實現淨利潤3027萬元、2103萬元、2493萬元,僅實現業績承諾的75.67%、43.81%和43.28%。

年內股價累計漲超60%

淡馬錫和高瓴資本「加持」

泰格醫藥在A股漲勢不斷,自2017年低點累漲近4倍,今年以來股價已漲超60%,最新市值高達778億港元。

截至2020年一季度,高瓴資本持有泰格醫藥750萬股份,佔比總股本1%,截至7月22日收市高瓴持倉市值達8.41億元。其他股東方面,淡馬錫持股2.64%,中央匯金持股1.99%,高瓴資本持股1%。

實際上早在2018年6月,也就是泰格醫藥在深交所掛牌上市6年以後,全球兩大私募股權投資機構淡馬錫和高瓴資本通過大宗交易的方式各自購入泰格醫藥500萬股股票,彼時的成交價為每股55.15元。

而如今,每股107.74元的價格較買入價已上漲95.36%。目前,淡馬錫和高瓴資本各自持有泰格醫藥2.64%和1.00%的股份。

根據不完全統計,在CRO/CMO行業,高瓴資本不僅只投資了泰格醫藥一家,還投資了藥明康德、方達控股、藥明生物、凱萊英等同賽道公司。光在CRO/CMO行業,高瓴資本至今累計持倉市值就已經超過150億港元。

(責任編輯:DF064)

相關焦點

  • 2020年亞洲最大醫藥IPO摘要
    一 概述 2020年8月,杭州泰格醫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聯交所主板上市。作為國內第三家「A+H」CRO企業,泰格醫藥的港股上市也是年內亞洲最大的醫藥IPO。
  • 平湖:生物醫藥撐起轉型發展一片「晴空」
    對於糖尿病患者來說,用普通胰島素針劑或許1天要打2針,而用重組胰島素針劑1個月只需打1針。昨天,平湖市生物醫藥產業辦公室副主任戴振告訴記者,由浙江一就生物醫藥有限公司生產的重組胰島素將於今年10月投產,該產品能替代進口同類產品,為眾多糖尿病患者帶來福音。這是平湖打造百億生物醫藥產業取得的又一成果。
  • IPO日報:京滬高鐵IPO要募307億 大自然戶外應收帳款集中存隱患
    作為公司首發上市的重要參與主體,2019年全年,共有51家券商參與到首發項目當中,其中31家券商的IPO承銷項目實現全通關(項目過會率達100%)。招商證券在這方面尤為突出,保質保量,以13個IPO項目、100%過會率在眾多實力強勁券商中成功「奪魁」。【A股IPO】定價來了!高鐵巨無霸IPO要募307億京滬高鐵A股發行緊鑼密鼓!
  • 上海生物醫藥基金啟動:目標規模500億 首批籤約康希諾等
    總目標規模500億元、首期募資近100億元的上海生物醫藥基金,正是在上海市聚焦生物醫藥、人工智慧、集成電路三大戰略新興產業的背景下,為加快推動本市生物醫藥產業高端化、智能化、國際化發展應運而生的市級層面重點產業基金
  • 沿著總書記的足跡|菏澤:扭住發展質量 生物醫藥產業後來居上
    牢記總書記囑託,菏澤著力構建生物醫藥現代化產業體系,重點突破,後來居上。在定陶潤鑫生物醫藥產業園裡,由山東賽託投資興建的年產8億支注射劑項目正在抓緊建設。項目建成後,賽託的產品將進一步向下延伸到製劑成品,整個激素類藥物的產業鏈逐漸完善。山東和諾倍康藥業有限公司負責人高自召向記者介紹,項目建成後,年銷售額將來可以達到20億人民幣,產生稅收可以達到2億左右。
  • 創業板IPO|無一折戟!百洋醫藥、倍特藥業、超捷股份IPO與震安科技...
    倍特藥業:需說明多個藥品中標後價格下降、業務推廣費大幅增長等問題倍特藥業主要從事高端仿製藥、創新藥、原料藥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目前產品涵蓋抗感染用藥、生殖系統用藥、心血管系統用藥、血液和造血系統用藥、呼吸系統吸入給藥等多個細分領域。
  • 創新研發引領生物醫藥產業逆勢而上
    重慶中元匯吉生物技術有限公司(下稱「中元匯吉」)相關負責人表示。中元匯吉作為重慶市疫情防控重點物資保障企業,除支持重慶及武漢、北京、新疆、大連的疫情防控外,還向全球60多個國家提供新冠相關設備和試劑。上半年,公司產值同比增加50%以上。中元匯吉交出的亮眼成績單,僅是重慶生物醫藥產業發展的一個案例。
  • 黃浦區推動生物醫藥產業發展,將建亞洲領先轉化醫學創新中心
    黃浦區推動生物醫藥產業發展,將建亞洲領先轉化醫學創新中心 澎湃新聞高級記者 陳斯斯 2020-12-20 20:42
  • 杭州灣新區生命科技園開園,預計引進100餘家生物醫藥企業!
    寧波生物醫藥產業發展再落一子。今天上午,寧波杭州灣生命科技園在杭州灣新區正式開園。 據介紹,該園區佔地約100畝,是杭州灣新區生物醫藥產業發展二期規劃的核心園區,總建築面積約7萬平方米,一期建築面積約3.5萬平方米,含2萬平方米孵化樓與1.5萬平方米企業獨棟。
  • 上海金伯帆集團馬慄樂冷敷凝膠項目籤約入駐銀西生物醫藥園
    11月11日,上海金伯帆集團在白銀區中小企業創業基地管委會成功進行了馬慄樂冷敷凝膠項目籤約儀式。金伯帆集團在本次項目中預計投入1.2億元,與白銀區共同支持馬慄樂冷敷凝膠等項目建設。上海金伯帆集團馬慄樂冷敷凝膠項目籤約儀式。
  • 2020美股迄今最大生物科技IPO誕生!最新市值265億美元
    據悉,Royalty Pharma此次上市募資21.76億美元,IPO估值約167億美元,這使得其超過不久前上市的華納音樂(證券代碼:WMG),成為美股今年迄今為止最大的IPO事件。6月3日,華納音樂登陸納斯達克,募集資金超19億美元,市值達127億美元,創下2020年最大IPO融資紀錄。然而,僅過去不到兩周時間,Royalty Pharma就打破了這一記錄。
  • 雅藝科技闖關IPO 募投項目存在重重迷霧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除了受到市場廣泛質疑的上市前突擊分紅0.75億元之外,雅藝科技的募投項目存在重重迷霧,公司並未在其招股書(申報稿)中披露清楚。其中一個關鍵問題是雅藝科技募投的「年產120萬套火盆系列、氣爐系列生產線及廠房建設項目」用地(以下簡稱120萬套項目)與雅藝科技現廠址相同。建設該募投項目,雅藝科技需將現有廠房拆除,再在原址上新蓋廠房。
  • 維亞生物孵化逾60家生物醫藥初創企業,過去三年已8筆退出
    講到CXO的趨勢,認為,第一是向中國集中;第二是資本和技術的壁壘越來越高,現在進入越來越難;第三是上下遊的整合加劇,這意味著公司要大、要強、要全,把好多小的、有價值的產業鏈上的公司聯合起來;第四是CRO參與IP價值的創造,各方面都會參與。
  • 一切為了人類的健康:昆明高新區矢志發展生物醫藥產業紀實
    作為雲南省會和中心城市,昆明位於全球物種資源最豐富、保護最完整的亞洲生物多樣性核心區中央,以「天然生物保育苑」享譽中外,自古以來就是醫藥資源的優質生產基地和貿易集散地,發展生物醫藥產業的資源基礎雄厚。
  • 紫光華宇IPO過會 紫光股份募投項目被換
    而理財一周報調查發現,紫光華宇正是當年紫光股份募投項目之一,紫光華宇設立時,紫光股份持股比例為65%,紫光股份軟體中心總經理邵學持股比例5%,經過幾次股權轉讓後,紫光股份低價退出,邵學則成為紫光華宇實際控制人。
  • 德昇濟醫藥完成2億美元A輪融資;合源生物完成4.5億人民幣戰略融資...
    據不完全統計,2020上半年的全球資本市場迎來67個醫療健康IPO項目,募資超千億,生物醫藥、數字醫療、醫療服務、醫療器械等各個賽道均爆出多個大額融資事件。雷鋒網與旗下醫療產業服務平臺《醫健AI掘金志》從最熱點事件入手,盤點整理出《全球醫療健康投融資周報》,本文為2020年11月第三周(11月16日-11月22日)期間監測到的34起投融資事件。
  • 杭州灣生物科技谷昨開園 健新原力生物醫藥全產業鏈項目奠基
    杭州灣生物科技谷昨開園    總投資20億元的健新原力生物醫藥全產業鏈項目奠基  昨日,杭州灣生物科技谷正式開園,總投資20億元的健新原力生物醫藥全產業鏈項目奠基。當天,吉華創新產業園項目也舉行了開工奠基儀式。
  • 2019年全球生物醫藥領域十大風險投資事件
    作者:楊超2019年生物醫藥風險投資大額融資不斷,融資金額TOP10榜單中,京東健康榮登2019年醫藥健康領域風險投資事件榜首,成為本年融資「黑馬」,成功晉升京東集團第三家「獨角獸」。
  • 投資2.9億!寧夏坤正生物擬建5000噸/年氟苯等醫藥項目
    寧夏坤正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官網公布了關於擬建年產2000噸三苯基氯甲烷及年產5000噸氟苯等醫藥項目。該項目計劃投資29631萬元,建設「年產2000噸三苯基氯甲烷及5000噸氟苯等醫藥項目「,項目分期建設。
  • 生物醫藥「新賽道」 大灣區與長三角競合下半場
    南方網訊 上海浦東新區張江生物醫藥基地(又稱「張江藥谷」),華領醫藥研發生產部高級副總裁佘勁正準備新藥上市申報的材料,上海藥品審評核查中心就設在園區;100公裡之外,蘇州生物醫藥產業園,管理公司產業服務部的沈正英剛結束企業回訪,她是園區企業基石生物專屬的「店小二」,為其提供「一站式」服務。長三角是生物醫藥產業發展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