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紅白藍三部曲》:以嫻熟完美的視聽語言,進入到角色的內心深處
影片以一場車禍為開始,通過描述女主角朱莉在失去親人後一路掙扎並最終重獲新生來試圖闡釋自由與愛的矛盾。自由是個相對的概念,影片中的朱莉失去家人得到沒有家庭束縛的自由;和追求自己的助理一夜情卻依然無法尋求愛情的自由;當放下從前嘗試重新生活時,猶如在魚缸中重新愛的朱莉是否得到了真正的自由?影片在結尾處鏡頭划過,黑暗中的朱莉宛如嬰兒,接著是B超清晰可見的嬰兒胎動,或許導演希望通過此鏡頭預示朱莉的重生,本來生命的輪迴有其必然,由死向生,由生向死無非是輪迴的結局。
然後,畫面依次略過見證朱莉重生的一組人物—情人奧利維、車禍的日擊者、妓女、朱莉痴杲的母親、阻止朱莉自殺的護士、懷孕的丈夫情人,最後便是朱莉那張平靜的臉,畫面長時間的定格在宋莉的臉上,漸漸地,漸漸地,一行清淚從眼眶流下,從死而生,一切的不幸似乎已經過去,壓抑、遺忘傷痕,冷漠面對人世無法獲得新生唯有接受創傷,用寬容和愛才能走出痛苦,獲得真正的自由。
波蘭導演基耶斯洛夫斯基被譽為「當代歐洲最具獨創性、最有才華和最無所顧忌的」藝術電影大師。作為其絕筆之作的《紅白藍三部曲》借用法國國旗上分別代表自由、平等、博愛的藍、白、紅種顏色,來暗示影片的主題。自由,平等,博愛是法國啟蒙運動和大革命時期法國思想家、資產階級革命家們倡導的人類理想。作為道德焦慮派代表之一的基耶斯洛夫斯基以政治色彩濃厚的這個主題作為影片詮釋的對象,但卻無關乎政治,導演申明《三色》僅代表他個人層面上對自由、平等、博愛的探討。
而《藍》只不過是通過女主人公朱莉的行為印證了導演個人的觀點,「沒有絕對的自由」自由和囚禁之間仿佛就是一對孿生姊妹,當你認為已經逃離某種囚禁獲得自由的同時會有另一種束縛把你困住。影片深刻而細膩地剖析了人類情感中最深層的部分,揭示了空虛寂寞的真正本質及現代人精神上的困境,充滿了對生命價值的思考和追求。
《三色:藍》是最能代表導演個人風格的作品之一,以嫻熟完美的視聽語言,進入到角色的內心深處,充分體現了導演深邃的思想意識及駕馭電影的高超技巧。
影片中,藍色是貫穿始終的影調與色彩基調,那一抹濃鬱的藍色給我們帶來視覺上的強烈震撼。在片中,藍色是過去生活的代名詞。每當朱莉陷入回憶的痛苦中時,整個畫面就會出現一片深藍的背景,還有若隱若現的藍色光斑在她的臉頰上斑斑駁駁地閃爍。這個情景的頻繁出現代表了難以擺脫的過去,讓我們感受到朱莉痛苦的靈魂。在影片中還有幾次出現了暖色調,比如在看到丈夫和女兒葬禮的錄像時和在剛回家後僕人難過的哭時,朱莉看起來冷靜而默然用拒絕的鎧甲抵禦著註定要襲擊她的一切可感知的悲傷。而那種強烈的暖色調更是起到反襯的作用,更加突出了女主人公內心的強烈孤獨感和悲傷的氣息。
基耶斯洛夫斯基認為音樂是電影的靈魂所在,在他的電影中音樂經常比畫面佔有更為重要的角色,甚至扮演著「填補鏡頭無法傳達的意境」的工作。《藍》的作曲是由波蘭著名的作曲家澤貝紐·普瑞斯納( Zbigniew Preisner)製作完成的。他將音樂與音響相結合,對於人物的心理描寫和故事情節的發展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堪稱利用音樂音響手段來刻畫人物心理的典範。
(歡迎小夥伴們踴躍發言,喜歡的朋友,關注點讚轉發可以走一波喲!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