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直在看電視劇《以家人之名》,除了被這個沒有血緣關係的家庭溫暖到,還有一些讓人感到非常氣憤和心疼的人物。劇中三兄妹雖然原生家庭都不是很幸福,但是李尖尖和凌霄最起碼還有爸爸或者媽媽的陪伴,最可憐的孩子還是賀子秋,從小的成長一直伴隨著委屈,討好和傷害。童年的子秋就過的非常的不行,從小就沒有爸爸跟著單身的母親一起生活,雖然年紀很小到7歲就非常懂事,明白媽媽的不容易也很善良經常幫助媽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
但是媽媽並不甘心帶著小子秋過這樣的普通生活,非常的自私只想著自己能夠出人頭地,所以就會把子秋當成是自己的一個負擔。在子秋的內心一直充滿了對家庭的渴望,希望自己有個爸爸,直到見到了李海潮他以為這是媽媽想要找的人。所以才在一見到李海潮的時候,就喊了一聲爸。當時的李海潮其實也正在絞盡腦汁想著怎麼措辭才能讓子秋接受自己成為繼父,結果沒想到根本不需要說服,子秋如此渴望一個家,直接就越過一切開口叫爸了;也就是他這樣懂事隱忍,才讓李爸格外心疼這個孩子。
不管是當時和媽媽生活,還是後來被送到外婆家,再到後來和李爸一起生活,小子秋一直過的小心翼翼,因為他就是一個寄人籬下的人,害怕自己做錯什麼會被拋棄。劇中有很多這樣的小場景,比如:子秋不敢自己拿西瓜吃,睡覺睡在床尾,偷偷在衛生間洗衣服,會為了尖尖打架,行李箱被丟數次也不生氣,懂事到讓人心疼。還有三個孩子一起看動畫的場面,另外兩個坐沙發只有他坐在小馬紮上,這些生活小細節也反應出賀子秋這個人物的小心謹慎的性格特點。
當賀梅知道子秋被李海潮收養了之後,就寫了一封信來感謝他,還說自己現在處境不好借的錢暫時還不上,還說到子秋是個善良的孩子,只要他能好好照顧孩子,等待子秋長大後一定會照顧和孝順李海潮的。從這封信件也可以看出賀梅非常的了解自己的孩子,也反應出她的自私和無奈,正因為子秋重情義也預告後面賀梅可能會回頭來找孩子。不過我一點不希望看到這一幕,因為像賀梅這樣的人根本不配做媽媽,哪裡有為了自己減輕負擔拋棄親生兒子的人呀。
可是劇情的發展總是出乎人的意料,賀梅回來了和子秋也終於相見。此時的子秋其實內心對媽媽還存有一點疑惑,於是鼓起勇氣問自己被拋棄的原因是什麼?賀梅的回答是自己顧不過來,這個回答讓子秋更加傷心。然後對賀梅說:我對於你就是個累贅嗎?以前你不養我,將來我也不會養你的,生下我還是很感激你,不過以後就當不認識好了。說完這些話離開的時候,子秋終於控制不住崩潰大哭。
不過正因為李海潮的存在,子秋也是幸運的,劇中李爸對子秋說:即使沒有血緣關係,不是一個姓,咱們也是一家人,可見李爸對子秋是真心的喜歡和疼愛。當然子秋也非常為李爸著想,尤其是後面李爸生病住進醫院之後,為了減輕李家的負擔子秋主動出國,雖然非常不捨得這個家庭,但是他心裡明白自己在這裡,對這個家庭只能是雪上加霜。不過子秋在國外也是非常的努力,最後成為一名甜品師。
生活中有太多像子秋這樣童年不幸的孩子,性格比子秋還要不好,大多表現為自卑沒有安全感,他們會非常的努力拼盡全力想要為自己正確,即使很多孩子已經過的非常不錯了,內心還是會有一塊空缺的地方,需要很長的時間去遺忘。原生家庭對孩子的傷害非常的大,需要多長時間治癒?對於此事有什麼看法,歡迎大家留言討論。